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施肩吾詩詞
施肩吾(公元780年-861年),字希圣,號東齋。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進士,杭州第一位狀元。生于唐杭州府新城縣招賢賢德鄉(新登縣,今富陽洞橋鎮賢德村),畢業于武盛縣(分水縣,今桐廬分水鎮柏山村)。是集詩人、道學家、臺灣澎湖的第一位民間開拓者于一身的歷史傳奇人物。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唐朝施肩吾詩詞,來欣賞一下吧。
唐朝施肩吾詩詞篇1
朝代:唐朝|作者:施肩吾
聽鐘投宿入孤煙,巖下病僧猶坐禪。
獨夜客心何處是,秋云影里一燈然。
唐朝施肩吾詩詞篇2
朝代:唐朝|作者:施肩吾
暫憑春酒換愁顏,今日應須醉始還。
池上有門君莫掩,從教野客見青山。
唐朝施肩吾詩詞篇3
朝代:唐朝|作者:施肩吾
蒼生應怪君起遲,蒲輪重輾嵩陽道。
功成名遂來不及,三十六峰仙鶴老。
唐朝施肩吾詩詞篇4
朝代:唐朝|作者:施肩吾
幾嘆紅桃開未得,忽驚造化新裝飾。
一種同沾榮盛時,偏荷清光借顏色。
唐朝施肩吾詩詞篇5
朝代:唐朝|作者:施肩吾
今朝造化使春風,開折西施面上紅。
竟日眼前猶不足,數株舁入寸心中。
唐朝施肩吾詩詞篇6
朝代:唐朝|作者:施肩吾
小有洞中長住客,大羅天下后來仙。
出門即是尋常處,未可還它跨鶴鞭。
唐朝施肩吾詩詞篇7
朝代:唐朝|作者:施肩吾
行擁朱輪錦幨兒,望仙門外叱金羈。
染須偷嫩無人覺,唯有平康小婦知。
李竦作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之后的《指元(玄)圖序》中有“仆游江南,于南京應天府遇華陽施真人肩吾希圣者”之句,仁宗時好道之士晃迥曾引及華陽子施肩吾的《三住銘》,而其本人所作《西山群仙會真記》不避“玄”字(真宗稱宋室圣祖趙玄朗之諱),又當在大中祥符六年之前。上述資料皆可作為其生活年代的佐證。
古籍記載
據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與苗善時《純陽帝君神化妙通紀》記載,施肩吾初得一托名晉代道士許遜者授其五種內丹訣及神丹諸方,后再遇呂洞賓傳授內煉金液還丹大道,于是隱居西山。道成之日,作詩曰:“重重道氣結成神,玉闕金堂逐日新。若記西山學道者,連余即是十三人。”白玉蟾跋《施華陽文集》云:“李真多以太乙刀圭火符之訣傳之鐘離權,鐘離權傳之呂洞賓,呂即施之師也。施有上足李文英。昔施君授李一十六字,世罕知者:‘一靈妙有,法界圓通,離種種邊,允執闕中。’予偶得之,故并以告胡棲真,使補其遺云。”
唐朝施肩吾詩詞篇8
朝代:唐朝|作者:施肩吾
去歲清明霅溪口,今朝寒食鏡湖西。
信知天地心不易,還有子規依舊啼。
唐朝施肩吾詩詞篇9
朝代:唐朝|作者:施肩吾
攬衣起兮望秋河,濛濛遠霧飛輕羅。
蟠桃樹上日欲出,白榆枝畔星無多。
唐朝施肩吾詩詞篇10
朝代:唐朝|作者:施肩吾
清辭再發郢人家,字字新移錦上花。
能使龍宮買綃女,低回不敢織輕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