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影片的觀后感
時間:
新華
觀后感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觀眾培養自己的批判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其他觀眾的作品或場所。寫開學第一課影片的觀后感要注意什么?這里給大家提供開學第一課影片的觀后感下載,供大家參考。

開學第一課影片的觀后感篇1
和往常一樣,我準時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開學第一課。隨著周筆暢的《第一課》,進入了開學的第一堂課。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夢想。講了許多擁有夢想而為之努力的榜樣:神舟十號宇航員王亞平、想當軍人努力訓練的十三歲女孩付麗娟、堅持電影夢想的章子怡……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廖智。
廖智是一個舞者,也是一個特殊的人。她是汶川大地震中的幸存者,在地震中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和雙腿。廖智是一個舞者,雙腿是她的生命,沒有了雙腿,她還怎么跳舞啊?可是,她沒有放棄,當她忍過四個月的病痛,穿上假肢,第一次站起來時,并沒有她想象的那么輕松。正如她講的一個故事:一天,家里沒有人,她自己艱難地爬到客廳,穿上假肢自己去衛生間,但走了一步就摔倒了,頭起了一個大包,但她還是爬起來,繼續走。當她講到這里,我感動了,被廖智的堅強感動了。她努力地練習舞蹈動作,以至于不會走路就已經能跳舞了。
廖智刻苦練習,和方俊老師帶來了精彩的舞蹈《怒放的生命》。更讓我體會到夢想的力量是多么的強大,它可以讓人不顧一切的努力實現它。
而我的夢想是當一名畫家,為此我也付出了努力。從4歲學畫畫到現在,沒有落過一節課,對畫畫是由好奇到熱愛,甚至是變成了我的一種需求。我也曾失敗過、放棄過,但在老師家長的鼓勵下,我堅持到了現在。一次,我生病了,媽媽說:“不用去學了,都發燒了!”但我卻說:“上一次學老師還夸我從不落課,我可不想讓老師失望。”媽媽見我那么想學,吃了藥就送我去了。那天,我畫地異常好,老師夸得贊不絕口,我心里比蜜還甜。我也要像廖智一樣,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挫折,我都要堅持不懈地奮勇前進,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奮斗。
夢想就是動力,讓我們像廖智一樣,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吧!
開學第一課影片的觀后感篇2
開學第一課作為中小學生每年必看的節目,在九月開學季的第一天,就會與我們準時見面。2021年是一個值得我們所有人記住的日子,因為在今年是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第一百歲生日!也是我們偉大祖國發展建設至今,無數共產黨員共同的生日;身為祖國未來的花朵,我們在觀看完開學第一課后,都會為節目中先輩們的英勇事跡,深深的為之震撼。
2021年《開學第―課》有一篇是以“理想是火,點燃革命熱血”為主題,從一本距今已有101年歷史的《共產黨宣言》展開講述。讓我備受感動的是這本已經微微泛黃,僅有56頁的小冊子,指引著李大釗、毛澤東、陳望道等早期共產黨人探索救國救民之路,更點燃了百年來無數革命志士追求理想與信仰之火。
在觀看節目的同時,我深深地體會到,在祖國的發展歷程中,有那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事跡與精神。這也讓我們這些中小學生可以體會到:革命先輩為了我們如今這個美好的社會生活,到底都做了什么,又經歷過什么;可以說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如今這個和諧美好的新世紀社會。
我不僅為先輩們的愛國精神而感動,更深深地體會到:一個國家在建設發展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無數不計生死,不求回報之人的奮力拼搏,我們就無法擁有現在這個人人稱贊的新中國。
讓我們一起努力學習,掌握更多先進知識,這樣我們才能在祖國的發展道路上,也能用上自身所學,為祖國的前進航道上,貢獻出自己的那一份力量。讓我們一起加油,為新中國的美好明天,加油學習,建設出我們心中的社會主義新生活。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相關文章:
開學第一課影片的觀后感篇3
開學啦!開學啦!新的一學期又到來了,今晚可以正大光明看電視了——《開學第一課》。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中華驕傲。節目一開始由吳磊演唱主題曲《夢想開始的地方》,他一上場同學們的尖叫聲如雷一般震耳欲聾。
第一課:字以溯源,由王教授向我們講述了中國漢字的由來。小撒老師還讓同學猜甲骨文,也許是同學們很少接觸到甲骨文,所以沒猜對。美國理查德研究和傳播漢字已經多年了,在這過程他遇到了重重困難,但始終沒有放棄對漢字的熱愛。我們身為中華兒女有理由不去學習嗎?接著由董老師、小撒老師還有吳磊帶著同學們玩起了《身體拼字游戲》可有趣了。
第二課:武以振魂,請到了《戰狼2》的導演及演員吳京,他告訴了我們怎樣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英雄!真正的的英雄就是能保衛自己的國家,保護家人,保護身邊的人。最后還希望我們也要成為一名真正的英雄!
