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高二200字
要想以有限的記憶力讀無窮的書籍而不遺忘,最好的辦法就是寫讀書筆記。好的讀書筆記高二200字應該怎么寫?快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讀書筆記高二200字的寫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參考!
讀書筆記高二200字篇1
《童年》一書的作者是高爾基。這部書是根據他童年的生活而寫的,是他的自傳體小說,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狀。
主人公阿廖沙四歲喪父,隨母親與外祖母來到外祖父家中,那是一個瀕臨破產的小作坊。在這個家中,阿廖少經常挨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貪婪、殘忍、愚昧充斥著他的生活,但幸運的是,他還有愛他的外祖母。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是幸運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和諧的家庭中。在這里,我們享受著被愛的滋味,不用理會那些勾心斗角,不會發生某些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折磨致死的恐怖事件。
但擁有這么多的我們卻不知道滿足,我們總是渴望更多。在我們眼里,大人們掙錢是那么容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的向他們伸手要錢。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十一歲就要去打工,可讀完《童年》后,我覺得我們應該學會珍惜,我們應該不再浪費。
從現在開始吧,拒絕奢侈,不再浪費。為了以后,為了將來,為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
讀書筆記高二200字篇2
從三歲頑童至高旬老者,膾炙其口的非《西游記》莫屬。吳承恩的這部神魔小說風靡了幾代人,至今仍熱潮不減。然而這部小說最精華之處,并非是三歲小孩關注的酣暢淋漓的打斗場面,少有人曉,讀懂了《西游記》,就讀懂了社會以,更讀懂了人生。
書中作者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構建了一個個光怪陸離的神奇國度,描繪了一個個面目猙獰的鬼怪妖魔,歌頌了圣潔美麗的瓊樓玉宇,贊揚了崇高神圣的佛光凈土。其實啊,這些看似非凡的事物也不全是虛空的幻想,他們全部取材于現實社會。
先從主人公,唐三藏的大徒弟孫悟空談起吧。他是一只野心勃勃,本領高超的仙猴,自號“齊天大圣”,大鬧天空,后經佛祖嚴懲,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又遭觀音點化,保送唐僧西天取經。他集機智、勇敢、正義于一身,是絕對的實力派。他,其實就象征著當時明朝社會中的正義勢力。
再來看看那些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們。它們有的貪婪,有的兇殘,有的自仙界逃往人間作惡,有的自幽嶺潛伏深山行欺。這些形像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吃唐僧肉,然而每次眼看就要欺詐成功時,總是被悟空的火眼金睛看出原形,進而命衷棒下。它們,就是被作者諷刺的那些在朝中風光的佞臣,也就是邪惡勢力。
最后我們來看看那個唐三藏,他又象征著什么呢?每次他都聽信妖精諂言,理都不理用心良苦的悟空,然后就被妖精擄走。在那個時代,聽信佞臣,不信忠臣的人,不是別人,就是皇上啊!唐僧象征著就是明朝數而不盡的昏君啊!
作者在《西游記》中借三個主要形象來巧妙地諷刺了當時社會上奸臣當道的荒.唐現象,但是結局仍是美好的,也就是說明作者堅信,肯定會有一位大英雄站出來,力挽大明的命運,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盛世的向往之情。
人生的道路上,當我們身處困境時,也會遇到諸多像妖魔鬼怪帶的饅頭這樣的誘人利益,此時我們一定要做悟空,正確地面對它們,操棒將其化為灰燼,這樣,我們才能取到人生的真經!
