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體有感100字
寫讀后感可以幫助你積累大量的知識和經驗,這些經驗和知識可以成為你日后學習和工作的寶貴財富。寫好讀三體有感100字有什么技巧?這里給大家整理讀三體有感100字,方便大家學習。
讀三體有感100字篇1
終于看完一整套《三體》了。看完最后一頁,感覺沒什么就沒有希望了呀!郁悶。
《三體I》,講的是葉文潔通過太陽,放大了地球人呼叫外星文明的信號,被三體人截獲了。三體人的生活環境非常惡劣,于是決定大舉入侵地球。
《三體II-黑暗森林》,主要講人類為了抵御三體人入侵,在三體人用智子封鎖人類基本物理學發展的情況下,努力尋求突破口,最終建立了自己以為很了不起的太空艦隊。但當三體人的水滴到達地球,太空艦隊瞬間瓦解,人類才意識自己的夜郞自大。最后,人類自我挑選的救世主在三體人即將到達之際,建立起了一個很流氓的與三體人同歸于盡的威脅方式,讓三體人停止了入侵。原來宇宙生存法則是黑暗森林狀態,誰被發現,誰滅亡。
《三體III-死神永生》,講的是人類的威脅破滅,三體人對人類進行入侵前處理。這時逃亡在外的人類軍艦廣播了三體星球座標。太陽系頓時成了危險地段,三體艦隊離去,人類開始為如何建立安全聲明努力著。但,人類最終為被二維化。逃出來的只有兩個女人,在三體人入侵前期逃離的藍色空間號和萬有引力號。
《三體I》、《三體II》無論是汪淼、還是前期的羅輯,到了最危難的時候,總能看到生的希望。到了《三體III》,羅輯的希望破滅了,程心的希望也消失了羅輯是葉文潔的學生,葉文潔在去世前叫他研究宇宙社會學。他所建立的所有影響都是源于葉文潔的理論,也讓他再也做不了一個普通人。而他最希望的,恰恰是當一個最最普通的人,能夠在三體人入侵前正常地生活,正常地死去,與自己心愛的在一起。在《三體III》心愛人不知所蹤,羅輯成為執劍人,一個人孤獨地在地底活了大半輩子,最后做為人類守墓人,被二維化。程心,另一個普通人,同樣被推為救世主,卻因為她的選擇,最終導致人類滅亡。做為能逃出來的其中一個人。唯一活下去的希望是云天明,但至始至終,卻沒辦法見到這個送給她星星,送給她宇宙,一直深愛她的人
最終,人類消失了,宇宙也必定會消失活著是為了死去?
讀三體有感100字篇2
三體三部曲以個人的理解來講就是從三個空間范圍開始上演的一部人類探索太空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分別是社會地球和宇宙,第一部講述了人類社會上的大事件,對社會科學造成的打擊和對科學家的殘忍殺害,并開始封鎖科技發展方向。第二部講述了由于對人類社會暴政的不滿和失望,人類開始向外星文明求助,并且得到了回應,從而建立了相互通信的組織,幫助外星人快速發展文明,以便得到他們的幫助,從而拯救地球。第三部講述了外星文明通過不斷的發展,經過幾十光年的時間,已經接近地球并發出了探測器,當所有人都以為是和平使者到來的時候,實則是外星文明攻擊地球的開始。進而上升到宇宙空間的科技大戰。
書中講到了外星文明的特質和生存環境背景,以及想要占領地球的原因,而人類劣性的種種狂妄和傲慢,最終使得地球走上滅亡之路。三部曲里面的所有角色都是現今人類的代表,正因為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不管重新選擇幾次,作出多大的努力,人類還是會屈服于自己的內心信仰,把地球推向死路。