第三課:棋以明智,邀請到了世界圍棋冠軍柯潔,他向我們講述與《阿爾法go》的傳奇博弈。面對超強的人工智能,明知會輸還迎難而上直面挑戰,雖敗猶榮,永不服輸!人類相比機器,最寶貴的是鮮活的感情和靈動的思想。
第四課:文以載道,的翻譯家許淵沖教授講述了自己對翻譯漢字的“執著”在他八歲的時候把“W”和“_”翻譯成了“打潑了油”和“嚇得要死”從此他就開啟了翻譯生涯。
第五課:絲綢新路,講的是巴基斯坦漢語老師米斯巴和老師的跨國師生情,中巴兩國結下了深厚的友情。節目最后由吉克雋逸演唱《千年之約》。
20__年的《開學第一課》我們再見啦!明年我們再相會!
開學第一課影片的觀后感篇4
2月20日,開學第一天,第二學期正式開始了!
“新學期、新起點、新氣象”,作為開學第一天的“固定節目”,《公共安全教育開學第一課》第三季如約而至,強勢來襲。《公共安全教育開學第一課》已經是我的老朋友了,去年2月、9月熱播的第一季和第二季節目我都有認真觀看過。
18點一到,《公共安全教育開學第一課》第三季正式開始啦。又見到了治安總隊的黃奕警官,交警總隊的賈杰警官和消防總隊的趙錦禎警官,讓我興奮不已。
這一季的開學第一課與前兩季有所不同,它更多采用了場景演練和互動實踐的方式來讓我們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識,這讓我覺得耳目一新,引人注目。
這一季節目共分為四個部分,一是上季公共安全知識回顧,二是從日常生活安全、公共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三個方面,通過實景演練、互動體驗,深入講解公共安全的注意要點和自防自救的基本技能,三是出行時遇到惡劣天氣的應對方法,四是遇到公共安全事件后的自我心理調節。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賈杰警官所教授的交通安全知識和趙錦禎警官傳授的避難場所的選擇。通過場景演練,我知道了車輛內輪差和貨車視角盲區,也明白了“確保安全、有序撤離、確認必要性”是遇到交通事故后緊急撤離的三大方法,同時我也了解到如果遇到火災時避難場所應該盡量選擇盡可能遠離起火房間的地方,臨街且可主動求救的地方,還要避免處在起火部位的正上方。
這一季的開學第一課還讓我知道,遇到公共安全事件后的恐懼和緊張是正常的,不必過多害怕。我們可以通過深呼吸、沉著回想所學的應對知識以及積極樂觀的心理來戰勝內心的恐懼和緊張。
通過觀看第三季的《公共安全教育開學第一課》讓我明白到,“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我們身邊卻處處都可能存在安全隱患。所以,我們必須謹記:安全無小事。我們要爭當安全小衛士,不把生命當兒戲。
開學第一課影片的觀后感篇5
一位美國小伙子中學畢業之后立志做一名優秀的商人。后來他考入了麻省理工學院,但沒有直接去讀貿易專業,而是選擇了工科中最普通最基礎的專業——機械。這著棋很妙,做商貿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大學畢業后,這位小伙子沒有馬上投入商海,他考入了芝加哥大學,開始攻讀為期三年的經濟學碩士學位。幾年下來,他在知識上已完全具備了商人的素質。出人意料的是,獲得碩士學位后,他還是沒有從事商業活動,而是考了公務員,去政府部門工作。他深知,經商必須具有很強的交際能力,當公務員容易培養自己機敏老練和臨危不懼的品格。在政府部門工作了五年后,他辭職下海經商,業績斐然。又過了兩年,他開辦了拉福商貿公司。20年后,拉福公司的資產已從當初的20萬美元發展到2億美元。這位小伙子就是美國知名企業家比爾拉福。
