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神偷觀后感150字
寫觀后感需要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避免使用過于專業或者難以理解的術語。好的歲月神偷觀后感150字要怎么寫?小編給大家帶來歲月神偷觀后感150字,供大家參考。
歲月神偷觀后感150字篇1
今晚看了《歲月神偷》,感悟太多,我將寫下我此刻的一切,讓此刻的我用文字記錄下來,成為永恒的記憶,讓心愛的人兒也能看到,讓我們共同感受,共同為那份情節而感動。
整個電影中,兩個細節讓我異常感動。第一個細節是進一對他的女友說的,魚兒是最歡樂的,因為它的記憶僅有三秒鐘,它從魚缸的一頭游到另一頭,它的悲傷和痛苦的事全部忘記,留下的只是剛開始的那份心境。第二個情節是進二他奶奶對他說的,如果你異常想念一個人(那個人已經不在人間),你就把你所有你最喜歡的東西拋進苦海,最終把苦海填滿了,你就能見到你想見的人了。步明白為什么,就是那么的讓人的心弦跳躍。
電影名叫歲月神偷,我的理解是弟弟進二把他所有喜歡的東西都送給他逝去的哥哥,那些東西都是小進二偷偷摸摸從別人那拿的,不該說拿,應當是偷,呵呵。無論是偷還是拿,他的心靈是完美的,完美的讓人不能用那些難聽的詞語去描述他,所以只能說神偷。我很喜歡進二,小小年很聰明,也很懂事,明白哥哥得了白血病之后,他常常跑到醫院去陪哥哥,8歲的他不明白什么叫做血癌,什么叫做死亡。在他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完美。
電影中也有美麗的感情,有進二父母恩愛,相濡以沫。也有進一跟他女朋友的完美感情,進二是高中生,她是另一所中學的學生,進一在學校里是優秀的學生,并且他有驚人的運動天賦。當進一明白她是富家千金,他明白他們的距離是那么的遙遠,也許命運注定他們是一個凄美的結局。之后,那女生去了美國,暑期回來的時候,發現進一生病了,最終還死去。對她是什么打擊,也許只是陣痛而已,陣痛之后就忘記了。也許中學的感情就這樣,那么完美,而又那么經不起歲月的打磨。進一走了,她呢?影片中沒有揭示。
也許我的上頭這些文字,很難表達出我心中的情感。就這樣吧,已經十點多了,我要洗漱了,準備睡覺,不明白親愛的她此刻在做什么,好想跟她講話,好想跟她聊天,但她也許太忙了吧,我能守候,今日,明天,下個月,明年,或者一輩子。就像山楂樹之戀的老三說的,我不能等你三年零一個月,我也不能等你到20歲,我等你一輩子。
歲月神偷觀后感150字篇2
在幻變的生命里,歲月,原是最大的小偷。
若不是北京的夜太深,風太大,來往的路人太匆忙誰也看不清旁人的臉,我也不會選擇在這樣一個春風沉醉的任由淚水從眼角滑落;若不是音樂太美,故事太傷感,我也不會強壓著近乎哽咽的聲音給父親給遠在南國的父親忽然打去電話。我只是說“爸爸,很久沒和你說話了,問候下”,我沒能說我是看了一部叫《歲月神偷》的電影被觸動了心中那根敏感的神經而想念他和母親。
雖然這部精雕細琢的電影在劇情依然還稍微有些俗套,窮二代男與富二代女的愛情,患上絕癥結尾勢必死亡的男主角,生活艱苦卻又樂觀面對現實的小老百姓,無時不在烘托凄美氣氛的悅耳音樂,哪個也不能免俗,但這并不妨礙看電影的俗人們被打動。
愛情與親情,平凡又殘酷的現實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這樣的元素只要組合得當放在任何時代都是最能打動人心的,看看那些充斥著熒屏和銀幕的電影電視哪一個又逃得開這些俗套,哪怕連唐僧、孫悟空也要與人與妖轟轟烈烈的談起情愛來。而作為導演羅啟銳與編劇張婉婷這對金牌組合最讓人稱贊的就是他們將香港六十年代人們的拼搏精神帶入到故事中,生活苦不堪言,但是像羅太所說“做人,總要信,總要信”,像葉倩文與杜德偉所唱“信世間始終全美”。
