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650字觀后感
通過寫觀后感,你可以了解其他觀眾的觀點和態(tài)度,從而更好地了解社會和文化背景。中國機長650字觀后感要怎么寫?接下來給大家?guī)碇袊鴻C長650字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中國機長650字觀后感篇1
今天,我觀看了《中國機長》這部電影,那叫一個震撼人心呀!下面我先來介紹一下影片的大概內容:
故事發(fā)生在20__年5月14日,機長劉天健和8名機組人員本以為這是一個平常的航行任務,其實不然。這是川航8633一次從重慶飛往拉薩的航線,在航行途中遭遇強氣流,因為過于顛簸,只能上升至9800米。可是沒想到,由于氣壓太強,駕駛室的前擋風玻璃突然破碎,副機長也差點飛出去。而機長劉天健只能邊經受刺骨氣流的沖擊,邊拉住掛在窗外的副機長還要邊開飛機。真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接下來為了返航還要穿過積雨云,那片積雨云好像無邊無際,怎么也開不到盡頭,云中還夾雜著冰雹。在機長的堅持和拼搏下,飛機終于穿過了積雨云。而落地又是一個問題,飛機沒有飛完全程,油剩得太多,時速過快,落地十分危險。最后在三個機長的共同努力下,一起推動了有故障的反推進器,才沒有沖出跑道安全著落。看到這里我才把提到嗓子眼的心放到肚子里。
機長和空乘人員們都十分可敬,他們都在拼盡全力與這場天災抗爭,特別是機長劉天健,他曾是空軍戰(zhàn)斗機飛行員,所以他有軍人的沉穩(wěn)和超于常人的耐力。當時在龐大的積雨云面前,大家都以為他是慌亂而兜圈子,其實他是在等待生的時機--積雨云錯開的一條縫。雖然前擋風玻璃碎了,刺骨的寒風一直吹著他,可他始終不曾放棄,堅持到飛機停穩(wěn)的那一刻。
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機長啊!我要像他學習,學習他堅持不懈的精神,學習他臨危不懼的品質,學習他永不放棄的意志!中國好機長,我們?yōu)槟阒戮矗?/p>
中國機長650字觀后感篇2
剛看完點映,電影還是超出了預期,畢竟有劉偉強親自上陣,雖然還是有不可避免的煽情,但主情節(jié)上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危難的那一段,一直屏住呼吸,最后讓我記住了3U8633的機長劉傳健,記住了119名乘客安全降落!里面還有很多明星客串,也算是一個小驚喜吧,現在覺得,有時候明星也算是一種符號,能讓我們知道在電影里面這個角色的重要性,雖然鏡頭不多!
《中國機長》觀后感五
因為職業(yè)原因2刷了。民航宣傳片升級版+央視系列片升級版。前一個小時7分,部分情節(jié)交代干凈,可圈可點,后50分鐘3分。作為民航史上的一個壯舉,這個題材本身就很有看點,好好的把事說清楚片子就有7分了。但導演為了湊時長,人為為返航增加了許多障礙,同時由于人物設定呆板刻意(比如俗套地給女兒過生日,杜江和歐豪的低級撩妹,沒事兒找事兒的乘客),加上很多不相干畫面的干擾,后半部分劇情無比尷尬拖沓。我認為對英雄機組最大的尊重就是把故事講好,把人物刻畫好,比花3000萬造大飛機更有用。而擅長講故事刻畫人物的劉偉強這次卻丟失了靈魂,再加上全程配樂刻意渲染情緒,死里逃生的機組成員還是那么帥那么美那么鎮(zhèn)定,讓人難以信服。一次差點成為空難的極端事件,除了大片鏡頭,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在極端條件下人性合理的釋放,無論是善的還是惡的,生命因此才更加飽滿而倍加值得珍惜。如果有更多時間好好打磨,而不是趁熱度和特殊時機急于推向市場圈錢的話,這片子完全可以做好,題材可惜了。成為一個好導演太難,毀掉一個卻太容易了,懷念那個拍倪永孝的劉偉強。
中國機長650字觀后感篇3
觀看完獻禮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電影《中國機長》,《中國機長》拍得十分精彩。張涵予、歐豪、杜江在駕駛艙臨危不懼,乘務組袁泉、張?zhí)鞇邸⒗钋摺⒀琶怠铎魅纭⒏吒旮魉酒渎殻矒崛w乘客,而西部戰(zhàn)區(qū)空軍、中國民航西南空管局、成都雙流機場各單位均眾志成城,為3U8633航班的成功備降通力協作。看完這部電影,讓我對現實中的“中國民航英雄機組”充滿了深深的敬意。
經過“英雄機組”先進事跡使我們更清楚的認識到,作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的一名基層干部,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日積月累學本領。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航班機組人員時強調的:“平時多流汗,戰(zhàn)時少流血,‘5·14’事件成功處置絕非偶然。”在我的內心深處留下深刻印象。在當今日新月異快節(jié)奏的社會中,每一天都有許多新科技新事物新理論不斷涌現,這就需要我們各個行業(yè)的干部群眾不斷加強學習,及時提高自身素質本事,僅有在工作中多流汗,這樣才能趕超時代步伐,及時應對新事物發(fā)展中出現的各種困難,使我們的工作事業(yè)取得成功。
