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200字觀后感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個人提升寫作能力、記錄個人成長、幫助他人、交流思想以及提高審美能力。這里分享一些唐山大地震200字觀后感下載,供大家寫唐山大地震200字觀后感參考。
唐山大地震200字觀后感篇1
今天,我和爸爸觀看了馮小剛導演拍攝的災難片《唐山大地震》。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幸福的四口家庭的故事,地震發生那天,兩個孩子在家中睡覺,爸爸媽媽出門了,沒過多久,魚缸里的魚都跳了出來,天霎時變成了紫色,人們才發覺地震來臨了。天崩地裂,房屋倒塌,睡醒的孩子們在窗口不停地喊“爸爸媽媽來救我! ” 媽媽聽見孩子們的喊聲,馬上沖到樓里救孩子,可是被爸爸拉住了,因為樓就要倒塌,爸爸奮不顧身地沖了進去,但不幸被一塊石頭壓死了。在短短23秒里,24萬唐山人民被奪去了生命 ,我不禁流下了滾滾熱淚。在災后,全國人民攜起手來,為唐山人民捐衣贈糧,共同度過了難關。看了這部電影,我看到了中國人民面對災難毫不畏懼,患難與共,眾志成城共度難關的精神,同時我也體會到了父母對孩子的無私的愛。
地震是可怕的,但勇敢的中國人民是摧不毀的。今天的唐山是美麗的,將來的唐山將更加繁榮。祝愿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
唐山大地震200字觀后感篇2
電影最讓人感動的是大災大難面前的親情!徐帆飾演的母親和張國強實驗的父親(以下省略簡稱母親、父親)在災難發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無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種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員演繹得絲絲入扣,絲毫看不出他們是在表演!在父親搶救孩子無果遇難后,面對“救姐姐還是救弟弟”,母親最后做出的痛苦抉擇過程,被徐帆演繹得真實、感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選擇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為母親,任何一個人都很難抉擇,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擇啊!震后奶奶、姑姑來唐山要帶方達回濟南,面臨骨肉分離,母親的無奈何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對母親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愛之情!
二是真實反映了人民軍隊的抗震救災中的巨大貢獻和犧牲。無論是唐山還是汶川,解放軍永遠沖在救災最前線,從分體現出人民軍隊戰爭時期是人民和平的保護神,災難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護神!
三是養父母給予方凳真實真摯的愛。陳道明、陳瑾飾演的養父、養母給了小方登第二次,應該說是第三次生命,對待方凳視如己出,培養她長大成人考入大學,特別是陳道明將養父對養女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種愛同樣很感人!
四是電影中對愛情的表現處理恰到好處,非常到位。父親舍生忘死推開母親闖入搖搖欲墜的樓房,在充分體現父愛的同時也表現出父親對母親的愛;母親三十多年孤守所表達的對父親的摯愛!
除了以上感受以外,也對這部電影的拍攝談點個人觀點。這部電影屬于大制作、大手筆,拍的非常震撼,陳道明、徐帆等演員表演非常真實,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來上這么一部電影,希望能讓同胞們有些心靈上的震撼,也希望對年輕人的觀念有所改變。美中不足的是該部電影有植入廣告的嫌疑,可能是劍南春酒廠和工商銀行贊助的緣故吧!另外在歷史背景細節上把握不太準確,比如字幕提示1986年,陳道明實驗的養父佩戴上校軍銜就不符合實際,我軍是在1988年菜實行軍銜制的。當然這只是這部電影的美玉之瑕,總的來說電影很震撼、真實。
再者唐山大地震時當時交通不發達,只有軍隊能進去,基本是唐山人自己扒自己,最后死了24萬人。在汶川地震的時候,全國都動員起來了,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直升機飛進來了,挖掘機進來了,全國各地的志愿者都來了。時代不同了!唐山的觀眾看完以后是感動,甚至感恩!所以人有一顆感恩的心是非常重要的,用感恩的心回報社會,回報恩人!
