水滸傳的讀書筆記
通過寫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這部古典小說的主題思想和藝術(shù)價值,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和文學(xué)鑒賞水平。現(xiàn)在隨著小編一起往下看看水滸傳的讀書筆記,希望你喜歡。
水滸傳的讀書筆記(篇1)
在漫長的暑假中,我初讀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它經(jīng)過各種藝術(shù)手段,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典型,讓我認識了在梁山聚義的108名好漢。
在梁山聚義的108名好漢都是被迫走上起義道路,這種逼迫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不甘忍受惡勢力的壓迫而奮起反抗,二是在起義軍的逼迫下加入梁山好漢的隊伍。這部小說反映了當(dāng)時朝廷的迂腐,想必作者在寫《水滸傳》時心中充滿悲憤,表達了他對朝廷的不滿,才能把水滸人物刻畫得如此生動,心理活動描述得如此詳細,環(huán)境渲染得令人覺得身臨其境吧!
我喜歡花和尚魯智深的急中生智。他三拳打死鄭屠,就在這大禍臨頭之際,魯智深一面罵著:“你詐死,灑家慢慢和你理會。”一面“大踏步地”走了。假若把魯智深換成我,我必須會傻站在原地,任別人把自我抓走的。
我也喜歡石秀敢作敢為、臨危不懼的性格特征。盧俊義被綁縛法場,劊子手已舉起屠刀,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前來打探消息的石秀大叫一聲:“梁山泊好漢全伙在此。”從樓上跳下來獨自劫法場。而我就沒有這種敢作敢為的精神。有一年我過生日,請了許多小朋友吃蛋糕,吃著吃著,媽媽突然提議讓我唱首歌,我卻怯怯地搖搖頭,心想:當(dāng)著這么多人的面唱歌哪里好意思啊。所以,我應(yīng)當(dāng)向石秀學(xué)習(xí)。
我還喜歡宋江。宋江在潯陽樓喝酒,說醉話以及在墻上題反詩,表現(xiàn)了他滿腹經(jīng)綸壯志未酬的苦痛。他是借著酒力來吐出心中的不快,也僅有在這種沉醉、狂放的狀態(tài)中,他才能寫出如此大膽的詩。
讀了這本書,我了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會腐敗的一面。《水滸傳》的確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
水滸傳的讀書筆記(篇2)
《水滸傳》這部書存在著一些問題,但就其主流而言,《水滸傳》不管是在思想資料上,還是在藝術(shù)水平上,都是成功的。
首先,《水滸傳》全書貫穿了這樣一條線,就是:
宋江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革命軍,在以宋江為首的投降叛賣集團的控制下,是如何向他們的敵人,封建帝王投降的,以及投降以后宋江一伙投降叛賣集團的可恥下場和李逵等農(nóng)民革命戰(zhàn)士的悲慘結(jié)局。使投降路線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全過程在人民的面前展現(xiàn),從而增強了人們認識投降路線的本事。其間還穿插了李逵等農(nóng)民革命戰(zhàn)士同以宋江為首的投降叛賣集團的尖銳激烈的斗爭。
《水滸傳》的作者,經(jīng)過這一條主線,闡明了一個真理:投降主義路線是絕對行不通的!革命的人民,絕對不能夠?qū)τ谧晕业臄橙舜嬗腥魏位孟牒蛢e幸心理,革命必須進行到底!同時經(jīng)過對宋江一心想著為宋帝當(dāng)走狗,而經(jīng)過千辛萬苦地為宋帝效勞賣命,成功之后朝廷卻賜御鳩將他毒死的經(jīng)過的描述,又對宋江一伙投降叛賣集團的自討苦吃的可恥下場進行了尖銳刻薄的譏諷和嘲笑。
《水滸傳》的作者,經(jīng)過對梁山英雄一個一個是怎樣被逼迫上山的經(jīng)過的描述,又揭示了另一個真理:亂自上作,,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這對于鼓動我國明清農(nóng)民革命戰(zhàn)爭,不能說是沒有作用的。
作者又經(jīng)過對宋江等人“被逼”上山的經(jīng)過和他們上山時的心理的描述,又為之后投降路線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埋下了伏筆。
兩種“被逼”上山,動機全然不一樣,這就闡明了圍繞著造反與投降兩條根本不一樣的路線所進行的激烈的斗爭的社會基礎(chǔ)和思想基礎(chǔ)。
《水滸傳》經(jīng)過梁山人馬攻官府、打惡霸的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的描述,暴露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腐敗無能,歌頌了農(nóng)民革命軍的力量偉大。
《水滸傳》抽象地、表面地肯定宋帝,說他是“有道明君”,而把國家政治的黑暗和腐朽、官府的無能說成是一伙“奸臣”作亂。那么,既然宋帝是一個“有道明君”,那為什么不理朝政,而去鉆李師師的暗道國家政權(quán)為什么會被禍國殃民的“奸臣”把持,而忠于皇帝的“良臣勇將”反而被逼上梁山去造反這些情景,他既是“有道明君”,為什么又沒發(fā)現(xiàn),又沒制止經(jīng)過這些具體資料的描述,卻又具體地、實質(zhì)性地否認了宋帝。
