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師發布儀式觀后感心得體會
最美教師發布儀式開始了!最美老師,美在責任。他們的責任心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盡心、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度。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最美教師發布儀式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美教師發布儀式觀后感心得體會篇1
今天晚上觀看了中央電視臺20_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仲咸平、劉坤賢、廖占富、張興瓊、吉思妞、廖樂年、潘立華、阿力太、楊元松、王金花、格桑德吉、會澤七子,一個個閃亮的名字,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讓在場的人無不動容。
最美鄉村教師,給大家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可能只是一個字——“愛”。
鄉村教育是中國教育的根,是中國教育的希望。中國教育的品質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的鄉村教育品質如何。沒有鄉村教育的現代化,永遠不會有中國教育的現代化。因此,鄉村教師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鄉村教育的品質如何,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鄉村教師的品質如何,因為決定教育品質最最關鍵的因素,就是站在講臺前的那個人。
當然,愛是教育的底色。教育沒有愛是不行的。教育沒有愛,就好像池塘里沒有水,這是前輩先賢早就告訴我們的道理。但是,教育的發展需要教師的成長,教師成長需要強大的專業支撐。沒有對于教育的深刻理解,對于孩子的深刻了解,對于所教學科的深刻把握,就永遠不可能讓教室成為匯聚偉大事物的中心,永遠不可能真正地讓孩子對知識產生無限的向往,也就不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教育的偉大功用。
所以,決定教師品質的,除了愛,還有智慧。如果說,愛,更多的是指教師的職業認同的話,那么,智慧,更多地是指教師的專業發展。在教師的成長歷程中,職業認同和專業發展是重要的雙翼,缺一不可。職業認同,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是教師成長的內在力量。
把愛和智慧完美地結合,可能是我們永遠無法企及的教育最高境界,卻必須成為我們擁有的理想朝向。只有這樣,只有朝著這個方向堅定前行,我們的教育才可能越來越接近理想。尤其對于鄉村教師來說,所處的環境相對而言物質條件比較匱乏,教學條件也比較艱難,就更需要智慧。一旦擁有足夠的教育智慧,不僅可以取長補短,更可以避短而揚長。
愛應該與智慧同行,愛才有深邃雋永的價值。智慧應該與愛同行,智慧才有生命的溫度。讓愛與智慧同行,這不僅是教師成長的不法二門,也是我們在任何教育活動中必須做出的選擇。“最美鄉村教師”的至高榮譽,絕不是這些鄉村教師的終點,而應該成為這些美好心靈新一輪成長的起點。
20_尋找最美教師頒獎典禮觀后感_觀20_尋找最美教師頒獎典禮有感
最美教師發布儀式觀后感心得體會篇2
當激昂的音樂伴隨視頻出現的那一刻,每一個畫面都是那樣的扣人心弦,令人動容。鏡頭中閃爍出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臉,老師們認真輔導的情境。而有這樣一些人,心甘情愿的為孩子們付出自身的一切,真正做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諾言。
看過《最美教師》的晚會后,我想我深有感觸,因為他們的樸實、無怨無悔的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的教書育人,從不懈怠的品格,讓我由衷欽佩。他們雖然物質上是清貧的,但精神上是富有的,他們桃李滿天下,他們無愧為師者的稱號。
最使我深受感動的是王金魁的動人事跡。王金魁,雅號:鄉土教練。擅長:足籃排、田徑、曲棍球、乒乓球教學研究。他是政協大連市旅順口區第四屆委員會委員。“默默耕耘三十載,累累桃李百余棵;雛鷹終成雄鷹展,豪情化作兩鬢白。”是王金魁老師從教生涯的真實寫照。34年的體育教育教學工作中,他始終以校為家,踏實勤懇工作,從不考慮個人的得失。他先后向國家、省市輸送高麗華、宋毅、蔣希尚、高峰等各類優秀體育人才近百名。他經常帶病工作,由于積勞成疾胃穿孔做腹腔手術、患腎癌左腎切除,目前仍堅持在教育教學工作一線默默奉獻。他培養的近百名各類體育人才,是從磚頭瓦塊、拖把木棍當體育器材開始的;是從給學生買鞋買襪子、騎自行車接送學生開始的;是從一個一個做家長工作開始的。第12屆全國運動會他獲得曲棍球特殊貢獻獎。由于他的勤懇工作,多年來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師生家長、社會的認可和一致好評。獲大連市仁愛之師,獲全國優秀教師。第一個球桿是王老師用托不把做的,為了給孩子們訓練他去撿專業隊用過的.不要的球桿,到后來為了孩子們的訓練聽到專業的球場改造,去為孩子為撿回來了整個球場。