看似簡單俗套的電影情節,即便不去深入挖掘和解讀,觀眾也不難看出那些潛藏在其中的其它關鍵詞,殖民地、粵語殘片、老港星、教會學校、內地人移民香港、香港人移民國外、英文歌曲……太多太多被歲月偷去的記憶,通過影像制造出的幻覺又被拿回,然后亦夢亦幻的像針尖一般或輕或重的扎人心的深處。
大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承載了太多的沉重的擔子,好在任達華、吳君如、秦沛等一眾資深香港電影人不搖不晃的將擔子穩穩的抗在肩膀上,而哥哥與弟弟(特別是弟弟)的演繹也給人驚喜。要解讀那些深刻的意義,留給專業的影評人們,要借電影抒情,就留給我等這樣的凡夫俗子。只道是,不傷感,怎能不傷感。回首驚覺,天地無情時光最難留,人生幻夢歲月是神偷。
歲月神偷觀后感150字篇3
《歲月神偷》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電影中一個雖貧窮但都過的十分幸福,簡樸的家庭,這個家中有兩個兄弟,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哥哥比弟弟整整大了八歲,哥哥十分優秀,憑著自我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自我夢想的大學。在學院里面哥哥認識了一個女孩,并且十分喜愛她。但直到有一天,哥哥明白了女孩的家庭十分的富有,或許是深知自我配不上她,于是從那以后便和女孩少了聯系。而弟弟則與哥哥相反,他十分調皮搗蛋,并且很喜愛偷東西,他所偷的每一樣東西都是他自我所喜愛的,他的學習也很差。他們的爸媽呢對他們兄弟倆也很是疼愛。
可是好景不長,他們一家所待得小街鎮來了臺風,臺風過后,家里已所剩無幾,但壞事卻接二連三,他們發現了哥哥有病,因白血癌過多的——血癌。父母賣了許多貴重的東西,才好不容易有了為哥哥治療的費用,他們期望給他最好的治療,最終卻還是無力挽回哥哥的生命。在那之后,弟弟把自我以前偷來的所有東西統統都扔進了苦海,正因奶奶說過:把自我最心愛的東西都扔進苦海,就能與自我想見的人見面。過了幾年后,爸爸也去世了,只剩弟弟和媽媽兩人在世上相依為命,弟弟經過發奮也考試了以前哥哥考上的那所學校。之后他和媽媽一齊去看了爸爸和哥哥,那天天空出現了彩虹,而彩虹下方是那對母子的身影。
這部電影看得騸人淚下,世間所有情都可貴,有感情、友情,而親情卻無價。沒有哪一個父母愿意放下自我的孩子,哪怕僅有一絲期望也不愿放下。失去孩子的痛是無法測量的,更無法想象的,既然這樣,我們更加就應在他們有生之年,好好學習孝敬父母,自我所有的優秀和好都是父母所驕傲的,僅有愿意,不會有做不到的!
歲月神偷觀后感150字篇4
溫情電影大都簡潔不夠羅嗦有余,但這部片這方面還不錯,只是之后進一死和之后進二回憶哥哥的兩段稍嫌拖沓,90%的節奏還是比較正常的。
本片又名《1969太空漫游》,應當純粹是在小孩的立場講的,而片中采用小孩戴魚缸的視角對1969的香港街景速寫,讓這個處于動亂中的城市顯得不那么慘淡和艱難,也留給觀眾更多想象空間。
導演羅啟銳以往是許鞍華的助理導演,貌似兩人也有比較一致的教育背景,所以兩人拍出來的電影都透著一樣的調調,懷舊,細節處體現溫情,一樣喜歡用稍微泛黃的畫面,意圖從小處著手反映整個社會的狀態。1969的香港受盡英國壓迫,官員腐敗,還有偶爾經過的臺風侵襲,這些在片中都有反映出來,而借以這些事件,也充分刻畫出了一個頑強奮斗在底層的男人的堅強意志。