水滸傳的讀書筆記(篇3)
今天我終于讀完了《水滸傳》。看完后,我深有感觸。
宋江、林沖等人,個個都是武藝高強,重情重義的好漢,本應(yīng)為朝廷效力,但是,奸臣當(dāng)?shù)溃谓热擞卸舅赖模灿凶詺⒌模€有戰(zhàn)死的,還有被革職趕回故里的。梁山好漢轟轟烈烈干了一番大事,卻落了這么一個悲慘的下場。
魯智深力大無比,但也魯莽。有一次,魯智深在喝酒,突然,聽見幾聲鳥叫,他抬起頭一看,原來是他身旁高達十丈的楊柳樹上的鳥兒在叫,魯智深喝酒時最討厭別人打擾他,一氣之下,他把楊柳樹連根拔起。林沖——林教頭,他會林家十八般手藝。花容是射箭能手,無論他從哪兒射箭,只要他想射得東西,都能射上。李逵對宋江有情有義,還有一次,他獨自一人劫刑場,救宋江……
但他們卻被奸臣害得死的死,病的病,可憐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林沖,也因宋江不肯讓他殺死高俅,病恨而死。
《水滸傳》然而一部十分經(jīng)典的中國名著,與它相媲美的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西游記》,號稱“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它真實地描述了宋代農(nóng)民起義,發(fā)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它以杰出的藝術(shù)描述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nóng)民起義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zhì)方面,說明造成農(nóng)民起義的根本原因然而。
水滸一百零八將,人物形象中令我記憶最深刻的然而“智多星吳用”和“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智多星吳用”幾次獻策: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飾品;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齊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huán)計攻克祝家莊。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zhàn)功。受招安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吳用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齊。真不愧為“智多星”呀!“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然而一位十分直率,暴烈如火,卻俠骨柔情,殺卻惡人為的然而救窮苦人于水火的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們面前表現(xiàn)出一副粗魯,野蠻。可他到了沖鋒陷陣的時候可毫不含糊,揮著62斤重的禪杖上陣殺敵。
讀了這本書我了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會腐敗的一面。這的確然而一本十分耐人尋味的一本書。
水滸傳的讀書筆記(篇4)
這部電影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zhàn)末期,國民革命軍為守上海最后防線四行倉庫,僅與英美租界相隔一條蘇州河,孤軍奮戰(zhàn)4個晝夜,營造了罕見的被圍觀戰(zhàn)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佰人。
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感觸在于一河之隔兩種不同的景象,一半繁華景象和一半的戰(zhàn)爭場面給人帶來視覺沖擊。感觸最深的一幕是每個晚上四行倉庫的軍人們看著對面的繁華景象,那是他們向往的、想要的生活環(huán)境;對面的學(xué)生想要去到對面和軍人們?yōu)榱诉@個國家去奮斗;一根電纜線看似平凡卻是用一個個人的'尸體趟過去的,他是四行倉庫的軍人與外界聯(lián)系的唯一途徑,他是托起后半段劇情的重要紐帶。
這部電影是根據(jù)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淞滬會戰(zhàn)便是這部電影的原型。從1937年7月7日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以后,日軍就加快侵略中華的步伐,并且提出了三個月的計劃。為了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中國軍隊奮起反擊。從真實的角度上這部電影還原了真實的歷史事件,讓人們真實感受到了當(dāng)時的歷史情形和人們苦難的生活環(huán)境,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
