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孝心觀后感開頭
鑒賞完一部佳作,大家的世界觀肯定有所拓展,是時候動筆撰寫一篇觀后感,記下你的所得與投入。是否覺得難以啟筆、缺乏線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最美孝心觀后感開頭,僅供參考。
最美孝心觀后感開頭【篇1】
古人說:“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所以每個人都要去孝敬父母。
然而,生活中還有這樣一群孩子,當同齡人還在父母身邊撒嬌、睡懶覺的時候,他們早已承擔起為父母排憂解難、幫父母照顧弟妹、代父母擔當家庭責任的重擔……
11月8日晚上八點,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在觀看過程中,我被最美孝心少年們的感人事跡深深打動,我的心靈一次次受到震撼,我的眼淚一次次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這10位“最美孝心少年”分別是:黃鳳、趙文龍、吳林香、徐沁燁、林章羽姐弟、高雨欣、路玉婷、龍花、邵帥、王芹秀。這10位孝心少年的背后,都有一段讓人辛酸的經歷,但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對父母真正做到了“孝心”。
在這些事跡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黃鳳、趙文龍和邵帥。
黃鳳,現在是一個16歲的女生,在她六歲那年,父親因傷變成高位截癱,媽媽狠心和爸爸離了婚,6歲的小黃鳳便成了家里唯一的頂梁柱。當別的孩子依偎在父母懷里時,年幼的她已經懂事了,她每天都做著繁重的家務活。11歲時,她找人幫忙焊了一張鐵板車,她就用這個鐵板車推著爸爸,帶著雙目失明的奶奶,踏上了500公里之外的上海求醫之路……。連續10年,她獨自照顧爸爸,給他喂飯、按摩、換尿片,每晚隔2小時便起床給爸爸翻身,就這樣度過一個又一個的夜晚,逐漸變成了習慣。她總是那樣堅強,她說:“再委屈,看見爸爸的微笑就不覺得了。”
趙文龍,今年12歲,正是男孩兒貪玩、好動、頑皮的年齡,可這些趙文龍都沒有。他8歲時就開始照顧身患尿毒癥的媽媽,他每天需要承擔的是一般學生父母雙倍的責任。為了給媽媽補充營養,他出去撿瓶子賺錢,買肉給媽媽做小肉丸,而自己卻舍不得吃,他說:“省下一分錢,媽媽的病就有一分治愈的可能?!彼恐芏家銒寢尩结t院做透析,為了減輕媽媽的痛苦,他學會了按摩,經常給媽媽按摩到兩三點,非常辛苦,但從來沒有怨言。這么多年,他幾乎從未有過玩耍時間,最大的樂趣就是生日那天去趟八一公園,他和媽媽約定:“等我工作掙錢了,咱們就好好出去玩兒一趟?!?/p>
邵帥,他的媽媽患有白血病,找了很久,醫院也沒有找到和他媽媽相配的骨髓,他很著急,最后他竟然做出一個令所有人都吃驚的決定——他要為媽媽捐出自己的骨髓!他從小就暈針、暈血,可是為了母親這些都變得不重要了,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救媽媽!救媽媽!!最后媽媽在他的強烈堅持下,同意了。有一個鏡頭,我看了至今不忘,那就是媽媽和他在醫院就要入手術室時的那一幕,兩個人相望一眼,眼淚流了出來。這就是愛的眼淚!這就是全天下最美的真情!出院后,邵帥依然在忙碌著,他每天要給媽媽做飯送飯,每天光乘公交車就有8、9個小時,堅持著,堅持著……
其實,這10位“最美孝心少年”,他們每一個人的故事都令人感動,因為在困難、挫折面前,他們選擇了堅強,選擇了孝心,他們讓我明白了孝心無價。頒獎典禮主持人說:“孝”這個字,上半部是一個“老”字,下半部是一個“子”字,老在上,子在下,作為孩子要有擔當。
看了他們的感人故事后,我感到很慚愧。他們是我的同齡人,有的甚至比我還小,卻承擔了和他們年齡不相符的家庭重擔,細心照顧長輩,堅強而樂觀地面對困難。而我的家庭條件要比他們好上一百倍,但我卻沒有為父母做出過什么,有時稍不如意,還抱怨、發脾氣,惹爸爸媽媽生氣,想來真是不應該!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永遠報答不完,孝敬父母要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我要向最美孝心少年們學習,多關心父母,替父母分擔。爸爸媽媽每天工作很辛苦,我要改掉自己的不良習慣,經常幫他們干一些家務活,陪他們聊聊天,管好自己的事情,好好學習,不讓他們再為我的學習擔心。
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開始,做一個有孝心的好孩子。
最美孝心觀后感開頭【篇2】
在星期五下午四點,我們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這部電影。
