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日記150字
寫日記可以幫助人們鍛煉寫作技巧和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提高人們的寫作水平。好的故宮的日記150字應該怎么寫?快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故宮的日記150字的寫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參考!
故宮的日記150字篇1
故宮之美在于沉淀著一份份歷史底蘊在于歷史的厚重的美網紅式的故宮則以年輕人喜歡什么,我們就給他獻上什么的理念為主,脫去故宮本身的莊嚴之美,過于兒戲了,網紅似的故宮讓其中少了一份歷史的底蘊。
陳然故宮負責人的出發點是好的,希望青年人能夠多關注歷史的發展,多關注故宮,于是便開展了一系列故宮,萌物,故宮貓保安等活動,但是這些做法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首先年輕人缺乏閱歷和底蘊,一時接受不了故宮的正襟危坐,但那些真實熱愛故宮歷史的人難道會希望心中莊嚴的故宮變得如此而泣嗎?故宮負責人不應該只有從年輕人角度去出發,更應該站在全體人員的角度去思考,才不會讓熱愛歷史熱愛故宮的人感到心寒,對于青年我們應該采取更多的是引領引領他們感受歷史的厚重,感受故宮的莊嚴一時的吸引的青年并不是被故宮吸引,而是被嚎啕所吸引,網紅故宮只不過是一時興起莫過于,兒戲,不值得效仿,網紅似的,故宮讓其少了一份本身的莊重。
故宮的美麗在于它的神圣與莊重的歷史,年輕人喜歡什么我們就給它獻上什么的理念,過于膚淺,在這快速發展的社會便是一種現象而已,如果年輕人喜歡什么,我就給他什么,那么在變化的潮流中。我們定會力不從心,我們也會在不斷變的過程中失去本來的面貌,嚴重時我們將不記得故宮的莊嚴,所以網紅故宮,過于兒戲了,我們要抓住的是故宮的本質,抓住故宮的存在的意義才能立足于當今社會,就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近來有一位百姓會修復三中來被發現的文物。用油漆和各種鮮艷的顏色,讓本來莊重的文物變成無可修復,讓其本質也是順應百姓的愛好,讓文物面目全非,集裝中的本質也是越來越遠,所以網紅故宮,過于兒戲啦。
對于網紅式的故宮,有人認為是對古老傳統文化的不尊重,也有人認為清晨的故宮吸引了青年一代參與到故宮產業生產中,但我想說,后者只是如泡泡般絢爛卻也易碎,他只是一時的興起終會被快速發展的社會淘汰,因為他讓故宮失去了本來的觀眾與歷史底蘊。
讓故宮重新換莊嚴之美,讓故宮的歷史底蘊,一代又一代的傳承網紅似的,故宮點到為止,切不可再兒戲。
文化有文化的美麗遺產也有遺產的美麗故宮也有它自己的美麗,它自己的莊園被人肆意篡改,只是它不能說話,所以,繼續保持它的嚴肅莊嚴的氣質吧。
故宮的日記150字篇2
今天和同學們一起欣賞了北京故宮里的文物,也見識到了那些在故宮里修文物的師傅們的高超修復技藝。
《我在故宮修文物》這個紀錄片讓我們更加了解了我國古代文化的歷史豐富,也體會到了這些師傅們的艱辛。
紀錄片里的王津叔叔告訴我們:“想要修復好一件物品,首先就是要有耐心,一顆平靜的心會給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助。如果堅持不下去那就只能轉行了。”接著說:“其次就是要有興趣,你對這個工作要是有興趣,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你一定會做的非常好!”又說:“但是有些古代遺產會有破損,而大部分的也都是孤品,所以不好修復。”王津叔叔一次又一次地補充道。
王津叔叔修復過許多古代鐘,也參加過許多關于鐘的拍賣會,一次一次的……反反復復,修復鐘的經驗也就增多?,F在的人,有多少都是因為沒有耐心而打破自己的堅持,有多少是因為偷懶而沒有做到當初的誓言。而王津叔叔就是因為一直堅持,從沒有放棄過而取得了今天的輝煌成就!如果每個人都能這樣下去,中華民族將會變得更強大!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向王津叔叔學習,不僅能堅持自己的工作,還能為祖國做出貢獻。
故宮的日記150字篇3
我的家在中國遼寧。遼寧省內,有萬千學子去慕名祭拜的魁星樓;有教育人民勿忘國恥的九一八紀念館;有美麗的千山。但最有名的還是沈陽的故宮。
沈陽故宮位于遼寧省沈陽市中心,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筑群之一,又稱盛京皇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沈陽故宮始建于努爾哈赤時期的1625年,建成于皇太極時期的1636年。 清朝遷都北京后,經康熙、乾隆時期的改建、增建,形成了今日有宮殿亭臺樓閣齋堂等建筑100余座、500余間,占地面積達6萬平方米的格局面貌在宮廷遺址上建立的沈陽故宮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宮廷藝術博物館,藏品中包含十分豐富的宮廷藝術品。20--年,沈陽故宮博物院已晉升“國家一級博物館”。
沈陽故宮自1625年,經過了無數次的改建和完善才有了今天讓世人稱贊不已的名勝古跡。它是中國北方建筑的代表,數年間,它經歷了無數風雨的洗禮,才有了今天的榮耀。
沈陽故宮不僅是建筑的代表,也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體現。在那么遙遠的時代,人民們能用自己的雙手筑起這樣雄壯美麗的宮殿,是多么偉大呀!而現在的人民,卻不好好工作;現在的學生,卻不學無術。我們對得起祖先留給我們的輝煌文化,對得起萬千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嗎?對不起。中國歷經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文化,真的要在我們手中終結嗎?不!讓我們去努力,把中國的文化傳承下去!