1938年,淞滬會戰(zhàn)進入相持階段,為了掩護我軍的行動,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率軍駐守四行倉庫。然而此時的四行倉庫西面和北面已被日軍占領(lǐng),東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與未被占領(lǐng)的中國地界完全隔絕,成為一個"孤島",進入四行倉庫,也就成了孤軍。部隊進駐后,謝晉元與一營長楊瑞符集合部隊作簡短動員,說明奉命掩護大軍撤退并據(jù)守四行倉庫——這個當(dāng)時上海唯一屬于中國軍隊守衛(wèi)的一塊國土,第一營已是離開大部隊的一只孤軍。他要求全體官兵,抱必死決心,與倉庫共存亡,剩最后一人,也要堅守陣地。
我想每個為了這場戰(zhàn)爭犧牲的人,他們的內(nèi)心一定非常的強大,他們?yōu)榱爽F(xiàn)在的繁華生活做出了很大的犧牲。沒有他們也就沒有我們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那些阻礙我們通往美好生活的事情,我們總會努力的跨過它,不論是經(jīng)濟還是文化,我們中國一定會強盛起來,我們再也不是那個軟弱無力、任人宰割的中國。
水滸傳的讀書筆記(篇5)
在暑假里,我讀了許多的書,感覺收獲滿滿。但是讓我最喜歡的就是《水滸傳》,也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的作者是施耐淹,創(chuàng)作于元末明初。
這本書記述了宋江為首的108個好漢,天罡星共三十六人。地煞星共七十二人,故事中最吸引我的是書中的血濺鴛鴦樓的武松,因為張督監(jiān)對武松愛敬有加,并許將來把丫環(huán)玉蘭配給武松。武松受此待遇,誓愿報效張都監(jiān)。后來,有一天晚上,武松聽到張督監(jiān)家里有人喊:“捉賊”,武松一心只想報恩,結(jié)果被張督監(jiān)家奴拿下,張都監(jiān)及時出現(xiàn)從武松房里搜出一些金銀,把武松綁縛官府。武松途經(jīng)飛云浦,問出原因,武松一怒之下殺死了張督監(jiān)一家男女老少。逃出城外投奔了張青和孫二娘。
故事中的一百零八個好漢就像夜幕中高高掛起的璀璨之星。從他們身上我明白很多道理,比如宋江仗義疏財,為人講義氣。吳用足智多謀,招攬了眾多英雄。魯智深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粗中有細。林沖武藝高強,勇而有謀。武松拳頭打死老虎英勇無比。還有許多的英雄人物都讓我敬佩不已,這讓我懂得了做人要有正義感講義氣。
作者如此神來之筆,更是讓人嘆服,讀《水滸傳》不僅能被這些英雄的氣概所折服,還能了解到更多的英雄人物。有人說,《水滸傳》是中國生活偉大的社會文獻,有人說《水滸傳》的情節(jié)有歷史般的廣闊,與西班牙17世紀(jì)的流浪漢小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水滸傳的讀書筆記(篇6)
俗話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這個暑假,我讀了《水滸傳》這部小說,令我受益匪淺。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寫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義的故事。形象的描繪了農(nóng)民起義從發(fā)生、發(fā)展到失敗的全過程。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在《水滸傳》這一本書中,講了許許多多的好漢的英雄事跡,在這么多的故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景陽岡”武松打虎了。
一天,武松來到了陽谷轄區(qū),他走的肚中饑餓,看到前面有酒店,招旗上寫著“三碗不過崗,便進店喝了十八碗比老酒還烈的自釀酒和三斤牛肉,從店主那里得知,景陽岡有只兇猛的大老虎,已害死了二三十個好漢。但武松不怕,拿起哨棒搖搖晃晃的進了景陽岡。果然,走了一會兒,看到了一只又饑又渴的大老虎,武松見狀,閃在老虎后面,掄起哨棒打向老虎,結(jié)果打中了枯枝上,哨棒也被打成了兩半,只好用手抓住老虎頭頂上的花皮,猛按下去。武松用腳王老虎臉上亂踢,接著又提起鐵錘般的右手,用盡平生力氣,打了老虎六七十拳,老虎的嘴里,耳朵里,鼻子里都流出鮮血,又來到松樹旁撿起那半截哨棒,怕老虎沒死,又打了一陣子,終于打死了。武松下山后,告訴了身蒙虎皮的獵戶,把老虎抬下了山來。
這一段,我反復(fù)讀了好幾遍,其它如魯達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吳用智取生辰綱,宋江三打祝家莊等等故事,都在我的腦海中,激起了喜悅的浪花。
掩卷沉思,我覺得這本書寫的太好了。
水滸傳的讀書筆記(篇7)
今天我看了一篇《水滸傳》的一部分,文中講的是宋江的機智騙過了他的爸爸,免費給老爺爺和小朋友吃西瓜,一天宋江在看父親的瓜地,這時來了一個身上帶著鍋碗瓢盆的老爺爺和一個小孩,這時小孩看見了瓜地吵著鬧著要吃西瓜,
聽聲音小孩已經(jīng)很久沒喝水了,宋江看著可憐想伸手去摘個西瓜,可是看見父親遠遠的走過來他的心情是有著急有氣憤,氣的的只跺腳,這時父親給的賞錢發(fā)出嘩啦嘩啦的聲音,這時他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這時他對那位老爺爺說:“想吃西瓜就只有十文錢那夠啊,就給你摘個小的吧。”說完宋江就摘了個又甜又大的西瓜。這時父親走過來問:“你在搞什么名堂啊?”
