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讀后感600字
不論是在求學的道路上、工作的環境中還是生活的點滴里,作文都是我們熟悉的元素,它助力于文化的互相傳遞。那么,寫作文通常有哪些步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作文讀后感600字,僅供參考。
作文讀后感600字【篇1】
今天,我讀了《荷花》這篇文章,荷花那冰清玉潔、不孤傲、不高貴、毫無私心的品格感動了我。
“出淤泥而不染”這句話就是來形容荷花的,我覺得這句話用來形容荷花那是再好不過的了。那池塘里的土壤不就是黑乎乎的嗎,再看看上面的荷花,冰清玉潔,還有點琥珀雕成的,一塵不染。
“荷花從來都不孤傲,要是開就開以滿塘”這句話使我知道了荷花是多么的合群。古語說得好,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做人應該也要這樣。記得有一次,我語文測試全班考了第一名,我很驕傲。放學后,老師讓我幫助沒有考好的同學好好復習復習。我有一些不愿意,心想,“誰讓他上課不注意聽講,亂做小動作。”老師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悄悄地對我說:“你要知道,獨枝花開不燦爛,朵朵花開才開的燦爛美麗,”我慚愧的低下了頭,幫助同學復習。
從此,老師的`那句話我一直銘刻在心頭,鞭策自己。
“荷花不嬌貴,只要有水和泥土,它就能生長” 啊!原來荷花有這么強的生命力。我讀過一篇文章,里面講種子具有超人的力量。我覺得荷花不比種子差。記得有一次,我從外婆就搞了一些荷花來,頭兩天,我挺有精神,仔細的照料。但時間一長,就不怎么去理它了。一個月過去了,那荷花竟然長出了花蕾,我真驚訝,可見荷花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讀了《荷花》這篇文章之后,我收獲不少。文章中的荷花與實際是相同的,它們都有著不驕傲,毫無私心的品格。
作文讀后感600字【篇2】
近來常頭疼,只能挑容易讀的書,盡量不燒腦。
隨手選中汪涵的《有味》,只為消遣,沒想到文筆挺好,有種從容靜謐的氣質,與他文中提倡的慢生活相得益彰,也與他眼中的那些老手藝老物件默契相應,描寫入微,如臨現場。只是常常下筆略不檢束,有時細節過頭,行文略顯拖沓,倒見其內心深處真是個細膩多情、虔誠干凈的人,與臺上的表現可謂判若兩樣,也與那些總想證明自己多有文化的文化人不同,算是能“致虛極,守靜篤”,畢竟是名利場中、生死關頭過來的,感悟倒也真真切切。
明朝的張岱說“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汪涵是個玩主,琴棋書畫樣樣在行,在娛樂圈算是個異數,且難得不矯情造作,尤其在探尋自己內心慎獨的追求方面,非常有誠意,所以故事雖小,卻也能打動人。病中躲在靖港小鎮休養的日子讓他整個人從內到外松弛下來,得以從容地觀察和體會那些平凡的人瑣碎的事上所散發出來的歷經流年的美。最喜歡木匠和扇匠的那兩篇,還有那句秤匠里提到的“我們忘記了那些小事情究竟該在生活里有怎樣的分量,我們經常擦肩而過,看不見對方投來的`溫暖目光。”