讀書筆記高二200字篇3
做一個善于反思和創新的老師,“應該經常和學生商量一點教學實驗,這樣就使教學充滿了源頭活水。幫助二字很重要,幫助學生學習,就不是讓學生學習,更不是強迫、命令學生學習。”
魏書生是一個真正在實踐教育理論的教育實踐家。他點子多,辦法新穎,有實效。他工作的思路清晰,方法科學,這得益于他深厚的理論功底,并且他敢于做試驗,遇到困難不退縮,想辦法去克服和改進。教育就是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的推陳出新。
作為剛剛有幾年教齡的我,就更應該在接納前人的優秀教學手段和思想,不斷的夯實基礎的同時,一定要勤于思考,敢于實踐,,勇于克服困難。每個學生都是天使,都有閃光點,老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魏書生就是這樣一個老師,一個不平凡的教育家,他以學生為根本,以育人為宗旨的教育思想主要體現:他一靠民主,二靠科學兩大法寶上——所謂民主就是千方百計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幫助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所謂科學,即是從管理的角度組織教學。他靠這兩件法寶建構了卓著的實踐績效和精深的理論造詣。
他突出了一個“育人”和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從時間上,突出“事事有時做,時時有事做”,從空間上,突出“班級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級的人,人人有事干”。這和我們學校推行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如出一轍,使學生這一主體的各方面得以全面發展。學無止境,教育的魅力也無止境。雖然我并不從事班主任的工作,但讀了《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之后,我卻真正感受到了老師的教育魅力何在。一個教師,他的勝利青春是不能保持的,但是它可以保持職業青春。
讀書筆記高二200字篇4
《簡愛》是英國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傳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國文學史中第一個對愛情生活社會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獨立自主的積極進取態度和敢于斗爭敢于爭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大凡喜愛外國文學作品的女性都喜歡讀夏洛蒂的《簡愛》。如果我們認為夏洛蒂僅僅只為寫這段纏綿的愛情而寫《簡愛》。我想錯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動變化著的英國19世紀中葉那時思想有著一個嶄新的開始。而在《簡愛》里滲透最多的也就是這種思想——女性的獨立意識。讓我們試想一下如果簡愛的獨立早已被扼殺在寄人籬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沒有那份獨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羅切斯特生活在一起開始有金錢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沒有那份純潔我們現在手中的《簡愛》也不再是令人感動的流淚的經典。所以我開始去想為什么《簡愛》讓我們感動愛不釋手——就是她獨立的性格令人心動的人格魅力。
然而我們不禁要問僅這一步就能獨立嗎我認為不會的。畢竟女性的獨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種徹底的勇氣就像簡愛當年毅然離開羅切斯特一樣需要“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土一去兮不復返”的豪邁和膽量。我想這應該才是最關鍵的一步也應該是走向獨立的決定性的一步。而夏洛蒂筆下的簡愛卻把她倔強的性格獨立的個性留給我們一個感動。所以她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
簡愛已作為獨立女性的經典我希望陽光下鮮花里有更多的簡愛走出來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是美貌還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靈和充實的心胸都能以獨立的人格和堅強的個性生活。