唐山大地震200字觀后感篇3
近期我與家人看了《唐山大地震》,雖然我不是唐山人沒有真正經歷過地震,但是這部電影對我的震撼很大。
首先最讓我感動的面對地震的親情!徐帆演的母親和張國強演的父親在災難發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孩子!看到孩子呼喊,父母愛子的情感被二位演員演繹得惟妙惟肖,一點也看不出他們是在表演。在父親搶救孩子遇難后,面對救姐姐還是救弟弟,母親做出了的痛苦選擇過程,被演員演得真實、動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選擇啊,無論是誰都是自己的骨肉,作為母親,任何一個人都很難選擇,那可關系著生死,最后選擇了弟弟,反映了重男輕女的思想。震后奶奶、姑姑來唐山要帶方達回濟南,面臨分離,母親無奈的答應,反映了感人的母愛之情!姐姐回來了,看到母親為自己準備了“西紅柿”,這是地震前母親說給孩子的。上學的書本,母親也買兩套。母親給孩子跪下了說對不起,漸漸姐姐理解了母親,明白了母親的愛。母親,對不起,我整整折磨了您32年!
它還反映了人民軍隊的抗震救災中的巨大奉獻,無論是唐山還是汶川,解放軍永遠沖在災區的第一線,體現出人民軍隊是人民的保護神,災難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護神!電影中對愛的表現處理非常到位。父親不顧生死推開母親自己卻闖入搖搖欲墜的樓房,這些體現了愛也表現出父親對母親的愛;地震后母親30年孤守所表達的對父親的愛!
當看到記載唐山大地震死去二十四萬同胞的名字的那堵紀念墻的時候,我的淚終于忍不住掉了下來。雖然唐山大地震奪去了許多人的生命,但是堅強的唐山人民靠自己的雙手,從一片廢墟上再次建立起了美好的家園。這部電影是帶有傷感的,讓我們懂得了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
唐山大地震200字觀后感篇4
愛有很多種。有母親對孩子至高無上的愛;有朋友之間互相幫助的愛;還有人與人和諧相處,共渡難關的愛……今天,我在電影院里感受到了許多愛。
馮小剛的電影《唐山大地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在1976年唐山那次可怕的地震中被拆散了,父親為了救母親而舍命,兩個孩子被壓在了同一塊水泥板上,撬一邊雖然這邊的一個孩子可以得救,而那邊的另一個卻會被壓死。在這艱難的抉擇中,母親選擇了救弟弟。這使死里逃生的姐姐對母親痛恨終生。2008年四川也發生了地震,解放軍不顧一切地搶救廢墟下的生命,挖石頭,運救災物資……一個個場景感動人心,失散32年的弟弟和姐姐也趕來抗震救災,姐姐深深感受到了母親當年痛苦的選擇,最后姐姐跟著弟弟一起看望日漸憔悴的母親,他們在激動與悲傷中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難以割舍的母子,血濃于水的親情,催人淚下。片中母親因為地震危難之時沒有抉擇女兒方登而痛心和自責了32年,32年啊!多么漫長的日子,人生之中能有多少個32年呢?這難道不能體現一個母親偉大的愛嗎?在救助四川地震災區時,女兒方登終于體會到了母親的苦心與艱難。世上有多少孩子能明白母親的苦心呢?
在生活中,我常常聽到媽媽的嘮叨,雖然有時讓我感到心煩,懊惱不已,但它畢竟是用心良苦。比如,每天中午不管是烈日炎炎,還是寒風凜冽都趕回家做飯。記得那天讀興趣班的時候,天空下起了瓢潑大雨,我正愁著沒帶雨傘,而媽媽早就等在門口為我送來雨傘。媽媽的嘮叨又在耳邊響起,但我的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電影已經看完了,母愛依舊。
唐山大地震200字觀后感篇5
今天,在影院觀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終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卻的我的一個心愿。之前聽馮導說票房要達到5億,就覺得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為快,今天我終于如愿以償了。(可是,影院好腹黑,比平時多了要了我15塊,窮啊,窮啊~眾:沒功聽你哭窮,快寫!偶:555~~你們更腹黑)
不得不承認《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電影,無論是從場面,還是劇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還以為是真的。(一定花了不少錢,,這倒是值得一看哦)電影講述的一個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發生時,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臨著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抉擇,當時看到她在廢墟上絕望的哭泣,不停地喊著:“都救,兩個都救。”的時候,我的心似乎也跟著碎了,作為一個母親,每一個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棄不下的東西,俗話說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親,就更應該是這樣的了,最終,她做了一個決定,救弟弟方達(李晨)。但是上天還是眷顧著姐姐方登(張靜初),讓姐姐奇跡般的生還了下來,還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
輾轉間,32年過去了,2008年,正趕上汶川地震,當姐弟倆看到這場地震正在吞噬著人們的生命時,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經歷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決然的趕赴災區,挽救正在水深火熱里的人們。就在這時,姐弟倆終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當初母親的苦心,終于原諒了母親,最終,一家人終于團圓……
正像海報上寫的一樣“23秒,32年”,是啊,僅僅因為那23秒所產生的巨變,確需要用32年的時間來撫平人心里的創傷。不過,最后,母女重逢又給人心里帶來了莫大的安慰,同時,我也終于覺得——活著真好,這時徐帆在看完電影時說的,雖然只有短短的4個字,卻讓我難忘。32年的雨雪風霜終于換得了母女重逢,如果,當初他們沒有活下來,也許就不會有重逢的一天。災難,是不能打垮人們的,它只會讓人們變得更堅強,更加的有勇氣去面對以后的生活!