名勝古跡是中國歷史的見證,我們一定要把中國的文化傳承下去!
故宮的日記150字篇4
這個寒假,我看了明朝的歷史的書,還去看了明朝的建筑 – 北京故宮。
到了故宮門口,我們先進了一道門 – 午門。這個午門就是很多小說電視中提到的“推出午門斬首!”的那個午門,不過別害怕,那不是斬首的地方,真正的刑場是菜市口,午門不過是“推出”的地方。
又進了幾道門,我們去了鐘表館-清代留下來的各種國內外鐘表的專門的展館。到了這個展館里,我才發現,原來在清朝時期,國內外的制鐘技術這么發達。 大到有二層樓高的安了樓梯方便上發條的鐘,小到和懷表一樣小的鐘,還有可以邊走邊滾的鐘,一到整點就有木頭小人出來擺手的鐘,十五分鐘公雞就叫一次的鐘,一個小時八仙就“過一次?!钡溺?,可以養魚的池塘鐘。。。。。。, 真是應有盡有,真的是“你想到的我有, 你想不到的,我也有”這句話的真實反映。最令我驚奇的, 還是一臺會寫毛筆字的鐘了,這臺鐘上有一個小木頭人,手里拿著一桿毛筆(比平時我們用的毛筆小五倍左右),之后,給小人手里的毛筆蘸上墨,并給鐘上好發條,小人就會在紙上寫出筆鋒有力十分規整的正楷大字-“八方向化,九土來王” 。
之后,我又去了珍寶館,奇石館,乾清宮等十分好玩又好看的地方, 可是我最感到驚奇的地方,還是鐘表館。
故宮的日記150字篇5
故宮,又名紫禁城,明清兩代的皇宮,這顆耀眼的明珠在對稱的古都---北京的懷抱中,它是北京的地標性建筑,吸引了無數中外游客。
步入皇宮大門,又分別有三扇似巨人般保護皇宮的城門矗立在眼前。沿途步行,便到了皇帝早朝的地方---太和殿,首先映入我眼簾的便是一座高高在上的金光閃閃的寶座,上面雕刻著象征皇權的威武騰飛的巨龍。與大殿地面承接的有三個梯道,中間一道同樣雕刻著各種姿態的龍,處處透出神圣威嚴,我想這就是皇帝專用通道吧。說到這不得不提到,大殿的地面是由我們蘇州出產的金磚鋪成的呢!大殿內金碧輝煌,仿佛在訴說著明清王朝的昔日盛景。
隨后,我們來到來供帝王早朝前休息和更衣的中和殿和保和殿,屋檐和欄桿上,滿是精美的栩栩如生的雕刻。特別震撼的是殿前的幾根又紅又粗的柱子,它們承擔了整座大殿的重量,仿佛巨人的手臂托舉著大殿。
在觀光故宮期間,我還發現了一個小秘密,在乾清宮殿前,有一個石柱托舉著一個石頭圓盤,中間插著一根鐵針,經過詢問,才得知,這是古人用來看時間的“鐘表”。
隨著人群,我們又來到了坤寧宮,坤寧宮被一道門分成了兩個部份,由皇后的寢室和祭祀的場所組成。再往后,就是皇帝的嬪妃們的住所,分為東宮和西宮,后宮的格局大都一樣。
宏偉壯觀的紫禁城,讓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不禁被先人獨具匠心的高超技術所折服。故宮,一座集聚著先人勤勞和智慧的皇宮,也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極具影響力的文化里程碑。
故宮的日記150字篇6
那天早上,我們坐著地鐵來到北京天安門。天安門前面有兩個華表,是用漢白玉雕刻而成。天安門前面有五座橋,橋底下就是護城河,護城河的作用就是防止外面敵人侵犯,護城河寬52米,長3800米。
天安門城墻上有三個門,是午門,午門是故宮的正門。我們又走了好久,經過了三道門三個殿。這三個殿分別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這三個殿富麗堂皇、紅墻黃瓦,殿的屋脊上都有龍仙人、龍、鳳、天馬、獅子、河馬、斗牛、行什等神獸,他們形態各異,是仙人帶領的各種辟邪的神獸。其中太和殿又叫金鑾殿,這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它的地上鋪的是“金磚”,據說當年一塊磚值二兩黃金。殿前擠滿人,爸爸抱著我看了看,里面的磚黑乎乎的,根本不是金的,但那磚光滑如鏡。
故宮好大呀!走了好久好久也沒逛完,我都累得走不動了。聽媽媽說故宮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占地72萬平方米。
這次來故宮真的很累,但我收獲了很多歷史文化知識,我希望下次再來。
故宮的日記150字篇7