真抓實干謀幸福。現階段正是我國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為了實現2020年把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是我們各級干部群眾義不容辭的職責,作為一名脫貧工作者,我們會牢記總書記和各級黨委的指示精神,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原則,一切工作都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為人民群眾謀出路、找項目;同人民群眾一齊生活、一齊勞動,讓困難群眾切實感到黨的溫暖關懷,早日過上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生活富裕的幸福生活。
中國機長650字觀后感篇4
一場特別的萬米高空首映禮,給電影《中國機長》增添了新話題。影片是根據去年川航機組的英雄事跡改編,導演劉偉強受訪時表示觀眾此刻是知道事情“解決了”,那如何在保證電影真實性基礎上做合理藝術性改編,是考驗創(chuàng)作的一大難題。
讓觀眾認識到坐飛機“不是簡單的事”
身為影片導演,劉偉強有過《無間道》這樣的成功經驗,但拍攝《中國機長》經歷還是讓他感慨連連。首映禮上,當被問到讓一個已知結果的事情仍然保持緊張刺激的懸念感,他回答說:“沒錯,觀眾進電影院看片前就知道,最后的結果是“沒事了”,所有人已經很安全地下飛機了。所以我們在真實事件基礎上,做了藝術加工。比如飛機怎么開回去、在回去的路上要如何設置擋路的障礙,機長怎么想辦法去繞過障礙,障礙之后還會遇到什么……在成功備降以后,他們還要擔心很多很多問題,觀眾就會持續(xù)被情節(jié)吸引,會給觀眾一種‘過了一關又一關’的感覺。”
劉偉強說當初接受博納邀約擔任導演,確實是被這個故事的特殊性打動,因為工作關系他也是“空中飛人”,越深入了解越覺得《中國機長》故事背后的意義,“我是個常常坐飛機的人,但有很多東西我原來根本不知道的。比如,為什么飛機常常晚點,這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當看完電影之后,你就會覺得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因為飛機在天上飛,是要符合很多很復雜的條件。比如,會有很多工程人員去檢查飛機,確保飛機是健康的,才會放行。再比如,天氣條件要符合飛行條件,才可以放行。再有,乘客上飛機之后,空乘會播放安全須知,或者做安全示范,乘客們可能會完全不看。但是我覺得它是很有用的。假如飛機真的發(fā)生意外情況了,你就要懂得怎么配合乘務長、乘務員,他們真的受過很強的專業(yè)訓練。”
劉偉強說,觀眾看完電影后能意識到坐飛機去某個地方“不是個簡單的事情”,了解了民航體系的不簡單,就算是影片的貢獻了。
中國機長650字觀后感篇5
電影根據川航8633重慶江北機場直飛拉薩貢嘎國際機場的真實事件改編,影片除了一些煽情的場景和“阿三式慢鏡頭”有點尬之外,一切都很真實。
影片片頭采用多組慢鏡頭,在機艙,儀表盤以及地勤大樓之間不斷來回轉場,有種當初看《沖上云霄》的時尚感。
影片情節(jié)能簡單的劃分成三部分,飛機失事前的“小歡喜”,失事時的一系列事件和插曲,安全返航后的團圓和感悟,電影在節(jié)奏上把握的不錯。
飛機失事時的那段拍攝的非常真實,不論外部環(huán)境(氣壓、風向、高空中的雷雨云)還是出事后機艙內的眾生百態(tài),這一段個人覺得是整部影片中最為滿意的一段。不過在飛機進入雷雨云后的那段拍的很一般,這個應該可以成為第二個亮點的,畢竟穿梭雷雨云能拍的更加驚險刺激,結果被導演的遠景+人物幻覺給糊弄過去了
比較驚喜的是看到了女神陳數,影片中飾演的張涵予妻子。另外吐槽倆點,一是女神袁泉的聲音應該是有后期配音吧,感覺人物形象和這個配音不搭,有點出戲,二是電影里機長的人物內心OS太多了,其實在很多關鍵時刻,無聲勝有聲。而且煽情手段還是挺普通的,影片的驚險刺激我能感受到,但是感動情緒就沒這么深了。內心獨白過多這一點的毛病和烈火英雄一樣。
作為70周年大慶的獻禮片之一,本片無疑是很棒的。但作為一部商業(yè)片,只能說是比較優(yōu)秀!
《中國機長》,如果拋開那些有意無意的“偉光正”鏡頭,少學一點阿三的“一到關鍵時刻就開慢鏡頭”,肯定會是一部相當出彩的災難片。
中國機長650字觀后感篇6
《中國機長》是獻禮祖國七十華誕的一部航空作品,根據2018年5月14日真實發(fā)生的事件改編,在飛機破損、機艙釋壓、遭遇強氣流、偏離航線等各種情況交織在一起時,機長、副機長以及全體機組人員的臉上從頭至尾沒有出現一絲的慌張,即使眼睛里含著淚水,卻依然用鎮(zhèn)定的聲音對驚慌的乘客說:請相信我們,因為我們受過專業(yè)的訓練!
