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主題演講稿
朝花夕拾主題演講稿都有哪些?在《朝花夕拾》,作者魯迅敘述了自己從農(nóng)村到城鎮(zhèn),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nèi)到國外的人生經(jīng)歷,表達了對過去的朋友、親人、老師的懷念。同時,他嘲諷和批判舊勢力和舊文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某ㄏκ爸黝}演講稿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朝花夕拾主題演講稿篇1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想必一說這句話,大家就知道是誰了吧!沒錯他正是我們偉大的魯迅,今天這本書就與他有關(guān)。
翻開《朝花夕拾》就像輕叩魯迅的家門。迎來了第一章‘狗·貓·鼠’,魯迅仿佛正在與我對話,他告訴我,他討厭貓,但更討厭像貓一樣的人!再打開‘阿長與《山海經(jīng)》’,魯迅為我介紹了他們家的保姆—長媽媽,同時對我說,他很想念長媽媽,多想能夠再見她一次,可是,不可能了……看到《二十四孝圖》,魯迅滿臉的怒火,他告誡我,不要讓我像文中的人們一樣,也不要去學(xué)習(xí)那些背著良心的孝。終于迎來了‘五猖會’這一天,讓兒時的魯迅和我是多么激動,可父親卻讓他背書,作為他的朋友,我也要陪著他,有福同享有難同當(dāng)嘛,我能夠感覺出他心中的委屈,我多想為他說話,告訴他的父親:“我知道您是愛他,可希望您能夠估計到他的感受!”
五猖會也就如此的不開心的過去了。魯迅又帶我去見了一種令人敬畏的東西,長長的舌頭能夠勾去人類靈魂的東西—無常,魯迅張開手臂保護我說:“不要害怕,他們并不是鬼魂,而是那些虛偽的正人君子們,所以不要害怕!”
經(jīng)歷了可怕,現(xiàn)在去看一看令人開心的事,魯迅又一次回歸童年了,我與他在百草園中玩耍,聽了關(guān)于百草園的傳奇故事,忽然一道光閃過,我與魯迅正站在三味書屋中,他說這正是他學(xué)習(xí)的地方,在這里他有許多開心的回憶。
體驗玩開心的兒童時光,卻要面臨一件悲傷的事,魯迅的父親病了,請了醫(yī)生,那醫(yī)生卻是假的,為了錢財誤了別人治病的時間,可事已發(fā)生,又有什么辦法呢?最終父親還是去了另一個世界,魯迅心中充滿了憤怒與自責(zé),對于魯迅父親的去世,惋惜同時也填滿了我的心間。
隨著歲月的流逝,瑣事必定少不了,魯迅很喜歡衍太太,可依我看那個太太就是一個想讓自己的孩子好,而不惜傷害他人孩子的人,并且教人偷竊,好在后來我的朋友魯迅也意識到了她的壞!
之后我們又去見了魯迅的恩師藤野先生與舊友范愛農(nóng),這一場書中的旅行也由兩人到了結(jié)尾。我與魯迅道了別,悲傷遍布全身多想再與他繼續(xù)玩耍。
合上書,我咽了一口唾沫,仿佛知識都隨這口唾沫灌進了身體中,這場旅行使我明白了許多,同時也結(jié)識了一位好友—魯迅!
朝花夕拾主題演講稿篇2
被稱為“國魂”的魯迅,一生創(chuàng)作了幾篇散文,但其散文輝煌而雋永,在中國文壇脫穎而出,盛極一時。他的光輝照耀著每一個用心閱讀的中國兒女的赤子之心。《朝花夕拾》是魯迅1926年寫的十篇回憶散文集,也是他唯一的回憶散文集。
這十篇文章讀起來很吸引人,也很難放下。字里行間有溫暖的回憶,也有理性的批判,但很多晦澀難懂的地方,我還是理解不透。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們可以看到魯迅先生呈現(xiàn)的一個五彩繽紛的兒童世界。在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破磚下面,隱藏著很多驚喜。長媽媽講的離奇故事,讓魯迅信以為真。他被送到學(xué)校后,很調(diào)皮。好奇的孩子心思沒怎么變。他喜歡問老師奇怪的問題。他喜歡爬到書店后面的花壇里折臘梅。他還喜歡抓蒼蠅和喂螞蟻.
