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起到一種“外部記憶”的作用,幫助人們將信息從短期記憶轉移到長期記憶中。《荷花淀》讀書筆記怎么寫,這里給大家分享《荷花淀》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
《荷花淀》讀書筆記篇1
夏日的五六點光景,沿著天邊微白的亮,我順著一條青石磚的小路走近了荷塘。
曲曲折折的荷葉,小心地呵護幾顆晶瑩的露珠,清涼的晨風吹著整個荷塘舞了起來。這像是一次清晨的舞會,碧綠的荷葉自愿充當伴舞的使者,一傾一轉都襯著美麗的新娘。它們中間有的優雅地展開粉色羅裙,有的害羞的還不敢自由的起舞,就僅僅露出了白皙的臉龐,像是一位剛出水的美人,亭亭玉立,在荷花中央蕩著蘭州,轉身對你回眸一笑……
我像是聽見了荷花深處的鷗鷺拍著翅膀飛走了,整個荷塘都從睡夢中醒來,抖去惺忪的睡意,精神抖擻地望著荷塘的邊緣,像是在等候著什么。到底是誰,誰驚擾了它們的清夢?拍水聲由遠而近,一滴水快速地和水花濺在空中又迅速的落下,卻從不見有間隙,都和著一種急速的拍子快速前進,就在荷花的邊緣,我看見一只小巧的木舟快速地駛了進來,船上人的黑發被風吹亂,不一會兒就消失在了荷花深處……
可水面還是異乎尋常地熱鬧,幾個女人的小舟后面還有一艘碩大的日本軍船,他們筆直地向荷塘開來,卻又迫于水面低下,在荷邊停了下來,朝著荷塘隨意地放了幾槍,又驚起一排鷗鷺凌空而去。女人們在荷塘里,手扶著小舟的邊緣,船上空無一人,只有一只來時摘下的蓮蓬,穩穩地睡著。軍船想要掉頭走了,然而卻又有一排槍聲響起,有的打中了船,有的打傷了軍船上的日本人。船開始進水了,船上的人設法抽走已經進倉的水。又是一排槍聲,又有幾個日本人應聲倒下,野鴨都撲棱棱地飛走了。這一片荷花動了起來,槍聲一次比一次緊,比一次急,像急促的鼓點,又像滾坡的大石。軍船上的人也備好架勢開槍,然而卻看不見到底是誰在開槍,誰在射擊,只能胡亂地打到荷葉上,荷葉微微抖了一下便也就又和剛才一樣,一聲一聲槍聲比暴風雨來的還猛,十幾分鐘后,槍聲總算歇了,一片沉寂,幾名戰士從荷葉下露出頭來,這些戰士當中也有幾個女子的丈夫,然而他們并沒有嬉笑,女人們又上了船,輕輕地拍著水面離開了荷塘,剩下一片靜靜的荷花……
又看見了荷塘上空一片廣闊的水田,那淀中的女人們在快速的彎腰,插秧。又望見了旁邊水田中的我和奶奶,奶奶的秧苗已經快要插到盡頭,而我的一排秧才插了寥寥幾行。她們的秧橫豎都成直線,被風吹著輕輕地舒展身體,像一道亮麗的風景。我插的秧橫七豎八,歪歪扭扭,像一堆亂草。望望她們,腰上別著幾個秧團子,一只手按著團子底部,另一只手取下一小撮秧苗,伸長手臂插入田中,一取一插,一插一取,連續動作成百上千次,腰卻一直是彎著的。我試著按著這種辦法插秧,卻不一會兒就完全累的趴下了,腰又酸又痛,趕緊站起身伸了一個懶腰。再過幾日,這里的田全被她們有生命的顏色裝點完了,一片綠色。過了幾個月,秧苗已經長大了,一片金黃,風吹著熱浪一層一層涌,女人們的背影又消失在田野中,只聽見刷刷的鐮刀聲,荷香夾著稻香飄到了我的鼻中。
我眼前的景色漸漸褪去了,剩下一片美麗的荷塘。我突然坐正了身子,感覺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情懷。我一直以為革命,國家的存亡離我們很遠很遠,那是歷史的走廊的最后一節,而我們走在充滿陽光的外廊。那是經歷了幾十年沉下的歷史。就像一本發黃的教科書,如果不被翻起,將永遠被少年遺忘在歷史的角落。我原本以為愛國,為國捐軀是一種男子漢所特有的行為,卻從不明白女子一樣可以驚天動地。哦,不,不是驚天動地,是普普通通的生活著,本本分分地為共產主義提供資本,也為他們創造機會,那是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氣概,是一種舍生忘死的精神,是偉大亦是平凡。
九十年的風風雨雨,我們拼搏而又神氣的走過了,那一路的腥風血雨,艱難困苦都讓我們的先輩擋去了,留下了一個像血一樣熱情,蓮一樣清白高雅的中華大地。我們的生活多美啊,她像春天一樣絢麗。也許我做不了像他們一樣偉大,但是先輩們的精神早已融入我的血液,我將為國貢獻出我全部的力量。當我聽見山區小學堂書聲瑯瑯,看見荒廢的土地變成田野,街邊不再有蓬頭垢面的異鄉人,我將多么自豪,多么大聲說:“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我回頭又看了一眼荷塘,晨間的陽光照在荷花上,我的臉上,一種別樣的溫暖襲上心頭。我偉大的母親啊,你多像這一池的荷花,而我就將永遠像露珠一樣,陪伴你度過每一個寂寞的黑夜。最終,化為雨點,投入你永恒的芬芳中。
《荷花淀》讀書筆記篇2
(1)因為水生外出開會,會帶回來黨組織最新的消息,很晚才回去,說明斗爭形勢嚴峻,她為自己的丈夫擔心,所以必須等到水生回來才能放心。
