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面觀后感800字
每一次觀看經典電影或戲劇都是一次心靈的觸動,觀后感則是記錄這些觸動的珍貴筆記,你準備好如何記錄下這些珍貴的感受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最后一面觀后感800字,僅供參考。
最后一面觀后感800字精選篇1
有一種愛叫大愛,有一種永恒叫千秋。
千秋精神是一種勇于擔當的精神。誠如原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所言,在重大災害面前,譚老師舍我救人的境界是高尚的,其精神不死,是個偉大的英雄,正如他名字那樣,千秋流淌。
千秋精神是一種默默奉獻的精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他在教育事業上默默耕耘了27年,把自己寶貴的青春和畢業的精力無怨無悔地奉獻給了黨的教育事業。千秋的這種感人壯舉不僅是對中華民族舍生取義的偉大精神的`生動詮釋,也是共產黨員為人民利益奉獻自己的完全展現,更是崇高師德的生動寫照。
什么是人生的價值?就像譚老師在最后一課向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一樣,它始終縈繞我心,讓我久久地不能平靜,但我找到了答案:我的人生價值就是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我知道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只要心中有信念,我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為祖國而努力,為人民而奮斗!
千秋精神永不滅,千秋精神照萬代,只要我們人人都能舍小我為大家,相信我們可以把災區建設得更好,把祖國建設得更強大。
最后一面觀后感800字精選篇2
五月十二日,譚千秋老師正在上政治課,突然地動山搖,打破了這祥和而充滿樂趣的課堂,譚老師大喊道:“地震了,快出去!”同學們你擁我擠地往教室外跑。有的同學對譚老師說: “教室里還有人。”老師二話沒說地又跑回教室,讓他們鉆到桌子底下。因為太急了,課桌也弄翻了,眼看墻上的石塊要掉下來了,譚老師奮不顧身地爬到課桌上,扶正課桌,那塊石板砸到了譚老師的身上……
震后,四位同學都獲救了,可譚老師卻悄然地走了……他是用自己的身體護著學生,并不停鼓勵同學們勇敢地面對災難,才保全了四名學生的生命,觀后感《最后一課觀后感 王安哲》。
其他同學包括上過和沒有上過他的課的同學們紛紛給譚老師跪下了。他的事跡很快在網絡上傳開了,大家都默默地為譚老師祈福:譚老師,一路走好……
我覺得,譚老師這種無私奉獻、舍己為人 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也值得我們發揚。另外,譚老師對學生的愛更使我感動。有一次,我們班有一個同學摔傷了了,當時上課的老師馬上叫上一個同學,把那個摔傷的同學扶到醫務室。
這不是讓“老師是園丁”這個比喻更恰當了嗎,因為園丁會不惜一切代價保住自己的花花草草,甚至是自己的一切。老師也一樣,對我們的愛也是無窮無盡的。
最后一面觀后感800字精選篇3
今天,老師帶我們去觀看了《最后一課》這個電影,里面記述了很感人的故事。
故事是遮掩的,在2008年5月12日的一個早晨,譚千秋老師來到了教室準備上課,剛剛上到一半的時候只看見課桌傾斜了,譚老師猛的想到說:“地震來了,同學們快跑啊!”“地震,啊,地震。”聽見一位同學在喊著。“轟——隆——隆——”房頂塌了下來,岸上的同學換慌慌張張的逃跑了,“老師,班上還有幾個同學沒有逃來!”譚老師沖進了教室里,看見還有四位學生沒有逃出u,就叫她(他)們都躲到桌子底下,房頂的石板打了下來,譚老師為了不讓座子底下的四個孩子受傷,就馬上沖到了講桌上,用自己的身體來保護講桌下的四個孩子。是半吧譚老師壓住了,桌下的孩子們很害怕,嘴里不停的`喊著:譚老師,譚老師,您沒事吧!這時的譚老師已經奄奄一息、快沒有體力了,他在還說:“我沒事,在這里等待救援。接下來的這一幕又一幕十分讓我感動。
老師是可敬的;老師是美麗的;老師是偉大的。
最后一面觀后感800字精選篇4
母愛如河,父愛如山,而我們在生活中卻忽略了老師對我們愛,老師的愛是多么偉大呀!像辛勤的園丁澆灌著花朵,像春風吹拂著細雨,像云朵保護著藍天,像清清的泉水滋潤著大地。
星期日,我和幾個小伙伴來到了赫山電影院,天空下著濛濛細雨,我們打著傘跑到了電影院門口,買了三張十元的票。
“嘀、嘀、嘀……”時間到了,我們都進了場。老師告訴我們,這次的電影是描敘的汶川大地震中的故事,訴說的是譚老師和四個淘氣包同學的.故事。
電影開始,全場的燈熄了。故事開始首先是硝煙一片,譚老師弓著身子,張開雙臂緊緊地趴在課桌上,伴著雷鳴般的響聲,磚瓦、灰塵、石塊紛紛墜落到他的頭上、手上、背上,鮮血頓時奔涌而出,他咬著牙,拼命地撐住課桌,如同一只護衛小雞的母雞,他的身下蜷伏著四個學生,而他張開守護翅膀的身軀定格為永恒……
看了這部電影后,我們都感動得哭了,被老師的愛所感動,被老師剛強意志感動。其實,老師的愛不低于父母的愛,在我們生活中,老師對我們的關懷是無微不至的,老師對我們的懲罰也都是為我們好,是希望我們多學些知識。
老師的愛博如大海!祝所有的老師永遠健康幸福!