同是教師隊伍中的一員,我敬佩、感動的同時,更多的是反思。反思自己的付出。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我有著比他們優越的環境,卻做不到他們的最好;我有比他們優秀的孩子,卻沒有他們的身體力行。長久以來,可能占據我內心更多時候的關鍵詞是“浮躁”與“茫然”。
這些最美的老師,他們用一生的付出,用一生的愛,用一生的無私奉獻使校園變得更美麗。魏書生曾說過:"教育是一項可以給人以雙倍精神幸福的勞動。"做幸福的教師,是目標;幸福的做教育,是踐行;做教師的幸福,是成功。”而幸福是一種選擇。每個人都擁有一種最偉大的力量——選擇的力量。當你選擇幸福之后,就會發覺自己比以前要快樂的多。
教師,人類最神圣,最圣潔的工作。為孩子開啟了人生,點燃了希望,放飛了夢想。突然之間,我覺得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多很多,想立刻投入我那可愛的孩子們中間,感受我全部的愛和一切。
最美教師發布儀式觀后感心得體會篇3
在踏上教師這個崗位之前,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是向往的,因為是老師把我們從懵懂的世界里帶到一個充滿著知識的世界里,是老師讓我們從一張白紙成為祖國和社會的棟梁之才,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老師們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年華獻給了教育事業,他們的精神讓我非常感動,于是我追隨內心的召喚走上了這個令我向往已久的三尺講臺,開始了自己的教師生涯。而在前不久看到的“尋找最美教師”頒獎晚會上,最美教師的事跡又讓我對“教師”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們中有的是學界泰斗,卻仍奮斗在教學的第一線;有的是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上,關心學生的方方面面;還有的老師用自己的努力,打開學生內心的窗戶。雖然他們的事跡各有不同,但他們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
我感動于他們的對教育事業的執著。不論是85歲的學界泰斗陳先達還是雙眼幾近失明卻仍然堅守講臺的蘇德礦,不論是“化緣校長”莫振高還是堅持“一個都不能少”的藏族老師加措,他們都用自己的行動訴說著他們對教育的熱愛和堅守,他們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但他們用淡泊名利、執著堅守、甘于奉獻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個偉大的教師形象。
我感動于他們對學生最真誠的愛。譚蘭霞是一位鄉村教師,她用自己的努力把一個個留守兒童留在學校里,堅持用教育,用學習改變孩子們的命運。面對比留守兒童更特殊的盲人孩子,音樂老師張龍用音樂在孩子們干涸的心靈里播撒出一片希望的綠洲,讓他們感受到五彩斑斕的世界。正是懷有對孩子們無私的真誠的愛,他們才能在這個崗位上做出不凡的成績。
我感動于他們不斷學習,努力進取的精神。作為老師,除了教育學生,自己更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我們的教育活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學生。徐菊萍老師始終堅持蹲下來來和孩子們交流,堅持推廣自主游戲,讓孩子們在做中學。葉德元堅持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做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這些老師的做法受到了學生的歡迎,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讓我深感敬佩,也促使我努力向他們學習。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人們這樣評價老師,而最美教師則用自身的行動詮釋了這句話的深刻內涵。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辛勤耕耘的身影,看到了他們在艱苦的教學環境中的堅守,看到了他們對美好教育理想的追求。他們是蕓蕓眾生中最平凡的存在,但他們又是最堅實的脊梁,他們在平凡中書寫著偉大,他們用這份偉大震撼著我們的內心。
最美教師的事跡讓人感動,也讓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我肅然起敬,在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奉獻,學到了堅持,更學得到了對學生的無私的愛。在以后的教師生涯中,我將以此為準則,把他們作為自己的榜樣,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為培養下一代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