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人間失格感悟
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對于文中精彩部分、好詞佳句以及心得體會的書面記錄。讀書筆記人間失格感悟要怎么寫?接下來給大家帶來讀書筆記人間失格感悟,方便大家學習。
讀書筆記人間失格感悟篇1
講給別人聽的《人間失格》!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境很好的年輕人,但是從小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家里很多孩子,爸爸在東京工作,每次爸爸從東京回來大家都嚷嚷著要禮物,只有他無動于衷。
可是上天很眷顧他,給了他一張迷人的面容,書里面所有見過他的女子,都被他迷住。以致在他的概念里,女子也沒有什么誘惑力,因為太好得到,他反倒覺得無趣。
他最擅長的是假裝,假裝自己喜歡爸爸帶回家的禮物,假裝自己什么都不會讓大家笑話,因為這樣他才有成就感,成就感在于別人看不出來他是假裝的。
因為他對一切都不在意,所以并沒有什么朋友,年輕時最好的朋友是識別出他一直都在“假裝”的同學。對他無比熱情生怕他把事情真相傳出去。
長大一點后,去了東京讀書,結交了另一個朋友是號稱在他來之前,是第一帥的一哥們,這哥們帶著他出去各種花天酒地的場所,書里也影射了他應該在此期間跟好多女人有關系。
一切事情的轉折點出現在他與一個離婚女子的戀情,因為他的無所謂,助長了女子想要自殺的念頭,兩人就相約橋頭一躍而下。結果女的死了,男的在醫院搶救回來。卻因“慫恿自殺”罪關了起來。出來后,被家里人找人看著,怕再出事。家里每個月固定給生活費支持。不過他還是跑了出去。偷偷見了那個“第二帥”的人,并且在見“第二帥”的時候遇到了年輕漂亮離異媽媽,就這樣跟這個媽媽住在了一起。
期間他的“漫畫”水平逐漸提升,如果就這樣過下去生活可能也會慢慢好轉,結果年輕女兒一次禱告觸痛了他敏感的神經,因為女兒說想要她真正的父親,然后他又開始酗酒,直到有一天他兩夜未歸,回來時看到媽媽女兒幸福的生活,他覺得自己不應再打擾,于是再也沒回去過。
好看的他,又去了另一家老板娘的店里住下。結識了對面賣煙的18歲小姑娘。他騙小姑娘說自己會戒酒,結果第二天就又喝上了。但小姑娘對他或者說對這個世界充滿了信任,不相信前一天說過的話,第二天就不算數。因為美麗和單純,他跟她結婚了。可是好景不長,也是出于信任,小姑娘婚后被一個猥瑣的商人玷污了,從此以后小姑娘對誰都不再信任,甚至想要自殺??墒撬l現了她買回來的自殺藥,早于小姑娘,他給自己服下了。在昏迷了3天3夜之后才醒,醒來以后第一件事就是不想跟小姑娘過了。
然后他又邂逅了一個殘疾的藥店女老板,在酒精無法滿足自己的情況下,注射了毒品。而且越來越上癮。最后錢不夠,色來償,可是賬終歸越欠越多。在家里人請的看護人,第二帥,和小姑娘聯合推動下,送他去了只有男性精神病患者的醫院進行調理。
就這樣,應了之前他自己的預言,就是,他應該屬于一個,沒有女人的地方。
讀書筆記人間失格感悟篇2
這本書有幾篇作品,除了《人間失格》,還有《微明》、《斜陽》等。我只認真看了“人間失格”和“微明”,后面棄讀了。人間失格也算是久仰大名的一部作品,上網查你可以看到“人間失格不敢看”“人間失格不要輕易看”的字眼,可能因為里面的喪達到了極致,主人公葉藏從小就通過在別人面前進行偽裝、演戲,來獲得他人好感。
仔細想想我們可能都做過這樣的事,我也曾故意抖機靈博得他人的哈哈大笑,或者用嘩眾取寵這個詞嗎?我也不知道,我確實這樣做過。后來慢慢成熟一些了,我在“演”的時候突然覺得好像這樣也挺可憐的,或許害怕和別人相處時的突然安靜。后來我覺得,我很喜歡逗聽我說話能夠會心大笑的'人,而這樣的人,想必也很喜歡我。
葉藏和我有共同之處,但葉藏更擅長去逗笑別人,或者說偽裝善良,包括他被戳破時的那種恐懼心理我也能理解,但我覺得葉藏的那種渴望別人喜歡他的心情有點太夸張了。我不明白葉藏為何人生軌跡會變成最后那樣,或許從他認識了崛木這個酒肉朋友開始吧,加上他沒有節制,懦弱無能,太容易濫情的性格,好像他對人性慢慢變得很絕望,最后竟然染上藥癮,進瘋人院。