各位大家好!今天我帶領大家來到北京故宮。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漢族宮延建筑之精華,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筑之一。故宮有許多著名京東非常值得一游,如御花園,里面有高大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山石和亭閣;還有乾清宮,是明代皇帝的寢宮,始建于明代;還有養心殿,這里是皇帝的主要居所和日常里理政之處,遂成清代皇帝實際的正寢?!梆B心”意為涵養心性。下面讓我給你們講講關于故宮的一段小故事:故宮在八國聯軍侵華時受到一定的程度的損壞,聯軍強搶故宮內各種奇珍異寶,繪畫書法作品,但是后來經過清政府的修復,故宮才大體上恢復了原來的雄偉面貌。大家在游覽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為了保護故宮環境,請不要亂丟垃圾。2、故宮展廳內拍照不能使用閃光燈,為了避免火災,博物院內禁止吸煙。3、請不要單獨行動,跟上我們游覽的部隊,也不要隨意或者私自離隊參觀。
最后我希望大家在我的帶領下玩的愉快、開心。
故宮的日記150字篇8
今年暑假,媽媽帶著我參觀了世界歷史建筑學的奇跡——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宮。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清、明朝時稱紫禁城,1925年始稱故宮。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是全世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筑群,也是中國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杰作。
故宮的正門是午門。午門從正面看有三個門洞,可是走進去轉過頭再看,卻成了五個門洞,這就叫做“明三暗五”。
進了午門,就看見五座潔白無瑕的橋,叫金水橋。它們象征五德,就是仁、義、禮、智、信,意思是皇帝集齊所有的美好品質為一身的意思。中間的橋最寬,是專門給皇帝用的。
再向前走,只見前邊全都是既華麗、又高大、還古樸典雅的大宮殿。使人覺得自己好像走進了神話故事中一般。
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富麗堂皇的太和門。以前我從電視劇看到皇帝上早朝的地方是太和殿,因此被誤導了,經過導游的講解我才知道,原來皇帝上早朝的地方就是我面前這高大的太和門。
在故宮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太和門后邊的“三大殿”了——太和殿、中和殿還有保和殿。它們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臺基上。第一座太和殿是整個故宮中最華麗的建筑,人們稱它為“金鑾殿”,這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28米高, 63米長, 35米寬。前有造型優美的仙鶴、玄龜、爐鼎,后面是精雕細刻的圍屏,它們將整個大殿裝飾得金壁輝煌,既莊嚴又典雅。
過了一道紅墻,就進入了生活區。這里有皇帝住的華麗的乾清宮、皇后住的秀麗的坤寧宮。故宮的最后邊是御花園。里面有挺拔的松樹、常青的柏樹和巨大的榕樹。在御花園里還有一座山,它的名字叫堆秀山,是用米湯、雞蛋清把石頭粘在一起堆成的,聽起來容易垮,其實十分堅固。
故宮景美物博,我們短時間沒法一一細賞,只能粗略瀏覽,最后戀戀不舍地從神武門出了故宮。
故宮的日記150字篇9
暑假,我和奶奶、姑姑、姐姐一起去北京玩,第一站就是游故宮。
聽導游說,故宮非常大,有12萬平方米,故宮的房子也很多,一共有999間半房子。為什么有999間半房子,據說的天上玉帝有1000間房子,為了對天神的尊敬,所以故宮就比天上少半間。
進入故宮所要經過的第一座城門是天安門。走進天安門,就能看到一座高大的城墻,這就是午門。午門有三個門洞,在古時候,只有皇帝才能走正中間的那一個最大的門洞。在午門之后就是整座故宮的核心部分——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明清的皇帝就生活在這三座宮殿之中。故宮博物院里有些銅鍋,鍋的兩側都有一條金龍,可這些金龍和鍋上都有著一道又一道的刀痕,導游說,這是因為八國聯軍攻打北京時,把故宮里能帶走的東西全都帶走了,這些鍋太重了,他們就用刀把鍍在鍋和龍身上的金子刮下來帶走,因此,在它們的身上就留下了這些刀痕??吹竭@些,我真恨那些外國軍隊。