汪涵的筆下,有他讀過的書留下來的況味,里面滲透有魯迅,有汪曾祺,有王世襄,有沈從文,有張中行,有馮驥才,有錢鐘書,有詩書禮易,有史記傳奇,有佛教的入世間與出世間法……人的精神果真是自己讀過的書、做過的事所累疊相融起來的厚度。這倒讓我對他刮目相看了。
作文讀后感600字【篇3】
初春時節,在綠油油的灌木叢中,夾雜著幾朵鵝黃色的花朵,那是迎春花。節氣尚早,桃樹、李子、梨樹等的樹芽兒才有玉米粒大小,花兒開放還需一定時日。倒是這迎春花,不畏懼早春風兒的料峭,星星點點地綻放開來。淺黃色的,有指甲片那般大小,一個枝條上錯落著那么三五朵,如璀璨的星星綴滿枝頭,迎風搖曳,隨風起舞,讓人不得不感嘆:春天來了。
蹲下來,細細地看過去,那一叢叢似垂柳的褐綠枝條上,綴滿了一朵朵金燦燦的花,一簇簇,一簇簇的相擁著,搖曳著。花冠細長而頂端分開四瓣,花瓣黃中泛著櫻紅,中間一根細絲一樣的花蕊,像一個小喇叭。輕輕地湊上去,淡淡的香氣充溢臉龐。
迎春花又名金梅、金腰帶、小黃花,系木犀科落葉灌木,因其在百花之中開花最早,之后便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而得名。她與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統稱為“雪中四友”,是中國名貴花卉之一。宋代詩人韓琦有“覆闌纖弱綠條長,帶雪沖寒折嫩黃。迎得春來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一般的花,都喜歡先長葉子,后開花,正趕上萬紫千紅的花季,競相開放。惟獨它,要學梅花的精神,甘愿先開花,后長葉子。使用分株、壓條、扦插都可以讓它繁殖起來,這在花中是極為少見的`,而且四季常青,花季又長期,足見其生命力之極強。
迎春花是春天的使者。這春天的精靈,帶給我們的將是對美好生活的無比向往,鼓勵我們開拓和創造一個嶄新的未來。
分頁:
作文讀后感600字【篇4】
約莫是在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在某出版社到學校里擺書攤的地攤里看見了老白的《痛并快樂著》,依然清晰的記得白色封面下寫著痛并快樂著幾個字。翻開書,不是一上來就balabala的開講,而是有幾頁十幾幅照片,每幅照片下面都是一句話,或描述內容,或描述場景。深刻體會到老白是一個性情中人。果斷,書買了。回家花了兩個晚上讀完,初次體會到在當時我看來的一種獨特的思想在思考人生,從此認為老白是難得的思想隱士。
兩天前,無意在書城看到老白的《白說》,果斷,入手,看看在說些啥。就是這么巧,又是兩晚讀完,即使身體再累,熬夜,也有想要把它讀完的沖動。拜托,哪里來的這么多沖動,應該說,老白在講的事,以及困擾過他的事都是最近困擾自己的。沒有標準答案,但老白以老朋友的身份,及時的出來告訴你,這些都是要經歷的,過去了,突破了,內心就平靜了。太認可他的主要觀點,人生在不同階段有不同追求,一旦物質上滿足以后,能否尋找到信仰就成了焦慮和煩惱的源頭,其實我們追求發都是內心的'平靜!