雖然災難無情,但是我相信人間有愛,有愛的世界一定不會空虛。劇中還有一點也是值得贊嘆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親情。劇里方達對女友說了一句話:“我媽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來,第二次是我在三歲時的了肺炎,大夫說沒救了,可是我媽堅持讓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聽了這話,我忽然覺得心頭一陣酸澀,親情,這是一個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親情才永遠不會背叛你,才是你心靈永遠的港灣,親情如一棵大樹,永遠為你遮風擋雨,親情是一座港灣,永遠為你心靈的小船開放,親情是一個溫暖的家,永遠歡迎你回來。
最后,讓我們珍愛生命,接納親情,為了親人好好的活著,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為,活著真好!
謹此影評像所有《唐山大地震》的主創致敬。
也希望大家可以幸福!最后祝大家:
真愛生命,好好活著。
唐山大地震200字觀后感篇6
這幾天,身邊一直聽聞著電影《唐山大地震》種.種情節,由于近期睡眠不足,準備過幾天去看,昨晚還是忍不住內心的沖動,選擇搶先觀看,我從來就沒有一個人去看電影的習慣,十點多了還沒找到一起陪同的對象,讓我十分郁悶。想到侄女還在東門,就逮上侄女前往金光華南國陪同觀看,洗了個澡,直接打車到金光華廣場南國影院,11點左右到廣場門口,侄女已經提前到達,可能比較晚,影城里人不多,電腦選位上空位也很多,買好票,到附近吃了點東西,上來入場,我們還是第一個進場的,可能我們比大家還要期待吧!
前天聽網友說,他在看這電影的時候,全場是抽泣的聲音,就他沒有哭,我在佩服他的同時,也更期待自己親身感受。剛和侄女見面我就問她帶好紙巾沒有,她說帶了兩包,看來她是準備好好痛哭一場了。我也可以趁此機會好好發泄積累內心的痛苦,也有準備的選擇了一件棉質衣服,隨時準備拿衣服擦拭涌泉般的淚水。
一個年輕的母親在面對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絕境下無奈選擇了犧牲姐姐而救弟弟,這個決定改變了整個家庭的命運,讓幸存者陷入一個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這是我看之前在網上了解到的影片簡介。
中國唐山-東經118.1度、北緯39.6度,在距地面16公里深處的地球外殼,比日本廣島原子彈強烈400倍的猛烈爆炸發生了里氏7.8級強烈地震,在僅僅幾秒鐘后,唐山夷成廢墟,656100多間民用建筑倒塌和受到嚴重破壞,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傷,直接經濟損失達30億元人民幣以上。地震罹難場面慘烈到極點,世界罕見。
開播前,全場肅靜,還特意提醒侄女把手機關掉聲音,以免手機鈴聲干擾到大家,都準備好全心投入的狀態,我心跳也加速,死死盯住屏幕,擔心錯過每一個鏡頭。
當鏡頭放到大強和元妮在車后廂親熱的時候,全場還傳來笑聲時,突然地震來臨,我一下把心拉到了脖子上,也隱約感覺到坐在身邊的侄女晃動了一下身子,應該也被這場面嚇到了。我們擔心他們家里還熟睡著的兩個孩子,這可能就是大家最擔心的。那一瞬間,天地搖晃,罹難場面極其慘烈,內心被狠狠的撞擊了一下。
影片放到元妮選擇救兒子還是救女兒的時候,這一刻,現場隱約傳來了抽泣聲,也帶動我積累多時的情感一下爆發,在眼圈打滾的眼淚差點就掉了下來。影片隨著時間,把這激動人心的場面帶到了另一個場面。收拾了一下心情,從歸平靜,偷偷看了一眼身邊侄女,她比我還要堅強,竟然對視微微笑了一下。
中間一段就跟看情感連續劇一樣,講述大學期間女兒文登和讀研究生的師兄戀愛懷孕,因文登不愿意打胎而導致分手,文登把孩子生了出來。而弟弟文達背上行囊外出打工,自己開了公司,還開上寶馬,帶回了媳婦。本來睡眠不充足的我,看到這里確實讓我有些睡意,影片放了毛主席逝世的場面,我在想,影片是講述大地震,關毛主席他老人家什么事了?接著放到了姐姐和弟弟生活在同一個城市,最后在汶川地震,同時參加救援隊而相遇,卻沒有發生任何故事就姐弟相認,讓我很莫名其妙,影片怎么可以忽視了這個過程?本來還抱有期待姐弟相認的感人鏡頭,最終都沒有出現,直接就轉換到弟弟帶著姐姐回家見媽媽。
在電影放到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電影里一位母親為了讓自已的女兒活命而同意把女兒的腳據掉,當我們面對無法控制的自然災害時,我們只能選擇,選擇棄舍!
