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的詩詞
李隆基不僅對內政進行有效的治理,對于邊疆也進行了有成效的治理,將原來丟失的領地重新奪了回來。這主要是對于兵制進行了改革。原來的府兵制由于均田制的破壞,致使農民逃亡,影響了軍隊的兵源。到了李隆基在位時,士兵逃跑現象極為嚴重,軍隊戰斗力也很低,無法和強悍的突厥軍隊抗衡。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李隆基的詩詞,來欣賞一下吧。
李隆基的詩詞【篇1】
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
桂殿與山連,蘭湯涌自然。陰崖含秀色,溫谷吐潺湲。
績為蠲邪著,功因養正宣。愿言將億兆,同此共昌延。
李隆基的詩詞【篇2】
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
宗師心物外,為道運虛舟。不戀巖泉賞,來從宮禁游。
探玄知幾歲,習靜更宜秋。煙樹辨朝色,風湍聞夜流。
坐朝繁聽覽,尋勝在清幽。欲廣無為化,因茲庶可求。
李隆基的詩詞【篇3】
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
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陜中。山川入虞虢,風俗限西東。
樹古棠陰在,耕馀讓畔空。鳴笳從此去,行見洛陽宮。
李隆基的詩詞【篇4】
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
赤帝收三杰,黃軒舉二臣。由來丞相重,分掌國之鈞。
我有握中璧,雙飛席上珍。子房推道要,仲子訝風神。
復輟臺衡老,將為調護人。鹓鸞同拜日,車騎擁行塵。
樂聚南宮宴,觴連北斗醇。俾予成百揆,垂拱問彝倫。
李隆基的詩詞【篇5】
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
緬想封唐處,實惟建國初。俯察伊晉野,仰觀乃參虛。
井邑龍斯躍,城池鳳翔馀。林塘猶沛澤,臺榭宛舊居。
運革祚中否,時遷命茲符。顧循承丕構,怵惕多憂虞。
尚恐威不逮,復慮化未孚。豈徒勞轍跡,所期訓戎車。
習俗問黎人,親巡慰里閭。永言念成功,頌德臨康衢。
長懷經綸日,嘆息履庭隅。艱難安可忘,欲去良踟躕。
李隆基的詩詞【篇6】
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
飭駕去京邑,鳴鸞指洛川。循途經太華,回蹕暫周旋。
翠崿留斜影,懸巖冒夕煙。四方皆石壁,五位配金天。
仿佛看高掌,依稀聽子先。終當銘歲月,從此記靈仙。
李隆基的詩詞【篇7】
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
鐘鼓嚴更曙,山河野望通。鳴鑾下蒲坂,飛旆入秦中。
地險關逾壯,天平鎮尚雄。春來津樹合,月落戍樓空。
馬色分朝景,雞聲逐曉風。所希常道泰,非復候繻同。
李隆基的詩詞【篇8】
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
日觀卜先征,時巡順物情。風行未備禮,云密遽飄霙。
委樹寒花發,縈空落絮輕。朝如玉已會,庭似月猶明。
既睹膚先合,還欣尺有盈。登封何以報,因此謝功成。
李隆基的詩詞【篇9】
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
雜虜忽猖狂,無何敢亂常。羽書朝繼入,烽火夜相望。
將出兇門勇,兵因死地強。蒙輪皆突騎,按劍盡鷹揚。
鼓角雄山野,龍蛇入戰場。流膏潤沙漠,濺血染鋒铓。
霧掃清玄塞,云開靜朔方。武功今已立,文德愧前王。
李隆基的詩詞【篇10】
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
憶昔嬌妃在紫宸,鉛華不御得天真。
霜綃雖似當時態,爭奈嬌波不顧人。
李隆基即位后,先起用姚崇、宋璟為相,其后又用張嘉貞、張說、李元纮、杜暹、韓休、張九齡為相。他們各有所長,并且盡忠職守,使得朝政充滿朝氣。而且李隆基在此時亦能虛懷納諫,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穩定。
李隆基采納張九齡的建議,制定官吏的遷調制度。選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將其外調為都督刺史,以訓練他們的處事才能及培養行政經驗。同時間,又選取都督、刺史中有作為者,將其升為京官。這樣內外互調,增進了中央與地方的溝通、了解和信任。而在選拔人材方面,李隆基亦對科舉制度作出改革,限制了進士科及第的人數,以減少冗官的出現,提高官吏整體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