任達華在秦沛店里理發的時候說,當初一個顧頭一個顧腳,想著怎樣也好過,為什么此刻變成這樣,顧的了頭就顧不了腳。
我最怕的就是這種故事,一個人有本事肯吃苦,卻怎樣努力也改善不了自我的生存狀態。追根究底是社會變化太快,很多人跟不上變化的步伐,于是只好被時代的洪流拋在最終,艱難度日茍延殘喘。這能怪誰呢?很多事情道理是說不通的,有手藝不代表就永遠有飯吃,就像哥哥跟弟弟說的:“這個世界上沒什么是永遠有效的。”人都像螞蟻一樣生活在這個時代里面,卻必須有堅韌的神經和大象的眼界,有時候都不明白是該感激這個時代還是該喟嘆這個時代。
或許我們也該相信那個堅強樂觀的女人所說的話:一步佳一步難,一步難一步佳。“做人總要信!”這是那個女人的信念。聽起來就像是空洞盲目的迷信,但誰又能說這種宗教式的信仰不能支撐你度過一場又一場臺風呢?我一向覺得堅強啊毅力啊這種東西,在絕望和底層的人民當中體現的最深刻又最體現不出來,因為你無路可逃,只能選擇堅強。與其說這是一種精神,倒不如說是人求生的本能。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并不用選擇堅強,只需要選擇tobeornottobe。
生活并不是導演,導演是使勁把人往絕望里整,而生活總會給你留點縫隙。被臺風刮的七零八落的房子和作為全家人期望的哥哥的死亡,打擊總是接踵而至毫不留情,而如果選擇活著,日子總要過。等到媳婦熬成婆,一輩子也就這么過去了。而活著的人們,都偉大。
另外本片有很多鏡頭都處理的十分美。這種美除了帶給觀眾很大的感官享受,也體現出了導演的浪漫情懷。聽說這部片是自傳式電影,那么我們也大能夠從這樣的處理方式中窺得導演豁達的心態。這樣一來,這部片子的主旨大概能夠歸納為:絕望艱難什么的,經過之后都是一首詩。
歲月神偷觀后感150字篇5
一個人,獨自看完《歲月神偷》。
夜的靜謐,阻不住時光悠悠,有時候,真的害怕夜的降臨,因為一天的疲憊的身軀尚未得到放松,卻又要在黑夜中為新的一天而奮斗。生于塵世,或許不該有太多的要求,因為你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要遠走。沒有痕跡的腳步,踏不出生命的節奏。與其混混噩噩地過一世,不如平淡如水地過一世。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趁著年輕趁現在,用青春去打拼、一個美好的未來。我能理解恨鐵不成鋼的無奈,也能讀懂為兒女犧牲一切的大愛,只有父親能包容我們犯下的種種過錯,只有母親能撫平我們心靈的重創,只有哥哥能給我們渴望的呵護,那一句“不怕,哥在這兒”深深地撼動冰封的心,有哥真好!可是,縱是鐵打的身子,也經不住病魔的纏繞,當哥無聲地倒下,才突然意識到他的重要。曾經,因為他損壞了我心愛的東西,我跟他大吵大鬧;但當“戰亂”平息,我們依舊哥倆好,他仍然陪我笑、陪我鬧……
當我發現他已然遠去時,突然發現很想念他溫暖的懷抱。為了見他,我按照奶奶告訴我的方法,把喜歡的東西全部收集起來,扔進死海,我相信,總有一天我能把死海填滿,因為奶奶曾說過:“只有死海被填滿,才能再見到想見的人。”雖然后來,長大的我知道那只是一個傳說,但是,我還是堅持相信它,因為媽媽常說:“做人,總要信。”當父親顫抖著雙手按下錄音機的鍵,耳邊傳來哥哥用生命譜寫的曲子……悠揚的歌聲,再一次劃破我顫動的心……
我忘不了雨中父親倔強的背影,劃破了手掌,只為替哥哥拔一棵小數,放在他的墳頭遮蔭……當父子倆手牽手時,我才感覺到父親的高大,歲月滄桑染白了他的雙鬢,為了給兒子治病,他可以半夜去當掉身上僅剩的手表……一切的一切,只是為了讓這個家更好,金銀財寶,都不及一家團圓來得重要。一家人在一起,或許日子些許拮據,但是簡簡單單,快樂就好!
