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案网_全网创意文案句子素材站

365文案網 > 短美文 > 筆記 >

看見讀書筆記大全

時間: 新華 筆記

寫讀書筆記可以更好地整理和積累知識,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更好地應用所學知識。下面是一些看見讀書筆記大全免費閱讀下載,希望對大家寫看見讀書筆記大全有用。

看見讀書筆記大全篇1

《看見》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過多的修飾,但充滿了真情實感,它是一個人——柴靜,親身經歷的十年。不是虛構,也不是幻想,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感悟。

柴靜于書中說:“當一個人關心別人的時候,才會忘記自我,理解的基礎是感受,人感受別人的時候,心就變軟了,軟不是脆弱,是任性?!睅装夙摰臅涗浀牟皇巧蠈由鐣耸康娘L流生活,也不是娛樂明星的事業經歷,而是下層勞動人民實實在在的生活事件,憑著自我的采訪記錄和總結思考,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現,有力地沖擊了讀者的思想觀和見識,鮮明地刻畫出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中國人。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藥家鑫事件”,其講述的是在2010年10月20日,西安音樂學校的藥家鑫夜駕車撞人后,發現傷者在記錄自我的車牌號,拿出刀子又將傷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之后駕車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時,再次撞傷行人逃逸時被附近群眾抓獲,之后被判死刑??此破椒驳臍⑷耸录?,卻能夠引發讀者的深層思考,而不是表面上對死者打抱不平,為什么眼見自我犯下錯誤還要加深它的嚴重程度?為什么如此殘忍、不顧后果?

從該事件中可引出“獨立思考本事”這一話題,藥家鑫為何撞傷人之后還將其捅死?因為擔心傷者認出他的車牌號而被逮捕。但他又是否想過:刺殺者,不僅僅沒能讓自我逃脫,反而讓自身深陷泥潭?一個大學生竟做出如此缺乏思考的行為,應當與個人,家庭,學校有關系!

從個人角度看,一個人學識的高低不代表其生活本事的強弱,不應當“一心只讀圣賢書”,而是在求學中培養自我的獨立思考本事。注重思考,三思后而行是很重要,這對以后能否生存社會影響很大。其次是家庭,父母不應過分寵溺,也不應不分是非對錯,就認為孩子是對的,否則會阻礙孩子的獨立思考本事培養,這將會成為其人生道路上的一道坎坷。從教育角度看,異常是80年代,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的他們,真正到了社會上這些學來的東西大多是沒有用的,而真正有用的東西還沒有學到——獨立思考本事。

所以,從藥家鑫身上我們看到了本質,他并不是十惡不赦之徒,而是因為缺乏獨立思考本事,使事情的后果變得更嚴重,導致死刑。

《看見》向我們展示了平常所無法觀察和想到的現象,若對細微物不斷地思考,對整個人生是很有幫忙的。

看見讀書筆記大全篇2

看柴靜的這本書是出于偶然,經常瀏覽一些圖書網站,《看見》總是在暢銷書的top10,在書店甚至機場也會看到推薦,很是納悶這本書到底講些什么以至于這么暢銷大家都在看,所以滿懷著好奇與期待買了一本細細讀起來。

在讀《看見》之前,“柴靜”這兩個字對我而言只是一位記者的名字,此刻柴靜在我腦海中是扯著“求實,公正,平等”大旗的斗士?!犊匆姟菲鋵嵤遣耢o十年記者生涯的一個回顧,它沒有宏大的敘事,只是講她這十年中所經歷過的極具代表性的事件里的一個個鮮活的人;它里面也沒有說教,卻讓我一個外行明白了作為一名合格的記者不是評論,而是客觀的呈現新聞事件,也讓我了解了新聞事件的背后竟有那么現實與真實的故事。

《看見》誠實地描述每一個事件,每一個事件背后的人,經過這些人和事我們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當事人的情感,體會事件的本質,而這都源于柴靜的真實和由心而發的熱情和關懷。無論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淚還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親不要喝酒吸煙以準備再次懷孕,雖然看起來違背一個新聞人的職業準則,但卻是對一個正常人情感的回歸。因為從理智角度看,報道事件本身不能帶入個人感情色彩,否則就失去了事件本身的客觀性,但從情感角度,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冰冷的事件,唯有用理智的頭腦和一顆帶有感情的心才能看到世界的真實。