“請相信我們,請配合我們,請大家支持我們,我們的機長一定會帶我們回家!”
每一個生命都彌足珍貴,當死亡近在咫尺之時,人類最初的本性便顯露無疑,乘客們哭喊、咒罵,歇斯底里的情緒充斥著整個機艙,甚至有人解開安全帶,吵鬧著要下去……但更多的人是在傾訴對親人的愛意,那個一個人去拉薩溜達的小姑娘后來勇敢的為人們鼓勁,那個不敢表白聾啞女孩的小伙子在飛機沖進云團最后一瞬喊出真心,那個欺騙老婆自己是大廚師的大漢跟妻子道歉,那個自己都呼吸困難的乘務員緊緊的擁抱小孩,溫柔的告訴他:別怕!
別怕,這是一群日復一日接受專業(yè)訓練的人兒,他們有能力帶你們回家;
別怕,就近的機場、軍方的訓練場都已清空、靜默,只待你們降落;
別怕,救援隊、醫(yī)護隊、武警緊急出動,已在跑道邊嚴陣以待,隨時準備第一時間沖向前;
別怕,我們的親人虔誠的朝拜,默默的祈禱,認真的等待,積極聚攏各方資源,只為知道你們好不好;
別怕,我們的國家——中國,世界上唯一的最厲害的最值得驕傲的,就是不管你在哪里,我們都會帶你回家!
帶你安全回家,是對生命的最高的敬畏,是對職責最深刻的闡釋,是對規(guī)章最嚴格的遵守,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行業(yè)的每一份工作,都有自己的職責和規(guī)章界限,以往只是模糊的有個大致概念,如今,才真正明白,將職責和規(guī)章刻在心里,才能身心一致做到敬畏生命!
中國機長650字觀后感篇7
今天10月6日,我和爸爸一起去觀看了影片《中國機長》。
電影講述的是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是從重慶至拉薩的航程中的遭遇。
但在成都上空飛機遭遇強氣流,機長發(fā)現擋風玻璃開裂,為了保證乘客的安全,機長立刻下令向地面申請下降高度。他話音剛落,副機長前側的擋風玻璃爆裂,瞬間副機長的半個身子已露在外面。隨之而來的是狂風,儀表盤損壞,缺氧以及零下四十度低溫。在下降時,因為氣流導致飛機顛簸,乘客的情緒因此而激動,這時乘務長挺身而出告訴大家:“請相信我們,我們經過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訓練,這也是我們這些人在這架飛機上的意義!”她那沉著的聲音和冷靜的分析震撼了乘客們,大家都平靜下來了。
因無法繼續(xù)飛至拉薩要在成都迫降,但是在返回成都的路上又遇到了極端天氣,閃電、風、雨吼叫著,冰雹拍打著機身。在這時,機長冷靜的發(fā)現在云層中發(fā)現了一條裂縫,這是他們安全返航的唯一機會,機長毫不猶疑加速沖進了云海,機組人員沉著應對,沖出云層,在地面人員的引導下,機長把飛機最終安全降落在成都機場。在乘客下飛機后久久不愿離開,他們一定要當面向機長表示感謝。
這部電影令我大為感動,特別是機組人員堅持不懈的精神。要是沒有他們,飛機是不可能安全降落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學習機組人員的這種精神,遇到困難,要沉著冷靜,要思考。同時也要感謝中國的導演,在祖國70周歲生日時,把這震驚中外的英雄事件改編成電影呈現在我們面前。
中國機長650字觀后感篇8
《中國機長》這部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的影片,講述的正是新時代中國英雄的故事。川航3U8633在重慶飛往拉薩途中,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千鈞一發(fā)之際,機組人員操作得當,飛機緊急備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機上人員除幾位輕傷外,均平安落地。駕駛飛機成功迫降的機長劉傳健贏得一片贊譽——“川航機長,你太牛了”“川航8633,創(chuàng)造了萬米高空的‘幸存奇跡’。
通過此次川航事件,得到了一些啟示:
1、要加強自身專業(yè)技能。過硬的專業(yè)知識能很好的解決各種困難。但是專業(yè)知識的獲取除了多向書本學習理論知識,更多地是要實際操作并且多向領導學習,向同事學習,總結經驗。
2、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保持好心態(tài),遇到問題要冷靜,不要慌慌張張,越慌越容易出錯。
3、要開拓應變創(chuàng)新能力。敢于面對挑戰(zhàn)、抓住機遇,敢想、敢干、敢變。
4、要提高組織能力。俗話說一只筷子輕輕就折斷,一把筷子難折斷,人多力量大。對于自己能獨立完成的任務就獨立完成,不能完成的要能夠合理安排、組織同事,高效率的完成。
5、要提高溝通交往能力。工作中難免要與各式各樣的人群打交道,要培養(yǎng)人際交往能力,能夠善于與上級、同事及其他人員交往,正確處理個人與上級及同事的關系同時也要培養(yǎng)處理各種矛盾、協調各種關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