它說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女孩的媽媽得了白血病,病魔一步一步地向她走來,媽媽感覺自己離死不遠了,但她想在有生之年給女兒留下些什么,于是媽媽咬緊牙關堅持繡一幅畫留給女兒。“如果我來幫媽媽一起繡花,說不定媽媽的病就會好起來,那該有多好??!”女兒這樣想。
紅彤彤太陽從東邊冉冉升起,照亮了整個天空,媽媽把這幅畫叫做“旭日東升”,她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女兒身上。
過了幾個月,媽媽的病情惡化了,急的女兒不得不把這幅畫賣掉。一位好心的叔叔愿意用兩萬塊錢買下那幅畫。女兒是多么的不舍,但是媽媽就躺在醫院里等著救命錢??!女兒流著眼淚說:“叔叔,只要能救活媽媽,我什么事都可以做!哪怕是生命!"看到這里我的心一陣陣地痛,鼻子一酸,心想:她真孝順,而我呢?還經常惹媽媽生氣,真是太不應該了。叔叔給錢了,但是畫留下來了。
女兒焦急的等待著,最終醫生搖搖頭痛惜的說:”放棄吧!“不久之后,媽媽去世了。女兒把那幅畫珍藏起來了,藏在最深處。
這部電影真感人,我要向這個小女孩學習,做一個孝敬長輩的孩子。
最美孝心觀后感開頭【篇3】
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后,我深受感動。這十個少年讓我流了不少眼淚,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但卻比我們強出了好幾倍。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這些少年就是按這句話去行動的。像黃鳳推著病床上的爸爸千里尋醫,趙文龍去撿破爛給媽媽買肉,十二歲的邵帥在家人的強烈反對下仍堅持要給媽媽捐骨髓,奔跑女孩璐玉婷趁下課時間送機票給媽媽治病……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作為兒女,就一定要孝順,照顧好長輩?!靶ⅰ边@個字本就是“老”在上,“子”在下,看來古人發明的每個字里都含著深刻的道理。
現在我終于明白了孝的真正意義,它可沒有我以前想的那么簡單,它是不在大小,不分遠近的。比如給長輩沏一杯茶、洗一次腳……事情雖小,也是盡孝。再比如給不在身邊的長輩打個電話,問聲好,也是盡孝。只要我們盡孝了,也一定會得到回報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盡自己的所有孝心,去讓長輩開心。
看了這個節目后,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孝”,就會變得不成樣,相反,如果有了“孝”,就能變得更美好。
最美孝心觀后感開頭【篇4】
我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這個節目,我很受感動。我們都是生活在優越的環境里,沒有吃過苦,整日生活在父母溫暖的臂膀下,根本不知道苦是什么感覺。
觀看這個節目時,淚水一直在我的眼里打轉,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有些心酸,有些感動,也有些惋惜。哦,苦是忍饑挨餓,是艱辛,是磨難,是感恩,是責任和擔當。高羽欣,一個與我們年齡相仿的孩子。因為母親的右手殘疾,所以為了維持家用,她一放學就幫媽媽賣燒烤,還要照顧年幼的妹妹。她在那樣艱辛的生活中鍛煉出了我所沒有的頑強,堅毅和忍耐,她是那樣懂事!而我呢,會因為父母沒有給足零花錢而耍脾氣,會因為自己的新衣服太少而跟父母大鬧,我為此感到十分的自責。
看完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我學會了反思——父母整日辛苦工作為我們創造了富足的生活,而我們還是不滿意,整日要這要那,不僅沒有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還經常讓他們傷心難過,真是太不應該了。與這些逆境中的少年相比,我覺得自己太過幸福了,我們要學會感恩,學會孝敬,學會給予。我要努力做一個孝敬父母,關心他人,富有愛心的人。
最美孝心觀后感開頭【篇5】
今天我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里面好多好多的哥哥姐姐都讓我感動。他們用一顆顆全權之心,譜寫著一曲曲人間至孝的大愛之歌。他們在逆境中艱難的活著,卻那樣的樂觀。用一副副小小的肩膀、瘦弱的身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他們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弘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新時期我們學習的榜樣。