從更深層次的閱讀這本書,我看到了一股“韌勁兒”,它是對自我要求的堅守。不斷相信,不斷懷疑,不斷幻想,不斷摧毀,不斷重建,為的只是避免人為偏見或附庸,就像陳虻說的“不要走的太遠,不要忘了當初我們為什么出發”。無論在什么崗位,做什么工作,要有自我的職業道德,都要有一股韌勁兒,不斷學習,不斷進取,不斷打磨自我的理智與冷靜,一切請忠于自我的內心。

看見讀書筆記大全篇3

實際上,這個世界沒有好人與壞人,僅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柴靜。

《看見》是知名記者和主持人柴靜講述央視十年歷程的自傳性作品,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某種程度上亦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它記錄了柴靜所經歷的真實的十年中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成長歷程,描摹了柴靜這一位尖銳,激進的少女逐漸磨平棱角,破繭成蝶的過程。

“看見”是脫去世俗的束縛,用客觀、真實的目光去看待,直至發現問題的本質。在這個世界上,一部分人都不愿用自我的眼光去“看見”。也許是擔心,事物的真相被自我刻薄尖銳的目光刺穿之后,將會留下無盡的沉重與悲傷,但,倘若每個人都對社會上的黑暗腐朽的東西不甚了了,不去反對,那么這世界上哪還有善良完美可言?這時充當的將是千萬副冰冷的虛假面具,而此時人性與道德將逐漸消逝。

主持人柴靜在《看見》中寫道:“我們的社會為什么不理解同性戀者?因為在我們的文化里,把生育當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感情,應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而同性戀的感情是最真實的,”的確,同性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會不自覺的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但我們我們也許能盡量的少一些鄙視與質疑,多一些寬容與理解,畢竟這是他人的感情自由。

另外,柴靜用殘酷的現實也揭示了倫理與道德最黑暗的一面。例如人們為了眼前的茍且利益而不惜傷害他人的利益,將法律與道德踐踏于腳下。

不得不說,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影事業蓬勃發展。有些電影深刻地揭露了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例如韓國影片《蚯蚓》《媽媽別哭》講述著殘忍的學校欺凌事件,本國的影片《悲傷逆流成河》也刻骨銘心地揭穿學校不為人知的一面。有些類似事件也曾發生在周邊,但試問我們每一個人,在遇到他人的利益受侵害時,是否也曾袖手旁觀?也許僅有受害者生命的流逝才能換來每個人的覺悟。在看完《悲傷逆流成河》后,結局女主人公易遙的經典語段更是催人淚點:“生物的本能是趨利避害”“仙人掌成不了花,沒法讓人捧在手心里”“你生活在光亮里,你就覺得全世界都是光亮的”?!澳銈儼筒坏檬澜缟隙嗨酪粋€人,因為你們的日子真的無聊。”

在柴靜的《看見》中,沒有明確定義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壞人。在這本書中,表現的是法律判定犯了法的不必須是壞人。就像藥家鑫案。藥家鑫撞了人還殺了人,網上的輿論一邊倒說要判他死刑。而柴靜為了看見真相,勇敢地去調查:“他為什么要殺人”。之后才明白當時的藥家鑫因為恐懼,以為被撞的人記住了他的車牌,怕找他們父母的麻煩,沖動之下便起了殺心。其實本質上藥家鑫是個孝順父母的乖孩子,只是一時法律意識淡薄。而又有多少人肯拋棄表面的法律判定,從事物的真相去探究。

遇見《看見》,我開始嘗試用自我的眼光去“看見”。

看見讀書筆記大全篇4

《看見》是柴靜作為一名記者,對于生命的真實訴說。書里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動人的描述,沒有憤怒的吶喊。有的只是樸實的記錄,真情的流露。《看見》不僅僅是柴靜采訪的成長記錄,更是對中國社會十年間的變遷的真實注腳。