人類犧牲自我精神已經遠遠離我們而去了,不會再有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思想覺悟,每個人都心懷揣測的試探敵對的位置,選擇沉默或者開槍,黑暗森林法則小到人與人之間,大到宇宙之間,無論發展到多么強大的文明,總會有無限大的文明對其造成著潛在的危險,無論暴露與不暴露都會面臨滅頂之災,正所謂“消滅你,與你何干”。
劉慈欣強大的腦洞模擬著人類社會將會面臨的宇宙級災難,又預演了人類最后的結局,更像是一種提醒,沉睡的人類,是時候該覺醒了,不要在深度的虛幻生活中嗜睡了。就像是我偶然間看到一個評論“20__年了,竟然還相信有外星人”下面回復道“20__年了,你竟然還不相信有外星人”。
如果我們都相信有外星人存在,那么現在社會乃至世界的格局都將會大不一樣,我們也許會再一次技術性爆炸,也會消去猜疑鏈,我們有了共同的敵人,從而快速發展文明,更好的保護自己文明的延續。這大概是每個種族生存的意義。當然我更希望的是像千星之城那樣的宇宙格局。我們從國與國之間的牽制到宇宙之間的相互制約,繼續維護著相對平衡的生存環境。以便綜合實力面對更大的星際格局的生存資本。
人類現有的科技發展從最小單位夸克到星系。
夸克是現如今量子力學研究領域最需要的基本粒子,而星系是我們探測到的離地球最遠的距離。高級文明是否真的存在,我們又何時走出地球,我相信這些都不會離我們太遙遠了,無論生存和毀滅,我們終將會面臨那個未知世界的到來,是恐懼還是淡然,基于我們對科學的態度而已。如果我們大腦之中早已構建了這個宏觀世界,那么你的心臟也會更加堅強。
讀三體有感100字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叫張敬祎,來自五年三班。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讓人快樂,使人成長。我常常會手捧一本書,沉醉在知識的海洋里,這種沉醉是多么愜意!
進入五年級,我迷上了科學,一本本科學書讓我愛不釋手《時間的形狀》《環球科學》《相對論與量子力學》《聊聊狹義相對論》等,最近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讀完了劉慈欣的《三體》全集,看這套書最初的原因是它獲得了雨果文學獎,并在市場上大火。
三部書中從《三體》到《黑暗森林》再到《死神永生》。這三部一步一步的讀下去,越往后讀越是感到情節的精彩,讓人無法自拔,恨不得一口氣讀完。
三本書在敘事結構和人物塑造上有很大的不同,讀下來,你看不到誰是明顯的主人公,如果要從每本書中找出一個人物來代表本書的主人公,那這三個人我認為是葉文杰、羅輯、程心。當然,全書留給我深刻印象的遠不止此三人,包括軍魂——章北海、不按常理出牌的大史、看透宇宙的老人丁儀、不知是因理性而冷酷還是因為冷酷而理性的維德、高等智慧體并美貌絕倫的智子等。這些人各具特色,他們身上獨一無二的優秀品質給人以深刻印象。
如果要為這三本書命名一個共同的主題,從低層次上講我能想到的只有珍惜兩個字。
合上書本,當我偶爾抬頭仰望星空時,遙想到宇宙的漫漫無際和時間的漫長,更加讓人感到人類生命的短暫和渺小,內心中多少涌出一些莫名的恐慌。它有時讓我感覺,人類僅僅是宇宙的一個偶然現象,人類的存在相對于整個宇宙,并不比一個細菌更偉大。人類的生活空間仍只局限于地球的某些角落,對整個地球尚且不能完全了解。相對于茫茫宇宙,類似地球的星球數以億計,幾乎所有的都是荒涼冷漠的世界,或許這才是世界的本來面目,地球遲早也將如此。那么人類要何去何從?我想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珍惜!
謝謝大家!