我想,人間失格的意思也就是在人間活著活著就走錯了路,而導致他走錯路的就是人類的人性?;蛟S我真的沒有看懂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吧,是什么導致他變成了最后的地步呢,我總覺得太詭異了。這篇文章的作者太宰治的人生經歷和葉藏有重疊,也是作者人生的一個縮影,太宰治也在文章發表不久就自殺了。
讀書筆記人間失格感悟篇3
“這是我對人類最后的求愛。”
“早晨,我睜眼醒來翻身下床,又變成了原來那個淺薄無知、善于偽裝的滑稽角色。膽小鬼連幸福都會懼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也會被幸福所傷。趁著還沒有受傷,我想就這樣趕快分道揚鑣。我又放出了慣用的逗笑煙幕彈。 ”
對于這句話,我認為既可以稱為《人間失格》的高度概括,也可以認為是作者太宰治的自白之一。也就是說,下面我所講的既可以稱為《人間失格》的讀后感,也可以稱為對太宰治的評價。當然,這也只是一家之言,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日本無賴派文學大師。出生于日本青森縣首屈一指的富豪之家,父親是位政治人物。14歲便與友人自辦同人志,發表各類文章,對芥川龍之介、泉鏡花的文學十分傾心。1933年開始用太宰治為筆名寫作,1935年以短篇《逆行》入選第一屆芥川賞候補;1937年起,正式投入小說創作。自1936年發表《晚年》后,被推崇為“天才作家”,并于1939年以《女學生》獲第四屆北村透谷獎。但其一生都與他最想贏得的芥川賞無緣。他五次自殺未遂,最后于1948年,在《人間失格》發表后,和女讀者投水自盡,時年39歲。太宰治在短短15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30多部小說,其中《人間失格》被認為是最優秀的代表作品,引起無數年輕人共鳴,是日本戰后文學的金字塔作品。
《人間失格》,即喪失為人的資格。其主人公大庭葉藏害怕與人相處,心中滿布對人類的陰影,可又無法與人隔絕,于是只好通過嘩眾取寵的方式維持與世人最細微的聯系。他越是搞笑,越討人喜歡,同時他的內心也越害怕被發現自己的真面目。以此為端點,作品描寫了他從青少年到中年的生活,為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自我放逐、麻痹自己,終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
川端康成說,死亡是最高的藝術。自殺堪稱是太宰治一生的主旋律,而這一主旋律也成為了《人間失格》的感情線索。
太宰治的第一次自殺發生在高中生涯。因為崇拜芥川龍之介,他企圖用和芥川同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商字瓮滔碌陌裁咚幪?,只好繼續在人間的苦難。但這一次未遂的自殺,卻給他的一生罩下了一種死亡情結。
在大學時期他因為學業荒廢被恥笑,因而產生厭世情緒,再次自殺。這次是和一名咖啡館女招待一起跑到海邊雙雙殉情。太宰治被救活了,而與他一起赴死的少女卻真的死了。而他本人差點因為教唆少女自殺受到法律起訴。這與小說中葉藏的經歷是一模一樣的,此處是小說中的重要情節,也是葉藏人生衰落的正式起點。
太宰治的第三次自殺是因為不能獲得他夢寐以求的芥川獎。太宰治的短篇《逆行》入圍第一屆芥川文學獎,但川端康成的反對導致了他的落選。下一屆,他原以為自己可以唾手可得,不料還是落選。再一屆,他一反常態的向評委們乞求,請你們給我希望,雖然我死皮賴臉活下來,也請夸獎一下,請不要見死不救。即便如此,他仍然落選。于是,他跑到山上上吊自殺,因為繩子脆弱而失敗。 顯然,小說中葉藏作為畫手一直郁郁不得志,只能屈居于三流漫畫家的職業經歷映射的正是此事,由此葉藏的生活每況愈下。
第四次自殺是因為得知女友曾經有過比他更為親密的男友。本來,他似乎已經找到了幸福的愛情,他們相愛并同居。但當他得知此事,他的表現近乎歇斯底里,以至差點精神崩潰。于是太宰治要挾女友實施殉情計劃,再次因為服用安眠藥過少被救活。而這與小說中葉藏親眼目睹了妻子遭人侮辱,懷著悲憤欲絕的苦楚黯然離去緊密呼應。至此,葉藏到達了對生活希望的終點。他一夜白頭,最后掉入如地獄般的深淵無法自拔,讓他忍不住哀嚎道:“失去當人的資格。我已完全稱不上是個人了……真是不折不扣的廢人。”