最讓我感動的是張云飛,一個年僅十二歲的孩子。他每天騎著沒有剎車的自行車,往返于學校和家之間。當別的孩子還在玩耍時,云飛哥哥就已經開始忙碌的干起家務活了,他自己洗衣服、做飯,還要照顧雙目失明的父親,成了爸爸的小拐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學習成績依然優異。他沒有被生活的厄運所擊垮,他用那堅強的意志和樂觀的態度獨自撐起了這個家,給了爸爸希望和安慰。
看到這兒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想想自己每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再看看張云飛哥哥,我真的很慚愧。每天享受著爸爸媽媽對我的愛,卻從未想過要回報他們,還總是和他們頂嘴,讓他們為我擔心?,F在我知道是自己錯了,從今天起,我要用實際行動來報答他們,好好學習,關心父母,成為一個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好孩子。
最美孝心觀后感開頭【篇6】
“黑白琴鍵分明,象你亮麗的眼睛”一首動聽的歌在耳邊響起,“孝”這個字也在我的腦海中升起。
在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之后,我對“孝”這個字有了更深的理解。老在上,子在下,中國是以“孝”為先的大國,“孝”是理所應當的,可是看這么多孝心少年的事跡以后,我發覺我更加應該孝順父母,用自己一點一滴的行為來回報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其中最令我感動、為之一振的就要數為了白血病的媽媽而刻苦學習,努力攢錢的徐心燁,她的母親得了重病,她失去了幸福的生活,卻不氣餒。她用無比堅強的意志和對母親康復的精神和信念,度過了重重難關,可母親終究離世,她落淚,是孝的淚水,她的孝行把全大連感動,全遼寧感動,全中國感動!她是當之無愧的孝心美少年。而在感動的同時,我們也在反思自己,看了他們的行為,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對父母盡孝,晚上回家應先為父母擺好拖鞋,為父母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學習上讓父母更省心,讓父母萬壽無疆。
孝,無處不在,讓我們在這個孝的世界里做一個孝心美少年。
最美孝心觀后感開頭【篇7】
今天晚上,我打開電視,收看中央臺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禮節目??赐旰?,我的心靈受到很大震撼,同時深感自嘆不如。
節目講述了最感人的十位孝心少年,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16歲的黃鳳,她爸爸殘疾,媽媽離家出走。當時她只有六歲,就撐起了整個家,還要照顧爸爸、做家務,每晚每隔兩小時就幫他翻身一次。
11歲的高雨欣,父母離異,媽媽殘疾。他每天起早貪黑,以路邊擺攤燒烤為生,賺到的錢給母親治病。而且要做所有家務,每天只有兩小時不到的時間學習,卻可以考到科科滿分、全縣第一的好成績!
13歲的王芹秀,出生被親生父母遺棄,被養父撿到撫養,她懂得感恩。在她8歲那年,養父得病不能干重活,她照顧爸爸、奶奶、家庭。上山砍柴并背三十多斤的柴下山。鄰居幫忙后,還去別人家干活報恩。
……
孝心少年的故事,個個震撼心靈,催人淚下,這些小朋友承受著異于常人的壓力,做著令人欽佩的舉動,可歌可泣,苦難和貧窮磨礪著他們的身心,想想,當6歲的黃鳳每晚每兩小時起床幫爸爸翻身時,我們都在父母的懷抱中熟睡著,半夜里還踢被子。而她卻要用嬌嫩幼小的肩膀去照顧爸爸;當高雨欣在蚊子多多的黑夜的街頭上大聲叫賣烤串時,我們在溫暖幸福家里看著電視或玩著電腦,我們有很多的時間學習,不用做其他事都考不到100分。而高雨欣卻只有兩小時學習卻考得科科滿分!全縣第一;我們對親生父母都不夠孝順,而王芹秀用感恩的心以她幼小的身軀頑強地支撐著整個家,承擔起繁重家務,報答養父……
想想我們自己,豐衣足食、無憂無慮,還撒嬌哭鬧;平時學習不認真、不聽話,父母批評時還反駁,一點都不懂得感恩,不孝順;游戲是每個孩子都愛玩的,有時我們還盲目消費,買游戲卡,浪費了許多錢……
那些孝心少年與我們年齡相似甚至比我們小很多,但他們卻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全家人生活的擔子,成了家里的頂梁柱。他們是陽光,是人間的愛,是國家的希望,是社會的榜樣!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做一個孝心少年!