老白的《白說》在前半段對這些思考特別到位,尤為喜歡他講道德經的那篇,讀來之后有豁然開朗之感。白說,他說了很多,讀了后很快也會忘了那些話,但留下的是曾經有過的共鳴,和尋找內心平靜的另類領悟。
作文讀后感600字【篇5】
時間的腳步無聲,莫讓它輕輕地在你的指尖溜過。暮色四合,我拜讀了席慕蓉的《時間》,受益匪淺。
文章的主要講述了:米飯閑置數日,開始變餿,越來越腐臭;美酒經年累月,卻開始變醇,越來越香醇。時間將怎樣對待你我呢?這就要看我們自己是以什么態度來期許我們自己。
正如一首首歌,都是由五線譜和一個又一個的音符所組成。但有些歌曲就能流傳幾十年,被傳唱成家喻戶曉的經典;但有些歌曲出現了一周左右,就被人們遺忘了,更別說流傳下來了。而為什么同是歌曲,差別卻如此之大呢?因為只有作者用心去創造,他的歌曲才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而有些不用心的人,他們的歌曲在時間的洗禮中,不堪一擊,被大家所遺忘。詞曲創作者對待歌曲的態度,亦取決于他們對自己的期許。
我發現,在我的.生活中,也有同樣的道理:每當公布成績,發下卷子回家后。我都會回拿出我的錯題本,先將試卷改正,然后在錯題本上再練習,直到會了為止。但如果當時我只是應付差事地抄下老師給的正確答案,便將試卷拋之不顧,不重復練習,下一次再遇到同樣的題目,可能還是會答錯。反復下去,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學生對待學問的態度,全然取決于我們對自己的期許。
合上書,我暗暗自勉:要在今后的學習中,付出更多的努力,讓自己可以在時間的洗禮中,吹盡黃沙始到金。因為我相信:時間是屬于自己的一畝田園,是否辛勤勞作過,秋收時自見分曉。
作文讀后感600字【篇6】
讀了《跨越》這篇文章后,我深受感動,懂得了勇氣所帶來的巨大力量。
作者和她的同學們去參加野外拓展訓練,其中最困難的是“高空走斷橋”。不僅要爬有像幾米樹那么高的階梯,而且還有一個一米二幾的缺口。如果沒有足夠大的勇氣,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的。而作者一直在心中鼓勵自己,也不害怕同學們的嘲笑,鼓起勇氣奮力一跳,完美并成功地跨越了這道坎。
是啊!只要像作者一樣,勇敢地面對,就一定可以克服困難,取得成功。記得那次:我第一次勇敢地舉手發言。老師在上課,問了許多問題,而我都知道答案。每次,微微舉起手的我,在看到老師的'目光和害怕同學們的嘲笑的心理后,最終還是放下了。在這一次,我心想:難道我要一直懦弱下去嗎?不,不可以。于是,我鼓起勇氣,把手舉很高,老師叫了我,我回答正確了。老師也表揚了我。從這以后,我變得大膽起來,學習成績也進步了。
還有一次,我要在臺上表演,可我又開始擔心,想打退堂鼓,趕緊離開,這當然是不可能。于是我又想到了《跨越》這篇文章,鼓起勇氣,臉帶微笑的完成了這次表演,最后贏得了一片雷鳴般的掌聲。這些都證實了:勇氣的確能跨越一切困難。
勇氣,常常就在一瞬間產生:困難,往往也就在一念之間被戰勝。有了勇氣這座橋梁,生命長河中的許多困難就一定會一次次被跨越!
作文讀后感600字【篇7】
一本書,讀完很久還沒有寫讀后感,漸漸就會忘記自己在讀書的過程中思緒的澎湃,以及萌生的種種靈感。
一個人,在一起生活久了,今天就會忘記自己在,愛上他的那一刻心潮的澎湃,以及喜歡他的千萬種理由。
《返老還童》,電影和原版小說有所不同。人物時代的設定,情節的安排,電影在小說的基礎上都有所改動。可是不變的,是返老還童的本杰明巴頓,以及跟隨他一生的孤獨感。
返老還童,多少人的夢想啊!無論是一個孩子,還是一個老人,都是那么的無助,都依賴別人的幫助。本杰明巴頓,在人生最初的老年時光里,以及人生最后的嬰兒階段,分別被父親和兒子強制要求本杰明巴頓做出他們一年當中符合世俗眼光的造型。是的,他的確太奇特了,出生的時候自帶花白的胡子,去世之前,卻像一個嬰童。
書中有一段讓我感觸很深。本杰明巴頓與妻子一見鐘情,妻子喜歡他當時呈現出的50歲男人的成熟穩重,他喜歡妻子的年輕貌美。十幾年后,逆生長的他看到妻子那衰老的面龐,卻怎么也想不起當初因為哪一點想要和她結婚。這樣的時刻,他從精神上進入了對妻子的'審美疲勞階段,對家庭的興趣轉移,去追求一些刺激的東西,比如戰爭。愛情,婚姻,妻子的美貌,因為多年歲月的沖洗,在他那里已經過了保鮮期。生活在現實世界的我們,遇到這樣的問題,又該如何預防與解決?