1948年6月13日,太宰治的第五次自殺結束了他的生命。他和女讀者一起跳入東京西郊的河里溺亡。兩人的腰部,用紅色的繩結綁在一起;彼此用手緊緊抱住對方的頭部。而在小說中,葉藏也終于結束了可怕的社會生活,被哥哥送進了瘋人院,終于如愿以償的過上了逃離人類的生活。太宰治與葉藏的結局看似不一樣,但實質這種結局對二人來說確實再美好不過的了,至少從此之后他們再不會受到內心絕望與罪惡感的折磨。
然而作為一個讀者,我一直偏執的堅信一點:越是陰暗的作品,它的萌發點越是原始純真。太宰治的悲劇,葉藏的悲劇,全部來源于一種幽微難明的罪惡感。這種罪惡感來源于對自身的反省與批判,是最原始的自責與自卑,更是最原始的對一切美好的向往。在悲涼的自我否定中,其實是抒發了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懊惱,這種茫然的心境中萌發的是渴望幸福的情愫。所有的故事和自白都迸發自一點最原始的欲望:如果我卑如草芥,膽小如鼠,骯臟如土,我能期盼著他人對我的賞識與愛意嗎?
雖是不到五萬字的篇幅,《人間失格》的每一個字都沉重不堪,那苦澀與悲切似乎只有親身經歷者,才能描寫得如烙印在自己身上般的深刻。正所謂愛愈深,恨愈深。越是渴望幸福的人,也越是惴惴不安的膽小之人。我不想給予如此悲涼的作品一個充滿陽光的評價,我只得說它是太宰治對人類最后的求愛。正如太宰治對世界所說的最后一句話:“不要絕望,在此告辭!”如風?如水?如沙?是生的鼓勵,還是死的告別?對不起,我寧可不知道。
讀書筆記人間失格感悟篇4
此書目前讀了兩遍了,初讀時晦澀難懂,再讀來有了些別樣的體會,有些部分依然不理解。
這是我第一本太宰治的書,收錄了十個短篇小說,以“人間失格”為名。開篇的“人間失格”讀了兩遍竟也未能有深入,從一個丑男人的三張照片遞進開始講述這男人的一生。作者真實現實的寫作風格,于人物心理活動處花費大量筆墨,刻畫極為深刻,眼前浮現的是這個男人的怪異,成熟,又透著讓人心疼的善意。
“道化之花”讀起來也是生澀,可能這與作者不尋常的寫作手法有關。作者在敘事同時高密度摻雜自己作為作者的心理活動,像是讀《我們仨》時候的夢境與現實難以分別的感覺,且這一篇結局很突然,剛剛撥開云霧見青天,便已然處于終點,宣告結束。
“候鳥”寫到晚秋之夜,音樂會畢,數不清的烏鴉幻化成種.種形狀,相互推搡擁擠著涌出會堂,向著各自的家振翅飛去,倒是詼諧。
文中多個地方都有一個作者試圖自殺情景,或成功或失敗,都有一種壓制,悲情的色彩,讀完心情不好。后面附錄是太宰治年譜,家境優沃,成績優異,風格如此的原因我猜想是因為他自幼以之為目標的芥川龍之介在他十八歲是自殺對他產生的影響吧。
讀書筆記人間失格感悟篇5
太宰治的一生早有耳聞,讀了《人間失格》之后,我看到了他的生,他的死,他對自己的失望,對世人的畏懼。在這本書中,他是作者,亦是大庭葉藏。
觀望葉藏短短幾十年,何其不幸。他追求美好,卻一生不得,人生的灰色底片自幼時被性侵的那一剎已注定。孩童時,他為了取悅別人假扮小丑,被竹一識破時變得恐慌。長大后,他遇到了很多女人,一起殉情的常子、溫柔真摯的繁子、單純善良的良子。但是天生懦弱的他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被幸福所傷。他被身為人最真切的痛苦所折磨,終其一生都在自我厭倦下尋求愛,逃避愛,最后只能毀滅自己。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有人說,《人間失格》太過于消極,但卻能讓我們從細微之處找到自己的影子。我簡單地認為,偌大世間,每個人都會有悲觀的情緒,我們能和葉藏產生共鳴。在小說最后,酒吧的老板娘說:“我們所認識的阿葉,是個非常老實、非??蓯鄣娜?。他要是不喝酒的話——不,即便喝酒……他也是一個天使一樣的好男人。”葉藏的美好,自始至終都沒有被他自己發現,他選擇逃離所厭惡的世界,卻又缺乏勇氣,否則那年在鐮倉逝去的定是兩人。
生而為人,不必抱歉。
寥寥五萬字,道盡了葉藏的一生,也反射出太宰治一生的悲。較于書中人,我們是幸運的,沒有被這種無盡黑暗的苦痛縈繞,我們還可以肆無忌憚地放聲大笑。而葉藏呢,他沒有辦法擁有快樂,只是從他選擇離開繁子母子二人便可看出,那段時光畢竟是他最滿足的歲月。大概,有些人本不適合活著。我們應珍惜所有,允許負面情緒的存在,卻不能讓它們吞噬。
生而為人,何必道歉。
讀書筆記人間失格感悟篇6
《人間失格》全書都彌漫著一股頹喪、自暴自棄的氣息,甚至是厭世的,讀至一半,我開始疑惑它的悲觀基調為何會在書榜中常年居于高位。