上面內容就是一秘為您整理出來的4篇《三體讀后感1000字》,希望對您有一些參考價值。
讀三體有感100字篇4
就個人而言,《三體》前兩部在結構和情節上是嚴謹和引人入勝的,后一部讓我覺得有點趕(不僅僅是結局)。當然了,貫穿小說的先進科技和技術性操作我是看的半懂半不懂的,但《三體》的魅力就在于,即使對文中描述的未來感十足的科技術語一知半解的人,也會被其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吸引著一直往下看,其間還會引發一些曾多次隱藏在我腦海里的哲學,社會學,心理學領域的好奇與想法。
關于《三體》這部科幻小說,寫了三部:《地球往事》分了36章,《黑暗森林》分了上中下三部,《死神永生》分了六部。但我總有一種幾乎貫穿全文未知的感覺,了解地越多,未知的就越多。小說里有太多的事件和行為讓人無法確定具體的事實應該是怎樣。或許這也是小說帶來吸引之處的手法之一。
比如第三部《死神永生》里云天明這個角色,三體艦隊距離地球越來越近時期,PIA局長維德決心把云天明的大腦送上三體世界“刺探情報”,最后因為發射角度偏差導致云天明大腦脫離軌道,就此杳無音訊,下落不明,小說此后暫時遺忘了他。然而在三體艦隊侵襲地球后,到“萬有引力”和“藍色空間”號發射萬有引力波暴露三體星球坐標位置,三體被毀滅,地球也岌岌可危(具體原因參照羅輯的宇宙社會學)。在人類想保住地球生命卻不知所措時,這時候三體人說云天明想見程心,到后來云天明給程心講了三個故事。這期間完全不能確定此時的云天明是想拯救地球人民還是暗中被三體控制成了三體的間諜。畢竟三體原本是個不會欺騙和說謊的星球,到后來三體卻越來越充滿戰略性和未知性,也不知道是因為兩個星球文化學習交流相融的結果還是因為攔截成功云天明大腦,對其大腦進行控制和獲取信息的結果(細思極恐)……
還有就是程心這個人,一個圣母心極其嚴重的人。我想不能說她不好,只是被推到去掌握整個太陽系安危的地位上,她的希望全人類都能幸福安康的圣母情節到最后卻一點一點毀滅了整個太陽系。如果命運沒有把她推到那個高度,在小范圍內她極致善良的圣母情節去對待小部分人,或許會成功,會幸福,會得到世界的贊許(比如特蕾莎修女),倒也不至于會變成《三體》中寫的那般讓人又心疼又可悲又討厭的地步。對第三部《死神永生》里的很多情節我抱以很多疑惑和無奈的看法,還是真的是因為那時候科技發展迅速,人類已失去了很多公元人(就是現在的人類)許多好的生活行為和思想態度?或許真的像孟子說的那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而面對越加智能的AI世界,人類和智能機器人如何在便利生活帶來的好處和依賴智能帶來的不利之間找到平衡也引人反思。
原諒我對最后一部《死神永生》的吐槽。因為結局結束的有點突兀,且程心,AA,云天明,關一帆分別和意想不到的人在一起,以及小宇宙歸還給大宇宙是否完成奇點爆炸等消息不得而知,特地上網搜了關于劉慈欣對第三部結尾的解釋。一說是因為編輯催稿太厲害,后來在劉慈欣同意之后代其老劉寫的。而劉慈欣本人的看法是,最后所有小宇宙都歸還了所有部分,而又是程心(為什么總是程心捅婁子)因為想保留人類文明的五公斤,沒有歸還這小小的五公斤給大宇宙,導致整個宇宙膨脹超過臨界值后沒有坍縮,致使回歸運動失敗,宇宙陷入死寂,最終還是死神獲得了永生。
這只是網上的部分說法,至于老劉是否真的如此我們也不得而知。畢竟結局和前兩部幾近冷酷的理性寫法有所不同,多了些近乎荒誕的浪漫主義色彩。誰知道呢,就如關一帆所說,宇宙的未知多到超過人類大腦所能理解的緯度。
最后,引用《死神永生》里很喜歡的白ice名言:“無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讀三體有感100字篇5
浩瀚星海,我們可還記得歸處。――題記
有這樣一套作品,它在中文科幻世界里擁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它的作者被認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這部作品就是劉慈欣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劉慈欣用奇崛恢宏的想象力和扎實的科技硬知識塑造了一個無比奇幻的三體星系。作品講述了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全書充滿著批判性思考和對全人類的關懷。