宋江急忙的說:“我……我……在賣……西瓜。”然后宋江急忙的把西瓜塞給了老爺爺,老爺爺和他的小孫子急忙跪了下來,又是磕頭又是道謝。宋江急忙說;“趕緊走吧趕緊走吧。”然后宋江對父親說“對不起,我是把西瓜免費送給他們的,請你原諒我父親。”
水滸傳的讀書筆記(篇8)
有一本書,里面有一百零八將,有惡霸的官府,有不務(wù)正業(yè)的朝廷,這本書就是《水滸傳》。
《水滸傳》講的是梁山好漢與官府的故事。無數(shù)的英雄在官府逼迫下投奔了梁山。梁山的人沒有一個是怕死的,所以與官府中的人屢戰(zhàn)屢勝。在被朝廷招安后,為朝廷東赴西征,卻最后被高俅害死的不計其數(shù)。
《水滸傳》中我最喜歡的是“浪子”燕青。他不但俠膽仗義,而且很忠誠。一次,盧俊義中了吳用的計謀,上了梁山,住了幾個月,但沒入伙,可是吳用暗自對盧俊義的管家李固說盧俊義已經(jīng)在梁山上坐了第二把金交倚,便把他放回去。結(jié)果,李固擔(dān)心連累自己,跟盧俊義的夫人私通,把盧俊義告上了官府。這事剛好被燕青看到了,第二天就說了。結(jié)果,夫人就叫他走,他便在城門口賣藝,直到盧俊義回來。他身上忠誠、通往直前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一百零八將干了番事業(yè),散的散、死的死、走的走,他們的一生是輝煌的,但最后的結(jié)果卻是凄涼的。
水滸傳的讀書筆記(篇9)
《水滸傳》主要講述了北宋年間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揭竿起義,最后卻走向失敗的故事。身為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內(nèi)容的確是博大精深,洋洋灑灑一百萬字,將作者豐富的情感發(fā)揮的淋漓盡致。一個月的時間,我只是草草讀了一遍,自然不敢對全書發(fā)表什么觀點,然而許多的細節(jié),卻給了我不小的感觸。
“……看看紅日平西,武松便道:“天色將晚,哥哥不棄武二時,就此受武二四拜,拜為義兄。”宋江大喜。武松納頭拜了四拜,宋江叫宋清身邊取出一錠十兩銀子,送與武松。武松那里肯受,說道:“哥哥,客中自用盤費。”宋江道:“賢弟不必多慮。你若推卻,我便不認你做兄弟。”武松只得拜受了,三個出酒店前來作別。武松墮淚,拜辭了自去。宋江和宋清立在酒店門前,望武松不見了,方才轉(zhuǎn)身回來……”
這是二十三回武松打虎前的一個插曲,初讀水滸,心中最大的好奇便是,無論是改聚義廳為忠義堂,還是請招安,征方臘,平遼亂,在做這些決定之前,宋江的耳邊總會聽到反對的聲音,然而每當(dāng)這位大哥下定決心,他的兄弟們便會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宋江究竟有什么魅力,使其他人甘愿為他效力?當(dāng)“武松墮淚”,我的疑問也隨其墮下,一個領(lǐng)導(dǎo)者,他可以樣樣都不如手下,但他必須能夠發(fā)現(xiàn)人才,任用人才。武松呆在柴家莊里,眾莊客疏慢于他,只得借酒消愁。然與宋江初遇不久,辭別時,宋江便親自送他到十?dāng)?shù)里外,一名連死都不在乎的八尺男兒,為了報答宋江的知遇之恩,竟甘愿下跪,足以說明,對于一個空有才華的人來說,一分知遇,有多重要。
寫到這里,腦海中不由浮現(xiàn)這樣的景象:一名年輕文人,頭戴綸巾,身穿麻布寬衫,腰系茶褐色鑾帶,絲鞋凈襪,右手執(zhí)筆,左手扶紙,神色憂郁,一氣寫下千古名篇——《馬說》,落款韓昌黎。