柴靜沒有刻意選擇標志性事件,她的目光投射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經過閱讀才明白,生活在同一城市“那些我明白,卻沒有感覺到他們存在的人”在趙鐵林的鏡頭下,那些黑白鏡頭下拍攝的漂泊在都市邊緣的女孩,蒼白的月光打在她們本該稚嫩但卻蒼老的臉上。她們大多還只是十幾歲的女孩,每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沒有天真的笑意。在破落的街巷里,在生存面前掙扎的無奈,她們從農村懷著期望來到都市,最終卻淪為“風塵女子”。從前我所看到的世界,只是電視上演的那樣完美,可逐漸懂得,沒搬上熒幕上的才是真正的生活!文字所表現的不及真實的萬分之一,柴靜說:“明白和感覺到,是兩回事。”我不曾體會過的,卻有人在經受著。生命的尊嚴在生存面前,可是是被無情的踐踏。我們總是習慣忽略邊緣人群的存在,以固有的偏見審視她們,用自以為高尚的道德睥睨她們。她們是社會中不被理解的一部分,更是需要幫忙,關懷的一部分。

柴靜在《沉默在尖叫》里采訪了十一位女囚犯,她們皆因殺夫被捕入獄。女囚們大多帶著被家暴后的陰影在獄中服刑,有的臉上還帶著被家暴后的傷疤。影視作品中偶有會拍攝這類題材,折射出的只是真實情景的冰山一角。丈夫在電梯踢踏妻子,揪著妻子的頭發,在地上踹,一次次觸目驚心的新聞也無法止住暴力的拳頭。被家暴的女性往往不敢反抗,害怕自我的丈夫,她們擔心被別人明白,只是穿著長袖擋住身上的淤青。這些創傷,沒有人問那些殺夫的女囚們,法院只判她們的殺夫罪,無期,死緩,無期,死緩……她們的余生只能在獄中,她們的孩子在失去父親的同時也失去了母親。全世界都存在無法根除的家庭暴力,沒有任何婚姻制度能夠承諾給人幸福,但應當有制度使人能夠避免極端的不幸,不幸的是,我們國家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反家暴體系,制度的不完善,使許多被家暴的人不敢站起來與家庭暴力反抗,她們更多是選擇忍受。

柴靜的采訪把現實呈此刻我們的眼前,我逐漸明白,那些深藏在人性中的善與惡,一點一滴滲在這個社會里。生命的是真實的述說,沒有華麗的語言。我們能做的是把我們所看見的不公,盡自我的本事,一點一點的改變,變得更好。

看見讀書筆記大全篇5

《看見》“看”到了,在看不見的角落里,被家暴的婦女,被歧視的同性戀者在哭泣。他們是“弱勢群體”,也是“我們”。

開始之前,先講講弱勢群體是什么。王小波曾說,所謂弱勢群體,就是有些話沒有說出來的人。就是因為這些話沒有說出來,所以很多人以為他們不存在或者很遙遠。百度上對它的解釋是被邊緣化的人群。

長久以來,弱勢群體在人們心中也就是那幾個模樣:農民工,貧困山區的孩子,幼童,婦女……但在我心里,這個群體是所有人。這個群體沒有性別,沒有年齡。

書中描述的飽受家庭暴力摧殘的女性是弱勢群體??涩F實生活中,飽受家庭暴力摧殘的,亦不僅僅是女性。或許你曾聽過“男子因忘記買雞腿被妻子捅死”這條看似不可思議的新聞。而這條新聞評論下,多數網友表示“這男的還有用沒?”“你要是老老實實,你老婆至于嗎?”“懦弱!”……而這并不是個案,那條新聞下的評論也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心態。在這樣的情景下,男性在家庭中,也是一類弱勢群體。他們所應對的不僅僅是肉體上的傷害,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暴力,也更難維權。

舉這樣一個例子,是為了說明弱勢群體并不局限于男性,女性。而是指被邊緣化的人群,被忽視的人。我心里并不愿意這樣稱呼,因為我明白,或許有一天,或許是此刻,我將成為他們。作為外來務工子女的我若是與那些大城市里的孩子相比,我可能是他們眼中的“弱勢群體”,但若是我與那些留在鄉村的孩子相比,他們是我眼中的“弱勢群體”。

