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疲勞觀后感450字
寫觀后感是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可以幫助人們鍛煉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從而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和表達能力。好的生死疲勞觀后感450字要怎么寫?小編給大家?guī)砩榔谟^后感450字,供大家參考。
生死疲勞觀后感450字篇1
又在新華書店宅了一天,將莫言的這部四十四萬小說看完了。一直處于饑餓狀態(tài)。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處于饑餓狀態(tài),我喜歡這種饑餓的感覺,仿佛此時,我的靈魂就會出鞘,完完全全的讓自己融入書的世界,仿佛我的靈魂走進了故事里,仿佛成了故事里的一個人。
饑餓讓我能夠記住故事里的人物,也能夠增加我的閱讀速度,饑餓著站著看書,在我眼里成了一種享受,不是沒有錢買書,而是喜歡這種感覺,還是城市里看書的人多,熙熙攘攘的人,真的有點菜市場的味道,可我投入了進去,投入是一種幸福。
本書主要寫西門鬧,因為被冤枉而死,帶著巨大的仇恨,開始了佛教的六道輪回,從西門驢,西門牛,西門狗,西門豬,西門侯,最后又輪回到人。
整個故事更是體現(xiàn)了魔幻現(xiàn)實主義,莫言 這本書他用了四十多天的時間,就寫完了,心里佩服。
我承認這本書,我看得快了,很多東西都沒有細心的去體會,足可以見我這顆心,多了一些浮躁。
走進書的世界里,我內心依然覺得是幸福,充滿了希望,整個身心是愉悅的。
我不想講太多故事里的內容,只是覺得,每一次這樣看書,就像一次莊嚴而神圣的祭奠,讀的不是書,而是內心的那份虔誠。
多讀書的人,幸福總會來敲門。
生死疲勞觀后感450字篇2
和家人只要有時間我們總會共讀一本書,莫言先生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名聲大噪,家人便讀他的作品。
讀完這部《生死疲勞》合上封底的瞬間,讓我想起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馬爾克斯描寫的前后七代人,拉丁美洲百年的興衰發(fā)展歷程。莫言的《生死疲勞》是描寫前后三代人,確切的說算上“大頭”應該是四代人,我們新中國五十年來的發(fā)展歷程。
莫言的這部《生死疲勞》其實就是一部“生死輪回”。在這部《生死疲勞》里,用西門鬧這個冤死的地主為角色,用他的靈魂轉世投胎為驢、牛、豬、狗、猴的生死輪回,圍繞他的家人,他的家鄉(xiāng),和他相關的人,用不同的視角看人生得勢落魄、世間榮辱、生活百態(tài)…
人或者動物,死后是否可以輪回,不得而知。不過生活在世,人生百年卻也有不同的輪回和際遇。以前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確如此。
人有失意落魄的時候,但不會永遠失意落魄,總會有雨過天晴見到彩虹的時候;人有位高權重春風得意的時候,但要居安思危,多行善舉,也會有落魄的鳳凰不如雞的境況。
這就是“輪回”,死的輪回也許“莫言這小子”知道,不過我們應該更注重的還是生的輪回。人生在世,其實我們的靈魂都在不斷的輪回。
一起來品味這本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