孝順長輩、父母,總有一天他們會離開你或者你會離開他們!別愛得太遲!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吧!別在失去后才覺得遺憾!
最美孝心觀后感開頭【篇8】
教育部要求我們觀看《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視頻,“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是中央電視臺的公益活動,在民眾中間選出十個孝心少年。讓他們的孝心、善行感動我們所有人,讓感恩之心風靡人間。
看了這個視頻后,我非常感動。這些少年,他們的家境都不太好,大部分都住在大山里。他們都盡以自己最大的能力孝順父母?!肮攀ハ荣t孝為宗,萬善之門孝為基?!边@是《跪羊圖》中說的?!靶ⅰ边@個字,先老后小,小輩要尊敬長輩,孝順長輩,讓他們老有所依、老有所靠,不再孤獨、寂寞。
我最感動的人是第一個出場的女孩。她生活在大山里,她的爸爸癱瘓了,身上完全沒有知覺。媽媽離家出走了,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了她身上。當時他只有六歲,她請電焊工給爸爸焊了一個大鐵床,聽說上海的醫院醫術高明,有救治的希望,她便不顧艱辛推著爸爸一路走到上海,路上有不少好心人給她們吃的,讓她們搭順車。終于到了上海,上海的醫生們全面會診,認為病情嚴重,束手無策。但她的事跡感動了很多人。最后,他們輾轉到了北京,在北京醫院醫生的精心治療下,在好心人的幫助下,終于讓她爸爸病情有了好轉。
她這樣急切的想醫治她父親的病,足以表達她的孝心。我希望她離家出走的母親可以重新和他們團聚。她的這份孝心感天動地。
后面讓我流淚的幾個孝心少年,她們幾乎都是在上節目的前幾天母親離世。他們的父母都有重病,是自己一手托起家庭的重擔,面對這么大的壓力和困難,他們依然忙里偷閑,刻苦學習,成績仍名列前茅,我和他們相比,真是天壤之別,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優越生活,想想真是慚愧。她們是最值得我學習的榜樣。我想,以后我的父母老了,干不動活了,我要像他們一樣,無微不至地關懷他們,孝順他們。
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有母子倆賣烤串的那個女孩,環境是非常的艱苦,為了幫媽媽多買一點錢。燒烤時稚嫩的小手一不小心就會被燙傷,媽媽還患有疾病。這個小女孩賣的時候很低調,害怕被同學看見嘲笑她們。為了維持生計,她依然每天幫媽媽做烤串、賣出……烤串香噴噴的十分誘人,但為了那三毛錢的利潤,她至始至終沒有吃過一個。她的這份孝心,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那個叫邵帥的男孩更令我感動,他從小父母離異,自己住在徐州。聽說自己的媽媽患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便不遠千里的去見她,然后獻出了自己的骨髓救媽媽,一個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為害怕,所以編歌為自己壯膽,不禁讓我潸然淚下。
這些孝心少年的故事,將永遠銘刻在了人們的心中。他們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現在,他們再也不用受窮困的干擾,再也不用怕病痛的折磨,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他們為父母付出了那么多,收獲的應該是人間的親情,社會的關愛!他們的孝心、善行將是我們前行的明燈。
最美孝心觀后感開頭【篇9】
“古圣先賢孝為宗,萬善之門孝為親,禮敬尊親如活佛,成就生命大意義,父母恩德重如山,知恩報恩不忘本,做人飲水要思源,才不愧對父母恩……”父愛如山,母愛如海,父母的半輩子,都在為我們忙忙碌碌,每周、每月、每年,時時刻刻都有操不完的心。而我們能做的,就是來孝敬父母,孝敬長輩。讓他們能夠放下那顆操不完的心,健康幸福一輩子。中國人以孝為本,孝,是中國的根本。
古人在造“孝”字的時候,上為老人的老,下為孩子的子,作為兒女,孝順父母是我們應當做的,就像每天都要吃飯洗澡一樣,我們應該把孝道看成是“家常便飯”,而并不是去把孝當做一項任務來完成,尊老愛幼,不光是大人們要做到的,我們小孩也是要把它銘記在心,中國是文明古國,若是所有人都沒把孝道當回事兒,讓他付之東流,豈不讓中國背負上千古罵名?