對待成功,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做法。一種人是永遠活在夢幻里,另一種人像比爾拉福一樣,對自己不抱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是一步一個腳印,不停息的奮斗,為自己的成功砍著荊棘、劈著頑石、架著橋梁、修著道路。
開學第一課影片的觀后感篇6
開學第一課作為中小學生每年必看的節目,在九月開學季的第一天,就會與我們準時見面。2021年是一個值得我們所有人記住的日子,因為在今年是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第一百歲生日!也是我們偉大祖國發展建設至今,無數共產黨員共同的生日;身為祖國未來的花朵,我們在觀看完開學第一課后,都會為節目中先輩們的英勇事跡,深深的為之震撼。
2021年《開學第―課》有一篇是以“理想是火,點燃革命熱血”為主題,從一本距今已有101年歷史的《共產黨宣言》展開講述。讓我備受感動的是這本已經微微泛黃,僅有56頁的小冊子,指引著李大釗、毛澤東、陳望道等早期共產黨人探索救國救民之路,更點燃了百年來無數革命志士追求理想與信仰之火。
在觀看節目的同時,我深深地體會到,在祖國的發展歷程中,有那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事跡與精神。這也讓我們這些中小學生可以體會到:革命先輩為了我們如今這個美好的社會生活,到底都做了什么,又經歷過什么;可以說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如今這個和諧美好的新世紀社會。
我不僅為先輩們的愛國精神而感動,更深深地體會到:一個國家在建設發展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無數不計生死,不求回報之人的奮力拼搏,我們就無法擁有現在這個人人稱贊的新中國。
讓我們一起努力學習,掌握更多先進知識,這樣我們才能在祖國的發展道路上,也能用上自身所學,為祖國的前進航道上,貢獻出自己的那一份力量。讓我們一起加油,為新中國的美好明天,加油學習,建設出我們心中的社會主義新生活。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相關文章:
開學第一課影片的觀后感篇7
同學們,幸福在哪里?幸福在知識的海洋里,幸福在無私的奉獻里……“幸福”二字就是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
節目開始后,我看到了一位小男孩在彈鋼琴,這個小男孩的名字叫劉浩,今年十歲了,可他有一點不同的是,他看不見這美麗的世界,看不鋼琴上的那些黑白鍵,看不見眼前的五線譜,因為,小劉浩是個雙目失明的孩子,但他并沒有對彈鋼琴說再見,而是每天堅持的彈著、練著,他的媽媽看著他那么愛鋼琴,就在寒風刺骨的冬天里找老師,她敲響了四十多位老師的家門,可換來都是失望,可他媽媽并沒有放棄,終于,一家肓童學校收下了小劉浩,小劉浩從此對彈琴更加喜愛,兩天就可以背下十頁肓譜,這是多么驚人的數字,在現場,小劉浩對他的媽媽說:“媽媽,謝謝你為我付出那么多,我愛你!”