最后一面觀后感800字精選篇5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了8級強烈大地震,東汽中學的譚千秋老師演上了感人的一幕。
地震中,一些同學逃出去了,但還有一些被困在教室里,譚千秋老師疏散同學們逃開,眼看有幾塊石頭要砸中4名同學的身上,譚千秋老師馬上把雙手展開,擋在同學們的身上,為4名學生撐起來一片安全的保護傘,任憑折斷的鋼筋插進他的肉里,任憑石塊砸著他的后腦,但是,他為了學生的安全,雖然疼痛但他還是忍住了。
地震過后,人們在廢墟中把他救出來后,他已經遠離這個世界了,但他身下,傳來求救的聲音,人們大驚,將譚千秋老師的遺體搬開,人們驚呆了,4個學生安然無恙,人們才醒悟過來,無不放聲大哭,為這位舍己救人的老師哀悼,4個學生的家長更有對譚千秋老師的感激之情。這不是生命的奇跡,而是譚千秋老師的精神和勇氣使這四位同學的生命之花得以綻放鮮艷。譚千秋能看到,一定會含笑九泉。
這又讓我想起佛山小悅悅的事情,一個幾歲小孩被冷血無情的貨車司機碾壓,13名路人卻袖手旁觀,把一個可愛,嬌小的生命至于惘然,而譚千秋只一個人,就能有這么大的勇氣保護這四個青少年的生命,說到這,我不禁想起臧克家說的一句話:“有些人活著,卻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卻還在活著”對啊!到底誰死了,是誰還活著,想必大家都知道。13名路人,雖然活著,但他們的心已經死了。譚千秋雖然逝世了,但他的`精神還在延續著,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譚千秋老師的感人事跡,我已無法用語言形容,只能用一首發自內心的詩淺淺地訴說心中的涌動:
曇花一葉 , 不為賞見 。
只求一現 , 感念不滅 。
若這個世界還有人道,希望所有有感激之情的人為譚千秋老師送上最真摯,最感謝的祝福。好人一路平安!
最后一面觀后感800字精選篇6
十月十四日,是一個讓我心靈震撼的日子。那天,學校組織我們看了一場電影,名叫《最后一課》。
電影講的是譚千秋老師的故事。他來自農村,大學畢業后本來可以留在省城工作的,但是當他聽說四川的山村學校缺少教師時,他毅然的放棄優越的城市生活,來到貧窮的山村做一名工資不高卻很辛苦的中學教師。最后,在四川大地震中,為了救學生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譚老師在學校里不僅僅教同學們文化知識,還在生活中關心他們,教會他們很多做人的道理。生活中的譚老師很節儉,但是對于那些需要幫助的學生卻很大方,總是支助他們衣物和錢。有一次,有位愛踢足球的同學赤腳踢球被石頭傷了腳,他就組織大家一起去球場揀去石頭。有位同學吃錯東西嘔吐了一地,他得知后毫不嫌棄的耐心照顧他。
大地震來臨時,譚老師正在上課,突然“轟!”的一聲,天花板掉了下來,譚老師大聲叫道“是地震!同學們快走!” 等他把同學們帶到操場上時,卻發現還有三位同學在教室里,他又返回教室救他們,就在一塊巨石砸向三位同學時,他用自己的身軀擋在了他們上面,三位同學被保護了,可他自己卻被牢牢的壓在巨石下面!再也沒有起來!