我想,如果韓愈生于宋代,他或許也會成為一百零八將的一員吧,不為別的,單是宋江那對人才的賞識,變足以讓這位無奈喊出“其真不知馬也!”的才子為其拋頭顱,灑熱血了。然而,生不逢時,注定了韓愈終其一生,也沒有得到君主的賞識,空有政治抱負卻不能眼見它實現(xiàn),只得留下一篇篇傳世名作抒發(fā)苦悶之情。由此可見,“伯樂常有,而千里馬不常有”,懂得用人,便不愁無人可用。劉備文有諸葛,武有五虎,便是經(jīng)典的例子。
整個暑假,電視上都在不厭其煩的播放著步步高的廣告,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如今步步高的幕后老板段永平,當(dāng)年卻是因為得不到賞識的無奈,才被迫從小霸王跳槽,獨自打拼天下。如今,步步高產(chǎn)值已經(jīng)過億,段永平也躋身福布斯,然而小霸王卻已逐漸埋沒的歷史的長河中,曾經(jīng)段永平的老板,即便是在網(wǎng)絡(luò)上,也搜不到他的蹤影,如果當(dāng)初這位無名老板能對段永平多一分賞識,多一份重用,結(jié)果又會是怎么樣呢,恐怕,會改變無數(shù)人的命運吧?
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為了報答知伯的賞識,豫讓兩次刺殺趙襄子,甚至不惜涂漆吞炭;方孝孺為了感謝建文帝的重用,面對凌遲全然不懼。而周文王賞識姜尚得以平天下;商湯破格任用伊尹得以興殷商。
一個人要想成功不僅需要有人賞識,更重要的是本身富有才華,因此對于如今的我,恐怕只有學(xué)習(xí)才是王道吧。
水滸傳的讀書筆記(篇10)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我讀過以后感觸很多,其中最令我震撼的是:正義的英雄既有錚錚的鐵骨,也有孝順的親情。
在書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我印象十分深刻:一次,李逵背著他那瞎了的老母上梁山去。途中,母親口渴了,李逵便放下母親去打水。回來后,發(fā)現(xiàn)母親不見了,地上只留下一灘血跡。李逵焦急地四下尋找,最終在一個山洞,發(fā)現(xiàn)了四只老虎湊在一起,那四只老虎正撕扯著母親的遺體。李逵當(dāng)下悲憤欲絕,怒發(fā)沖冠,提起斧子,沖進洞內(nèi),與四只老虎廝殺開來一一將其砍死,以報仇雪恨。看到這一段,我心潮澎湃,難以平靜。李逵的盲母,已經(jīng)被老虎咬死,此時李逵還是冒著生命危險與四只老虎搏斗。看上去好像沒有意義,但他仍義無反顧,殺死老虎,奪回母親的遺體,將母親埋葬,使之入土為安。李逵的孝心孝行真是令人感動和敬佩。
讀到這個情節(jié),我想起了一件事。那天,我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媽媽洗碗、拖地忙個不停。這時,媽媽對我說:“兒子,幫媽媽把陽臺上的衣服收進來”。我說:“媽媽,好不容易才放假休息會,我才不想干家務(wù)呢”。媽媽有點生氣:“要你收個衣服,哪這么多廢話?”我也不敢示弱地頂嘴:“你可以不吼嗎?”聽我這么說,媽媽沒再催我,而是默默地拖著地。