接下來,成龍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破產”的故事,故事講的是:他的一位朋友有兩個女兒,九歲了還不會系鞋帶,連書包都讓兩位傭人替她們背,有一天,她們的爸爸匆匆忙忙的回家,對兩個女兒說:“我破產了,今天銀行來追債了,咱們快搬家吧!”她們一家就從一千平米的大房子搬到了五十平米的小房子,從此,那兩個女兒變了,變得不再任性,會自己系鞋帶,會做家務,會做飯……過了幾年后,她們的爸爸才告訴她們破產是假的。
接下來,我們看了一片子,講的是一位女孩,名叫孟佩杰,在她3歲的時候,父母雙亡,鄰居收養了她,在她5歲時,養母癱瘓了,不久,養父離家出走,年僅8歲的佩杰每天不到6點就起床給養母擦身、做飯、喂飯,把養母安頓好后,才匆匆忙忙的往學校趕,中午放學,佩杰買好菜回到家做飯,如果飯做晚了,她就不吃飯,她先讓養母吃飽后自己拿一個冷饃往學校趕,晚上到家,佩杰把養母推出來透透氣,回到家就給養母做仰臥起坐,伸腿,捏腳,連續十二年,每天都這樣做,我真被佩杰的這種精神而感動!
幸福是什么?是感恩、是奉獻、是關愛、是贊美,是……開學第一課,讓我們在新的起跑線上去奔跑,去超越,感謝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影片的觀后感篇8
2021年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20__年秋季開學第一課主題為“先輩的旗幟”,將圍繞“長征精神”,選取青少年的獨特視角,向孩子們講述長征中的動人故事。節目將分為“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四節課,在展現長征精。下面是語文迷網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
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革命英雄的故事以及那一段抗戰歷史,令我感受最大的便是12歲的小八路海娃歷經艱險去送一封雞毛信的故事。
海娃是個放羊娃,也是個小八路。他每天一邊放羊,一邊站崗放哨。一次,爸爸交給他一個重要任務,送一封雞毛信。爸爸對他千叮嚀萬囑咐:“路上要當心,一定要親手把信交給山王村指揮部的張連長。”
海娃選了一條偏僻的小路去送信,本以為能安全的把信交給張連長,沒想到路上還是遇到了一隊日本鬼子。海娃心想:“糟了,雞毛信怎么辦?”他急得滿頭大汗,一會把信藏在褲袋里,一會兒塞進石縫里。忽然,他靈機一動,從身上撕下一根布條,把雞毛信捆在一只老羊的尾巴下邊。鬼子看到了海娃,齜牙咧嘴的問:“你的,小八路的干活?”海娃搖了搖頭,“我是個放羊的。”鬼子見問不出什么,只好把他放了。
海娃趕著羊群剛走不遠,就看見幾個鬼子追了上來,原來他們想吃羊肉。糟糕!鬼子捉住的是那只藏有雞毛信的羊,老羊拼命掙扎。海娃想:“雞毛信會不會從羊尾巴里掉出來呀?”于是,他對鬼子說:“老羊有什么好吃的,小羊的肉嫩,吃起來才叫香呢!”鬼子想想也是,就抓了幾只小羊烤著吃了。看著自己心愛的小羊羔被鬼子吃掉了,海娃心痛的哭了起來。
晚上,鬼子怕海娃走了吃不到羊肉,就要海娃和他們一起睡覺。海娃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明天鬼子還要殺羊吃,雞毛信可怎么辦呢?不行,得想法子逃出去!”半夜里,趁著鬼子都睡著了,海娃輕手輕腳,小心翼翼的出了屋子,到了羊圈,拿起雞毛信,飛快的向外跑去…………
終于逃出來了!海娃興奮極了,邁著輕快的步伐,向著山王村的方向飛跑。眼看著快要到山王村了,海娃一摸口袋,“壞了!雞毛信不見了。”海娃急出一身冷汗,一邊回想一邊順著來路仔細的查找。忽然,海娃眼前一亮,那不是雞毛信嗎,還好好地躺在草地里!
