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大課堂第十一課個人心得感悟觀后感
燈塔大課堂第十一課開播了。太平盛世你們隱姓埋名,默默奉獻;如今病毒肆虐,你們臨危受命,力挽狂瀾,只因心中裝有中國人的那份責任與擔當。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燈塔大課堂第十一課觀后感心得,方便大家學習。
燈塔大課堂第十一課個人心得感悟觀后感【篇1】
今年的春節和往年的不太一樣。春節期間原本車水馬龍的街道現在變得格外空曠,車輛行人屈指可數了;餐館原本都是座無虛席的,現在變得門可羅雀;原本公園在過年的時候都是人山人海的,但現在變得空空蕩蕩;原本商場一直都是熱鬧非凡的,但現在變得冷冷清清……人們都去哪了呢?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大肆蔓延全國,人們都待在家里躲避病毒了。
這場病毒來勢洶洶,短短10多天確診人數逾2.8萬例,舉國上下迅速全面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無私奉獻的醫護人員放棄和家人團聚的假期,一直堅守自己的崗位;懸壺濟世的醫學科研專家趕赴疫區前線,遏制疫情,保護億萬中國人;英勇無畏的人民子弟兵援助抗擊疫情工作;正直善良的新聞工作者排除萬難每天第一時間為我們提供最新的疫情信息;敢于擔當的黨員干部做抗擊疫情的排頭兵;企業家、海外同胞慷慨解囊;國際友人捐贈物資……,還有自覺自律宅在家不給國家添亂添堵的你我他。少出門,不訪友,勤洗手,常通風,關注疫情,不傳謠言,大家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在這眾多的英雄人物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鐘南山院士,84歲高齡的他坐上廣州開往武漢的高鐵,趕往疫區前線,帶領著醫護人員共抗病魔。鐘南山院士每天高強度的工作,夜里只能睡4個多小時。當看到他雙眼浮腫和大家匯報疫情時,我感到萬分心疼,難怪人們都說:“有袁隆平就有飯吃,有鐘南山就不怕生病?!辩姞敔斈褪谴蠹业闹尾 傲妓帯?,您就是大家的“定心丸”啊!我要向您學習,將來做一個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效勞的人。
在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還出現了一些“害群之馬”。有為了錢財捕捉野生動物的人;有滿足自己的味蕾食用野生動物的人,有發國難才售賣不達標口罩、哄抬價物的無良奸商……請你們這些人醒醒吧!“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有國才有家”這個道理你們難道不懂嗎?
武漢必勝!中國必勝!我相信人們眾志成城,團結一致,一定會戰勝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的。很快我們的生活又恢復了平常的樣子:大街熱鬧了,商場熱鬧了,公園熱鬧了,我們開開心心的背著書包上學了……
燈塔大課堂第十一課個人心得感悟觀后感【篇2】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今年元夜時,物是人非事事休”。我們的家園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新型冠狀病毒,它帶著皇冠肆意游走在神州大地,以最強勢的傳染性迅速在全國蔓延開來,九州華夏頓時一片沉寂。
因為它,我們無法去上學,無法與家人歡聚一堂,無法沐浴在立春的陽光里。每個人都戴著口罩、躲在家里、害怕被傳染……但在這一片恐慌之中,全國各地醫務工作者立下了戰書,按下了手印,他們在團圓的日子里紛紛馳援武漢。他們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給了患者生還的希望,帶患者重見明天的太陽。他們每天都要穿著幾十斤重的防護服,常常餓著肚子不吃飯也不愿換下防護服,因為浪費一件防護服就意味著可能少救幾條人命。他們本同其他普通人一樣,也為人子女,為人父母,有著自己的家庭和幸福,可他們在這艱難的時刻挺身而出,不顧個人安危,舍小家為大家,同病毒英勇抗戰。
雖病毒可怕,但沒有過不去的冬天。因為我們有堅守戰場的鐘南山爺爺,有無私奉獻的醫護人員,有成千上萬默默奉獻的國人。我堅信,在大家的團結一致下,病毒很快會不戰而退。
因為疫情嚴峻,開學的日子也被延遲。在無法外出的日子里,我與時間爭分奪秒,完成了寒假作業,也開始在家里上起了網課。雖然在敬愛的白衣天使面前,我是多么渺小,但作為一名學生,我懂得有一種奉獻叫“不添亂”,現在好好讀書,用心學習,等到長成之際,有召必回!
燈塔大課堂第十一課個人心得感悟觀后感5篇精選
燈塔大課堂第十一課個人心得感悟觀后感【篇3】
武漢嚴重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這個寒假注定過得不安穩。西鄉也不例外,這座有著“小江南”之稱的小城,像是被人突然按下了暫停鍵,原本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車輛,現如今仿佛消失了一樣;原本熱熱鬧鬧的公園和廣場也變得冷冷清清;原本可以和親戚朋友一起聚會歡度春節,而現在只能呆在家里“望門興嘆”……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這種病毒潛伏期長,以飛沫和接觸傳播為主,被傳染的可能性極大。在重大疫情面前,最先挺身而出的就是我們的白衣天使,他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為患者筑起生命防護之堤,讓大家仿佛看到寒冬里的一縷陽光,灑在每個人的身上,給我們帶來無限的溫暖和希望。白衣天使們恪盡職守、臨危不懼,穿梭在生死之間,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他人的生命。
在這個戰場上,有一位值得我們敬佩的80多歲的老爺爺鐘南山院士。已經耄耋之年的他,依然掛帥親征,奔波在抗戰一線,與新型冠狀病毒戰斗,真令人佩服!