在看不見的地方,在數不盡的比較中,這個社會誕生了無數的“弱勢群體”,但我們的態度不應當是憐憫,不應當是忽視,更不應當是歧視。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像對待自我一樣,給予他們尊重,就是關注他們,不要再讓他們游離在社會邊緣。我們需要做的很多:健全制度,完善法律,制定規則……我們需要做的也很少:平等相待,伸出援手。

看見讀書筆記大全篇6

在看這本書的官方簡介時,我以為這是一本純粹記錄一名記者十年以來的采訪經歷,或是一本十年里的榮譽自傳,但出乎我意料,讀完以后,我感受最深的,卻是她在書中對自我錯誤的內省和反思。這其實是一本記錄她成長的書。

整本書給我的感覺干凈利落、一語中的,絲毫沒有不必要的修辭和讓人反感的粉飾。從頭至尾都是以敘述的口吻展開的,平淡且真實,是我喜歡的風格。所以,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常會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產生很多共鳴。

這十年,她深入一線,“出生入死”給我們帶來的事件真相。她的經歷,她的采訪,每一篇總有一個點會觸動到我。她報道過非典、汶川大地震、留守兒童、兩會、奧運會、環境污染、虐貓、征地、藥家鑫、雙城的創傷……每一個事件都是當下爭議的熱點,都留下了時代的印記。她用十分樸實、坦誠的語言陳述著自我的十年采訪記錄及成長之路,讓我感受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作者。

在報道的過程中,她碰到過很多困難,也承受過巨大的壓力,同時體會著很多很復雜的痛苦。我覺得作為一名女子,她很不容易,因為那是得有多強大的內心才能消化這些經歷和痛苦。關于痛苦,她的導師陳虻告訴過她:“痛苦是財富,這話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這本書里所有的采訪幾乎都是對痛苦的思考。其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身邊很多有上進心、對自我要求很高的精英份子,基本都有很痛苦的一面。

我去年讀和君商學院,商院總裁王明夫上大課時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優秀的人多數都掙扎在痛苦中,并且多數的痛苦都是自我制造的?!边@點我深以為然,相信身邊很多有志青年都有自我的故事,每個人的經歷都是百轉千回、曲曲折折的。可是,我認為我們既活在這世上,就要對自我有交待,不能蹉跎歲月了,就像書中白巖松對柴靜所說的:“往事是最痛苦的,只可是回憶起來十分完美”;柴靜在報道監獄女囚時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她說“人是一樣的,對幸福的愿望一樣,對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樣,只是她生在這兒,這么活著,我來到那兒,那么活著,都是偶然。

柴靜在書中對采訪有一小句話的定義,她說,“采訪是什么采訪是生命間的往來,認識自我越深,認識他人越深,反之亦然?!逼鋵崳艺J為,放到生活中,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初入職場時,做了近兩年的客戶經理,工作的性質就是跟人打交道,我被迫從一個十分安靜內斂的人變成了一個必須表面上能說會道、八面玲瓏的銷售,這點我真是深有體會。這是一個十分痛苦的過程,但我卻從中更深地認識了自我。我們僅有認識自我越深,也才越能理解他人想法和行為。我們能夠不認同他人的價值觀或行為處事,但前提是,把他當成一個對等的人來看待,去了解他,去理解他的邏輯。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因為所有人對幸福的愿望是一樣的。

我用三個詞來概括對這本書的感悟:真實、理解、思考

第一點,真實。

讀完這本書,我對記者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層的了解。記者最基本的素質在于報道事件要“客觀”,真正的客觀,不能夾雜自我的主觀感情。所以在書中我們能夠看到柴靜為了尋求真相,排除萬難深入一線。比如說華南虎到底存不存在雙城兒童連續服毒事件的背后原因是什么盧安客無能的力量的信仰來源于哪里山西礦難一再報道又還是照樣一再發生的背后本質是什么很多很深刻的社會、人文原因,大家都能從這本書里找到答案。

在此簡單跟大家分享下她在“非典”一線的真實。柴靜真真的冒著生命危險沖進一線報道“非典”,當然,她也成名于“非典”。第二章里《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著》,她在里邊首次批露,其實非典病情在一開始是不受重視的,柴靜為了尋找真相,冒著被感染的危險深入病房。當時她們的采訪隊伍都是不允許回電視臺的!