昨天,我和父母一起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人——是年僅11歲,但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整個家庭重擔的女孩高雨欣。高雨欣的家住在黑龍江省望奎縣,對于她來說。暑假沒有一點兒玩耍時間,因為她要和媽媽一起為全家的生計忙碌。
在同學眼里,高雨欣是個堅強樂觀的女孩,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她就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全家的重擔。每天傍晚,在熙熙攘攘的望奎體育廣場,高雨欣和她的媽媽都會準時出現在街邊的夜市上,幫著媽媽開辦燒烤攤。“烤腸烤面筋烤肉串,烤腸烤面筋烤肉串,有,一串一塊錢?!边@是高雨欣最常說的話。
她的爸爸很早就到外地打工去了,只有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前幾年,她的媽媽又被患有精神疾病的舅舅砍傷,右手落下了殘疾,因為右手殘疾,找不到工作,所以她的媽媽只能靠著低保和擺地攤兒來維持生計。不久后,好心人幫她置辦了燒烤攤兒,懂事的高雨欣擔心媽媽的身體,每當放學之后,就幫著媽媽一起做生意,每天都忙到10點鐘左右,即使是這樣,高雨欣的成績一直穩坐第一把驕椅,升學考試,竟然還獲得了四科全部滿分的好成績,讓人佩服。
吳林香,只有13歲的她卻勇敢地扛起一把鋤頭撐起全家。吳林香六歲時,她的父母離婚,從此她跟隨母親、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她的外公摔倒致使右手殘疾,從此穿衣、洗臉等基本的生活,均要人幫忙;接著她的外婆患腦溢血半身不遂。母親也緊跟著查出肺癌,已是晚期,雖動了手術,但已完全喪失勞動力,吃藥、打針都得人伺候。由于吳林香母親再婚,幾年前,還生下一個男孩,林香也從此多了一個弟弟。從此,她一人挑起了照顧外公、外婆、媽媽、弟弟的重擔。
2012年,吳林香的媽媽因病去世,但是憑借著她尊老愛幼的高尚品德,讓她獲得了最美孝心少年的稱號。另外,還有,徐沁燁,邵帥、黃鳳許許多多的孝心少年,他們的家庭雖然不富裕,但是他們都明白一個道理:“百善孝為先”,“人人需要孝,孝字當頭,百孝為先”只有孝才能感染大地,感染周圍的所有人。
“諸事不順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動天?”從昨天的觀看中,我明白了這個道理,另外我也不得不感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蔽覀儜搶W習這些最美孝心少年身上的優點,來彌補我們自己的缺點,總而言之,世界因為充滿了愛、孝、德,所以才會變得如此美麗!
最美孝心觀后感開頭【篇10】
自古以來一個“孝”字最珍貴。
今天我看了一個“最美孝心少年”那里的弟弟妹妹們,哥哥姐姐們,有讓我敬佩的,有讓我感動的,還有讓我激動的人。
在里面有一個女孩名叫黃鳳,相信大家聽說過她吧!在黃鳳六歲時,她爸爸在打工時意外摔成高位截癱。幾個月后,她的媽媽離婚改嫁他人,從那以后,家里再沒有一分一毫的支援,奶奶眼患疾病視力模糊,黃鳳便獨自擔起照顧爸爸與奶奶的重擔。她還要在家里洗衣、做飯、還給爸爸喂飯,換洗衣服等。黃鳳還跟奶奶與鄰居學種菜、腌菜……在她11歲時,她們三人開始過邊乞討邊求醫的生活。
聽到這些后,我更加感動,我這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與黃鳳比差距實在太大了,她那么小就要照顧爸爸、奶奶還要做飯打理家務。而我卻是吃什么,穿什么都要靠爸爸、媽媽,一想起這些,我就臉紅了,害羞的低下了頭。黃鳳這個女孩比我早8年會了這些家務,我到現在還不會這些家務,真是令我羞愧萬分呀!
我們今天能有這么美好的生活都要靠爸爸、媽媽的努力,而孝心少年們卻自己努力爭取美好幸福的生活。但往往有一些人還是不知足,認為爸爸、媽媽沒有把最好的東西給自己,但是你錯了,也許你不知道,爸爸、媽媽已經用全力把最好的東西給了你,所以你也該知足了。
孝順兩個字是連在一起的。很多時候孝順不能分開來講,孝很重要,有時候順也很重要。有一句話說:“孝順孝順,孝不如順”。
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努力與爭取得來的,不能依靠別人來過自己美好的生活。所以不管什么事“孝”這個字很重要,我們可一定要孝順呀!