以第一人稱描寫的主人公,有孤僻性格。從童年開始,“我”的內心思考問題就十分消極而深刻,深刻是往消極中不斷延伸,已至于“我”害怕和惶恐去跟別人交流什么,但是找到了另一種表達方式——搞笑。用極盡搞笑的方式去面對任何事情, 偽裝自己的悲觀內心。一旦出現看穿他的人,又會陷入十分的惶恐。
主人公的性格并非社恐,生于富裕有威望的家庭,是家中比較小的兒子,父親在家庭中是頗具威嚴和地位(在外當官),對父親有一定的害怕,但父親對他并沒有很嚴厲。抱著主人公的性格何為從小開始就如此悲觀消極的疑問一直讀完。之后的人生,也是一步步越走越壞,在高中時代就參加地下運動,結識狐朋狗友,吃喝嫖賭,然后以一次和有夫之婦的跳海殉情被救為界限,正式被家中斷絕關系,從此更是自暴自棄,窮困、欺騙、睡女人、酗酒,到后來毒癮成性,被關進精神病院最后被家中大哥接回鄉下養病。
主人公認為他人生的錯誤在于父親和比目魚。父親并沒有露面處理,擔保人是討好父親的門客比目魚。他無處可去,學業已荒廢,暫時住在比目魚家中。為何要將大部分原因怪罪在比目魚身上,是因為怪比目魚沒有很明確的傳達主人公家中的意思:如果還想繼續學業,那么家中會幫助他、贊助他學費回到學校。比目魚出于心機的“好心”,告訴主人公自己考慮接下來要怎么辦,他會給予幫助。自此傳達的錯誤信號,讓主人公不想給他添麻煩,或者供養他從而厭煩他,從此人生道路偏離。
這是書中“我”的觀點,可以看出,“我”沒有一點積極心態,把人生偏差過錯輕易歸咎他人,(假使“我”得知真相,但參考“我”的習性、性格,人生也不一定會回到正途)并且“理所應當”地越過越混,一直似乎都是在尋歡作樂又窮困潦倒的邊緣亦夢亦醒,又異常孤獨。
書的最后附著上了作者太宰治的生平軌跡,太宰治本身命運曲折,書中很多主人公的經歷和都與他類似,最明顯的是主人公和作者都多次嘗試自殺,自殺的方式幾乎相同,可以說本書也是他自身的一些自述。
對于作者的自殺原因,我們無從而知,從譯者的推測中可以窺中一二,他是這樣一個內心擁有至高無上的溫柔的人,對待女人即使如此,因而無法拒絕情人的自殺提議。折射至《人間失格》中出場的女性也頗多,占據大幅,各自撫慰、陪伴過主人公一段時間。
這本書的價值,可能要研究過日本歷史和文學發展史,才能更深刻體會。了解生平后發現太宰治是日本一個重要而多產的作家,主導著當時二戰后“無賴派”文學。本書是我讀過他的第一部作品。有機會去研讀日本史后,在讀作者一些其他作品應該會更好。
讀書筆記人間失格感悟篇7
最近讀了《人間失格》中手記這一部分,感受頗深。這本書的作者是太宰治。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很簡單,道理我們也都能明白。但是,這句話說出來,卻讓人感到不簡單,感到說這話的人不簡單。確實如此,有的時候,我們每個人即使活到老,也無法有這樣的領悟。
首先,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虛偽的。我們不得不承認,人性存在固有的弱點。在很多時候,我們都喜歡掩飾自己的不足,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向別人展示出最好的自己。但有的時候,我們也需要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我們每個人心中,有些東西是無法掩藏的,我們需要面對真實的自我,表達真實的想法。因為我們不可能讓每個人都滿意,我們也不可能生來就是一個完美的人。上帝是公平的。我們每個人都存在一些缺陷,只不過有些缺陷是可以看得到的,而有些缺陷是看不到的。但不管這些缺陷能否看到,我們真正應該關注的應該是真實的自我。
其次,有的時候,我們也會有被別人戳穿謊言的時候。大千世界,茫茫人海,雖然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但在這個世界上,總有那么一兩個人會與我們極其相似。他們能夠猜透我們內心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著與我們同樣的想法。但在被人戳穿的時候,我們并不需要努力掩飾自己的不足、過錯。因為,有的時候,若一件事發生,它極大可能無法挽回。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要及時反思自我,及時改進自我。