她在書里說,她親眼看到從頭到腳蓋著白布的病人紛紛從她身邊推過,而這時還有媒體的信息是:“市民能夠不用帶口罩上街”。她的一期節目“非典阻擊戰”一經播出,社會反響巨大。因為它反映出了真實的前線疫情。當時有一些反對的聲音,有同行質疑她們說她們在制造恐慌。但柴靜回:“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輕慢!”

在這個章節里,柴靜用很平淡的文字描述了一個歷史性事件。醫護人員無私奉獻,記者出生入死,但讓我觸動最深的,是人在絕望時候,那份即使心如死灰但仍有溫度的情緒,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感觸。有這么一個情節,柴靜在書中講到,病房里的病人相繼死去,其中有一個病重的女病人正在輸液,舉著吊瓶,看到攝像大哥拿鏡頭對著她,她說:“再拍,再拍我把口罩拿下來親丫的”。周圍人紛紛大笑??吹竭@我是真的被震撼了。因為人們還能笑的時候,是最不容易被打敗的!

第二點,理解。

除了“真實”,還有“理解”。這也是最打動我心的地方,她記錄了自我一點點認識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在認識人的過程中認識自我。柴靜的特點也在于此,雖然比較受爭議,但我很欣賞,那就是,她在用一種冷靜客觀的態度追尋著一個新聞一個事件的時候,不曾抹去心中的那一點情感。

在第五章《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于水中》,她寫吸毒的妓女,寫濫交的同性戀,她說“明白和感覺到,是兩回事。”第九章《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會存在》,柴靜反思她在采訪兩會期間順口用“萬人空巷”這樣的空詞、假詞,坦白思維定勢之深,“光靠自我靠不住”。第十章《真相常流失于涕淚交加中》她直面“煽情”,把自我將偏見美化為趣味的姿態心理一一曝光,追問記者的職業要求究竟是迎合大眾的情緒表現,還是客觀的探索,甚至提出了一個更根本的“重建”問題——“一個世界如果只按強弱黑白兩分,它很有可能只是一個立方體,你把它推倒,另一面朝上,原狀存在。”她要新思維的萌芽,她要“讓人‘明白’”。在這一章里,柴靜在書中引用了她博客上一名讀者最尖銳的批評,我放到那里,大家能夠探討。

“如果你用悲情賄賂過讀者,你也必須用悲情取悅過自我,我猜想柴靜教師做節目、寫博客時,常是熱淚盈眶的。得誠實地說,悲情、苦大仇深的基礎是自我感動。自我感動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癮,對它的自覺抵制,便尤為可貴。每一條細微的新聞背后,都隱藏一條冗長的邏輯鏈,在我們這,這些邏輯鏈絕大多數是同一朝向,正是因為這不能言說又不言而喻的秘密,我們需要提醒自我:絕不能走到這條邏輯鏈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準確是這一工種(記者)最重要的手藝,而自我感動、感動先行是準確最大的敵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淚交加中?!?/p>

雖然有讀者批評她,說她是表演性的記者。但我認為歸根結底,她在追求真實,“真實自有萬鈞之力”;她還要建立真實——真實的從容的自我,不為了煽情而煽情,也不為了克制而克制。她要將人還原為人,而不是一個概念或某種符號,以最謙卑的心態去了解、理解。

第三點,思考,對事件深刻的思考。

在第十八章里,藥家鑫砍人事件,她說:“把一個人送到回到他的生活位置和肇事起點,才能了解和理解,僅有不把這個人孤立和開除出去,才能看清這個事件對時代生活的意義。張妙死了、藥家鑫死了、但如果只是死了,結束了就過去了,那就是白白死了?!彼砸患煌ㄊ鹿时旧矸从车氖且环N社會現象、是人性,但深層折射出的是此刻家庭教育問題。這便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吧,一個事件產生,它深層折射的問題,它的源頭在哪里,需要我們思考。跳出問題看問題,不沖動、不盲目、不求急,有時“慢”也是一種效率。

