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鄭板橋詩詞
鄭板橋書法,用隸體摻入行楷,自稱“六分半書”,人稱“板橋體”。其畫,多以蘭草竹石為主,蘭竹幾成其心靈的鄭板橋的書法藝術,在中國書法史上是獨樹一幟的。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清鄭板橋詩詞,來欣賞一下吧。
清鄭板橋詩詞篇1
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x十片。
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都不見。
清鄭板橋詩詞篇2
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
老頭陀,古廟中,自燒香,自打鐘。
兔葵燕麥閑齋供。山門破落無關鎖,
斜日蒼黃有亂松。秋星閃爍頹垣縫。
黑漆漆蒲團打坐,夜燒茶爐火通紅。
清鄭板橋詩詞篇3
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
老漁翁,一釣竿。靠山崖,傍水灣。
扁舟來往無牽絆,沙鷗點點輕波遠,
荻港瀟瀟白晝寒。高歌一曲斜陽晚,
一霎時波搖金影,驀抬頭月上東山。
清鄭板橋詩詞篇4
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清鄭板橋詩詞篇5
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
邈唐虞,遠夏殷。卷宗周,入暴秦。
爭雄七國相兼并。文章兩漢空陳跡,
金粉南朝總廢塵,李唐趙宋慌忙盡。
最可嘆龍蟠虎踞,盡銷磨燕子春燈。
清鄭板橋詩詞篇6
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
水流曲曲樹重重,樹里春山一兩峰。
茅屋深藏人不見,數聲雞犬夕陽中。
清鄭板橋詩詞篇7
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
晨星斷雁幾文人,錯落江河湖海濱。
抹去春秋自花實,逼來霜雪更枯筠。
女稱絕色鄰夸艷,君有奇才我不貧。
不買明珠買明鏡,愛他光怪是先秦。
清鄭板橋詩詞篇8
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
峭壁一千尺,蘭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清鄭板橋詩詞篇9
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
忽漫泥金入破籬,舉家歡喜又增悲。
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載征途發達遲。
何處寧親唯哭墓,無人對鏡懶窺帷。
他年縱有毛公檄,捧入華堂卻慰誰?
清鄭板橋詩詞篇10
詞牌名:念奴嬌|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
鴛鴦二字,是紅閨佳話,然乎否否?
多少英雄兒女態,釀出禍胎冤藪。
前殿金蓮,後庭玉樹,風雨催殘驟。
盧家何幸,一歌一曲長久!
即今湖柳如煙,湖云似夢,湖浪濃于酒。
山下藤蘿飄翠帶,隔水殘霞舞袖。
桃葉身微,莫愁家小,翻借詞人口。
風流何罪?無榮無辱無咎
鄭板橋(原名鄭燮,1693年11月22日-1765年1月22日),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清朝學者、書畫家、“揚州八怪”代表人物。
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至山東范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后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圖》《清光留照圖》《鄭板橋集》等。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雍正五年(1728年),客于通州,讀書于揚州天寧寺,手寫《四書》各一部。
雍正七年(1730年),作《道情十首》初稿,三十九歲,徐夫人病歿。鄭板橋十載揚州,結識了許多畫友,金農、黃慎等都與他過往甚密,對他的創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極大的影響。
雍正十年(1732年),鄭板橋四十歲,是年秋,赴南京參加鄉試,中舉人,作《得南捷音》詩。為求深造,赴鎮江焦山讀書。現焦山別峰庵有鄭板橋手書木刻對聯“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
乾隆元年(1736年),在北京,參加禮部會試,中貢士,五月,于太和殿前丹墀參加殿試,中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為賜進士出身,特作《秋葵石筍圖》并題詩曰“我亦終葵稱進士,相隨丹桂狀元郎”,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乾隆二年(1737年),滯留北京一年左右,以圖仕進,未果,南歸揚州,得江西程羽宸資助,娶饒氏。乳母費氏卒。
乾隆四年(1739年),作七律四首贈淮南監運使盧見曾。
乾隆五年(1740年),為董偉業《揚州竹枝詞》作序。
乾隆六年(1741年),入京,候補官缺,受到慎郡王允禧的禮誠款待。
乾隆七年(1742年)春天,鄭板橋為范縣令兼署小縣朝城,始訂定詩、詞集,并手寫付梓。[3]
乾隆八年(1743年),將《道情十首》幾經修改,至是方定稿,刻者為上元司徒文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