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日記元宵節怎么寫
三年級日記元宵節怎么寫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三年級日記元宵節怎么寫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三年級日記元宵節怎么寫供你選擇借鑒。
三年級日記元宵節怎么寫篇1
今年最難忘的就是元宵節了,那天的天氣不怎么好,但街上人山人海,大街小巷都掛著五顏六色的燈籠,真是美麗極了。
我和爸爸、媽媽、姐姐、弟弟一起到了中山公園,中山公園的大門在工人叔叔和阿姨們的巧手下被彩燈和其他材料,裝飾得特別漂亮。大門上掛著幾百個火紅的彩燈,就好像紅紅的太陽,帶著微笑,歡迎每個朋友的到來。我們隨著人群來到中山公園內,里面的彩燈更好看。我看到一個“美麗的城堡”,代表著美麗祖國的大好河山。還有的彩燈上是叔叔阿姨們用彩紙和其它材料做成的小,朋友在那里跳起了美麗的舞蹈。真讓我看得眼花繚亂。
今年的元宵節,真是使我無法忘懷。
三年級日記元宵節怎么寫篇2
今天是一個喜慶的日子,因為今天是中國傳統文化節日之中的一個節日——元宵節。
每逢農歷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在這一天里,包含著許多傳統文化,比如說:吃湯圓、猜燈謎、賞花燈,放煙花等。但元宵節里一定要吃湯圓,因為是有原因的。傳說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 ,名叫“元宵”,她長年幽于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臉。大臣東方朔決定幫助她,于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此劫,的辦法就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 十五這天做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并由全體臣民張燈奉獻。武帝準奏,“元宵姑娘”終于見到家人;從此以后,元宵節吃湯圓這個習俗就傳了下來。
今天早上,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包湯圓。媽媽和嬸嬸負責揉面粉,我和姐姐就一起磨芝麻,而弟弟、爺爺和奶奶就一起負責包湯圓。把湯圓包好后,一起把湯圓煮好,一起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
到了晚上,我們龍涌最熱鬧了,因為每逢元宵節的時候,我們那里都會喝燈酒。我們去到那里后,沒進去,都聽到了一陣陣熱鬧的歡呼聲。進去后,我們看到了許多親朋好友,他們個個都面帶微笑 ,很開心!過了幾十分鐘后,燈酒終于開始了!一開始,我們先放了一大串鞭炮,然后就一邊吃飯,一邊投花燈。我和叔叔投了一盞財源廣進燈。吃完后,我們就開心的回家了!
元宵節真快樂!
三年級日記元宵節怎么寫篇3
春節過去了,中國傳統的正月十五元宵節來到了。元宵節的習俗有吃元宵、猜燈謎和看花燈。
今年的元宵節正好是學校報到日。下午我們來到阿姨家一起慶祝元宵節。下午阿姨準備開始做元宵,先用米粉加點水,搓成一粒粒小元宵,再在元宵湯里放了一點玖瑰花醬和豆沙。阿姨做的元宵可好吃了,我吃了一碗還想吃一碗,阿姨說:“沒了,多吃點菜吧!”
回家的路上我們看到了千資百態、五顏六色的煙花,可漂亮了!
三年級日記元宵節怎么寫篇4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我們班決定舉行一場元宵燈謎會,老師要求每個同學準備三則燈謎、三個小禮物,每答對一題者獎勵一個小禮物。
“叮鈴鈴,叮鈴鈴”上課鈴響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元宵節快樂”五個漂亮的大字,并高聲宣布:“元宵燈謎會現在正式開始。”頓時原本寬敞的教室立刻擁擠起來,同學們跑前跑后,一會兒跟別人互對答案,一會兒 向他人炫耀自己的獎品,一會兒又跑去尋找新的燈謎。
突然,我的目光被一則謎語吸引住了,謎面竟然是七個數字:1、2、5、6、7、8、9。(打一常用成語)我一驚,七個數字還能猜出一個成語?是“九牛一毛”嗎?不,不是;是“四通八達”嗎?不,不是;是“三心二意” 嗎?不,也不是……這時,我腦海里靈光一閃,這不是少了一個“3”和一個“4”嗎?那含有3、4的成語有哪些呢?是“不三不四”嗎?對,就它了。我急忙把出謎者找來,問他“不三不四”對不對,沒想到他搖搖頭:“不 對,不對。”什么,竟然不對!我仿佛晴天霹靂一般,那會是什么?我絞盡腦汁:“沒有3和4,換句話說,不就是把3和4 丟掉嗎,那肯定是‘丟三落四’?!庇谑牵覞M懷信心地再次把出謎者找來,著急地問:“是丟三落四 ,對不對?”“是的,恭喜你,猜對了,獎你一塊橡皮?!蔽壹拥啬弥@塊通過自己努力換取的橡皮,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耶,我猜中了。”我猛然一回頭,發現劉迅正好猜對了我出的燈謎,我欣然獎勵了他一個小玩偶。
元宵燈謎會在繼續,歡聲笑語在繼續,美好的時光在繼續…
三年級日記元宵節怎么寫篇5
今天是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和媽媽昨天晚上就買好了元宵。
吃過晚飯,天剛剛黑,院子里就有好多放煙花的,還有放鞭炮的,聲音震耳欲聾,非常吵,我把家里的所有門和窗戶都關上了,才感覺聲音小了一點。雖然放鞭炮和煙花非常熱鬧,但是也很吵鬧,空氣也很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