做這樣的決定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在這一秒,再也忍不住了,淚水再次在眼中打轉,我硬是強忍著沒讓淚水掉下來。
在姐姐文登和媽媽元妮相認的場面里,我承認自己沒被感動,和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相比之下,這顯得不夠動情,而是有點過于虛假,畢竟徐帆這年齡還演繹不出一個老母親對女兒的思念之情。
影片整體上讓我個人還是很滿意的,特別那句“親人,永遠是親人”讓我特別有感觸。災難面前,我們想到的永遠是自己的親人,正是這些人間真愛讓場面感動,讓觀眾落淚。
走出影院,平復了心情,沒有和侄女互相說感受,坐上的士直接回家,躺在床上回顧了剛過去的電影情節,迷迷糊糊就入眠了。
唐山大地震200字觀后感篇7
有一種情,叫親情;有一種愛,叫母愛。
一場無情的地震,使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變成了一家兩口,但那位母親還不知自己的女兒被一位解放軍叔叔收留。小女孩心中一直有陰影,因為在她和她弟弟之間,她的母親選擇了弟弟女孩長大后,在另一次地震中,終于理解了自己的母親。
在小女孩的成長過程中她一直記得三個字,也是讓她徹底絕望的三個字:救弟弟。對于她,這樣的選擇也太不公平了,有什么事,都是她做,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弟弟吃,最后連生的希望都不給她留下。
小女孩獲救后,也許他對自己的生活有怨有恨,不是也許,是一定。然而她的母親也在為失去她而痛苦。對于這位母親,她得到兩條命的喜悅,也掩蓋不了失去一條命的痛苦。當初在選擇時,他曾央求過:兩個都救。這說明,他同樣不想失去女兒。只不過條件不允許罷了。我們也再也沒有理由去責怪那位母親的偏心。
在女兒前去救援時,看到一位母親為了挽救她女兒的生命,竟選擇了鋸掉她女兒的腿,而真正據掉后,她的母親卻又哭著喊要她女兒的腿。在這位母親選擇后,女兒問:“你不怕你女兒將來恨你?”她說:“恨就恨吧……”
恨就恨吧多么輕松的四個字,卻是經過多少思想斗爭后得到的?她為了換回女兒的生命,寧愿讓自己養大的女兒恨自己。
這時,女兒似乎明白了,母親也是被逼無奈才選擇救弟弟,她說出這三個字,經過的思想斗爭也不比那位母親少,她應該原諒她母親,因為她母親為她已付出了更多的代價。
我終于明白:什么情都會磨滅,但親情不是,什么愛都會黯淡,但母愛不會。
唐山大地震200字觀后感篇8
大地震以前使唐山人得到了全國人民的關愛,馮小剛將使唐山人得到全國人民的尊重!
一部史詩般的電影,一部反映人間大愛的電影,一部能使全場潸然淚下的電影。我不得不佩服馮導,他是一個不僅僅僅能夠讓觀眾捧腹大笑的導演,還是一個能夠讓觀眾泣不成聲的導演?!短粕酱蟮卣稹诽魬鹉愕臏I腺!
劇中不僅僅用鏡頭語言表現了唐山大地震那使人震撼的23秒鐘,還用寫實的手法表現出了一家人在唐山大地震中,在人類極端狀況下所表現出的善良和豁達。
方達的姑姑善解人意,說服了奶奶,讓方達從遠去的長途車上下來,回去找媽媽。從元妮的神情到姑姑的一句“什么都沒有了,如果接走方達,元妮的唯一期望就沒了”,當觀眾們看到長途車停下,方達下車跑回媽媽的懷抱的時候,全場流淚!
