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小兵張嘎的觀后感
在寫觀后感的過程中,你需要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這可以鍛煉你的文筆和表達能力。優秀的看了小兵張嘎的觀后感要怎么寫?下面給大家整理看了小兵張嘎的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看了小兵張嘎的觀后感篇1
我看了《小兵張嘎》這部電影后,我受益匪淺。我被電影中的主人公張嘎不屈不撓,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精神深深感動。
這個電影的故事內容大約是:在1934年,有個名叫嘎子的小朋友,親眼看見自己的奶奶為掩護八路軍被日本鬼子殺害,他懷著為奶奶報仇的愿望,跟游擊隊一起生活,一起戰斗,配合游擊隊打敗敵人。
嘎子小時生活很苦,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帶來了快樂,多次完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上去,聰明的小腦袋用一只假槍就把敵人的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當時我不僅很佩服嘎子,他人小膽大。還有一次,為了打探敵情,嘎子和羅金保叔叔裝扮成賣西瓜的小販,捉了胖翻譯,并繳了他的槍,為了不讓隊長把槍收回去,他竟然把它藏到了鳥窩里,因而受到了批評并關了禁閉,經過隊長的教育,終于認識了錯誤。在一次戰斗中,嘎子受了傷在老鄉家里休養,可他知道有任務,就偷偷地跑回參戰,不幸被捕了,可他面對敵人,剛強不屈,并配合部隊,是戰斗取得了勝利,終于成了一名出色的小偵察員
我要多多學習張嘎不怕敵人、熱愛祖國的精神。將來,如果我們國家發生了戰爭,我也要向張嘎一樣,與敵人奮勇斗爭,將敵人趕出我們的國土。
看了小兵張嘎的觀后感篇2
天高云淡,千里長堤上一排排參天的大樹巍然屹立著,一個滿懷著復仇怒火的少年在長堤上急促地奔走,他來到水流湍急的河灘,脫下衣裳投身這寬闊的河流,矯健地向前游去。這是《小兵張嘎》里的一個畫面,它形象地展示了遙遠的路途,險惡的環境,都不能阻擋嘎子那顆投奔革命的火熱的心。在路上,他誤把游擊隊排長羅金保當作漢奸,想繳他的槍而鬧出笑話。后來,人小鬼大的嘎小子喬裝打扮成賣西瓜的小販,繳了胖翻譯官的“真家伙”。小胖想用他的鞭炮換嘎子的木頭槍,嘎子看看槍又看看炮。炮,他是想要的。槍,又是萬萬不能給的。槍,不僅僅是鐘亮送他的禮物更是他的夢想,那是一個孩子對偵察兵的向往。小胖提出摔膠,贏了的一方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第一次嘎子輸了,第二次眼看著要輸他急得咬了小胖,小伙們都說他、不理他。嘎子靜靜的躲在大樹背后,待大家都散開來他才探出頭來,眼睛里充溢了委屈、羞愧和淡淡的喜悅。
那種眼神對我的觸動實在是太大了,如果漂亮的開場似一股滾滾江水沖擊著我的心門,那么這個眼神則是滄海一粟,是重撞我心房的那一顆水珠。槍就是軍人的生命,擁有了槍就像是溶入了軍營。這只是一種信念,是一種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執著。這讓我想起曾經參加一個老兵的婚禮,別人新房的床頭上掛著結婚照片而這個老兵的床頭則掛著他和一桿槍的合影,新婚照則掛在側墻壁上。合影背后的茫茫戈壁中若隱若現的營房襯拖著前景里矯健的身影和那艷麗的軍裝,標準的軍禮是對反射著光芒的國徽最忠貞的誓言。感動是瞬間的,瞬間是美麗的,然而美麗的背后又包裹著多少悲壯與辛酸?我們感動奶奶的堅定,可是堅定的代價卻是讓血液凝固。在這部影片中,我們感動鐘亮走出人群的灑脫,無畏所支撐的灑脫向所有人宣布,他是八路軍,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感動八路兵頂著被子向炮樓沖過去,可是被子又能擋住多少子彈?把生命交出去,交給祖國和人民。把生命接過來,把人民和戰友的生命捧在手心。這就是八路軍,是我們的前輩、我們的表帥;他們就是旗幟、就是坐標。
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社會主義里,在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國際新形式下,我們不必用生命去做賭注,我們交接的是利益。絕對不是金錢與我們的利益,而是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如今,有些人來當兵只是為了混個指標,回到地方上安排份工作。那種對軍人的自豪感已化做他們退伍后宣耀的經歷。不錯。現在社會上是有很多人不理解兵,看不起兵,這是因為他們對戰征、對災難漸漸的淡忘了。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抱怨什么。給大家講一個非常真實的故事:在內地,一個殘疾女孩子被搶客源的司機拉上了汽車,中途被迫在高速路上下車。