作文讀后感600字【篇8】
《吶喊》是魯迅先生的一部小說,也可以說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因為里面描寫的人物形象都是那么的生動,用的語音,詞匯都很形象。同時,我也很敬佩魯迅先生那為國為民的做法,放棄去日本留學的機會,決定回到祖國喚醒中國人那頹廢的靈魂!
《吶喊》里的許多篇文章都很獨特,也很有代表性。里面的“藥”,寫的是一個老翁為了救兒子的命用錢來交換血肉饅頭這份“良藥”。里面的人,個個都是愚昧無知,一心只為自己,自私自利的。血肉饅頭可以治病,這簡直就是胡扯!
還有那可笑的阿Q。阿Q的這一生,我表示同情,也表示無奈。阿Q這個人是個樸實但也是個愚蠢的人。魯迅先生用他當做當時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的代表,是很形象的了。他專做短工,窮的只有一條萬不可脫的褲子。他屬于弱者,經常被別人欺負,但是他并沒有反抗的心理,而是用“兒子打老子”的話來安慰自己,來獲得精神上的`滿足。他也很欺軟怕硬,被打之后還去欺負比自己弱小的小D。他參加過革命。總之,他的一生很悲慘!
那令人不能忘懷孔乙己。他滿口的知乎者也,沒錢卻穿著那破舊的長棉衫站在人群里,向別人展示自己文化。還經常賒賬,最后,還是死于他那虛偽的內心下。
魯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這八個字概括了當時的中國人民。《吶喊》不僅是在批判和反應當時舊社會的黑暗和腐朽!
作文讀后感600字【篇9】
對于苦難,你能承受到哪種地步?
作為一個冷酷的作家,余華一步步把我們帶入到這個故事里:一個人,一輩子,一生凄涼,最后只剩下老牛與他相伴。或許你不敢相信人在經歷這么多災難后還有勇氣活著,但余華,就是用這樣樸實無華的語言,讓讀者為福貴的一生允悲。
第一次讀《活著》,我就認定了余華的冷酷無情,他一次次給福貴希望,卻又一次一次把他打入苦難的深淵。福貴經歷了那么多苦難,終于在解放后回鄉,我以為這時他的苦難該終止了,但他還是親眼目睹了兒子、女兒、妻子、女婿的離去。當他決定將外孫苦根好好養大時,外孫卻因吃豆撐死。故事的結尾,只剩下一個叫福貴的老頭和一頭同樣叫福貴的老牛相依為伴。
福貴悲慘的.一生就是那個苦難時代的縮影,那樣的年代,涌現出太多焦躁不安,一個人的命運在那個潮流里顯得那樣渺小,那樣搖擺不定,不值一提。多少人在那種情況下選擇默默承受或者放棄自己,而福貴卻依舊好好活著,帶著一份釋然。
“人為什么活著?”對于這樣一個永恒而沒有定論的話題,余華這樣寫到:“活著是生命本身的要求,也是活著的人最基本的的目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活著本身就是艱難的,生活本身就是不易的。就像福貴,經歷了越多,活著的感覺才更加強烈。只要活著就有希望,無懼死亡與時間的折磨,只要活著,就有向前進的勇氣與動力!