片尾處,方凳原諒了媽媽,第一次回到唐山的家里,看到媽媽為她準備好的涼水泡西紅柿、媽媽的下跪,讓人心酸有余!方凳在自我和爸爸的墓地中哭泣著問媽媽“這些年你是怎樣過來的啊?!”媽媽說“我過得挺好的,我要是過得花紅柳綠的,就對不起你和你爸爸了!”
不說這些情節對淚腺的挑戰,全劇對唐山人在人類極端狀況下所表現出的善良和豁達足以讓唐山人受到全國乃至全世界、全人類的尊重!當然,劇中陳道明飾演的養父同樣以豁達和愛心讓觀眾的眼淚縱容。
劇中僅表現了方達、方凳的一家人,這只是唐山二十四萬殉難者家庭中的一個。我相信,唐山千千萬萬個家庭都有著對生離死別的權威詮釋,都有著對生命、家庭、親情的最深刻理解,唐山擁有千百萬懂得人間大愛的人民!
片尾,一位華發老者對著地震紀念墻自語:“過兩天我再來看你。”之后騎上自行車,慢慢離去,字幕:“宋守述,65歲,冶金礦山機械廠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親、妹妹和兒子,兒子宋永杰年僅5歲?!边@個鏡頭使我震撼!使我對唐山、對唐山人肅然起敬!
看完《唐山大地震》,家里原本驚天動地的矛盾,在我心里變成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工作單位里的紛紛擾擾變成了早該飄散的煙云,生活常態中的一切變得那樣的渺小,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豁達地去應對生活吧!
唐山大地震200字觀后感篇9
電影《唐山大地震》以其突破 6 億元的票房向世人證明它無疑是相當成功的,確實,不愧是大導演導的電影,這部影片在催人淚下的影視效果之余,讓人感觸良多,筆者從個人的感覺漫談一下該片成功的幾個方面:
整個故事情節精彩而完整,前后呼應。影片以唐山大地震為歷史背景,從著名演員徐帆飾演的母親痛苦無奈在女兒和兒子之間,選擇放棄女兒救出兒子,導致僥幸幸存下來的幼小的女兒登對此心靈遭受沉重打擊而引出的故事為電影主線,這個故事選得非常成功,震撼人心,活生生骨肉分離的震懾力一點都不亞于《泰坦尼克號》凄美浪漫的愛情故事。
故事情節鋪展合理,展現生命的脆弱和真、善、美的情懷。 6000 多萬重金打造出來的大地震慘烈的場面,篇幅恰到好處,充分展示了編劇和導演對整個影片節奏把握的功力,使人們不要忘記 30 多年前那次慘痛的大自然災難,又緊緊圍繞故事主線展開。影片中女兒登遭受的巨大的心靈創傷使她幾十年不愿與母親相見,讓人覺得合理,情有可原。在養母彌留之間,她溫柔的貼著養母的面說,爸爸愛你,我也愛你。這是一個很善很美的瞬間,這一刻,這位養母一定覺得為養育登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人要學會感恩,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品質,影片用這一句溫柔的話昭示了這個簡樸而重要的道理。而登的親身母親因為絕望無奈放棄登而負疚了一輩子,一樣痛苦的心靈關閉了本能屬于還年輕的她的幸福。經歷汶川地震救災場面的登最后理解母親當時的痛苦與無奈,與母親盡釋前嫌相認,這些情節都過渡得相當自然感人,令人扼腕信服。
演員的表演自然、到位,徐帆、“老戲骨”陳道明的演繹讓影片增色不少,幾位年輕演員表現也出彩,有一處小的細節:高大帥氣的研究生師兄在送新生登去女生宿舍的途中,示意遠道而來正內急的登上洗手間,登愣住了,沒想到這位酷斃了的師兄如此細心體貼,影片后來兩人很快成為情侶并導致登未婚先孕也在情理之中,這種看似不經意又非常巧妙的畫龍點睛之筆又完全可以與電影《阿凡達》嚴謹的故事設計媲美。
可以預言,成功的電影《唐山大地震》會是影視界眾多獎項的寵兒,如果國外不對中國電影有偏見,對中國文化有一些真正的了解,筆者甚至認為,外國獎項也可以收獲良多。我感動噓唏之余,為咱們中國人能拍出這么好的特定題材的影片感到振奮和高興。而影片折射出來的人性的光輝與感恩的偉大更是一切獎項所不能涵蓋的成就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