同時下車的還有三個兵,站在高速行駛的公路上,這三個兵輕而易舉地越過欄桿離去,他們對這個殘疾的女孩子竟然視而不見。女孩子自己爬過欄桿,如果說她爬的過程中過來一輛車,就那么一分鐘的時間一個生命就從此消亡。當這個女孩子走到路對面時她哭了。因為她愛兵!如癡如醉的愛來自于她敬兵。她從沒有走進過軍營,對兵的敬仰就是從這些黑白老片里萌發起來的。她和我們連隊的個別老兵保持了八年的聯系,就是希望自己能從兵的信件中去感受兵的剛強,從她虛幻的軍營夢里索取力量,支持著她在殘酷的現實生活中堅強的走下去。她為了一套老兵的軍裝碰掉了一顆牙齒,手捂著嘴不讓血滴在衣服上,她認為軍裝是最圣潔的東西,不能讓她的血玷污了軍裝,必竟她不是軍人。她的同學見到她一身血跡的樣子,嚇了一跳,當她們看著她興奮的笑容時都感動了。到底是什么是讓她讓樣執迷不悟?僅僅是這身軍裝嗎?不!絕對不是這身特別的衣服,而是穿軍裝的人所穿出的事跡感動著她。老兵們手把手地教我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項訓練都不是讓我們去炫耀的,部隊教育我們是要我們去承擔的。
看了小兵張嘎的觀后感篇3
當我看完《小兵張嘎》這部愛國主義電影時,我被主人公嘎了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嘎子小時生活很苦,但是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聰明的腦袋瓜用一只假槍就把敵人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嘎子的'愛國熱情、幽默、滑稽、可愛、堅強不屈,不達到目的絕對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和嘎子對比,我顯得是那么渺小。嘎子為完成艱巨的任務而奮不顧身,即使失敗也會堅持不懈地去完成而我失敗就放棄。記得那次學校開展一次“科技小發明”的活動,我當時就迫不及待地向老師報了名。正當我滿懷信心地開始制作我自己設計的“動力小船”時,卻發現了一個個讓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的問題。如接上電線了電池卻不通電。等我解決了電池的問題后卻發現螺旋槳轉不了了,當我解決螺旋槳的問題卻發現……這一個個問題把我搞得頭暈眼花,頭上金星亂飛,我一氣之下把“動力小船”摔了個稀巴爛。結果認真制作,能持之以恒的同學獲獎了。望著他們勝利的神情我后悔莫及。是啊,有句古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為何說無難事呢?因為做了,“難”事則轉為“易”事不做則反之。聯系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地走下去,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挖根刨底地搞清楚,才能夠為我國的將來出一份力量。
片中嘎子上縣城找一位親戚時,卻發現那位親戚幫鬼子拍照,臉氣得由綠到紅由紅到紫。嘎子剛正不阿而我卻因膽小冤枉他人。記得那是我上四年級時。我剛到家門口,卻發現一個人在開我家的門鎖。我仔細一看,原來他把我家的鎖弄壞了,怎么也打不開了。他見我回來了,便立即惡狠狠地說:“你要敢把這件事說出去,我便揍死你!”我嚇得連忙點點頭。等我媽回來時卻撒了謊說是樓上小妹妹弄的,為此我還經常為此事感到不安呢。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于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像嘎子哥一樣毫無保留地把一切貢獻給我們的祖國。
看了小兵張嘎的觀后感篇4
《小兵張嘎》是一部以抗日為主題的小說,是一部珍貴的紅色經典。
這本書描繪了一個殘酷而嚴峻的抗日戰爭時代。有硝煙彌漫,刀光閃爍,炮聲震天;有血汩汩,身上片片;手榴彈劃破長空,機槍橫掃敵人,還有無數勇敢、聰明、堅決的小兵抗日,讓這個時代與眾不同。
小加茲只有十三歲的時候,就看到了敵人的殘酷。他親身經歷了失去親人,看著八路軍朋友被俘的痛苦和絕望。于是,嘎子參軍了。一路上,他調皮搗蛋,給八路軍帶來了很多麻煩。但是,他很快懂事了,長大了,八路軍成了他的親人,一個和他相依為命的親人。
在戰場上,他是一個勇敢的小戰士,殺死了敵人。他機智地用一只木手寫了一把槍,奪下了敵人的真槍。他很聰明。在最后的戰爭中,他面對刁鉆的鬼子,毫不畏懼,巧妙地誘騙敵人,用鞭炮聲動搖敵人的士氣,使八路軍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最終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雖然張嘎子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但在戰爭年代,有許多勇敢、聰明、堅決的小英雄像張嘎子一樣抗日!他們有激情有熱血,有一顆永不放棄的心,他們有足夠的勇氣無所畏懼地殺敵。他們經歷了風雨火血的洗禮,終于磨練成一名優秀的戰士,寫出了自己的英雄傳奇!
