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詩歌林逋的古代詩歌
關于林逋孤山種梅,最 近有學者考證,認為林逋生前其孤山居處只植梅一株,而且一直如此,并非如人們常說的三五百株。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林逋詩歌,來欣賞一下吧。
林逋詩歌林逋的古代詩歌篇1
朝代:宋朝|作者:林逋
種莎池館久淹留,品格堪憐絕比儔。
春靜棋邊窺野客,雨寒廊底夢滄州。
清形已入仙經說,冷格曾為古畫偷。
數啄稻粱無事外,報言雞雀懶回頭。
林逋詩歌林逋的古代詩歌篇2
朝代:宋朝|作者:林逋
南國古來風物好,早時游覽熟登臨。
青山滿路人家遠,丹橘隔江秋色深。
官況暫應勞折獄,病懷終自重分襟。
三年解罷當求試,多草新文慰我心。
林逋詩歌林逋的古代詩歌篇3
朝代:宋朝|作者:林逋
惠愛如春威似霜,神明佳政藹余杭。
集賢庭畔依依柳,無限行人比頌棠。
林逋詩歌林逋的古代詩歌篇4
朝代:宋朝|作者:林逋
郁郁蒲茸染水田,渡淮閒寄賈人船。
知師一枕清秋夢,多為林間放鶴天。
林逋詩歌林逋的古代詩歌篇5
朝代:宋朝|作者:林逋
風月騷人業,相傳能幾家。
清心長有慮,幽事更無涯。
隱奧誰知到,陵夷即自嗟。
千篇如可構,聊擬當豪華。
林逋詩歌林逋的古代詩歌篇6
朝代:宋朝|作者:林逋
底處憑欄思眇然,孤山塔后閣西偏。
陰沉畫軸林間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遲留更愛吾廬近,只待春來看雪天。
林逋詩歌林逋的古代詩歌篇7
朝代:宋朝|作者:林逋
俗口喧喧利與名,到君風品即難憑。
曾將五老關秋夢,只愛南薰是正聲。
鳥戀藥棚長獨立,樹欺詩壁半旁生。
公車便不能徵出,搔首吾皇負圣明。
林逋詩歌林逋的古代詩歌篇8
朝代:宋朝|作者:林逋
短褐蕭蕭頂幅巾,擁書才罷即嚬呻。
耕樵可似居山者,飲饌長如病酒人。
閉戶不無慵答客,焚香除是靜朝貞。
前賢風概聊希擬,一刺偏多井大春。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又稱和靖先生,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今奉化市裘村鎮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人,北宋著名詩人。
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養鶴,自謂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
林逋詩歌10篇林逋的古代詩歌
林逋詩歌林逋的古代詩歌篇9
朝代:宋朝|作者:林逋
渺渺江天白鳥飛,石城秋色送僧歸。
長干古寺經行了,為到清涼看翠微。
林逋詩歌林逋的古代詩歌篇10
朝代:宋朝|作者:林逋
猿鳥分清絕,林蘿擁翠微。
步穿僧徑出,肩搭道衣歸。
水墅香菰熟,煙崖早筍肥。
功名無一點,何要更忘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