“把人類看成蟲子的三體人似乎從來沒有意識到一個事實:蟲子從來沒有被戰勝過。”《三體》的壯觀之處在于它描寫了整個人類和銀河系面對危機時的救亡圖存歷程,讓人們意識到“面對浩瀚宇宙,人類是如此渺小”的同時也展現出了“人類文明薪火相傳”的偉大信念。
整個“三體世界”跨越了上億光年,人類經歷了三體星系入侵地球、短暫和平、水滴打擊、地球淪陷、投奔掩體和星際逃亡幾個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宇宙是零道德的,高階的外星生命總是會對暴露生存位置的低階生命趕盡殺絕,比如“三體”對地球的侵襲、“歌者”向太陽系拋出二向箔,使之二維化,令地球文明從此滅亡。但人類為了自己的文明始終堅持著救亡圖存的行動,一次次憑借理想和理性為保護自身做出努力。盡管黑暗森林打擊最終降臨,但在無數人的努力下,代表著“人類的美好與善”的程心活了下來,成為三體和地球的最后幸存者之一,在
無垠的寂靜宇宙中留下了記載地球文明和生態基因的漂流瓶。
科幻作家何夕如此評價劉慈欣:“他是一個冷漠的宇宙觀察者,冷酷的道德評判者,再加上一個冷靜的思考者。”宇宙充滿著未知的神秘因而引人入勝,人性的晦澀深奧更是發人深省。劉慈欣在廣袤深邃的宇宙時空中穿梭,眼瞥人類,身掠文明,宏觀的思考人性的光與暗。
立足于黃土呈現字宙星空,在世俗的平淡之中書寫神奇。劉慈欣以想象力為支撐的科幻小說在現代復活了神話,使生活變得更為廣闊和深遠。
讀三體有感100字篇6
隨著劇情的不斷推進,很多宇宙的知識都被引入到小說里了。
小說引入了新的角色,云天明,一個身患絕癥準備執行安樂死的人,但再臨時執行前因為多年前的一個主意獲得一大筆財富,用這筆財富買了一個很遙遠的星球,沒錯就是買了一顆在當時科技情況下一生都無法到達的星球,送給了一個喜歡的女孩——程心(這是另一個主人公)。程心參與(PIA)向三體艦隊發射探測器的工作,稱之為階梯計劃,將放棄安樂死的云天明的大腦送入太空,發射到三體星球,期間因為技術故障導致發射偏離預定方向,但最終成功到達三體星球,并成功了三體著名的作家,講述地球童話,通過童話透露了很多三體的事情和技術。
在羅輯掌握了百年三體坐標的執劍人后(執劍人是掌握三體坐標,如果三體世界進攻地球,執劍人則向宇宙發射三體坐標,從而三體星球將收到宇宙其他高級星球的攻擊),程心成了第二代執劍人,但剛接受后,三體星球武器,水滴對地球發動了攻擊,導致地球淪陷。
根據三體世界的要求,地球的所有人口都將被限制在澳大利亞范圍內活動,面臨著全世界都大遷移,大部分地球人都被奴役,少部分地球人開始反擊,遷移過程導致一系列生存、遷移、人性問題的產生,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緯度世界中的自己,如果高緯度看,那么將都能看到在地球未收到三體世界攻擊之前,在警示下繼續逃離的“藍色空間”號,受到具有發射引力波能力的“萬有引力”號與兩個同行的“水滴”追擊,其上的人員進入四維空間摧毀水滴并占領了“萬有引力”號,啟動引力波廣播向宇宙公布了三體星系的坐標,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三體放棄了地球,因為地球乃至太陽系都已經暴露在宇宙中,同事宣告地球的掩體計劃失敗。宇宙的高級生物向發射一張卡片大小的“二向箔”,使整個太陽系壓縮為二維平面而毀滅。(比三體世界更高級的文明。二向箔,一種維度攻擊武器,簡單的說就是平時的世界是三維的,直接壓縮成二維的,沒有任何厚度的空間,換言之,就是把太陽系變成了沒有厚度的二維,沒有任何星球或者生物存活或者存在)。程心乘坐唯一人類唯一一艘能達到光速的飛船,在冥王星見到了地球文明博物館的“守墓人”羅輯,帶走人類文明的精華,逃離了太陽系。
宇宙中存在的高級生物,要重啟宇宙,將一切歸零,在程心生活了1800萬年后,從小宇宙(用能量開辟出來的不受外界影響的空間),出來后,重新回到了大宇宙。
在這部里面,作者制造了很多矛盾點,發引了對人性和道德的拷問。比如,在第二部里認為地球即將滅亡逃離地球的飛船,在地球的欺騙下回到了地球,卻接受了以反人類罪的罪名。很多時候,我們都沒辦法去衡量和評論道德,就如人們所說,你不知道我經歷了什么,你就沒資格評價我一樣。
我們都習慣于用道德綁架別人,每每談論時都會將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正如心理學界有個很有意思的例子:
有個瘋子,他把三個人綁到一條軌道上,把一個人綁到另一條軌道上,這時有一列火車向那三個人開來,你手邊有一個裝置可以改變火車軌道,但會行駛向另一個人的軌道上,火車剎不了車,就會撞另一個人,你會選擇救那三個人而改變軌道撞另一個人...