我發(fā)現(xiàn)不對勁,偷偷瞄了媽媽一眼,發(fā)現(xiàn)媽媽的眼里正閃著淚光。那一下,我也覺得自己太過分了,心想:媽媽平時忙工作、忙家務(wù)、忙輔導(dǎo)我學(xué)習(xí),也挺不容易的,力所能及的家務(wù)我都不做,也確實不應(yīng)該。于是,我起身走到陽臺,把衣服收進來,一件件疊好,接著又幫媽媽拖了地。媽媽看著我的行動,沖我笑了笑。看到媽媽笑了,我也很開心。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感到,幫媽媽做事,原來這么簡單快樂。孝順,原來這么容易,它就體現(xiàn)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之中。我們這個時代的小孩,學(xué)習(xí)壓力大,業(yè)余時間又大都沉浸在電腦游戲、電視之中。不知不覺,我們和爸爸媽媽的交流少了,親情淡了。小朋友們,讓我們放下手機、離開電視,用更多的時間走進親人的心里,找回屬于我們的真摯感情和拳拳孝心。一個孝順的人,才是一個有情有義、被人尊重的人。
水滸傳的讀書筆記(篇11)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內(nèi)容圍繞在梁山泊稱霸的土匪展開。這本書是我最愛看的書之一,書中的情節(jié)有時讓我淚流滿面,有時讓我拍案叫絕,我常常看得廢寢忘食。
書中記述了宋朝統(tǒng)治者的腐朽兇殘。太尉高俅原本是個無賴,因為會踢球,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從此青云直上,無惡不作。他的干獨生子高衙內(nèi)橫行霸道,為了霸占八十萬禁軍總教頭林沖的漂亮妻子,他污蔑林沖帶刀進入軍機重地白虎堂圖謀不軌,把林沖發(fā)配充軍,還想在野豬林半路把他殺死,幸虧花和尚魯智深仗義相救。蔡太師過生日,他的女婿搜刮十萬貫金銀珠寶,送往京城送賀,派楊志保護。晁蓋、吳用、阮氏三兄弟等人智取生辰綱,事后與朝廷激戰(zhàn),最終大伙一塊全投奔梁山。又有打虎英雄武松,因為西門慶勾結(jié)大嫂潘金蓮害死大哥武大郎,因而將他們殺死,被判充軍,最終經(jīng)歷一系列波折,也被逼上梁山。此外,還有宋江、魯智深等眾多好漢,共108人,最終都因為種種不同的原因而被迫在梁山落草為寇,揭竿起義。他們舉起令牌,打著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的口號,殺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擊了反動統(tǒng)治者的囂張氣焰,張揚了人民群眾的神勇斗志,干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yè)。
《水滸傳》里面有許多的經(jīng)典人物,他們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比如說吳用,他輔佐宋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聯(lián)想到現(xiàn)在,國家和民族的振興和強大就需要這樣的人才,國家要加強這方面的人才培養(yǎng)。
《水滸傳》也描述了許多戰(zhàn)爭的場面,然而戰(zhàn)爭無非是百姓遭殃,戰(zhàn)爭參與的人員來自百姓,戰(zhàn)爭中死傷最多的也是百姓,戰(zhàn)爭導(dǎo)致了百姓流離失所。總之,戰(zhàn)爭的最終受害者是百姓。只有遠離了戰(zhàn)爭,百姓才能夠安居樂業(yè),世界才能夠變得更好、更和諧。
希望《水滸傳》的戰(zhàn)爭在中國,不,在世界不再重演!