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出它塑造了一個體現新興階級的某些要求的女性形象刻畫了工業革命時期的時代精神。對簡愛我有的是欣賞和贊美。她追求獨立的人格追求男女之間精神的平等。雖經歷不幸卻熱愛生活并把愛帶給每個需要她的人。為了自己的愛的信念平等的真實純粹的愛甚至毅然放棄渴望以久的唾手可得的愛情并最終也自己的愛人實現了精神上的平等簡愛的一生雖談不上轟轟烈烈但卻是平凡而不平庸。在我心中簡愛就像一個充滿智慧充滿愛心并努力使自己生命得到最大張揚的精靈。她的生命有如彗星的閃亮和美麗。
讀書筆記高二200字篇5
世上本應有許許多多的愛情故事。然而有的人相遇相守,花落風起,相視一眼卻似已緣定今生。有的人錯過,卻殊不知,錯過了一時也許會是錯過了一世。一如翠翠與儺送二老。
小說開篇便著力描寫了茶峒與茶峒人家。是那樣的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是那樣的民風淳樸,仿若世外桃源。人人都安寧祥和,樂善好施,展現出了人性中最善良的一面。就連歷來為人所詬病的妓女,在沈從文的筆下,也被渲染上了相思的情節。如夢如幻的背景,也許早已暗示了那一場最美的相遇。也只有在茶峒這樣的地方,才會發生如此驚艷的相遇與如此傷感的錯過。
翠翠自小便與她的爺爺——一個老船夫,以及一條黃狗相依為命。隨著這山中的小精靈一天一天長大,她的秀美也逐漸為人所知。大老,二老不約而同地喜歡上了翠翠。知曉對方心意的兄弟倆決議以唱歌來決定這一切。但是老船夫的“張冠李戴”,大老偶然的死,卻讓一切蒙上了一層陰影。二老的外出不歸,老船夫的雨夜身亡,更添加了一份悲劇色彩。小說以翠翠對儺送二老的遲遲等候為結尾,更令人不勝唏噓。不知翠翠獨坐窗邊望江遐思時,是否會追溯到初遇的那一刻。少年意氣風發,少女眉目低垂,一切的一切早已在暗中萌動。
翠翠與二老的初次相遇,竟是有些好笑。兩人的初次對話,是因一場誤會引發的玩笑般的口角。短短三言兩語,卻暗暗撩撥了兩人的情意。翠翠得知對方是二老后的羞怯,恰恰印證了她早已暗生的情愫。一朝相語,一夕相牽,說是一見鐘情想來也不為過。少年與少女于月下的碼頭相遇,一顰一笑,搖曳開了心頭團簇的星云。
自初遇后,兩人不斷的相遇,也不斷的分別。直至二老為翠翠唱出那一曲纖歌。是夜,夜間河上的氤氳,阻隔了人們眺望對岸的視線,卻阻隔不了少年清澈的歌喉與熱情的希冀。歌聲飛向彼岸,也飛入了少女的夢中。夢外山泉清冽,芳草葳蕤。也許在這場芬芳的夢里,佳人于一場落花中絕世而獨立,柔軟的虎耳草緊緊簇擁著這山間的公主。恍惚之間,一曲笙簫在她身后吹響。她粲然回首,一笑傾城。遠處,他站在飛舞的花瓣間,嗚嗚地奏響相遇的驚喜。她追著落花翩翩作文起舞,再是一笑,已傾人國。盡管二老和翠翠此時隔著山泉與清夢,但我相信,他們此刻的心緊緊相依。當歌聲暫歇之時,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無形簾幕卻有意隔開了兩人的命運。誰能想到,如此一曲竟成離殤。
最美的相遇之后是錯過的開始。老船夫為人擺渡了一輩子,卻沒能擺渡好自己孫女的命運。一連串的誤會,使翠翠最終只能等待。這當然是一個悲劇,但也不失為一個浪漫的結局。二老什么時候回來,甚至會不會回來,都不得而知。但即使歸期未定,翠翠也愿意守韶華向遠。只因不愿再重復因害羞而導致的“山有木兮木有枝”的悲劇,只因不愿再錯過自己一生中最愛的人。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也許在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念想后,少年會乘一支輕蒿,從少女的夢中,跳入少女的身畔。相信所有讀者,在讀到小說結尾的時候,都會默默為翠翠與二老祈禱祝福。
品讀這樣的愛情故事,是對心靈的一種洗滌,也更會令人相信田園牧歌般的愛情。如今在浮躁的現代社會中,人們步履匆匆,恬靜安然的心靈似乎與我們漸行漸遠。再難尋得翠翠與二老這般浪漫而永恒的愛情。多少人對待愛情時只一次碰壁便心灰意冷,就此罷手。可難道春花開落,更是春風來去,便了卻芳華?其實《邊城》中從頭到尾,翠翠對二老從來都是因害羞而故作冷漠,而二老卻始終以笑相迎,以情相待。春花開落,春風來去,正如一時的冷落,并不會了卻芳華與真情。也許在以滿腔熱情相待以后,心之所向終會悄然而至。況且生活中的愛情少有轟轟烈烈的一見鐘情,更多的是耐心陪伴的細水長流。縱使二老與翠翠這樣翩若驚鴻的一見鐘情尚且需要堅持與等候,那我們尋常人的感情不就更需要這樣的熱忱了嗎?都說前世幾百次的回眸,換來今生一次的擦肩而過。難道值得你前世眾里尋千百度的她,就不值得你今生奉之為旗向永恒開戰?往往,最痛恨的不是錯過,而是讓愛情從指間劃走的遺憾。