如今,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科技越來越發達,那場戰爭已經成為歷史。但是我們不能忘記過去,牢記使命,不要忘記你的主動精神,為祖國的未來做出貢獻!堅強的少年造就強大的國家。加油!
看了小兵張嘎的觀后感篇5
最近我觀看了一部愛國主義教育片《小兵張嘎》,影片主要講了張嘎從普通的少年成長為一名八路軍小戰士的歷程。給予我很多啟發。
最初,嘎子和他的奶奶相依為命,是個懂事的孩子,每天都幫奶奶做事。之后,因為日本鬼子殺害了嘎子的奶奶,還抓走了在嘎子家養傷的八路軍老鐘叔,所以,嘎子變成了一個痛恨日本鬼子、渴望加入八路軍的少年。后來,嘎子終于加入了八路軍,并且在部隊受到了教育和鍛煉,使他成為了一名機智勇敢的八路軍戰士。
看完《小兵張嘎》這部影片,再回想一下自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張嘎雖然出身貧寒,卻十分堅強。他沒有貴重的玩具,沒有美味的零食,他也不可能受到教育,可以安靜地坐在教室里學習,他的童年是在槍林彈雨中度過的!但是生
活的苦難并沒有讓他退縮,他變得更加堅強和自信,更加樂觀與勇敢!拿自己和他一比,真是天壤之別,我顯得是多么渺小。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現在我們有幸生活在這樣沒有戰爭的時代,生活的條件變好了,父母、老師對我們關懷備至,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學習、奮發向上呢?還有什么理由在生活中的困難面前氣餒呢?
如果我們都能像嘎子一樣勇敢地挑戰所有困難和挫折,不達到自己的目的誓不罷休,我們就能戰勝前進中的一切阻礙;戰勝所有困難;戰勝所有不可能完成的事!
看了小兵張嘎的觀后感篇6
《小兵張嘎》這部經典老電影伴著我的父母長大,如今這部電影豐富著我的精神生活。今天上午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這部電影,雖然我已看過一次,但卻百看不厭,并對里面主人翁嘎子的那股子嘎勁和劇中的經典臺詞模仿得形象逼真!因為太喜歡嘎子這種不畏堅辛,不怕犧牲,機智勇敢的這種小八路精神了!故事講述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子與唯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員老鐘叔奶奶英勇犧牲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而老鐘叔為了掩護鄉親們被敵人逮捕。為奶奶報仇,救出老鐘叔是嘎子最大的心愿。
帶著老鐘叔給他做的一把小木頭槍,嘎子歷經艱辛找八路軍。在城里第一次遇到羅金保叔叔時,見到老羅叔腰里別著把真槍,帶著黑眼鏡還騎著一輛單車。機智勇敢的嘎子以為老羅叔是個漢奸,用一桿木頭槍準備繳下老羅叔的真槍。被老羅叔反擒,嘎子不驚也不慌,沉著地稱:繳老羅叔的槍是為了換飯吃,老羅叔一眼就知道這小機靈鬼準是白洋淀的張嘎子。也因這次和老羅叔的不打不相識總算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一名小偵察員。憑他的機靈和勇敢,在老羅叔的帶領下經常出外偵查敵情,屢建奇功,但也經常違反紀律:摔跤咬人,堵胖墩家煙筒,干出很多可笑的嘎事兒,在區隊長的教育下,在八路軍這個革命大溶爐里,嘎子成熟了,更加堅強了,為了保護老百姓,嘎子不幸被俘,關在鬼子炮樓的底層。在里面他不向鬼子屈服,并機智勇敢的'配合八路軍將炮樓點燃, 使戰斗取得了最后的勝利!嘎子在這次戰斗中立了大功,為奶奶報了仇救出了老鐘叔。
我不僅崇拜和敬仰嘎子的這種英勇品質,還喜歡他身上那股子嘎勁,愛他那股子不服輸的淘氣勁兒。所以我每次模仿嘎子角色時總是得意忘形。
我們今天的生活遠離戰爭和硝煙,那是無數先輩用血肉之軀和鮮血換來的,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換來了我們中國人的尊嚴!我們作為新世紀的兒童除了學習更多的知識本領和技能以外,要愛自己,愛別人,愛集體,愛國家。用我們雙手和智慧使我們的國家成為世界第一強國,讓我們每一個國人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和自豪。這是我最大的心愿,我相信只要我們繼承和發揚我們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團結一心,奮發圖強,努力學習,這個愿望一定會實現!