第三,人總是會受到自己周圍環境的影響。這種影響,或多或少。我們生而為人,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誘惑。我們不得不承認,人總是會受到各種誘惑的影響。盡管有的時候,我們內心也清楚這種誘惑對我們是有害的,但我們應該更清楚:每個人的心中都是有欲望的。有的時候,我們自己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所以,我們應該守好自己的那顆純粹的心,努力做一個純真的人。
第四,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些反叛精神,但我們又不得不囿于規則。我們每個人生來都是自由的,我們生來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這種社會制度的存在,會讓越來越多的人趨同化。我們都不得不縛于世俗,但我們內心卻又渴望著自由。所以,我想,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我們應該適當地釋放自己的天性,一味地壓抑自己的天性,只會讓自己痛苦。我們既然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就應該活出真正的自我。但同時,我們又是社會中的人,所以我們都需要遵從社會規則。
第五,每個人的一生都很長,我們都會都可能會有貧窮或富裕的人生經歷。在不同的時期,人的心境是不一樣的。因為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狀態下,要擔憂的首要問題是不一樣的。當一個人在貧窮時,他所要處理的問題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溫飽問題;而當一個人在富有的時候,他所求的并不是溫飽,而是精神追求。他想要享受高人一等的待遇,他渴求在人生中有更多的挑戰。我們每個人,其實并不需要抱怨人生。每個人所處的地位不同,自己所擔憂和煩惱的問題也會不同。但我們每個人的共同點是,我們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我們都需要接受人生的挑戰,我們的人生都不會一帆風順。所以,在人生中,不論順境、逆境,我們都應該學會坦然地面對,冷靜地處理。
最后,我想說,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名字—《人間失格》。確實,在世間,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讀書筆記人間失格感悟篇8
《人間失格》是躺在書架里好久的一本書,翻了幾頁,深感壓抑,便再沒有讀起。直到前幾天學弟說他在讀,又恰好成立讀書小組,便又和這書重逢。坦白說,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不是在看葉藏的故事,而更像在回顧和剖析過去的我。這一過程是痛苦而艱難的,卻也是刺激而痛快的。以至于在讀的過程中,我一直都在問自己:我們該以什么樣的態度去面對過去?假若你也曾有過一段晦澀孤寂的時光的話。葉藏從小生活在一個古板的舊式鄉下家族,“大家都板著面孔吃飯,就儼然成了一種儀式。全家老小,一日三餐,在規定的時間內聚集到陰暗的屋子里,井然有序地擺好飯菜,即便沒有食欲,也得低著頭,一聲不吭地嚼著飯?!保绱藟阂值臍夥諏е滤麑τ貌蜁r刻充滿了恐懼。而那時的他,還只是個小孩子。一直在想是什么讓小葉藏如此敏感,對與人交往充滿了恐懼和渴望?也許是因為生來就體弱多病,天生的性格陰郁,以及少與人接觸,讓他只畫地為牢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人之初,性本善,他從書本中學到的絕對的善惡是非中為自己戴了枷鎖。