歲月神偷觀后感150字篇6
是啊,最終的結局都一樣,只是過程不同,所以還有什么好怕的呢?我也不怕,就像《我們天上見》里孫女問姥爺說,姥爺你怕死嗎?姥爺說不怕,活著有你,死后可以去找你舅舅。所以從奶奶離去的那個時候開始,我就不怕了,因為死了以后可以去找她。雖然不知道能不能找得到,但是結局過程卻是一樣的,就夠了。
《歲月神偷》里看著弟弟動不動就哭,什么都不知道就只想著自己想要什么就要弄到手的態度,心里想著小孩子果然麻煩,但回憶起自己的小時候又何嘗不是呢?只知道我想要什么,哭一哭鬧一鬧可能就有了,要是沒有得到反而挨了一頓批,但轉頭也就忘了。從不不會像大人那樣考慮得全面,體驗得艱辛。又何嘗不是傻一步走一步過來的呢?歲月偷走了很多東西,但也回饋了好多東西,這種舍與得并不是因你意愿就可以決定的。
從哥哥被診斷為“血癌”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他在那個年代要英年早逝的命運,看著他躺在病床上,媽媽一再的安慰說我們家的進一那么厲害,肯定會好起來的,我們家的進一可是---冠軍,絕對會熬過去的。媽媽她知不知道其實自己是在自欺欺人?其實是知道的,看著她給招牌涂油漆是說著做人要信,但又流著眼淚的時候,就已經知道這個結局,但是又能如何呢?生活并不是你想放棄就放棄,想停止就停止的,它迫使著你向前走,迫使著你去做出決定,如果你不回應,它甚至就裹挾著你往前走。可能愚昧不理性,但是那一點點信卻是她的支撐,活著的支撐。回想那時候我握著奶奶的手說著沒事,你可以的時候,即使知道要離去,但就是執拗得認為她會被眷顧,因為她可是奶奶啊,說活說的頭頭是道,辦事辦得雷厲風行的奶奶啊,在我頭上撐起一片天的奶奶。但是如今呢,誰真的會沒了誰就過不下去了呢?哥哥走了,幾年后爸爸也走了,姥姥在不知不覺中也走了,一家的頂梁柱走了一個半,但幾年后媽媽和弟弟仍能活著笑著去祭拜那些已經死去的人,即使再艱苦卻仍要活著,不會那么輕易說放棄。所以目送著哥哥與爸爸的離開,剩下的人還會怕些什么呢?生離死別何嘗不是一種坦然。
歲月偷走了那么多的東西,帶走了將要離開的人,留下了也注定要離開的人,帶走了你回不過去的過往,留下了將要成為過往的現在。留戀、嘆息、惋惜,那也是歲月的饋贈啊。
歲月神偷觀后感150字篇7
午夜時分看老片《歲月神偷》,感動的一塌糊涂。
歲月是神偷,偷走的是一段朦朧的還來不及綻放的感情,偷走的是一個有夢想少年的生命,但留下的是溫情。人生也許一腳邁出的是“難”字,一腳邁出的是“佳”字,但只要有“信”字,一切苦難都要過去。
影片結尾羅媽帶羅進二去看羅進一,墳前的那一株開滿紅色小花的樹還有天上的彩虹五不給沉重的風雨人生帶來期望。這種手法無異于魯迅先生在《藥》一文結尾中添加的花環。羅進二這個8歲男孩,這個經常戴著玻璃魚缸看世界,這個有著很多困惑的男孩,在哥哥與父親相繼去世后最終長大了。也許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
想起前幾日和v教師閑聊,要拍好一幅作品攝影師得先構思,初步構想畫面的重心,研究近景遠景的層次,再經過對色彩、邊角等的處理……那天,我似乎明白了一點點。
真正的作品都是有生命的,無聲的,有聲的,流動的,靜止的,藝術家、作家等總試圖向人傳遞對生活的理解。當然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問同事9歲小男孩動畫片《冰雪奇緣》好看嗎?答案是太好看了,愛莎的魔法實在太厲害了。我問自我,它好看嗎?回答是主題突出(愛能創造一切奇跡,愛能融化冰冷的世界),畫面精美,動漫效果好,不愧是迪斯尼公司出品的極富想象力的作品。
好的文學、藝術作品都有其主旋律,我們的人生大多數時侯是糊涂的,不妨在不惑之年定好格調重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