(2)這個細節形象的表達了一個農村婦女的淳樸和一個妻子的溫柔,在丈夫很晚才回來的時候,她下意識的想要端飯,就是忘掉已經很晚了,忘掉自己已經等了很久了,在這一瞬間,才是真正的讓人心動的體貼。之所以忘記時間,完全是因為水生的回來,令水生嫂內心非常喜悅,也終于寬心。
(3)這是滿足的笑,因為父親和兒子的生活井然有序,這全是妻子操持有方的結果,因此為有一個賢惠的妻子而笑;這是內疚的笑,因為自己剛回來就要出發,不能陪伴妻子,但知道妻子會理解自己、支持自己的工作,因此為一個深明大義的妻子而笑。下文小聲說話,就是基于這種愧疚。
(4)一震一吮,寥寥數筆,不僅維妙維肖地描摹了水生嫂這位勤勞善良的勞動婦女勞動時,一個不經意的習慣性的動作,更是生動形象地表現了這位機敏多情、深明大義的白洋淀抗日根據地婦女內心深處愛與恨、情與義的激烈撞擊和理性抉擇。凝練含蓄,耐人尋味,折射出人性美的光輝。從這個震動中,我們多少看出一點她的失望和以往的擔心變為現實。
(5)水生嫂的心情是復雜的。既想挽留水生,又不愿意因為自己的緣故耽誤丈夫的革命事業。從一開始的喜悅到后來的失望,她經歷了一場靈魂的考驗。
《荷花淀》讀書筆記篇3
孫犁小說的獨特藝術風格就是追求散文式的格調,追求詩歌般的意境,他的短篇小說代表作《荷花淀》充分體現了這一風格。《荷花淀》所反映的是殘酷的戰爭年代,描述的是白洋淀地區人民的抗日戰斗生活,但從作品中,我們看不到殘垣斷壁,聞不到硝煙味,聽不到聲嘶力竭的聲音;我們看到的是明月、湖水、荷花,聞到的是荷花的芳香、泥土的氣息,聽到的是嘩嘩的水聲、清脆的笑聲。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麗,讀后感覺仿佛置身于神話世界。小說之所以收到如此強烈的藝術效果,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成功地運用了如詩如畫的景物描述。
小說開頭三段描述水生嫂月下編席的情景為全文定下了基調。“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整個畫面的色調是潔凈的、清新的。接下來,作者抓住明月、薄霧、清風、荷香這些富有鄉土氣息的景物,展現了荷花淀的地方風貌,把讀者帶進了一個富有詩情畫意的境界。試想:溶溶月光下,農家小院里,一位出水荷花般的少婦正在編著葦席等著丈夫,“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頭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景美,人更美。景物描述烘托了水生嫂勤勞純樸、美麗多情、溫順善良的形象。
幾個女人探夫未遇,羞紅著臉,不好意思從馬莊出來,搖開靠在岸邊上的小船往家趕。“此刻已經快到晌午了,萬里無云,可是因為在水上,還有些涼風,這風從南面吹過來,從稻秧上葦尖上吹過來。水面沒有一只船。水像無邊的跳蕩的水銀。”涼風拂面,人的心境舒暢;湖面廣闊,人的心胸也開闊起來。此時此刻,此地此景,女人們忘記了未遇丈夫的不痛快,朝著愉快的事情想,不久又說笑起來了。在藍天之下,碧水之上,一葉小舟在水面上輕輕飄蕩,水聲悅耳,笑聲清脆,充溢天地間,流淌荷花淀。
她們輕輕劃著船,繼續往家趕,“順手從水里撈起一棵菱角來,又順手丟到水里去”。這一處描述看似無意,實則有意,證明她們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熱愛家鄉的一草一木。“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穩穩浮在水面上生長去了。”菱角的生命力很強,我們的人民生命力更強,絕不屈服于任何外來的摧殘與侵略。
歸途中她們遇到了敵人,把船駛進了荷花淀,接下來有一段景物描述,“那一望無邊擠得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墻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作者在那里不是欣賞那“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而是透露出一種暗示,暗示出即將在那里發生一場激烈的伏擊站。,其中關鍵詞語是“銅墻鐵壁”“哨兵”,具有象征意義,表現了婦女們剛強的性格,還為下文寫她們成立隊伍配合子弟兵作戰埋下了伏筆。
由此看出,《荷花淀》不是為寫景而寫景,不只描繪出了一副副美麗的風景畫,而是經過寫景來烘托人物,做到了情景相生,或寓意深刻,或暗示象征。《荷花淀》就是這樣一篇景明、人美、情真、意切的小說,有人評價它是“詩中的小說,小說中的詩”。語言富有特色:樸素、清新、柔美,像藍天上的明月,如山澗里的清泉。所以,閱讀《荷花淀》之后,感覺就像三伏天喝了一瓶冰鎮杏仁露,又像躺在芳草地上聽了一首輕音樂。