有時,短暫的錯過、離別,是為了更好的重逢。陌上春雪,花開復又醒,人間真情,離別復重逢。“君言未有歸期,正如花開無期。但因為我知道,花一定會開,所以,我一定會等你回來。”
讀書筆記高二200字篇6
《致教師》是朱永新教授以回答來信的形式送給老師的建議。我用了幾天的閑暇時間讀完這本書。朱永新是新教育的發起人,李鎮西老師的博士生導師,曾擔任蘇州分管教育的市長。也就是說。他是老師、校長、領導。不管哪個角色都是非常出色的。這本書對于我們教師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值得一讀。值得老師們去實踐體驗。
和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樣,這本書的涉及面比較廣,因此無論我們哪方面有困難,從這本書中都可以找到一些答案。但是因為涉及面太廣,所以想從哪方面專門提高,又不太適合。也就是說這本書能為我們找到一個切入點,指點方向,如果要深入,還要繼續研究一下其他書籍。但無論怎樣,這本書還是非常有用的。下面把本書的要點摘抄一下:
教師職業的四種境界:第一,是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第二,是讓自己心安的老師;第三,是讓學校驕傲的老師;第四,是讓歷史銘記的老師。(目測一下自己,在一二之間徘徊。加油)
面對孩子,面對世界,教師需要一顆永遠年輕的心。理想其實是青春的表征。有理想的人永遠不會老去。(深表贊同)
很多教育家只不過把別人的精神財富應用到自己的教育實踐中,在此基礎上提出很多理論的共鳴而已。現在不少教師找不到感覺,找不到北,就是因為缺乏支柱。
時間抓起來就是黃金,抓不起來就是流水。
教師閱讀書目最重要的兩大類:一是提高教師職業認同的哲學、心理學方面的讀物,一是教師所教學科的專業書。經典讀多了,我們的閱讀審美能力就加強了,閱讀的口味也就養成了,閱讀的鑒別力自然也會提高。
閱讀那些好的文學作品,對于提高我們的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閱讀,閱讀,還是閱讀。提高自身能力的不二法寶。)
怎樣才算是善于思考呢?一是思維的深刻性,二是思維的敏捷性,三是思維的靈活性,四是思維的獨創性。(第四點尤為重要,誰能做到呢?)
讀書筆記高二200字篇7
這是英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文學作品之一,它寫了一位“灰姑娘”的奮斗史。我被主人公簡愛的崇高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被這樣的話語征服:“我們是平等的……至少我們通過墳墓,平等地站到上帝面前。”讀完《簡愛》,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簡愛是個孤女,從小父母雙亡,被寄養在舅媽家中,受盡了別人的冷眼和歧視,在學校甚至也被別人誤以為是個“壞女孩”。但她得到了良師益友的真誠幫助和教益,逐漸成為一個具有愛心、又具有強烈反抗性格和學富五車的家庭教師。讀到這兒,我為簡愛悲慘的命運打抱不平;為她舅媽的蛇蝎心腸感到憤恨;為簡愛的老師譚波兒的氣質高潔、富有愛心而感到敬佩;為簡愛的好友海倫的命運感到惋惜……比起我,我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與同學們友好相處,根本沒有什么冷眼和歧視,爸爸媽媽給我提供優越的環境,簡愛在那么差的環境里能有如此的成就,我有這么優越的環境,一定要比簡愛更好!我一定要好好學習!
簡愛的命運多桀,后來,她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讀到這里,我豁然開朗,為她后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感到慶幸。以前,我是個怕吃苦的人,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上,我只要遇到了挫折,就會一蹶不振,遇到困難就會退縮,可我在看了《簡愛》之后,就徹底丟掉了這個壞習慣,我只要遇到了困難和挫折,就會不懈地奮斗,我要向簡愛學習她不向命運低頭、不向命運屈服的精神!
書中的簡愛是個自尊、自愛、自強的人,生活中的簡愛——夏洛蒂勃朗特也是這樣的人。她在遭到羅伯特
騷塞的譏諷后,發誓要在羅伯特所說的“不是婦女的事業”上闖出一條路來!于是,她放棄了寫詩,開始寫小說。夏洛蒂以自己為原型,塑造出了一個和她一樣堅強的女性:簡愛。她的路走對了,她用頑強的意志,敲開了文學圣殿的大門!我要向她學習遇到困難不認輸的精神,一定要有敢闖的勁頭,開辟出屬于我自己的一方天地!