最美孝心觀后感開頭【篇11】
一位約莫十三歲的女孩——李猜源,在回家的路上一路小跑,只想著家中患有腦出血的父親。
到了家,李猜源迫不及待的推開家中的門,想小麻雀般蹦跳到躺在鐵床上的父親邊,拉拉被角,把在學校學的歌唱給父親聽。原本眼神游離的男人,目光聚集,聽他面前的天使唱歌。突然,他咧起嘴角,像一個得到新玩具的小孩,笑起來。
李猜源很喜歡這種笑容,小心地將它珍藏在心里。她也將這樣的父親當小孩兒看待。每天早上,她小心的端著溫水,擰好毛巾,輕輕的,一點一點的擦拭父親,小心的唱著歌。
李猜源為了給父親治病,用功刻苦,年級第一?!拔乙院笠獮樗易詈玫尼t院治病”。
李猜源并不抱怨,她只是用純潔無私的愛去灌溉一個給了她快樂的大樹。
如果是我的話,我也許因為這件事,感到羞恥。我沒有勇氣去灌溉......看完她的事跡,我,我,我應該也像她一樣,用一滴滴水去回報保護了我們一輩子的大樹,義無反顧的去做。
因為一場家庭糾紛,父母雙亡,楊金龍和他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患有心臟病,他每周要到離家十幾里的鎮上為奶奶買藥、在買藥的路上,他大部分用走,大部分用走啊!——為了省錢買藥。這是用了多大的決心啊!
楊金龍的奶奶喜歡吃面。為了做面給奶奶吃,他學會了和面!你知道,和面是很難的!
孝心也許就是,我知道你想讓我變成更好的樣子,我努力的往哪個方向跑;你給予我關懷和愛,我想也盡全力去愛你;我為了讓你更好,不管結果如何,更努力地去打拼;用笑容,永不彎曲的身影,招招手,告訴你,我過的很好。李猜源和楊金龍,我贊嘆,我佩服。孝心只是每天做一點點小事,非常用心的做一點點小事。它不是一天為父母洗腳,就可以的事,它是要我們懂得愛,感恩愛,回報愛,創造愛。
這也是一種堅強。我其實,有時候,真不好意思告訴你們,挺不堅強的。但看完楊金龍的事跡,我明白了楊絳說的“一開始假裝堅強,后來就真的堅強了”,孝心不就是不愿意看到你為我難過失落,我就用最大的笑臉迎接生活嗎?盡管有些小難過,但要學會站起來,走下去,為愛你的人創造更美的明天!這是多么令人感到幸福,歡愉的事!對,挺直你的腰板,面對困難,想想家人,微笑,微笑,微笑!
用一滴水回報大海!抓緊!抓緊!讓你的暖流流過大海,感受溫暖!誰都可以做最美孝心少年!
最美孝心觀后感開頭【篇12】
孝心,如同一場春雨,滋潤著荒蕪的大地;孝心,如同冬季天上的一個太陽給人溫暖;孝心如同黑夜里的一輪明月,給人光明;因為有了孝心,讓我們的世界充滿了愛!今日學校組織觀看“最美孝心少年”視頻。我看了之后心境久久不能平復。
劇中的主人公一一徐煜岑。他的媽媽,因為一次意外。看著沉睡的媽媽,他不知流了多少淚,他無助,他悲傷,但他從未想過放棄!他把要說的話用錄音筆放給媽媽聽,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媽媽醒了!可是媽媽她喪失了語言功能,那時僅有八歲的錦錦的世界,如同晴天霹靂一般一一崩塌了!小小的他應對如此的媽媽。他慌亂!他無助!。但他想起了小時候媽媽與他的點點滴滴、媽媽反反復復一遍又一遍的教他說話!于是,錦錦下定決心必須要教會媽媽說話!他想:媽媽小時候教我說話。此刻該我教他說話了。他又開始一個音,一個字,慢慢地教:“a”媽媽也跟著說“a”雖然在學說話的過程,總是磕磕絆絆,充滿困難??墒清\錦還是堅持了三年。這三年來,錦錦,每一天晚上都會出一百道數學題給媽媽做。晚上認真地批改,這三年錦錦給媽媽出的數學題足足有一百本!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我被深深震撼了!我們此刻這些子女,很少有孩子為父母付出這么多。像錦錦這樣的孩子,已經是鳳毛麟角了。他每一天一放學就立馬飛奔回家,生怕失去媽媽。因為,他覺得有媽媽在,就是幸福的。我不明白他的媽媽能否痊愈,但我衷心為這個孩子祈禱,期望他的媽媽早日痊愈。他所求的幸福是淳樸的、單純的,不用太高要求。而我們呢?我們總想著向父母
索取,一心只想自我,從未想過父母,而錦錦一個心思都撲在媽媽身上。我們應當向他學習!