第十四章《真實自有萬均之力》,她描述了汶川地震的采訪。地震發生的時候她正在美國,她第一時間打電話請示領導,領導告訴她不要回來,太危險,她回復說我明白了,然后立馬買了回國的票,并且直接轉機成都。所以她幾乎是第一批趕到汶川現場的。開始采訪了,她很流利地對著鏡頭講述了幾個感人的故事,但這第一期片子其并沒有經過臺里審核,什么原因呢因為過于灰暗及刻意,缺乏活氣與思考。之后,他們拍攝組住在了北川楊柳坪村,真實地記錄了幾組村民地震后的一言一行,從恐慌到適應再到樂觀,這種真實的力量瞬間打動了臺里,當然也打動了億萬的觀眾。

地震發生的時候,我當時就在成都。川大大一,我在回宿舍的路上,我親眼看到兩幢六層高的宿舍樓以左右傾斜三十度劇烈地搖晃,親眼看到有個男生光著褲衩從二樓跳下來在地上撲騰了一會又掙扎著跳起來,親眼感受到幾乎是瞬間一樓涌出黑壓壓的人群大家只顧著往空曠的廣場狂奔。之后一個多星期里,我們一群學生,不允許回宿舍,不允許進教室,不允許出校,只能呆在空曠操場,還得忍受連續的陰雨天。那些日子內心是不安的,對未知的不安,對余震的不安,因為以往的秩序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完全失效,我們十分渴望安穩,需要有期望。而這還僅僅是在只受了一丁點影響的輕災區,更別提那些重災區是經歷過怎樣的恐慌了。

但人總能以驚人的速度適應與重生,一年后,我們去災區支過教,那些小孩眼中還是閃著期望和樂觀的光芒。三年后,去九寨溝,途經映秀重災區,我看到新蓋的學校新氣盎然,旁邊坍塌一半的教學樓用來做地震遺址供人參觀。因為有身處其中的感悟,所以在地震這篇報道中,我更喜歡的是柴靜對災民們眼中的堅強的把握。第二年,她再回北川采訪,她寫到“去年地震中坍塌滑坡的山體,此刻已經慢慢重新覆蓋上了草木,就在這片山巒之間,正在建成新的房屋、村莊和家庭”。

這,便是期望。

看見讀書筆記大全篇7

世界上不該有歧視,尤其是關于感情?!}記

同性戀一向都是一個敏感的話題,許多人不想接觸它,甚至恥于談論這個話題,在文章中有一段對話被人們所熟知——

“我問張北川:‘我們的社會為什么不接納同性戀者?’”

他說:‘因為我們的性文化里,把生育當做性的目的,把無知當做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

在過去就連婚姻的目的也是為了繁殖后代,而同性戀被認為是傷風敗俗,違背道德倫理,一旦哪家被發現有同性戀者,其當事人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他所在的家族也會被貼上違反道德的標簽,從此世代都抬不起頭。在那時,感情是性的附屬品,大多數人都是被父母包辦婚姻,他們沒有自由,像個牽線木偶,臉上被刻著呆板的笑容,而一個同性戀者的出現,往往會掀起軒然大波,更何況他們被賦予著“患者”的名頭。

“感情應當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而不是一個器官對一個器官反應。”

前不久在與母親的一次散步中,我提出同性戀的話題,她毫不猶豫地說這是違背道德的事情,是不合理的,她是決然不會理解的這件事情的。正當反駁的話語即將蹦出嘴時,我咽了回去,似乎規規矩矩、結婚生子的思想已經在他們的心里根深蒂固了,我無法改變任何事情。還有一次與同齡人交談,她大方地說到,只要彼此相愛,為何不可,感情是兩個人內心的觸動,無關性別。而在文章中也有談到,”一個人對性和愛的態度,不在于男男、女女、男女,只在于這個人本身。讀過文章后,我有點明白,為什么老一輩人不愿意理解同性戀,或者說是不敢理解,因為一旦他們認可了就意味著他們過去苦心經營的世界觀崩塌了,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所以他們選擇了拒絕。