讀書筆記高二200字篇8
《平凡的世界》沒有激烈的`矛盾沖突,通篇在寫一些普通人、普通家庭的成長歷程;沒有戲劇化的情節,沒有傳奇的愛情,故事按照生活的常理發展著,讓讀者覺得真實可信,直寫到人的靈魂深處去。
少平與少安兩兄弟同為黃土地的兒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著人生。《平凡的世界》可以說是作家路遙傾注了畢生心血成就絕世之作。作者把寫作的焦點放在普通人的生活上,表達了強烈的平民意識與抗爭意識。少平與少安都不是輕易向命運妥協的人,他們相信自己的雙手可以改變命運,他們在一次次苦難中得到錘煉與升華,表現出當代農民的頑強與堅韌。小說廣泛涉及了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生動地記錄了農村生活的巨大變化,表達了昂揚向上的奮發精神,展示了人的自尊、自強與自信。
然而,人物的結局總令人傷懷,幾乎沒有一個人的結局是完美的:孫少安在事業上干出了點名堂,可是他賢惠能干的妻子卻勞累至噴血;田潤葉終于明白了李向前對他的一往情深,可向前卻已是殘廢;孫少平以他獨有的人格力量贏得了與他地位懸殊的田曉霞的愛情,可田曉霞卻再也回不到他的身邊;田潤生義無反顧地與郝紅梅結合,可畢竟郝紅梅還帶了孩子;金波呢,還不知要追尋那夢中的女子到何時……這一切的一切,總是令人惋惜。特別是少平與曉霞,他們地位相差那么多,卻能夠心心相印,我是多么想讓他們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呀,可作者偏偏那么殘忍,讓美好的曉霞早早地去世了。
后來,當我對作者的經歷有了一些了解的時候,我漸漸明白了:生活中是沒有完美的。這應該就是作家想要昭示給人們的真理吧。他是那么真誠、那么善良,然而,他也須承受太多太多的苦;他對生活的體驗越深,就越感受到生活的不完美;而正是這種不完美,才是更能打動人心的一種美呀。
我們應該相信,“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燃燒”,真、善、美永遠是人們追求的最高境界。
讀書筆記高二200字篇9
《心愿》為張子玲在年所著,這是一篇有關于她的母校——圣瑪麗亞女校的抒情散文,在記念自己母校的同時也表現出“未來在自己手中”這么一個主題。
文中寫到“我也有份用時間這把小刀,雕刻出美好的學校生活的形象。”張子玲的散文一直讓人覺得猶為舒適,如同靠在一個軟綿綿的墊子上。
去了自己的追求,失去了目標,失去了你心中的那一個信念。
未來在自己手中,因為你始終是你自己生命的主宰;始終是自己生命的源泉;也始終是自己生命的延續。
“我將在爐邊寧靜的睡夢中,尋找早年所熟悉的穿過綠色梅樹林的小徑,當然,那時候,今日年輕的梅樹也必已進入了愉快的晚年,伸出有力的臂膊遮蔽著縱橫的小徑。”梅樹將遵循著它的目標,它的未來將為縱橫的小徑伸出有力的臂膊,你是否也想和梅樹一樣,當某天被歲月洗盡鉛華,回首間頓悟到自己的今天已經成了過去夢想中的未來,心中的愉快和興奮將如排山倒海般無法抵擋,而或是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之中寫到的那樣:在你即將死亡之時后悔著曾經的碌碌無為;后悔著曾經的虛度年華,在生命即將結束之時,乞盼著死神可以給你再一次的重生,然而最終你只會在后悔和遺憾中走向死亡,走向地獄。
上蒼給人機會去把握自己的未來,這是上蒼的仁慈,是給你,給我,給他的一個機會,這個機會的操縱柄不在上帝的手中,因為上蒼把雕刻你未來的任務,交給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