正如電視上“金龜子”劉純燕姐姐所說“盡孝,在有空的時候陪陪爸媽,牢記他們的生日,這是盡孝?!睕]錯,盡孝單單純純地只是生活的一點一滴,猶如沙漠里的一粒沙子,渺小而不起眼;盡孝,就猶如茫茫大海中的一滴不起眼的水珠;為父母做一點點的小事,捶捶背,倒倒茶......這就是盡孝。不要做什么偉大的事,是讓父母感到我們濃濃地愛,明白我們對他們默默地關心,明白我們在漸漸長大。這,就夠了!
最美孝心觀后感開頭【篇13】
上次放假的時候看到預告《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播放時間,就想著找時間一定要下載來放給學生看。結果今日剛巧學校布置觀看,結果便是:我對著電腦默默垂淚了將近兩個小時,放了學抱著電腦出去眼睛被淚水浸泡得腫漲,看不明東西,頭腦亦是昏沉沉的,而這一群小沒良心的家伙呢,不是說就是笑,根本看不心里去,我心里那個恨得牙癢癢!
事后和其他班主任進行交流,高年級學生表現與我班幾乎一樣,只有低年級孩子有些受到感動流淚的。于是想到上個接送生病輸液的事。301班孩子剛聽說就在課外活動成群結隊跑到潘醫生那兒圍得水泄不通,什么話也不說,只是悄無聲息地陪伴著我。而我班學生一直沒有露面,剛開始我以為是不好意思,后來知道他們因著我生病沒人管而樂得不知有逍遙自在呢!后來聽說還是王牙牙到我班進行一番說教后于第六天下午外出回來后一個個陸續前去看我,惹得劉常偉老師非常羨慕。
但我對他們說我是不感動的,因為這種做法并不是他們潛意識里引發的行為。
再來看看我的女兒逸新,在這一學期里變得異常懂事,在整整一個接送里,她伺候我洗臉、洗腳、輕捶我生痛的腰背、用暖手寶給我暖胃……即使上下樓梯也得反復叮囑“小心、慢點。”可以說,我生了一場病,逸新更懂事了一倍。逸新成績并不出色,可這又算什么,在這個孝心缺失的年代,我深以為擁有這樣一個女兒而驕傲并深以為幸甚,所以當別人在夸獎自己的孩子成績多么出類拔萃時,我的心理是平衡的。
反觀這次活動,我也反思了一下自己作為老師在平時的工作中有沒有注意到這些教育細節。反思的結果便是:這種孝心教育的缺失其實是怪不得學校和老師的。
我素來深知“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國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所以自從教以來對孝心教育這一塊一直都很重視。尤其來到匯賢之后,因為大多數孩子的家長都在外地工作,親情上有所缺失,孩子跟家長感情不深,在孝道上無法實踐并樂于付出,所以我更是很努力地在充當好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紐帶。
學校為了補償孩子親情的缺失,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措施,均呈現在《匯賢要點》中。比如集體過生日時給家長打感恩電話、每學期一次的家長會、確立家長委員會、把學生和家長變成自己和學校的粉絲和宣傳員、每大周表揚條/表揚會(給家長)……等等。這些要點很好地加強了老師和家長、學生與家長的溝通交流。
然而仔細回想一下,班主任每次給家長短信電話的時候有幾個家長給予回復?學校每次召開家長會的時候有多少家長耐心地參加完會議跟代課老師溝通之后才會離去?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都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可磨滅的印象,家庭環境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將會最終影響孩子性格品格的形成。對此,我是深以為信的。
“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這些句子不是空穴來風。也不光是針對老師的說詞。所以,如果你要求自己的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就請你自己先努力成為那樣一種人。我一直在努力讓自己自尊自愛自立并擁有一顆善良寬容的心……我想,我的孩子,至少在做人上,她也不會差……而且在今后的教育中,我想我們所肩負的任務不光是教育學生,也應該連他們的家長一并納入到我們學子的行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