我們還去了皇上、皇后的寢室、皇帝上朝的地方………,傍晚時分,我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故宮。
故宮的日記150字篇10
第二天早晨,我們早早地坐車來到了故宮,但在售票處卻人山人海,爸爸排了差不多二十分鐘的隊,才買到了票。走進故宮,一幢幢高大雄偉的宮殿展現在我的面前,我發現皇宮里的墻都是紅色的。
講解員阿姨告訴我,故宮就是以前皇帝工作、休息的地方,啊,皇帝住的地方可真大呀!在講解員阿姨的帶領下,我們先后參觀了故宮里面的很多座宮殿,也聽了很多關于皇帝、大臣的故事。聽講解員阿姨講:“宮殿的等級主要看屋頂翹檐上的小獸的數量,如果有10個小獸,那這座宮殿就是最高等級了?!蔽衣犃艘院螅康揭蛔鶎m殿前,就開始數屋頂上的小獸,有7個的、8個的,只有一座是10個的,真有趣!隨后,我們來到了珍寶館,啊!這里的每一件寶貝都非常漂亮,聽媽媽說這里的寶貝都是國寶,都價值連城呢!我用照相機把他們全部都拍了下來,回家再好好欣賞。
故宮的日記150字篇11
推開窗,一縷縷陽光射了進來,這么好的天氣不出去玩太可惜了!我把還在酣睡中爸爸媽媽叫了起來,一起踏上了故宮之旅。
剛進門,就看到一座座雕工精細的玉石橋。玉石橋后面,是故宮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令我最記憶猶新的是太和殿,太和殿是三大殿里最氣派又最宏偉的。屋頂是用一塊塊琉璃瓦蓋成的,在陽光的照射下,每一塊琉璃瓦都發出耀眼的金色光芒,仿佛每一塊都是用金子做成的。突然,宮殿前的一個東西吸引了我的眼球—是一個圓圓的石盤,石盤上插著一根銀針,媽媽告訴我,這叫日昝,是古代人看時間用的,我不禁感嘆道,古人真是聰明,居然能運用針的影子來看時間。
宮殿的門前是兩只用石頭雕刻的獅子,栩栩如生。一只威武地張著血盆大口,好象一張嘴就能把人們給吃了,另一只嘴里銜著球,眼睛兇狠地盯著我們,兇神惡煞,讓人瑟瑟發抖。
宮殿里有兩排椅子,兩排都是大臣的們坐的椅子,每一張上都雕工精美,有的雕著風景秀麗的山水,有的雕著猛虎,還有的雕著嫦娥奔月的圖案。各種各樣的椅子沒有哪兩把是相同的。
后來我又去看了皇帝的寢宮。
故宮的美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瀏覽。
故宮的日記150字篇12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帶領大家來到了北京故宮。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漢族宮廷建筑之精華,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筑之一。故宮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同時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它有許多的著名景點如乾清宮、御花園、養心殿。據我了解它有一段故事。乾清宮,是明代皇帝的寢宮,始建于明代,明清兩代曾因數次被毀而重建。大家在游覽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為了保護故宮環境,請不要亂丟垃圾。2、故宮展廳內拍照不能使用閃光燈,為了避免火災,博物院內禁止吸煙。3、請不要單獨行動,跟上我們游覽的部隊,也不要隨意或者私自離隊參觀。最后我希望大家在我的帶領下玩的愉快、開心。
故宮的日記150字篇13
“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唐代的駱賓王幾句詩,便把世人對帝王宮殿的尊崇與好奇表現出來了。位于北京的故宮又名紫禁城,是明清兩代二十四位皇帝生活覽政之處,我對它充滿了好奇。今年暑假爸爸媽媽帶我來到北京故宮揭開了這層神秘面紗。