而同樣在不久前,臺灣經過“同婚專法”,成為亞洲首個允許同性婚姻的地區,并與七天后正式實施,且舉辦了全亞洲第一場同性婚禮。對此,有一句評論使我深受感觸:不贊同,不反對,互不影響,如果幸福,那便祝福。我認為,這是對待同性戀的最佳態度,如果不贊同,也請不要反對,只需互相尊重即可。

“不思慮未來,不懼于回憶,無所謂對錯,更無懼流言,只望此刻的我,手牽眼前的你,沉醉深愛的你我,幸福眼前的路。”

我們一向在流淌著,最終會相溶在一齊。

看見讀書筆記大全篇8

明白柴靜算是比較晚的,那時候在網上看見一個演講視頻—《認識的人,了解的事》,短短幾分鐘,關于四個人的故事,女教師、律師、官員、總理、獨特的氣質,真誠的語言,帶給人心靈上長久的震動、從此改變了對記者的看法。開始關注她的博客,看她的節目,讀她的書籍,認真了解她是怎樣的成長。

要想“看見”,就要從愚昧中睜開眼來。

因為她的不一樣,很多人喜歡她,但同時也飽受爭議。喜歡她的人欣賞她在鏡頭前的犀利與敏銳,她以往故意在節目中反復詢問王錫鋅關于公款消費的數字;她以往一人獨面黑社會的威脅。同樣有人覺得她的主持風格更像是一種表演:“很多的反打和全景鏡頭把她采訪中標志式的蹲、抱、皺眉充分表現?!蔽覀€人覺得她是我們這時代真正優秀的記者,她在用自我的方式探尋新聞工作者應當持有的態度與作風,看她早期的文字,細膩又帶一分倔強,正如她給人的感覺。

《看見》是柴靜講述央視十年歷程的自傳性作品,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某種程度上亦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在一個又一個采訪中,她應對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社會問題、災難、杯具,文章中常常看到她對自我的懊悔,一個錯誤的提問,錯誤的表情,不適宜的態度,她勇于自省,明白自我的缺點并盡最大的努力去改正。從一開始的極具攻擊性的提問到不帶道德眼光去看任何問題,她在探索、在修正。她一向強調要做一個獨立的新聞人,什么是獨立她引用胡適的話說:“自由是針對外面束縛而言的,獨立是你們自我的事,給你們自由而不獨立,仍是奴隸?!贝丝?,她不再期望“改造世界”“讓這個世界更好”,她更在乎“事情本身”,“做對的事情,做應當做的事情”。

《看見》所呈現的各個新聞事件、人物讓我有時候對社會很是失望,可是柴靜教會了我怎樣去思考,她在演講最終說道:一個國家是由一個個具體的人構成的,她由這些人創造并且決定,僅有一個國家擁有那些尋求真理的人,能夠獨立思考的人,能夠記錄真實的人,能夠不計利害為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夠去捍衛自我憲法權利的人,能夠明白世界并不完美,可是仍不言乏力,不言放棄的人,僅有這個國家擁有這樣的頭腦和靈魂,我們才能說,我們為祖國驕傲。僅有一個國家珍重這樣的頭腦和靈魂,我們才能說,我們有信心,讓明天更好!

