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學生的《智取威虎山》觀后感作文
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那么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帶來初三學生的《智取威虎山》觀后感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初三學生的《智取威虎山》觀后感作文精選篇1
今天下午,我興奮極了,因為學校要組織我們集體看電影。我和同桌搬著椅子朝學校里的大影棚走去,我的心里十分激動,不知道這次學校會放什么電影給我們看呢?
進入大影棚,里面比外面昏暗多了,不過,還是可以看見同學們充滿期待的表情。開始先放了《高速公路的安全》,看得我膽戰心驚的,心想:原來危險離我們那么近,我以后還真是要好好注意安全呀!
不過,如果只放這些安全問題的短片,那許多同學一定都會感到無聊,學校可不想讓我們掃興,好戲還在后頭呢!
下面播放的電影讓我們班每個同學都感到無比興奮,因為我們表演過與這部電影有關的節目------《迎來春色換人間》,這可是我們京劇班的拿手好戲哦!這部電影的名字叫《智取威虎山》,主要講了以楊子榮為主的共產黨員們,與壞蛋土匪作斗爭的故事。電影中的楊子榮可是一個智勇雙全的大英雄,他為了捉住土匪幫,偽裝成土匪,混到里面探消息。故事中除了對人物形象的刻畫,還有許多小動物的鏡頭呢!瞧,那只想吃玉米饅頭的大黑熊多可愛,一開始,楊子榮和戰友還差一點兒誤會它了呢!那只機靈的小松鼠也幫了楊子榮不少忙,它竟然能聽懂人說的話!還有大壞蛋座山雕的寵物黑煞,雖然是個反面角色,但它卻總能讓人哄堂大笑······
我覺得革命前輩,為我們鋪好一條安全平穩的路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我們不僅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長大后還要報答祖國,不讓革命前輩所做的一切白費!
同學們,請好好學習,也為后人創造安逸的生活!
初三學生的《智取威虎山》觀后感作文精選篇2
《智取威虎山》是一部很老的影片,它講述了一個解放戰爭后期,解放軍戰士用小股部隊殲滅了威虎山上的土匪的故事。
在這部影片里,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楊子榮,我深深地被這個人的能力和魅力所吸引,被他的機智勇敢所震撼。在影片中,他有一身好功夫,有機遇,有實力,有目的,更有智慧。在與熊與哨口與老虎的斗爭中,救了自己與隊友,救了有心加入解放軍的松鼠,救了隊伍散亂的老六,并贏得了老六的喜愛。他用他的智慧蒙蔽了敵人的雙眼,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他英勇的做了土匪的臥底,為戰斗勝利建立了基礎,想要贏得勝利,就要了解敵人的弱點,這是用智慧才取得勝利的。
戰爭需要智慧,其實,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也需要智慧,因為,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譬如,遇到歹徒,如果硬碰硬,往往可能會帶來不幸,就必須要利用周圍的有利條件,斗智斗勇,巧妙周旋,最后才能把他一舉拿下。周圍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作為一名中學生,在學習上,同樣也需要智慧,要到難題,有的人是立刻放棄,有的人不放棄,但還是一根筋用同樣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結果問題不但沒有得到解決,而且浪費了時間,如果這時候,能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或許就能迎刃而解了。
也許智力是天生的,但智慧絕對是后天修煉而得。不管多聰明的人,總有些方面的經驗是欠缺的,所以,我們要通過不斷的學習積累智慧。生活中,我們往往會犯很多的錯誤,但犯錯并不可怕,只要知錯能改,看清了自己的缺點和弱點,就能進步,就能邁向成功。
希望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智慧人生!
初三學生的《智取威虎山》觀后感作文精選篇3
智取威虎山中無論是楊子榮的智慧,鎮靜,膽識和應變,還是203的領導能力,和卓遠見識都讓我有所啟迪。
而而最觸動我的,那便是“集體”。在匪徒來襲時,僅憑三十來個人,打出一個團的力量。可以感受到,這不僅是一個隊的小集體,他們心中更有一個人民群眾的大集體,他們已經把集體和自己的生命融為一體了。
風里來,雪里去,是記憶拼搏下的一點一滴。“集體”這個詞,更相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的意境已將不可計數的心融為一體,有著強烈的集體思維的人,頭可斷,血可留,此志不可改,永遠把集體利益擺在第—位,這似乎是—個很奇怪的特性。參加過合唱活動的人都應該體會過,其好處便是,你在歌唱中可以發出聲音也可以不發出聲音,但怕的是你旁邊的人也會這么做。