從端門進入故宮映入眼簾的是金碧輝煌,氣勢宏偉的殿宇,我被這經歷了百年風雨的建筑所吸引,被它們所傾倒。故宮的每座樓閣基本都為紅黃相間,黃色的硫璃瓦展現出皇家的高貴,屋頂的四個角都精致的刻著龍的九子,個個神采奕奕。高高的宮墻永遠是莊嚴的紅,雖不起眼但顯現出皇家的威嚴。在故宮眾多樓閣中,文淵閣最為獨特,它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皇家藏書樓,它主要用于存放書籍,而紅色有火的象征,對書籍不吉,故文淵閣為黑色瓦片,樓體為綠色,寓意著防走水,與其它的建筑迥然不同。
故宮內的建筑都是由木頭制成的,靠柱子支撐,柱子多為紅紅綠綠雕龍畫鳳,而位于紫禁城內東側的奉先殿卻大相徑庭。奉先殿是祭祀列祖列宋的地方,金箔鋪頂,金磚鋪地,莊嚴肅穆。殿內有24根柱子,代表我國的24孝,每根柱子為灰綠色,寓意祭祀的焚香,表達對祖先的敬仰之情?,F在的奉先殿是鐘表館,展出故官收藏的中外各種精致鐘表。在這些琳瑯滿目的鐘表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數寫字人鐘,據說是英國人專為討好乾隆皇帝所造。寫字人鐘分為四層,底層的寫字機器人一副紳士模樣,單膝跪地,一手握筆,一手扶案,可以在紙上寫下“八方向化,九士來王。”八個漢字,字跡工整有神,這讓我對古代工匠們的造鐘技術贊嘆不已。
歷時六個小時的游覽已令我疲憊不堪,但從端門到神武門每一個角落都讓我流連忘返。游覽故宮讓我感受到皇家宮殿的氣派,讓我深思著沉重的歷史,中華民族文明的輝煌,中華人民智慧的結晶。
故宮的日記150字篇14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位于北京城中部,南接天安門,北依景山。占地72萬平方米。
原有房舍9999間半,現存8707間,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始建于明永樂四年(1406),永樂十八年建成(1420)。明清時稱紫禁城,1925年改稱故宮。明清兩朝屢次重修、改建,是中國現存規模最為宏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建筑群。其建筑布局依"面朝后市,左祖右社"之制,對稱謹嚴,主次分明,體現了至高無上的皇家風范。城前左有太廟,右有社稷壇,城內分外朝和內廷兩區。外朝在前,中軸線上有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左有文華殿,右有武英殿。內廷在后,中軸線上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左有東六宮及外東路,右有西六宮及外西路。城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墻高10米,四角各立形制奇特的三層檐十字脊四面歇山四面抱廈角樓。外繞52米寬的護城河(俗稱筒子河),四面各開一門,東門稱東華門,西門稱西華門,北門稱神武門,南面正門稱午門,門樓東西兩翼為兩面出廊的兩闕,俗稱雁翅樓。
故宮的日記150字篇15
故宮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大公園。
進了午門,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建筑是太和殿。太和殿的屋頂是用黃色的琉璃瓦鋪成的,在太陽照射下閃閃發光。門前,太和殿這幾字十分醒目。殿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粗壯的梧桐樹,柏樹高高聳立在太和殿邊上的各各角落。微風從旁邊的溪流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看完太和殿,就來到了漱芳齋。聽說,那是“還珠格格”中的“小燕子”格格住的地方。漱芳齋里面放著一張長方形的床,床圍是一個圓洞,像一扇向你敞開的拱形大門一樣!一只小蝴蝶飛進來,在圓桌上停了一會兒,好像在說:“漱芳齋真美呀!”
告別了美麗的漱芳齋,就是養心殿。聽說這里是給黃帝休息、養身用的。里面有兩張連在一起的木椅,那是給皇帝和貴賓聊天時用的。圓桌上放著茶具。十分莊重!
哦!美麗的故宮,你就是祖國的一顆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