看電影時,我一次次淚流滿面,我為譚老師的奉獻精神所感動!所震撼!譚老師是個平凡的人!他不僅僅是同學們的好老師,還是個好爸爸和好兒子。他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想到了他的'女兒和他的老母親。譚老師是個偉大的人!他用他的行動證明了他上的最后一課的主題 “人生的價值”就在于無私的奉獻!
最后一面觀后感800字精選篇7
今天,我和同學一起來到赫山電影院觀看了一部電影——《最后的一課》。
這部電影最讓我感動的一個鏡頭是:在地動山搖時,譚千秋老師為了學生而忘記了個人的安危:他弓著身子,張開雙臂緊緊地趴在講桌上,伴著雷鳴般的響聲,磚頭、瓦礫、灰塵、石塊紛紛墜落到他的頭上、手上、背上,頓時血流如注,一滴滴滴在學生的手上、身上。但他咬著牙,告訴學生,不要害怕,自己卻拼命地用手撐住講桌,如同一只護衛小雞的母雞。他在廢墟中奄奄一息時,沒有忘記鼓勵自己的學生:他鼓勵劉燁同學確定好自己的'人生的目標,把音樂當成愛好,參加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他批評黃婷婷同學沒有理解自己的母親,自暴自棄,鼓勵她一定要努力學習。他作為兒子沒有忘記讓學生捎去給母親的撫養費。他作為父親,在臨終前交代黃婷婷同學將那幅沒有畫完的畫,畫完,交給自己的女兒,并轉告她的女兒:爸爸愛她!就這樣譚老師在多次余震的摧毀下為了4個學生的生命,他義無反顧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英雄壯舉,詮釋了什么是為人之師;他用自己的行動為學生上了生動的《最后一課》,讓我們也體會到了生命的真正的價值。
這讓我想起了我自己的老師,老師們為了我們每天起早貪黑,兢兢業業、默默無聞地工作著。他們備課、改作業經常到深夜。他們無微不至地關懷著我們:有一次我們班24個同學練廣播操耽誤了學習,吳老師雖然嗓子很啞了,但還是利用中午的休息時間給我們補課。我們班同學生病了,高老師就給學生泡藥,并噓寒問暖。每天放學,老師都叮囑我們一定要注意安全。想到這些,我的眼淚不禁奪眶而出,以前我沒有理解老師對我們愛,現在我要大聲告訴老師:老師,我愛你們,從今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了一定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最后一面觀后感800字精選篇8
《最后一課》看完了,但它永遠留在我的心里,印在我的腦海里……
譚千秋老師,是你用那堅強而有力的身軀保護了四名學生,而犧牲了自己,并且在人生的最后一課,為你的學生上好了“最后一課”——“人生的價值”!你真不愧是一位好老師,好父親!你舍己為人的精神,你大無畏的高尚情操,你金子般的人生價值觀,是我學習的榜樣,是全社會學習的榜樣。你的事跡定將名留千古!
《最后一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好好學習,長大了報效祖國!假如“我”是其中的一位學生,我一定謹記老師您的教誨,一定做到好好學習,報效祖國。老師為了救學生,犧牲自己的`精神著實震撼了我,所以我堅信一定能夠做到的,這樣才能體現出老師的價值,這樣老師才死而無憾了!