這讓我想起了腦海中難忘的趣事。我還記得一年級的時候,我和幾個朋友在小區(qū)花園玩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棵光禿禿的,不好看的小樹。我們決定好好打扮它,讓它看起來煥然一新,光彩奪目,于是我們摘了許多嬌艷的花朵、綠草和嬌小的果實來裝飾這棵小樹。當(dāng)我們結(jié)束工作,正在沾沾自喜地欣賞自己的“杰作”時,一陣風(fēng)吹來,花草隨風(fēng)紛紛落下,果實落入大地母親的懷抱,小樹又變回丑陋的模樣。暴風(fēng)雨過后,只有我們幾個人呆在同一個地方.小時候喜歡觀察螞蟻,發(fā)現(xiàn)螞蟻經(jīng)常搬家,以為對自己的房子不滿意。所以我請朋友們討論如何為螞蟻建造一些“宏偉美麗”的新房子。我們搬了很多小石頭,建了幾個“迷你堡壘”,摘了一些花當(dāng)裝飾品,然后通過草叢“邀請”螞蟻搬進新房子,但我們覺得少了點什么。想了一會兒,我們以為是缺糧。我們跑來跑去找一些蒼蠅。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讓我認識了一個調(diào)皮可愛的小魯迅,讓我想起了自己五彩繽紛童年的甜蜜回憶。《朝花夕拾》讓我感受到魯迅對過去和老朋友的懷念,對黑暗的憎恨。其中一個故事還是需要我慢慢讀,美妙動人的童年音樂等著我去寫。希望長大以后,回憶往事的時候,也能像魯迅一樣,盡可能真實的用人生的酸甜苦辣。
朝花夕拾主題演講稿篇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回憶,有的回憶是美好的,有的回憶是酸澀的,有的回憶是痛苦的。既然都已經(jīng)變成了回憶。那我們就應(yīng)該像魯迅先生一樣把它變成淡淡的回憶。
我利用空閑時間和媽媽一起讀了《朝花夕拾》這本書,這是魯迅先生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初讀這本書,我感覺它不像一部名著,反而像一位老朋友多年不見在與你聊家常,也許這才是這本書的獨到之處。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我品味到了從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天真爛漫,眼前也不由自主的出現(xiàn)一幅幅令人向往的畫面。
在這本書的十篇作品中,給我感觸最深的便是那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了。這篇文章記錄了魯迅在無憂無慮的童年時代所發(fā)現(xiàn)的樂趣。
那個荒蕪的百草園,生長著各種不知名的雜草和蟲蟻鳥獸,而魯迅卻從中發(fā)現(xiàn)了無限的樂趣,這有高大的皂莢樹,也有矮小的珊瑚珠,還有輕盈的叫天子。偶爾翻開石頭,還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蟲蟲蟻蟻,更是增添了無限樂趣。魯迅在這里發(fā)現(xiàn)探求感受大自然的和諧與美妙,滿足了那顆好奇的童心,他置身于百草園中,拋開一切煩擾,盡情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
在魯迅童年的生活里,除了有個讓他開闊眼界的百草園,還有個讓他難以忘懷的長媽媽。這里記載著他與長媽媽生活的點滴往事,有長媽媽對他的批評教育,有他對長媽媽的不滿,有長媽媽帶來的《山海經(jīng)》的感動與欣喜。這一點一滴到最后都凝聚成了魯迅對長媽媽的無限感激與思念。
生活中,有很多像長媽媽一樣帶給我們感動和恩惠的人,父母、老師、朋友,他們都會在不知不覺中留給我們許多美好的回憶。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珍惜和感恩,珍惜生活中對自己重要的人,不要等到只留下回憶時才知道后悔。
《朝花夕拾》這本書的內(nèi)容雖然簡短,但不缺乏經(jīng)典,讓我從中得到一種精神的激勵。現(xiàn)在的我們是新世紀的青少年,能在溫暖的教室中學(xué)習(xí),比起無法上學(xué)的人來說是多么幸福。我們要更加珍惜這大好時光,多讀書多學(xué)習(xí),長大以后成為一個像魯迅一樣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朝花夕拾主題演講稿篇4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魯迅的一篇回憶性的書籍。書中敘述了魯迅幼時和青年時的生活。在暑假中通過閱讀魯迅的《朝花夕拾》,感受頗深,閱讀這本名著,感覺不像是在閱讀書本文字,而是魯迅先生通過樸實的話語在跟你講述一個個真實而又充滿情感的現(xiàn)實故事。里面的很多篇章和內(nèi)容使我受益匪淺。