當他看到世間與他所想并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時,(例如當他看到大人們若無其事的虛偽做作時),他的價值觀開始動搖,他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對的,正常的。他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蕓蕓眾生,一方面以高尚的道德要求鄙視人間,一方面又害怕自己不正常,渴望融入人間。他的潛意識里希望自己變成一個俗人。而不是活的如此掙扎而痛苦。頗有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自負,可這只不過是他自以為的。如果用一個詞去評價葉藏的話,那就是“混沌”。如葉藏一樣的人的共同點是:敏感多疑,玻璃心,害怕受傷,極度恐懼人際關系以至于處理時戰戰兢兢,自我認同感低。然而,在面對與自己價值觀全然不同的人間,有的人選擇了極端對抗,可想而知撞得頭破血流;而葉藏選擇了偽裝自己,討好別人,努力做一個能夠融入人間的正常人。而正是這種偽裝和偏執,讓他始終游離于人間之外,且日日掙扎靈魂難以救贖。蘇格拉底說,要認識你自己,這真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課題。而葉藏,很可悲,他無法認識自己,也無法客觀的認識世界。他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餓不餓,他的一切都依附于別人的喜歡,別人的要求??蓱z,可悲,可嘆??晌乙苍羞^那樣一段艱難的時光。只不過我選擇的是對抗,固執己見?,F在看來,大概年少時多一些坎坷和碰撞,未必是壞事。若不殘酷,哪得頓悟。若是像葉藏一樣不斷地偽裝和逞強,終有一天會不堪負累。許是和葉藏有過相似的經歷或者說心路歷程,讀書筆記·所以閱讀手記的過程中我十分理解他,但我卻不能同情他。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葉藏只把自己拘禁在一個小圈子里,他的所有痛苦掙扎都是真實的,痛徹的??墒?,在外人看來那就是一種不知所云的矯情,甚至當你走過那一段路再回望的時候,也會罵自己一句傻比啊我當時都在想些什么。
可我也明白走出來有多么不容易,那是一段多么黑暗無助的時光。我很遺憾,葉藏沒有和這個世界和解。葉藏最后感慨他失去作人的資格,是他在做出了那么多努力之后發現,他終究還是無法做一個正常人,他的靈魂依然無法得到救贖。更可悲的是,這些并非是別人的過錯,而是他自己。是他的靈魂出了問題,難以修補。這無疑是最絕望的事情。就好像一個完美主義者看到自己忽然殘缺的身體,難以挽回的那種悲慟。他再也沒有勇氣,也找不到辦法去融入人間了。而我,以一個曾經的病友,現在的勝利者的姿態,不能去盡更大善意的理解和心疼葉藏,多了些許漠然,這也是我的悲哀??晌乙矐c幸,有時的漠然也是我性格的一部分,我坦然接受它,并不以它為恥。畢竟,我只是蕓蕓眾生中的一俗人啊。
讀書筆記人間失格感悟篇9
故事是由三張照片引起的,上面留下的是“大庭葉藏”幼年,青年,壯年的人生痕跡。自然,也暗藏著作者的前半生。
他出生在日本東北部的一個世家中,從小膽小,怯懦,對世間的一切都十分不解,天真的外表下本該是歡笑與游戲,可他自己卻自行戴上了耍寶搞笑的面具,透過外表下窺探心靈,卻發現他只是為了討好這個將要摧毀他的世界。
他在家之時,做的幾乎為違心之舉。過年時,家父要為孩子們采購禮物,便讓孩子們寫下自己的心愿單。他并無所求,準確的說是沒有自己的思想,于是父親對著他問想不想要舞獅,他莫不作答??墒钱攧e人都睡去時,又偷偷往心愿單上寫下“舞獅”二字。他的靈魂無欲無求,寫下那二字只是為討父親歡心。他具備了那個年紀不該擁有的“欺詐”的人格。
而后,便開啟了枯燥的校園生活,還是一樣的耍寶,一樣的逗樂眾人,一樣的討好這個世界。這是出現了一個“竹一”看透了他這所謂的“意外的搞笑”。使他感到大事不妙,便想著避開他??梢苍S是上天開了個玩笑,使他們越相互避又相互靠近。對他來說“竹一”是“知己”亦或是“天敵”?!爸褚弧钡念A言也幾次改變他的人生。
“女生一定很容易迷戀上你”?!爸褚弧钡念A言斷定了我生活的走向,“殉情”,“自我放逐”,“酗酒”,“自殺”,“藥物麻痹”,無一種墮落不是由女生而起,當然其中最多的還是他自己對于生的無知,對死的無望,對世間的迷茫。人格一點點的支離破碎,以酒精及藥物來麻痹痛苦現實中的人生。他所喪失的是人的“天性”“本能”,一天天茍活于世,人格早已失去,他所透支的,只不過是殘缺的生命。
最后,他被“親人”送往一個沒有女人的地方(他自己所要求的)——精神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