老師,雖然你走了,家人,老婆和孩子是那么的傷心,全國人民是那么的悲痛,但你的精神卻活在了我們的心中,你的事跡卻傳遍了全中國,生了根、發了芽。
最后一面觀后感800字精選篇9
影片講述了年邁的母親在意識到自己身體逐漸不能自理后,強烈的自尊心使老人不愿在病床上痛苦的離去,而是由自己來決定何時體面、有尊嚴而又美麗地離開。可想而知,老人家人最初強烈反對,但在感受到老人活著內心的痛苦后,家人也逐漸理解,特別是女兒,并在老人最后的時光里一起快樂,一起幸福。
結局當然很痛苦,但這卻是遲早都要來的一天。老人走了,平靜,安詳,帶著那份尊嚴與美麗。
我學的并非是電影,因此拍攝手法什么的一概不知。記性也不太好,才過一天,甚至連主人公的.名字怎么也回想不起來。但影片于細節處的刻畫,簡單到讓你哽咽的情節,卻是我怎么都無法忘懷的。雖然當天來現場觀影的人并不多,但斷斷續續的抽泣以及紙巾輕輕劃過臉頰的聲響,卻縈繞于整個民大禮堂。以至于散場后,連退場都這么安靜,就像只有我一個人來似的。
誰都有母親,一些情節難免勾起我們對于母親的思念。一杯熱水,一句問候,一個永不會松手的擁抱,就算是平淡無奇的文字,也能勾起那點點滴滴的回憶,也能讓淚水噙滿心間。
我從來都是個戀家的人,在北京上學,一學期回家一次。可即便剛從家離開,在宿舍看著母親發來關切的文字和語音,眼淚也會不自覺的打濕眼眶,更別提那段時間給家里打電話了,總不敢打太長時間,就怕母親聽出來,也怕家里擔心。七尺男兒的我,這點上,也挺沒出息。
父母尚未變老,老了以后呢,我沒想過,也不太敢想。總覺得他們和我小時候一樣年輕,一樣健康。而影片卻殘忍地把這一問題擺在了我們每一個人面前,是的,我們每一個人面前。
我不敢說國內的父母親們是否有這般灑脫,愿意親手結束自己的生命,在世間留下最美好的自己,起碼尚未看到相關報道。我只想說,我們決定不了環境,決定不了時間,因此只能決定我們自己。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答案,你不必說,我也不必知道。就這樣,終究,在最好的年紀,你會做最好的自己。這最后的一堂課,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我寫這篇文章時,很巧,旁邊有個年輕的父親在為大概三歲可愛的女兒拍照。天很藍,云很白,午后陽光直直打下來,不冷也不熱,映著旁邊迎春花,那笑容,比花還要美。就像電影中,年輕的母親帶著女兒在跳舞,伴著歡快的舞曲,兩人旋轉起來,鮮艷的長裙炙熱而有活力,轉成一個圈,轉在電影里,也轉在我的心里。
最后一面觀后感800字精選篇10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最后一課》。這部電影使我深有感觸!
關頭的生死抉擇。為了護住四名學生的生命,譚千秋毅然的俯下身去,趴在桌子上,任由坍塌的墻壁和房頂砸在身上,扯斷的鋼筋刺進肉里。他毫無懼色,依然深情的鼓勵學生“不放棄”“堅持下去就有希望”。他俯下的身軀為學生撐起了生命的保護傘。還通過一個個感人的鼓勵刻畫出譚千秋老師大愛無疆,精盡職守的.偉大精神。
如今,譚千秋老師離我們遠去了,他張開愛的羽翼奮不顧身保護學生的“姿勢”,已定格為一種言簡意賅但威力無窮的符號——無私無畏!這種感人的壯舉,不僅是對中華民族舍生取義偉大精神的生動詮釋,更是愛學生勝過自己生命的崇高師德的生動寫照。譚千秋老師用生命捍衛為人師表的道德準則,完全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多么神圣的職業。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職業感,北川教師劉寧在地震時先救出學生卻永遠失去女兒;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職業感,都江堰聚源鎮教師在地震時為疏散學生而放棄了逃生的機會;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職業感,廣安的特崗老師為救一個被絆倒的孩子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職業感,平通中學的化學老師喬廣平在地震時呼喊所有的人快跑,自己卻跑到了最
后。還有向倩、袁文婷……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乃至生命,向我們闡釋了什么是師德,什么是愛!
最后,這篇文章是我懂得了什么叫師德,使我再次把當老師的愿望燃燒!