海娃收好信正要往回走,就聽見幾個鬼子嘰哩哇啦的在后面叫他,原來,鬼子今天要攻打龍門村,準備叫海娃帶路。海娃把鬼子引到一條到處是石頭、崎嶇不平的山間小道上,鬼子不熟悉地形,走走停停,海娃順著熟路,飛快地逃走了。他來到了山王村,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張連長按著信,帶著隊伍去攻打日本鬼子的炮樓,消滅了里邊的鬼子,取得了很大勝利。
看了這部影片,我被海娃那機智勇敢、意志堅強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一定要倍加珍惜。我們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好好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
昨天晚上八點我和媽媽一起收看了CCTV-1的《開學第一課》,第一次靜坐將近2小時觀看一個電視節目,我深深被感動,被感染,現在我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們《開學第一課》共上了四堂課,首先是第一堂課“愛國”,在這一堂課當中我一次聽到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來歷,是由秦怡奶奶給我們講述的,其中有一句“用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這是當時戰爭時發生的真實情景,敵人炸開古北長城一個缺口,眼看有機會沖破我們的防線,但我們的戰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缺口,抵御炮火,獲得勝利!在主持人的講解下我還知道了女英雄,聽到了英勇犧牲的軍事家左權女兒左奶奶講述11封家屬的感人事跡。。。。。。
第二堂課是“勇敢”,這堂課我再次對《放牛郎王二小》的故事有了進一步深刻了解(暑假參加社區活動時聽過一次),王二小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報紙和電臺,保護了上千名村民!這一份勇敢難能可貴,這份勇敢我銘記于心!
一陣警報聲把我帶進了第三堂課“團結”,這堂課無疑最令人痛苦,因為我看到了短片中一個叫多多的孩子坐在燒焦的土地上孤獨無望的哭泣,我看到了日本人對中國人殘忍殺戮的一幕幕,當我看到雕塑家吳為山大師作品中那位母親在臨死前將生命中最后一滴奶水喂給自己的孩子,我感受到了母愛的無奈,這就是二戰史上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南京大屠殺”!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館長朱成山館長說,在那次災難中喪生的人數共計30多萬,他們的名字三天三夜都不完,他們手拉手排開有180度公里啊!多么龐大的數字,多么殘忍的數字!媽媽回頭對我說,一定要好好學習,要不斷努力進步,因為落后就要挨打!不要忘記我們民族的恥辱!我眼含淚水,緊握雙手,暗自下決心,要好好努力!
最后一堂課“自強”,在欣賞了一段小小八路軍的紀錄片后,TFboys三人帶領同學們共同朗誦“少年自強宣言”:誠實,善良;勇敢,自信;自立,自強!了解祖國曾經經歷的苦難,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做偉大祖國的接班人!
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
9月1日晚上8點,我準時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了央視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乘著夢想的翅膀”。
風如日出月落般遠去,昏黃的天空下余暉拉扯著夢想長長的影子。成長旅途中懷揣文學夢想者不少,誰都渴望夢想照進現實。誰都曾在少年輕狂時,想象自己如巴爾扎克筆下的青年般對巴黎說聲:“我來了。”那是對夢想強烈的希冀,那是青春的萌動與執著。成長路上,那窗外的果樹已長高,花兒越顯絢爛,丑小鴨已變成了白天鵝,毛毛蟲正在破繭成蝶,而你是否還在追夢呢?