柴靜教給我的就是這樣:獨立思考、記錄真實。

33018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试剂|化学试剂|分析试剂|实验试剂|cas号查询-专业60年试剂销售企业 | 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环评网|环评论坛|环评报告公示网|竣工环保验收公示网|环保验收报告公示网|环保自主验收公示|环评公示网|环保公示网|注册环评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师|规划环评|环评报告|环评考试网|环评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 溶氧传感器-pH传感器|哈美顿(hamilton) | 旅游规划_旅游策划_乡村旅游规划_景区规划设计_旅游规划设计公司-北京绿道联合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不锈钢电动球阀_气动高压闸阀_旋塞疏水调节阀_全立阀门-来自温州工业阀门巨头企业 | 我爱古诗词_古诗词名句赏析学习平台| COD分析仪|氨氮分析仪|总磷分析仪|总氮分析仪-圣湖Greatlake | 安平县鑫川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声屏障,高速声屏障,百叶孔声屏障,大弧形声屏障,凹凸穿孔声屏障,铁路声屏障,顶部弧形声屏障,玻璃钢吸音板 | 网站建设,北京网站建设,北京网站建设公司,网站系统开发,北京网站制作公司,响应式网站,做网站公司,海淀做网站,朝阳做网站,昌平做网站,建站公司 | 仿真茅草_人造茅草瓦价格_仿真茅草厂家_仿真茅草供应-深圳市科佰工贸有限公司 | SRRC认证_电磁兼容_EMC测试整改_FCC认证_SDOC认证-深圳市环测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东莞喷砂机-喷砂机-喷砂机配件-喷砂器材-喷砂加工-东莞市协帆喷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酒水灌装机-白酒灌装机-酒精果酒酱油醋灌装设备_青州惠联灌装机械 | 东莞市踏板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_正宗桂林米粉_正宗桂林米粉加盟_桂林米粉加盟费-东莞市棒子桂林米粉 | 液压升降平台_剪叉式液压/导轨式升降机_传菜机定做「宁波日腾升降机厂家」 | 深圳宣传片制作_产品视频制作_深圳3D动画制作公司_深圳短视频拍摄-深圳市西典映画传媒有限公司 | 微波萃取合成仪-电热消解器价格-北京安合美诚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电缆接头_防水接头_电缆防水接头_防水电缆接头_上海闵彬 | KBX-220倾斜开关|KBW-220P/L跑偏开关|拉绳开关|DHJY-I隔爆打滑开关|溜槽堵塞开关|欠速开关|声光报警器-山东卓信有限公司 | 广州冷却塔维修厂家_冷却塔修理_凉水塔风机电机填料抢修-广东康明节能空调有限公司 | 精密线材测试仪-电线电缆检测仪-苏州欣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智慧旅游_智慧景区_微景通-智慧旅游景区解决方案提供商 | 集装箱标准养护室-集装箱移动式养护室-广州璟业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 上海三信|ph计|酸度计|电导率仪-艾科仪器 | 一体化隔油提升设备-餐饮油水分离器-餐厨垃圾处理设备-隔油池-盐城金球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Duoguan 夺冠集团 | 五轴加工中心_数控加工中心_铝型材加工中心-罗威斯 | 沧州友城管业有限公司-内外涂塑钢管-大口径螺旋钢管-涂塑螺旋管-保温钢管生产厂家 | 北京网络营销推广_百度SEO搜索引擎优化公司_网站排名优化_谷歌SEO - 北京卓立海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翻斗式矿车|固定式矿车|曲轨侧卸式矿车|梭式矿车|矿车配件-山东卓力矿车生产厂家 | 尾轮组_头轮组_矿用刮板_厢式刮板机_铸石刮板机厂家-双驰机械 | 京马网,京马建站,网站定制,营销型网站建设,东莞建站,东莞网站建设-首页-京马网 | [品牌官网]贵州遵义双宁口腔连锁_贵州遵义牙科医院哪家好_种植牙_牙齿矫正_原华美口腔 | 智能化的检漏仪_气密性测试仪_流量测试仪_流阻阻力测试仪_呼吸管快速检漏仪_连接器防水测试仪_车载镜头测试仪_奥图自动化科技 | Magnescale探规,Magnescale磁栅尺,Magnescale传感器,Magnescale测厚仪,Mitutoyo光栅尺,笔式位移传感器-苏州连达精密量仪有限公司 | 宿舍管理系统_智慧园区系统_房屋/房产管理系统_公寓管理系统 | 拉力测试机|材料拉伸试验机|电子拉力机价格|万能试验机厂家|苏州皖仪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 电子万能试验机_液压拉力试验机_冲击疲劳试验机_材料试验机厂家-济南众标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示波器高压差分探头-国产电流探头厂家-南京桑润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气象站_农业气象站_超声波气象站_防爆气象站-山东万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直线模组_滚珠丝杆滑台_模组滑台厂家_万里疆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