作文讀后感600字【篇10】
簡是一個孤兒,她出生在一個非常窮的牧師家庭,他的爸爸媽媽早就過世了,她的爸爸媽媽非常早就過世了。幼小的簡只能住在她舅爸爸媽媽家。舅父過世后,簡過了整整20年的痛苦生活。簡在這二十年里受盡了折磨。
肉體的痛苦加上心靈上的痛苦,使得簡大病了一場。可她的舅母里德太太依然把她視為眼中釘。簡和她的舅母的對抗愈加公開,堅決。再之后簡被送進了洛伍德學校。
學校里的生活條件非常惡劣,艱苦。在這種教規嚴厲的學校,簡任然擺脫不了折磨。也常常有小孩受不了而病死。簡于是在報上登了做家庭教師的廣告,不久,簡得知叔父過世并留給她一筆遺產,同時,還發現圣約翰是她的表兄,簡把家產給平分了。圣約翰是一個狂熱的教徒,他想讓簡成為他的老婆,并想讓簡和他一起去到印度去傳教,但簡回到了羅切斯特的'身邊。
“你以為我弱小,貧窮,平凡就沒靈魂,沒心嗎那樣,你錯了!我和你一樣有血有肉。我的靈魂在對你的靈魂講話!大家在上帝眼里是平等的!”
多么容易,多么樸實的話語,卻透露出一種堅定與智慧。這樣來看,簡是一個善良,充滿智慧的人。
簡是不幸的,她的一生都非常坎坷,每一步都走得非常艱辛,要付出沉重的代價。但她卻創造了幸運,她的每一步都走的件事而富有價值。
簡的很多事件與優點都值得我敬佩,她雖不幸,但他不畏困難,用智慧去攻破。善良與勇敢,聰明與才能創造了簡。正是這部分,使它成為了出色的女性!
作文讀后感600字【篇11】
這幾天斷斷續續看完這本書,心里頗為平靜。這本關于同性戀題材的書叫做《孽子》,但內容卻毫不低俗下流,也沒有任何裸露的性場面描寫,它寫的就是那群不被社會認可的青春鳥。
就現在來說,當下社會對同性戀的接受程度較十年二十年前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們再也對同性戀不會聞風喪膽,但同性戀仍然是好奇眼光的`打量處。 《孽子》里的每一個人,拋開同性戀取向,是和那些異性取向的人一模一樣的平凡存在,也想過上好日子,也遭受磨難。孽子不孽,甚至更加富有同情心。他們遭受得太多,所以他們的愛心也更多一點。他們的愛要么轟烈,要么隱忍,都是刻進骨頭的深情。他們也有自己的愛好、自己視為珍寶的人事物。老鼠的百寶箱,吳敏的張先生,李青的弟娃,小玉的尋父櫻花夢,傳奇龍子的阿鳳,楊先生的阿雄等一眾青春鳥,傅先生的傅天賜... 他們渴望、追逐,如同飛蛾撲火。那些孽子是社會的籠中之鳥、善良的驚弓之鳥,他們和社會中的其他人,一起交織成一副綺麗的百鳥圖。
白先勇他是不歧視同性戀的,他更像是傅先生或者楊先生,嘆訴孽子們的生活和內心,寬容、細膩、溫柔。“清風徐來,好夢不驚”這刻在扇子上的話也許正是白先勇先生對青春鳥們的期待。
可能受到過不公平的待遇的同性戀看這本書應該會哭吧。
作文讀后感600字【篇12】
“門前老樹長新芽,院里枯木又開花,半生存了好多話,藏進了滿頭白發……”這是《時間都去哪了》的歌詞,表達了對時光飛逝的感慨,對過去的懷念,自己已經長大,而父母也漸漸的老了。曾說,“父母子女一場,就是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今天重讀朱自清的《背影》,觸動心弦,感慨至深。
文章開始講的是父子倆因祖母的過世而相聚,父親無事在家,家里一片狼藉,讀到這里,我的心里也不禁泛起點點澀意。但當我看到父子送別的場面時,眼里心里皆無法平靜。那位年事已高,行動不便的父親,穿過鐵道,翻過月臺,費了好大一番力氣只為了幫孩子買幾個橘子留著路上吃,這時的朱自清看到父親努力卻艱難的背影落下淚來。當父親買完橘子放在朱自清的皮大衣里,好似松了一口氣,踏實而滿足。這就是父親吧,是世間千千萬萬父親的寫照,他們的.愛樸實卻又不善表達。
文章讀到最后,我的眼前仿佛也浮現出了我父親的身影。年輕時的他意氣風發,隨著時間的飛逝,他的兩鬢漸漸出現了白發,眼角也有了歲月流經的痕跡。我長大了,他卻老了,可是他給予我的那份愛只增不減,而他的背影在一天天的瑣碎里顯得愈發溫暖。