細品一番,它的諷刺意味也是蠻強的,對于那種“別人回去干”的依賴集體思想刻畫得入木三分。也許,在所有的聲音都停止,沉默中,導師詫異的目光中,彼此低垂的頭下,有—分難以言傳的尷尬,在集體兩字間幽幽穿梭。漢朝文學家司馬遷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集體而死,必是重于泰山,小高波正是為著這座泰山而永生。生與死,千百年來有人歌頌有人笑,更有人長嘆一聲:“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其實生與死只是一線之差,便是有氣與無氣。有人死得氣壯山河,那種人,以著另外一種方式存活,可得其所:有人死了,遭千古唾罵,萬人踐踏,那種人,為求一絲生機拼命乞憐,卻終為土灰。
不必太看重生死,該來的時候會來,該去的時候會去,無愧于自己的生命,更無愧于自己在世界上存活,又何必執著于一個想法或一個將來的結果。關天培身上的刀疤,黃繼光胸膛的槍洞,都一次次地說明了這個道理。美國作家海明威生前為自己撰寫的墓志銘僅有一句話:“恕我不起來了。”對于他的寫作我不熟悉,但這位作家一如此詼諧的態度看待生死,確實讓人佩服至級,對于一個黑暗的墳墓,如同給自己安眠的暖床,又有什么放不開胸懷去面對的?至今不明,他威嚇會以一顆彈結束自己的生命,思前想后,也許,他認為自己已經活夠了,對這個世界不復再有貢獻,且無愧與這個過程。人的思想總是互相矛盾,何況在生與死的本質間,原是一個矛盾,依舊認為,死得其所,便今生無憾。
初三學生的《智取威虎山》觀后感作文精選篇4
我被我爸拽去看電影《智取威虎山》。自從最近連續看了好幾次“八一”之后,我已經快吐了,所以并沒有太大興趣。
當開始后五分鐘,我就意識到這位徐克導演和普通導演的區別。這部電是從一個人的回憶說起——也不能說是回憶,就是看京劇《智取威虎山》引發的臆想——,然后開始講述解放軍通過里應外合奪取威虎山寨,戰勝土匪的故事。
日寇投降后,我國又陷入了長達四年的內亂中。此時,在東北地區出現了幾支土匪,開始趁火打劫。我黨特派了一支剿匪小分隊來打擊東北的土匪。正當這支小隊即將彈盡糧絕時,小隊指揮者“203”等人擊斃了一隊土匪,再獲彈藥,并在附近村莊里找到了土匪屯積的糧食。
為了將日軍遺留下來的軍火庫——威虎山占領,新調到前線的.偵查員楊子榮決定潛入威虎山內部,尋找薄弱點,并加以打擊。在里外的共同努力下,威虎山被攻破,東北也恢復了安寧。
電影里面一度還出現了搞笑片段:因為有個解放軍戰士的綽號叫“坦克”,被土匪誤以為解放軍有坦克,倉皇逃竄,以及里面威虎山的主人座山雕的口頭禪:一個字:_____……還有一段拉屎的片段……無需多說,是爆笑片段。
此外,此片沒有加入那些國產片甚至世界上幾乎任何地方拍的電影里面用來充時間的愛情部分。這一點是八一電影的好處,至少大部分是吧,因為我不大清楚。
好啦,我覺得這部片子的細節拍得很好,不愧是大師。徐克愛用超級慢動作,一顆“幸福的子彈”還要飛十秒鐘。不過這就是這位愛拍恐怖片的導演的精髓吧。一個字:這部片子拍的非常好!
初三學生的《智取威虎山》觀后感作文精選篇5
看完《智取威虎山》,我便感覺到一個詞的含義,那便是“集體”。電影一開始就把我帶到了一個冰天雪地的東北大平原,這里有一支東北人民解放軍小分隊,在團參謀長少劍波(203首長)的率領下,深入林海雪原執行剿匪任務。這股匪徒是原國民黨的敗兵,流竄到我軍后方。偵察英雄楊子榮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打進威虎山內部,探得敵情,配合小分隊里應外合全殲座山雕匪幫。一場斗智斗勇的故事就這樣展開了。
電影中的戰士們吃苦耐勞,在雪原中縱橫,與敵人做艱苦的斗爭,在斗爭中,戰士們高度發揮了軍人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戰勝了常人所難以忍受的艱苦,克服了想像不到的困難,在冰天雪地里,偵察奔襲,斗智斗力。情節一環扣一環,精彩紛呈,我沉浸在這群英雄的故事里,跟著他們一道跨谷跳澗,滑雪飛山。跟楊子榮一起打虎上山,跟少劍波一道指揮戰斗……我被這些英雄的故事深深地打動著。
電影里的每一個人物都那么活靈活現,個性十足。如年輕有為的軍事將領少劍波,他的沉著冷靜、不驕不燥、英勇善戰、足智多謀都令我欽佩。在我印象里最深還是楊子榮,從我讀過《林海雪原》的原著起,他就一直是我崇拜的英雄人物。為了徹底消滅最后也是最頑固的威虎山上的頑匪,少劍波和楊子榮數夜未眠,共同上演了一出機智壯烈的“智取威虎山”……
在如今的社會,這樣的精神似乎也消失殆盡,每個人都在極力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去考慮集體的利益。也許有人會說,現在已經沒有什么土匪了,團結起來也沒多大用去。是的,土匪是沒有了,可是敵人依然存在,同時,我們還有民族復興要去實現,更何況如今國際競爭這么激烈,不團結怎么才能立足于世界,怎么樣才能在世界大潮中不被淹沒。
《林海雪原》中,講述的不僅是解放戰爭初期的剿匪斗爭,它所表現出的更是一種智慧,一股勇氣,一種精神。它永遠也不會退出歷史舞臺,它會永遠存在于每個人的心中。因為它不僅僅是那個時代的驕傲,更是我們現在的標榜。
理想,是人生的燈塔,更是人生的彼岸。有了理想這盞明燈的指引,我們才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前進的方向。我體會到作為青年,一定要有自己的奮斗目標,并具備堅強的意志力、勇于拼搏的氣魄,決不放棄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