這個問題相信大部分人的選擇都一樣,但不管怎么選,你仍舊會收到道德上的譴責。因為很簡單,那個改變火車軌道的裝置不在你手里。
就像這部書里的羅輯一樣,為了人類的存亡獨守了一百多年,但當卸下肩上的責任時候,在門口等待的確是反人類罪的罪名(當然,最后沒有成型)。
書中講述的在浩瀚的宇宙中,其實很擁擠,作者呈現開我們一個完全陌生甚至無法理解的宇宙。我相信,作者是孤獨時,就像是一個人行走在孤單的宇宙,沒有著落,一只懸浮,一只飄著......
讀三體有感100字篇7
《三體》也就是《地球往事》三部曲,前段日子總算看完了,震撼之余一直想寫點什么,總是不知道該從哪里說起。
三體1的主角自然是葉文潔,這個時期目睹父親慘遭批斗致死的天文學家,因緣巧合下進入紅岸基地后,明知三體星人對地球不懷好意,仍然堅持發送地球坐標,從而導致地球暴露,三體人入侵開始,整個故事由此展開。第一部更多的是各種敘述故事的前因后果,對雖是略提一筆,但不難看出作者的態度。葉文潔的思想行為難道不是被時世影響改變的嗎?所以你也就明白了人性是如何扭曲的。我還是很欣慰地看到她其實只是想借助外星文明改造地球改造人類,而不是仇恨地要毀滅地球。一個人要做到以牙還牙總是十分容易,要以德報怨就相當困難,所以孔子說的以直報怨,其實也只是裹著棉布的匕首而已。
三體2讓我印象更深的人是章北海,這個面對三體人入侵,人類科學研究被阻斷,戰爭基本無勝算的可能,卻仍然要履行戰斗職責的軍人,竟然從一開始就抱著必勝的信心,你不得不對他投以尊敬。直到最后你發現其實他從一開始就知道人類必敗,從一開始就已經定好目標做好計劃,那就是劫持飛船逃離地球,為人類文明保存希望的火種。
是的,最終他成功了,這時候,你再回頭去看他為自己的計劃而實施的謀殺,你又會如何評價呢?如果謀殺是錯,為人類保存希望是對,那他這么做到底是對是錯?對錯可以相抵嗎?我們評判對錯都是基于自己對價值觀立場的選擇,如果你更看重法律,那他肯定是錯,如果你更看重意義結果,那他也許是對的。我覺得評判他還得注意最后的一個細節,章北海劫持飛船逃離地球,有兩艘飛船追擊,在這個過程中,地球艦隊全部被三體人的一顆水滴毀滅,他成了英雄,但是面對逃離地球,三艘飛船無法滿足所有人的生存,最后時刻他不得不再次作出決定攻擊其他兩艘飛船,因為他明白,只有這樣人類文明才有延續的可能。但他晚了一步,另一艘飛船率先發動了攻擊,死之前他說了一句,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他覺得沒什么比延續人類文明更重要的了,總是要有人犧牲的,那誰犧牲其實都一樣,包括他自己。從這一點看,我最終尊敬他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