我們也要像鐘南山那樣,做一個有知識、有學問、刻苦鉆研的人。知識不僅能改變我們的生活,還能救人于水火。當我們遇到困難,要勇往直前,用知識戰勝困難。
我堅信這次疫情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必將戰勝攻克,正所謂“眾志成城,共渡難關”。
面對疫情,每一個青少年都應該聽從指揮,做好安全防護,盡量避免出門游玩,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不添亂,為這次打贏疫情戰役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燈塔大課堂第十一課個人心得感悟觀后感【篇4】
的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擾亂了大家的歡樂……武漢新冠狀疫情爆發,使得武漢及全國上下都措不及防。盡管疫情如此嚴重,但總有一群“白衣天使”,帶著那一份責任感,奮不顧身,勇往直前。
他,84歲的鐘南山院士,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在武漢疫情爆發時刻,鐘南山沒有一絲退怯,第一時間奔赴武漢。每次會診前,鐘南山總是會到患者身旁了解疫情,或安撫他們的情緒。除此之外,還有73歲的李蘭娟院士,與鐘南山及醫療科研小組,研究出了檢驗新冠狀病毒的藥物,這為抗擊疫情做出了偉大的貢獻。那些在疫情前線的醫生和護士阿姨仍然不眠不休,不顧隨時被感染的風險,奮力搶救每位病人。
他們,是小區保安和環衛人員。小區保安堅守崗位,檢查進入小區人員的情況,防止疫情擴散;環衛人員默默無聞運走小區垃圾,消毒小區公共區域,給大家提供安全整潔的環境。也有不少社會熱心企業和人士紛紛慷慨解囊,但是也有的商業家借機哄抬物價,同時造成搶米,搶口罩等現象,可能會導致病毒的進一步傳染。造謠傳謠事件也時有發生,可能會觸及相關的法律。正所謂停課不停學,莘莘學子的學習也轉為上網課。是的,正因為有這些無私奉獻的園丁,我們的未來才更好,相信春天來了,勝利也就不遠了……
在此特殊時期,雖春寒料峭,卻暖流涌動。面對新冠疫情,我們要做到勤洗手,出門帶口罩,用實際行動努力學習知識,學有所用,學有所值,時不我待,不負韶光。其實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他們很普通,卻不平凡,他們是血肉之軀,卻筑起城市的長城堡壘。
保護好自己,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我們一定能夠戰勝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打贏這場戰爭!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讓我們萬眾一心,戰勝疫情,我們有信心,能共渡難關。
燈塔大課堂第十一課個人心得感悟觀后感【篇5】
“爆竹聲中 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這個歡樂而又祥和的春節寒假里,我們卻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新型冠狀病毒。
它主要來自于人們貪婪而又愚蠢的念想——吃野生動物。原本只想吃個新鮮,卻不知一吃,吃出了一場大災難。
這病毒一次又一次,不顧人們的警告,越發肆虐地剝奪了一條又一條鮮活的生命。只要一人感染上,那么與它近距離接觸的人,一個也跑不掉。邪惡、狡猾的病毒,還通過風的傳播叫醒了其他的伙伴。就這樣,被感染的人越來越多,它也越來越猖狂。
這病毒一次又一次不顧人們的強勢壓迫,給人類帶來了越來越多的不便。許多藥店里的醫用外科口罩一搶而空。感冒藥,退燒藥通通不賣。所有的景點,門店所一律關閉。所有的高速公路全部封閉。進超市還要量體溫、做登記。而人們小心翼翼做的這一切,目的只有一個:防止病毒散播。
為了與病毒抗爭,與生命賽跑,無數逆行者“舍小家為大家”,毫不猶豫走上抗疫一線。
一位84歲的老人,本該是頤養天年的年紀,卻在第一時間奔赴最危險的地方。他用行動激起了國人的血性,告訴了全世界:中國,你能行,他,就是鐘南山院士。
一個本該在職業場上拼搏的歌手,卻把自己賺下的每一分錢,毫不猶豫地捐給了那些需要的人。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那個普通不能再普通的身影。她用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無私奉獻,讓我們在無情的災難中感受到了人間真情。她無數次地累倒在了重災病區,卻又保持著清晰的意志,繼續用行動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她像一顆拼命頑強生長的野草,向世界詮釋:“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她,就是韓紅。
還有無數沖鋒在前的醫療人員,無私奉獻的志愿者,奮勇向前的子弟兵……他們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平凡或偉大,匯成一股抗疫大軍,昂首挺胸,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帶著必勝的信念,向病毒挑戰。他們人美心善,是最美逆行者,值得我們敬佩。
這病毒來自何處,何時才能被打敗?我們無法預知。眼下,我們要做好防護措施,安心在家里聽好每一節課,認真做好每一次作業,耐心的等待勝利歸來的那一天!
讓我們攜起手來!用自己必勝信念,把最美逆行者的無私奉獻,當成我們最大的動力,一起來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