雖說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到達夢想的彼岸,但年少時曾經白日夢飛揚過,我們的人生才充滿了厚度與韻味。周星馳曾說:“人若沒有夢想,那跟咸魚有什么區別。”徜若一個人漫漫幾十年毫無追求,那么這樣的人生注定是悲劇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沒有曾經可以為之驕傲的歷史,這樣的人生注定充滿遺憾。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有勇氣就有奇跡。回首我的成長之路,我卻問心無愧。在我的成長路上,承載著花一樣美好的文學夢想。恍然回首那也是一部寫滿努力的奮斗史。其實成長路上,何必在意那最終的結果。只要我們努力過,自會有精神上的慰藉。最輝煌的人生是那拼搏的過程,因為痛并快樂著。
成長路上,怎能忘記還有夢想。在成長路上,懷揣著夢想上路的人終究會與那些平庸的人漸行漸遠的,就像夸父逐日般偉大。猶讓我猛地讓我想起我自己。
落日無邊江不盡,此身此日更須忙。在年少成長途中,我曾經無數次夢想過,夢想有那么一天屬于我的文學夢想會在彼岸陌上花開。在無數個日日夜夜,每天堅持寫作,讀書那是一種怎么落寞的身影,在眾人的不解與驚訝中。那些曾經的付出與努力,執著與汗水,又豈是他人所能懂得的呢。特別是身處打工時代,我深夜挑燈讀。在心靈深處小心呵護自己夢想的香格里拉,對它不懈的追求與永恒的步伐早已成為我生活中的習慣。
我記得無數個清風明月的夜晚,我依然會摒棄塵世喧囂的煩憂,恍若與故人重逢,舉手投足在紅袖添香間,在精彩紛呈的書藉中感受到光明與溫暖。書桌前堆滿的長長書卷,那是屬于青春的激情。我翻閱著一篇篇謳歌生命的文字,無形的力量讓我的思想升騰。我把我生命中最奢侈的時光毫無保留地奉獻給夢想,不經意間演繹了一幅幅精彩的青春畫卷,唯美了一路的風景。
成長路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夢想。經歷了太多的生離死別,變幻無常。我也曾經迷茫過,失望過,甚至想過放棄曾經自己鐘情已久的夢想。然而成長路途上,有誰會隨隨便便成功呢?后來長大了,才會明白。那些挫折與痛苦是成長的必然,無論生活多么無奈,我們還是需要勇敢地走下來。畢竟夢想是自己的,青春是自己的。一路走來,我已學會了沉默,學會了等待,唯一學不會的就是放棄。那追尋夢想早已成為生活中的一種習慣。在成長路上,我忘記了停留,忘記了想象,但怎能忘記夢想。成長路途中,因為還有夢想,所有的失落都不值一提。生活雖然辛酸無奈,但時光長河中,夢想足已讓每一個人迸發出屬于自己的光芒,在歷史的豐碑上留下屬于自己的一筆。
我依然記得,幼時的我曾經跟我的老師說過,我終有一天會憑藉文字混飯吃。生活已是困難,寫作并非易事。盡管那時家里人斥之為沒有前途的浪費,更何況現在我早已離開了校園,過了郭敬明,韓寒出名要趁早的年代。可是當初年少無知的戲言,沒想到竟會在內心扎根直至現在,念念不忘。那是一個少年在成長路途中不經意間揚起的夢想風帆,一跌跌撞撞,沖擊著生命的束縛磨難,向更廣闊的天邊翱翔。經歷無數次投稿失敗之后,我依然如初地耕耘。因為我依然相信有那么一天會來臨,我能夠在書中揮毫潑墨,抒盡人間真情,寫透悲歡離合。那是一代人的草樣年華,盡管卑微,卻也同樣偉大。
開學第一課影片的觀后感篇9
今天是一年一度電視節目《開學第一課》開播的日子,如同往年一般,我依舊是準時收看了。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帶給我的依然是很深的感觸,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而我從節目上學到的,就是“英雄”兩字。我所領悟到的“英雄”,跟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樣。
所謂的“英雄”,應該是一種精神領域上的事物,這種事物可以是愛,可以是友情,也可以是舍己為人等等。
當一位母親含辛茹苦的將孩子養大,她難道不是英雄嗎?正是母愛驅使著一個女人去照顧一個新生的生命,從孩子嗷嗷待脯到孩子長大成人結婚,期間母親哪點不費心?因此母親就是英雄,她對孩子的愛就是一種“英雄精神”。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和平的,我們之所以能夠不受戰亂的侵擾,無非就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這些人對于我們來說,何嘗又不是英雄呢?他們的精神就是英雄精神,是需要我們學習的存在。
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多人都是英雄,我們也無時無刻的在學習著“英雄精神”。當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時候,難道不是在學習先輩們抵制邪惡的精神嗎?當你有了孩子,并且悉心照顧的時候,難道不是在學習你父母交給你的精神嗎?因此不管是在什么時候,英雄總是陪伴在我們的身邊,我們也無時無刻貫穿著英雄精神。當你遭遇困難,但是百折不撓的繼續努力,最后獲得成功的時候,你就是自己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