《荷花淀》讀書筆記篇4
《荷花淀》是孫犁的短篇小說代表作,描述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白洋淀地區的一個令人喜悅的故事。作品充分體現了孫犁鮮明的三大創作特色:描述的是冀中一帶尤其是白洋淀地區人民的生活和斗爭;善于用精練的筆墨,寫出人物的豐富的內心世界;小說帶有濃郁的抒情味道,用散文詩的語言來寫小說。作品選取白洋淀一隅,在抗日戰火硝煙彌漫的大背景下,主人公的夫妻之情、家國之愛、純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就像白洋淀盛開的荷花一樣,美麗燦爛。
《荷花淀》不只是一篇小說,由此發端,構成了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的創作流派。它的不事雕琢和語言的簡潔清麗,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荷花淀》也不只是一篇課文,由此發端,給學生以清新的生活氣息、濃郁的語感和美感,讓語文課屬于學生,使他們有機會發表、有時間思考、有空間參與,在新課程標準下更注重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本事、辨析本事、表現本事。所以,我把本文確定為“文學鑒賞課”,采用“引疑——-議疑——-釋疑”的基本方式進行師生雙向交流。但因教學時間限制,僅就“夫妻話別”前的景物描述和“夫妻話別”、“商量探夫”兩段對話描述進行鑒賞討論,到達讓學生掌握學習小說一般方法(即根據小說的特點,從環境描述、故事情節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進而理解小說的主題)的目的。
了解作家孫犁及“荷花淀”派的藝術風格;理解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述和傳神的對話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掌握學習小說一般方法。
這就是我對《荷花淀》這篇課文的看法。
《荷花淀》讀書筆記篇5
《荷花淀》講述的是冀中白洋淀地區人民群眾積極投身抗日的故事。
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為代表的農村婦女的群像。這些婦女勤勞、樸實、善良,識大體、顧大局,是在特定的戰爭年代成長起來的一代新人。
水生嫂是作品著墨最多的婦女典型。她勤勞、能干,編葦席,一會兒就編成了一大片;她賢慧、溫柔,敬重老人,疼愛孩子,體貼丈夫,在她身上有著我國勞動婦女的傳統美德。水生嫂雖然愛丈夫、愛家庭,眼光卻不狹隘,她能識大體、顧大局,懂得如何處理愛國與愛家的關系。當她知道丈夫報名參了軍,雖然也心疼丈夫,依戀不舍,但她還是很快欣然同意,并為丈夫準備好了行裝。
白洋淀的婦女代表了解放戰爭時期婦女的新思想,也象征著婦女解放運動的初步勝利。這些被解放的婦女加入到解放戰爭的大潮中,為全國的最后解放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荷花淀》讀書筆記篇6
孫犁的《荷花淀》是典型的中國傳統的婉約派文本。作者以高度柔情化的敘述語調,描寫了一大群冀中水鄉的婦女形象。無論是嚴酷的現實,還是激烈的戰斗;無論是凄凄慘慘的分別。還是死亡的冷酷無情都籠罩在一層揮之不去的詩意氛圍之中,那月光下柔情修長的葦眉子,女人纏綿緋惻的情意,體貼得無微不至的話語,含蓄婉轉的內心波瀾,像靜靜流淌的水,讓月光沖刷得皎而潔,純而圣全沒有亂石蹦空,驚濤拍案,卷起千堆雪和雄奇氣魄,也無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壯懷激烈,也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意境只味一地戲斟低吟或倚門口首,留一個攏抱琵琶半遮面的淺笑讓人輾轉反側,寤寐思服地捉摸。
《荷花淀》的環境描寫可謂充滿了講情畫意,細節的點染強化了文章柔情的一面,語言的描寫,更值得回味。栩栩如生的畫意生動的細節傳神的對話,其風神流美之致,雖詩之《蒹葭》《西廂》之拜月,《紅樓》之葬花,也大致不過如此。
《荷花淀》看似無技巧,其實是技巧之極致。這種詩化的技巧把枯燥而殘酷的戰斗場面描繪成一場詩情畫意的游戲,甚至是一次蜜意柔情的浪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