在《二十四孝圖》中通過閱讀魯迅講述他在兒時閱讀的“老彩娛樂親”“郭巨埋兒”等故事的感觸,明白了其中一些封建時期的孝道故事夸大其詞,有很強的迷信色彩。盡管對宣傳孝道有幫助,但是對應(yīng)有的孝道進行夸張?zhí)摌?gòu),不僅不會讓孝道在中國得到良性發(fā)展,還會對社會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魯迅通過文字形象地揭露出封建孝道中的虛偽和殘酷,揭示了舊中國兒童可憐又悲慘的處境。
另一篇是我印象深刻的篇章是《瑣記》,其中衍太太自私、陰險、心眼壞的形象描寫的非常形象。它寫的是魯迅孩童時和小伙伴經(jīng)常去衍太太家玩耍,衍太太在魯迅與小伙伴去吃缸里的薄冰時,她竟然讓孩子們比賽誰吃得多,并教唆魯迅投自己母親的首飾,賣掉首飾給自己買東西。這個衍太太思想不正,陰險,心眼壞的的形象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深深地對她感到憎惡。這樣的一個人怎么會對孩子們的童年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呢?孩子們再這樣的人身邊怎么會安全和快樂?
通過本次閱讀魯迅的名著《朝花夕拾》,使我能夠領(lǐng)略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童年故事,并了解魯迅兒童時代的社會現(xiàn)狀,跟我們自己的童年時光進行對比,能夠感受到時代的變化和我們當(dāng)下時代的幸福,從而使我們更加珍惜我們的美好時光,奮斗青春,不負青春。
朝花夕拾主題演講稿篇5
大家在暑假里一定都閱讀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那么大家是否都有所感悟呢?今天我就來談?wù)勎覍Α疤僖跋壬边@篇文章的淺見。
藤野先生是魯迅在日本留學(xué)期間的老師,他平易近人,關(guān)心學(xué)生。在當(dāng)時那種社會環(huán)境下,遇到魯迅這樣的中國學(xué)生,藤野先生不但沒有對他產(chǎn)生一絲歧視,反而非常照顧他:擔(dān)心魯迅不愿解剖尸體,幫魯迅整理講義,魯迅要走時他的依依不舍……
文章從頭到尾,都透露著他的偉大、無私。使我們都不禁為藤野先生的有教無類而喝彩。
這篇文章看似是記敘了魯迅在日本的留學(xué)生活,事實上還夾雜著些許魯迅對舊中國的看法與個人情感。與魯迅一同留學(xué)的清國留學(xué)生,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殺害,竟與日本人一同喝彩;魯迅成績進步,同學(xué)卻因為嫉妒而誣陷他作弊,甚至給他發(fā)了勸誡信。
魯迅終于意識到了國人麻木的靈魂與別國對祖國的歧視,是無法通過醫(yī)術(shù)來改變的,這里的一切都深深刺激著魯迅的每一根神經(jīng),于是魯迅毅然棄醫(yī)從文,將滿腔熱血寄托在了他筆下的每一個文字當(dāng)中。
從文章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魯迅先生面對舊中國的腐敗,卻無能為力的自責(zé),我們無不為他的愛國精神所折服。
拜讀此文,我仿佛穿越回了那個灰色的年代,看到了魯迅那些日本同學(xué)們鄙夷的目光,感受到了魯迅內(nèi)心那份憤恨與惆悵。唯一能給全文帶來一絲暖色調(diào)的,便只有和藹可親的藤野老師了,是他,對魯迅的關(guān)照,給文章注入了一絲暖流。
我想,正是因為藤野老師那一視同仁,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才讓他成為了魯迅口中“最使他感激的老師”吧。
通讀此文,我對于藤野老師的無私與魯迅強烈的愛國情懷感同身受。身處和平年代,我們無需背井離鄉(xiāng),更無需棄筆從戎,唯有好好珍惜身邊的每位良師益友。
朝花夕拾主題演講稿篇6
魯迅先生的《花夕拾">朝花夕拾》有一個脫俗的名字,一下子就吸引了我。那猶如一朵美麗多彩的花在清晨的陽光點綴下悄然無息的綻放自己,待到夕陽時分在去摘取,花亦那花,卻失去了晨時的艷麗與芬芳,但讓人浮想聯(lián)翩,同時味無窮。