最后一面觀后感800字精選篇11
師愛永恒,師愛永駐。這是我看了《最后一課》這部電影的感受。
《最后一課》主要講述的是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一位名叫譚千秋的老師正在給學生們上課。突然,所有的人都感覺到了課桌椅和電燈在晃動,幾秒之后,天崩地裂,老師為了救四個沒有逃出教室的學生而犧牲了自己。
(在這之前可以描寫一些地震時的場景,增強畫面感,為后面的一個驚恐的畫面做鋪墊,盡量做到用生動形象的詞語還原當時的畫面,那種驚恐、害怕以及后面老師的英勇形象刻畫得更加真實感人) 地震發生時,所有的孩子都飛快地瘋跑出了教室,但是因為地震太厲害(用些其他的事物側面烘托出“地震得太厲害”,如桌椅的晃動,房屋樹木的倒塌等等,不要總是用人的驚恐去無數次描寫一件事情),使得四位學生被困在教室里。(這里情節可以再細致的描寫一下,地震發生,所有的人的'心肯定都是恐懼害怕的,在逃離時即使老師再怎么有序指揮,肯定還是有混亂,老師、學生當時在遇到地震時面對那么多人的集體逃命,唯恐死去的表情,你可以抓住幾個寫寫)老師當時站在教室門口,組織著學生逃離,在其他學生都逃離的時候,老師聽到了幾個孩子的喊叫,他沖進了教室,叫他們躲在講臺底下(這里就也能應該有四個學生的臉部表情和老師的神情的刻畫以及他們慌亂的步伐和急迫的跌撞,桌椅和樓棟的搖晃,刻畫出那個危險的畫面,而老師卻義不容辭的大無畏精神),然后,他便撲在講臺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護他們。在一次次的余震當中,他時時刻刻地安慰著學生,叫他們不要慌,叫他們怎么求生,和他們聊天。在最后一次余震中,漸漸裂開的房頂終于倒了下來,砸在了老師的身上,老師也因此不幸犧牲。
我們從觀眾的角度上來看,會覺得這個老師偉大,在這種關鍵時刻不惜一切地保護學生,他忘記了自己還有妻子,還有一個女兒。如果我們拋開一切地去把自己當做其中的一個學生,那會是怎樣的感動。在災難來臨的時候,老師本能地,不假思索地去撲在講臺上,自己承受痛苦。這是一個多么偉大無私的舉動,這是一個多么令人震撼的本能反應!
在學生犯錯時,你積極面對,相信學生,那時,我給(動詞用得不恰當)感動了;在災難發生時,你奮不顧生地撲在講臺上,那時,我感動了;在一次又一次的余震當中,你忍住痛苦,安慰學生,保護學生,那時,我感動了;在你說“哪有老師不疼愛學生?”時,我感動了;在最后的那一刻,你的后腦被房頂的石塊砸中而死,學生哭著喊著“譚老師”,那時,我感動了。
到最后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片名的含義。就是在那樣的情況下,他用行動給四個學生上了最后一課;就是在那樣的情況下,他用自己偉大的人性光芒照亮了學生;就
是在那樣的情況下,他伸開雙臂保護學生的姿勢詮釋了愛與責任。這是我們心中的好老師,這是一個真正的人民教師!
昨天我曾未聽說過您的名字,今天您在我心中最可敬,山搖地動,天崩地裂,您依然沉著冷靜,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不顧一切地用身體作支撐,大愛鑄就不朽的靈魂!(后面三段的其實寫得還可以)
最后一面觀后感800字精選篇12
這是一位英雄的老師,當救援人員發現他時,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講臺上,身下死死護住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他卻永遠離去了。
他就是譚千秋。
當我坐在影院里流著眼淚看完《最后一課》時,“譚千秋”這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名字已讓我深深銘記在心。譚老師生前是一位優秀的教師,他悉心教育學生,給予學生慈父般的師愛。為了防止學生在跑步時摔跤,他親自撿走操場上的每一個大石塊;為了教育好叛逆期的孩子,他忍氣吞聲用自己無私的愛感化著他們。
當地震到來之時,他沉著地指揮學生逃離教室,并在樓房倒塌的最后一剎那,張開雙臂護住講臺桌下的四名學生,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頂起沉重的房梁……在他身后,黑板上他寫的“人生的'價值”五個大字格外醒目,他用自己的行動和生命詮釋了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人生。譚老師走了,但他奮不顧身保護學生的瞬間在我們心中塑造了一座豐碑,他用生命捍衛了為人師表的最高道德準則。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譚老師的無私形象不正是千千萬萬個老師的縮影嗎?父母給予我們身體,老師塑造我們的靈魂。為了學生的成長,多少老師堅守清貧,在三尺講臺上耗盡青春。在朦朧的淚光中,我想起了我身邊的老師,他們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引導著同學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步前行。
不記得有多少個華燈初上的夜晚,當我散步路過學校時,老師的辦公室依舊是燈火通明。不記得有多少次缺課后,老師利用下班時間細細為我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