我們與父母的緣分不過就這一世,我們既不能留住匆匆的時間,也不能讓父母永遠年輕,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這靜好的時光里,感受家庭的溫馨,感受每一次愛的饋贈。百善孝為先,老祖宗告訴我們不僅要迎難而上成就事業,還要知恩圖報孝敬父母。
作文讀后感600字【篇13】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名叫《2055》的科幻小說。這本許友彬的溫情懸疑類小說主要寫的是:12歲的男孩徐若萱在一次旅行中遭遇雪崩被活埋。四十七年后,也就是2055年,他被一名醫生解凍醒來,發現這時的世界已經變成他所陌生的了:大家不穿衣服,只噴護霜、只能吃“分子食物”、鳥類也滅絕了……還有,不法醫生竟然準備將其他人的靈魂轉移到他的身體中牟利!若萱發現真相后,帶領一個名叫寶貝的女孩一起逃離魔掌。異體人、月亮灣、通天罩……若萱在2055年大開眼界……!!
合上書本,我的思緒依然不能平靜,仿佛跟隨著若萱來到了2055年,想象著2055,我們的國家,我的家鄉,還有我自己,都會變成什么樣呢?會不會也有噴氣式汽車、讀懂別人想法的通天罩呢?豬會不會也變成保護動物、鳥類會不會滅絕?我也會涂上那層保護霜嗎?……這些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會象變魔術一樣出現在我們的.生活里嗎?
2055,看似遙遠,其實并不遠,短短幾十年,世界卻有可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心中的2055,是一個有著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環境舒適,空氣清新的世界,是一個人們互相理解,互相幫助,相親相愛的世界,是一個國家富強,民族興旺的世界。
我們,祖國未來的主人,這一切美好的夢不是都要靠我們去實現嗎?為我們自己加油吧,我憧憬著2055有趣的生活,2055,真實的夢,2055,不遠的未來,我來啦!
作文讀后感600字【篇14】
這是一本極不顯眼的書,深藍色的封面上有一個火紅的深洞,看上去有一點浮躁,可里面的情節卻一波三折,十分離奇,深深的吸引著我,這就是名著——《靈力》。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密卜斯家有個秘密,家族中,每個人13歲都會獲得“靈力”。外公可以撼動群山,制造空地;大哥可以放出電流,發動汽車……在密卜斯的十三歲生日的前兩天,爸爸出了嚴重車禍,躺在九英里外的醫院里。媽媽和大哥一起開車去醫院,其它人則在家等待。在生日宴會時,密卜斯和她的朋友們偷偷坐上了一輛粉紅大巴,離開密卜斯的生日宴會,去尋找爸爸。一路上,密卜斯漸漸發現了自己的靈力——能聽到人們內心的想法,于是她便用自己的靈力幫助別人。
看完這本書,我好像看到了一些和我差不多大小的學生,他們團結,勇敢,智慧,樂于助人。我開始想象。如果我擁有了密卜斯的靈力會怎么樣:如果我擁有了這種靈力,我會在我的爸爸媽媽手上,畫一個笑臉,這樣,他們想什么我都聽得見;我可以去協助警察破案,在嫌疑人手上畫一個表情,我就可以知道他有沒有犯錯。
同時,這本書還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一個人要時刻保持著一顆勇敢,真誠的心,再惡毒的.人也會有被感化的時候。遇見需要幫助的人要及時伸出援手,只要付出,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通過閱讀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一些道理,它與表面看上去的不一樣,真不愧為推薦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