看了小兵張嘎的觀后感篇7
最近,我觀看了一部愛國影片——《小兵張嘎》,讓我感觸頗深。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在一個小村莊,小孩張嘎帶領幾個同齡伙伴為了保衛祖國,如何機智、勇敢地與日本鬼子進行戰爭的事。
通過觀看這部影片讓我感受到了在當時的戰亂年代,幾個十一、二歲的小孩能夠為了自己的祖國會不顧個人安危,參加到抗日戰爭的隊伍中。我們現在多幸福啊!天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有辛勤的園丁教我們學習知識,教我們學做人,雖然我們現在不需要冒著生命危險來保衛我們的祖國,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他們當時的流血犧牲換來的。
我們生活在這樣的幸福年代還有什么不應該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要想建設我們的祖國不是嘴上說說而已,應該拿出行動來。我們現在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掌握過硬的本領,將來才有能力建設我們的祖國。以前我特別貪玩,認為別人都能夠養活自己,難道我長大了會養不活自己。看了這部影片之后,我認為我以前的想法太不應該了。從現在開始,我一定會好好學習,掌握真正的本領,將來才有能力建設我們的祖國。
我也真心的希望同學能夠把握現在的美好時光,學好知識,學會做人。長大后才能使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才能保證我們中國人不再受到外國人的欺負。
看了小兵張嘎的觀后感篇8
讀完了《小兵張嘎》這本書,我感觸頗深。
小嘎子的特點和他的名字一模一樣:嘎。這本書中先講張嘎子同志給八路軍站崗放哨,因為他工作一絲不茍,由黨委和八路軍一致決定,等他長大一點后可以考慮讓他入黨。這一下可把小嘎子高興壞了。
后來,他聽說鬼子、“白脖”們要包圍“鬼不靈”時,他一下子又恐慌起來。因為玉英還在鬼不靈哪!就說明小嘎子是一個很為他人著想的人。他為了去尋找玉英,就差沒跟“白脖”拼命了。但是真正的戰爭打響了。小嘎子一直請求羅隊長能帶他上前線,但是因為小嘎子只是個孩子,不具備打仗的條件,所以自然也就泡湯嘍!
經過這一系列的事情后,很自然地引出了“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這一章。原因就是起始于他們都各自想要對方手上的玩具,但又搞不清楚該怎么賭。于是小嘎子就想到用摔跤的方法來定勝負。在這一張中,我讀得津津有味,也體會到了小嘎子富有心機,好勝心強、敏捷機靈的性格。哎!只可惜身大力不虧,小嘎子對胖墩兒下冷絆子,胖墩兒也是個摔跤慣手,咕咚一下,小嘎子摔了個四腳朝天。
最后,日本小鬼鬼侵略小嘎子他們村,小嘎子的好朋友軸子慘遭黑手,連玉英也被綁了起來,被他們折磨得半死不活。這個村估計沒幾個人可以活下來。
小嘎子就是這樣,“嘎”得機靈,“嘎”得可愛,“嘎”得好玩!
看了小兵張嘎的觀后感篇9
“一九三七年哪,鬼子就進了中原哪,先打開盧溝橋,后進了山海關哪,火車道就通到濟南。鬼子就放大炮啊,八路軍就拉大拴哪,瞄了一準兒,哎!打死個翻譯官哪,他倆腿一伸就見了西天。”這就是《小兵張嘎》的片尾曲。
看過電視劇《小兵張嘎》之后,我思緒萬千。我喜歡嘎子的“嘎氣”,欽佩他熱愛祖國、寧死不屈、機智勇敢的精神。
《小兵張嘎》演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唯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但嘎子奶奶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老鐘叔——鐘亮,被日寇殺害了,并且鐘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了替奶奶報仇、救出鐘亮,嘎子歷盡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查員。
嘎子熱愛祖國、寧死不屈的精神讓我感動不已。為攻打敵人的崗樓,他傷未痊愈,就偷偷離開養傷的老鄉家,不料卻在歸隊的途中被捕。這時,我多想有動畫片中的“哆啦A夢”,這樣我就可以用“時光機”到獄中去救他。當敵人拷問嘎子時,他英勇反抗,堅強不屈。嘎子年僅13歲就如此臨危不懼,真讓我敬佩。
嘎子又是多么機智勇敢啊!他和胖墩、樂樂等人與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給摩托車的輪胎放氣,放釘子扎鬼子的屁股都是小事一樁。機靈的嘎子還鬧得鬼子司令部子犬不寧,探出白洋淀的內奸。當部隊攻打崗樓時,嘎子還設法在里面放火,與八路軍里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鐘亮,替嘎子奶奶報了仇。
嘎子真棒!他與我們年齡相仿,但他面對兇神惡煞的敵人時卻毫不畏懼。我們要把嘎子面對困難勇于克服,不怕困難,不怕挫折的精神運用于現在的生活和學習中,努力學習,為國家、為人民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