水滸傳的讀書筆記(篇12)
《水滸傳》中一群人物都稱為好漢,但我覺得他們更像是莽夫、強盜。
像魯智深,首先魯智深一時憤怒打死了鎮(zhèn)關(guān)西背上了一條人命,后來到了五臺山當(dāng)和尚,明明寺中主持對他很好,但他還是飲酒作樂,用禪杖打壞了亭子,敲碎了石獸,打了眾僧。我覺得那些僧人并沒有錯,而魯智深卻義正言辭的打罵那些和尚。后來他到了瓦官寺看不出誰好誰壞欺負了僧人,后來去打那兩個強盜卻被打了回來,也導(dǎo)致了僧人們自殺。他以好漢的名義去打殺,最終毀了一個瓦官寺。難道殺害了這么多人就稱得上是好漢嗎?雖然它為人們除了點禍害,但造成的禍害更多。
林沖是一個掌管重兵的教頭,卻也是好漢。他因得罪了高太尉而被刺配,遇到了柴進,款待林沖時說:村夫不知高下,教頭到此,如何恁的輕意?我想,林沖又不曾做過什么好事,況且又是武將是朝廷上的官員,為何如此敬仰他,照顧他?后來林沖去梁山泊中途時看到一群村夫在茅屋喝酒,村夫自己不夠喝就沒給他,林沖就把他們都打跑了,自己把酒喝光了。真是沒道理。后來到梁山伯又殺了王倫,盡管王倫雖不是心胸寬廣之人,但畢竟不曾作惡,卻說殺就殺了連一條活路也不給留。
梁山泊上的好漢也是以打家劫舍為生。他們的理念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論稱分金銀,成套穿衣裳。卻沒有想到過要勞作。實現(xiàn)他們的理想只有侵州奪府,搶劫府庫錢糧,雖然也分一點給老百姓,但他們自己數(shù)千人消耗的錢財,不還是要讓農(nóng)民承擔(dān)嗎?這樣只能使官吏更加嚴(yán)酷的搜刮老百姓。雖然是劫富濟貧,但劫的、殺的商客中也有好人。這不是枉殺無辜嗎?
《水滸傳》中的所謂英雄,大多不是良善之輩,雖偶爾做出一些善義之舉,但大多功不補罪,逃避王法。這些人無視法律法規(guī),公然跟官府叫板。像這樣的好漢,我實在不大佩服他們。
水滸傳的讀書筆記(篇13)
小時候,爸爸常常給我講睡前故事,講得最多的就是《水滸傳》了,現(xiàn)在長大了,我決定讀一讀這本書。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講述的是一百零八個好漢在梁山起義,最后失敗的故事。最熟為人知的當(dāng)然是《武松打虎》了,《武松打虎》中,作者把武松描寫的那么豪爽,打虎的動作是那么靈活,情節(jié)也十分真實,使我腦子里浮現(xiàn)出武松喝酒打虎的情形,仿佛身臨其境,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學(xué)習(xí)。
在《水滸傳》中,我最敬佩的就是魯智深了,在作者的筆下,他雖然粗魯,但他慷慨大方、嫉惡如仇、見義勇為、豪爽、扶危濟困,他為了幫金翠蓮討回公道,三拳打死了鎮(zhèn)關(guān)西,從而出家;在劉太公家借宿,發(fā)現(xiàn)劉太公的女兒被小霸王周通逼婚,于是假扮劉太公的女兒,痛打周通;后來他來到瓦罐寺求東西吃,卻發(fā)現(xiàn)那里的和尚被欺負了,于是幫他們出氣;后來他遇見了林沖,為了救他大鬧野豬林……魯智深總是替別人打抱不平,不求回報地幫助別人,而且他是唯一的不是因為自己而上梁山的人,林沖是走投無路才上的梁山,武松是因為殺了西門慶潘金蓮上的梁山,就連頭領(lǐng)宋江也是被逼上梁山的,只有魯智深是替百姓們打抱不平上的梁山,拼死拼活只為他人,每個人都有一己私欲,而他沒有,所以我特別敬佩他,覺得他是一個真正的英雄,從他身上,我也學(xué)到了這些舍己為人的品質(zhì)。
看《水滸傳》時,從簡介中,我了解到最后起義失敗了,反正結(jié)局這么糟糕,我也就不想再看了,爸爸告訴我,這本書重要的不是結(jié)局,而是他們起義的日子,那些《武松打虎》、《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才是精彩的,于是我又津津有味地看起來,確實很精彩,也令我學(xué)到了許多。看完《水滸傳》,我決定,雖然我不能打架,但是我要用我所能來幫助別人,不讓別人受到欺負。
水滸傳的讀書筆記(篇14)
本人特別愛看《水滸》,想與大家討論一下。見解可能不太一樣。先說“老大”宋江。