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對一個人物用了很多描寫,在不華麗的文字中體現(xiàn)了對這個人的愛,她就是阿長。阿長是魯迅兒時的保姆,她有這一個典型的農(nóng)村勞動婦女的形象,她愛嘮叨,她愛“切切察察”,愚昧迷信,但更多的是樸實善良,她踩死了魯迅心愛的小隱鼠讓魯迅對她非常的憎惡,但她尋購贈送魯迅渴求已久的《山海經(jīng)》,又讓魯迅對她心生敬意與感激。
在書中還有一個人比較有代表特點,他就是魯迅日本的同鄉(xiāng),范愛農(nóng)。他是一位覺醒但無法在當(dāng)時黑暗社會立足的知識分子,他在革命前不滿社會而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看到革命的不徹底又備受打擊,最后懷揣著痛苦與悲涼與這個社會妥協(xié),在與友人游湖時投湖自殺。從這兩個人物中我們可以看到封建社會對人民的迫害,但在《朝花夕拾》中也有美好的回憶。
細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可以愛感受到那份字里行間散發(fā)出的天真爛漫、童真無邪,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突然間,我好像看見了幼年的魯迅跑進百草園,與他的昆蟲們?yōu)榘椋植烧肮孟裼挚匆娏藟坨R吾老先生在專一的讀書,孩子們卻在各干各的事,而魯迅同學(xué)正在畫畫。在這本《朝花夕拾》中我們感受到了美好的回憶和理性的批判,也許這就是魯迅成為名家的原因吧!
朝花夕拾主題演講稿篇7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不錯的,這是魯迅先生一生的真實寫照,也是他的偉大人生追求。他不僅是無產(chǎn)階級文學(xué)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而且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奠基人。他一生創(chuàng)作和翻譯了許多作品:如小說集《吶喊》、《彷徨》、《狂熱日記》,雜文集《墳》、《華蓋集》等等。他的努力,他的堅持讓他的作品在文學(xué)界中歷久銘心。
記得小學(xué)時就學(xué)過關(guān)于他的故事,至今還難以忘懷:他和閏土的純真友誼;他憂國憂民,情之所系的精神;他熱愛勞動人民,關(guān)懷進步青年的品格。直到今天,我正在細細品味著他的《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一片片的小散文,它的名字又叫《舊事重提》。我在其中知道認識了人世間的是是非非;也體驗到了魯迅童年時的童真與快樂;看透了封建道德的虛偽;明白了中國當(dāng)時的閉塞。故事中的人物當(dāng)然也是形形色色。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性格。長媽媽雖然愚昧迷信,但也質(zhì)樸善良;藤野先生則是對待工作嚴謹認真、對待學(xué)生平等待人的典范;我最討厭的是衍太太因為她是一個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歡使壞的婦人;我最敬畏的方正、質(zhì)樸、博學(xué)、嚴而不厲的壽鏡吾,也就是魯迅先生的私塾老師。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二十四孝圖》。所謂《二十四孝圖》其實就是一本關(guān)于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的故事,配有圖畫,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使人們孝敬父母。開篇就用強而有力的筆調(diào)和堅定地語言表明了自己反封建的決心,之后便用看似不經(jīng)意的對比,恰當(dāng)?shù)谋扔骱鸵玫墓适抡故玖朔饨ㄉ鐣牟活檭和悦晃队扌⒌幕奶谱龇ǎ矊Υ苏归_了強烈的抨擊。我認為盡孝道是應(yīng)該的,但是以兒童那無辜的性命來來盡孝于老人是萬萬不可的。因為孩子雖小,但是也是一條命啊!他的生命難道就這么不值得一提,任人擺布么?!
書中百草園的景致繪聲繪色,令人神往;《狗·貓·鼠》一文那些像極了“貓”的“正人君子”讓人了解彼此;《無常》使人明白生活中那些虛偽的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