回顧宋江的一生。做押司時怒殺了閻婆惜,朱仝知他是男子漢,放了他。在此之前他私放晁蓋,也是為了正義。后至清風(fēng)山,在將死之際可憐自己,原來都同在江湖。花榮幫他解脫,卻一同受害。秦明、黃信,不得不敬重他。被刺配到江州后,許多人為了救他,劫了法場。“孝義黑三郎”也不是徒有虛名的。再說“花和尚”魯智深。他的一生好殺人,計殺鄧龍、嚇壞呼延灼,看不慣邪惡勢力,使目的得以進行,他的一生好幫人,醉打周通、解救林沖,為的是幫助正義。他信佛,他的暴力其實也是皈依佛法、拯救眾生,對人的另一種關(guān)愛。他留給我們的,是傳奇的一生和虔誠的信仰。盧俊義和燕青,他們行俠正義,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楊雄和石秀,他倆走上梁山的經(jīng)歷更是經(jīng)典;更有英雄夫妻,他們并肩戰(zhàn)斗,譜寫出一段段佳話……英雄人物的結(jié)局還是令人揪心的。他們的死令人心中嗟嘆,為什么他們不明不白的死了呢?說白了也很簡單。一山不容二虎。改邪歸正,此可謂“善虎”,可誰知以高俅為首的四大奸臣的關(guān)系網(wǎng)成了一只虎視眈眈的“惡虎”。“善虎”想效力于國家,而“惡虎”想賺取國家。四大奸臣贏了。而他們贏了的后果是什么?國家衰敗,與皇上有直接的關(guān)系,但是皇上的地位卻由臣子決定。我們不會想到偌大一個東京會讓小人玩弄在手中。這在今天是無法想象的。其實,它的深刻內(nèi)涵還是值得借鑒,雖然是“官府逼民反”,但是依舊適用。
古代那些斗爭,分辨得是清清楚楚。現(xiàn)在,我們雖然沒有那種氣魄,但是我們的骨氣應(yīng)該常在,無論怎樣,他們的形象會永遠留在我們心中,給我們現(xiàn)代人以啟迪:要做一個敢于伸張正義、光明磊落人!
水滸傳的讀書筆記(篇15)
“三打祝家莊”的故事,是《水滸傳》濃墨重彩的一筆。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向我們進行了描述。從小說的第四十七回到第五十回,都講述的是這一場攻打祝家莊的激烈戰(zhàn)斗。
故事的概況講的是由于要來投奔梁山的時遷被祝家莊抓了去,石修楊雄來梁山求救,而梁山又因急于籌糧,知道祝家莊十分富足,所以盡管也知道攻打祝家莊困難很大,宋江還是決定要去攻打。
第一次攻打,宋江為分化祝家莊、李家莊和扈家莊的三莊聯(lián)盟,派杜興去游說家莊莊主李應(yīng),又恰巧李應(yīng)被祝莊主的兒子祝彪射了一箭。使三莊聯(lián)盟就變成了兩莊聯(lián)盟。由于宋江事先對祝家莊復(fù)雜的地形沒有勘察好,就貿(mào)然攻擊,使一打祝家莊以宋江損兵折將而告敗。
二打祝家莊時,由于祝家莊及時得到扈家莊的支援,所以依然以失敗而告終。祝家莊的欒廷玉抓了秦明和鄧飛,扈家莊的扈三娘抓住了王英,就連宋江自己也差點被捉。好在武功高強的林沖力擒了扈家莊的主將扈三娘,迫使扈家莊也脫離祝家莊的聯(lián)盟。所以,我覺得這一次攻打雖然失敗,卻為第三次攻打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第三次攻打祝家莊之所以能夠完勝,一是梁山的軍師吳用帶兵下山助戰(zhàn),二是祝家莊已經(jīng)面臨孤軍作戰(zhàn),三是發(fā)生了解珍解寶兄弟因狩獵猛虎被人誣陷入獄,顧大嫂、孫新夫婦策劃劫牢反獄,株連了孫新的胞兄—登州府軍官、祝家莊教師爺欒廷玉的同門師兄弟孫立。他們劫牢后希望投奔梁山,于是就利用和欒廷玉的同門師兄弟關(guān)系在祝家莊充當(dāng)內(nèi)應(yīng)。四是經(jīng)過前兩次失敗的教訓(xùn),梁山泊已經(jīng)將祝家莊的地形全部勘測完畢了。天時、地利、人和均朝著有利梁山的一面傾斜,所以這一次的戰(zhàn)斗宋江終于勝利了。
從三打祝家莊,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必須事先做好充分的準(zhǔn)備,要把困難和問題都考慮在前面,這樣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遭遇失敗要認真吸取教訓(xùn),正所謂:“失敗乃是成功之母”,要有毅力堅持做下去才會最終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