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掃墓祭祖活動日記
寫好日記需要真實、有條理、具體、情感表達和思考等方面的技巧和方法,同時需要不斷地練習和反思。好的清明節掃墓祭祖活動日記應該怎么寫?快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清明節掃墓祭祖活動日記的寫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參考!
清明節掃墓祭祖活動日記篇1
昨天是清明節我們一家都去給上墳了。
清明的意思是清淡明智,“清明”是夏歷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清明 在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500多年歷史。 農歷4月5日前后為清明節。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我們首先上的是我爺爺的爺爺和我奶奶的奶奶的墳,其次是爸爸的爺爺和奶奶,最后才是我的爺爺奶奶。我們先在墳前畫一個圓圈,再在圈中將買好的紙衣服。假錢都燒掉,在燒的過程中,還要把預先買好的米餅放在墳上,讓先人品嘗。
離開時,小雨紛飛,正應了杜牧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掃墓祭祖活動日記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在這首詩的伴隨下,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清明節。
這個清明節與眾不同,在南京的三爺爺帶著三奶奶一起回來了,這次掃墓,又添了幾分熱鬧。可是,媽媽帶我去學習了,錯過了掃墓活動。下午,為了彌補早上的損失,我就和外公外婆們一起,去掃曾祖父的墓。
剛到墓前,一堆雜草讓我們大吃一驚,聽外公說,去年已經把這兒給弄得干干凈凈了,可是今年又長了那么多雜草。我們開始行動了,大家拿起鐮刀先鋤草,我也不停地向媽媽要活干。鋤草完畢了,媽媽和外婆把吃的東西擺在墓前,之后就點燃了雜草,大家都想往里面扔冥幣,我也抓了一捆,往里面扔,三姨和媽媽在燒冥幣的時候還說著什么。火勢越來越猛,由于我從小怕火,就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躲在三姨后面,過了許久才扔一點錢。最后,為了查看冥幣有沒有燒“干凈”,我拿著木棍在燒焦的碎片里翻來翻去,卻翻出幾張未燒“干凈”的美元……掃墓完了,我們就下山了,而外公外婆卻還在緬懷親人。
因為清明節,晚上,爺爺的六個兄弟姐妹都來了,大家一起用餐,晚上的菜更是豐盛至極。
吃完飯,我就坐在床上看電視。不知不覺的,我睡著了,但這快樂時光在我的夢中再次回放了一遍。
清明節掃墓祭祖活動日記篇3
每到清明節的時候,學校都會組織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烈士陵園座落在望奎城的東北角,占地十多公頃,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去處。
走進烈士陵園,那蒼松翠柏,古樹參天,土山上的小涼亭隱約可見,一潭清澈見底的湖水,波光粼粼,不時有小魚游出水面嬉戲……
烈士墓掩映在樹從深處,我們在老師帶領下打掃了烈士墓,朗讀了碑文,敬獻了花籃……平常嘻嘻哈哈的同學們,此刻也都很莊重。去年清明節看到的那個白發蒼蒼的老爺爺又靜靜地佇立在烈士墓前,出于好奇,我們圍攏上去,嘰嘰喳喳地和老爺爺攀談起來。原來老爺爺是馮耕夫等烈士的戰友,是當年河口事件的親歷者。他經常到陵園看看戰友,和他們聊聊天,告訴他們國家的大事,日新月異的家鄉變化。老爺爺回憶起那烽火連天的歲月,伴隨他的思緒,我們也仿佛來到了六十年前的衛星河口,馮耕夫、王炳衡、胡再白等正在殊死與土匪們激戰,他們為了人民的解放,為了讓子孫后代過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倒在了戰場上,流盡了最后一滴血。
濕潤了,我們也浸滿了淚水。烈士墓更加莊嚴肅穆,烈士紀念碑在同學們心中更加高大了。
陵園中還有很多游人,有老人、小孩、學生,他們或看書,或散步,或聊天,和諧安逸寫在每個人的臉上。我想,現在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不都是烈士用鮮血換來的嗎?這不也是烈士的憧憬和希望嗎?
走出陵園,我耳邊回蕩起老爺爺在烈士墓前朗訟的那首詩,“呼蘭水中英雄血,妙香山頭壯士魂。投身革命他鄉死,不求馬革裹尸還。”
清明節掃墓祭祖活動日記篇4
又是一年的清明節,我和媽媽到小鎮雒容做清明。
在雒容鎮上的郊外,我們上山去祭拜祖宗。不一會兒就到了祖宗的墳地,我們先鏟除墳地上的雜草,然后點上香和蠟燭,擺上供品就祭拜起來。我一面拜祖宗,一面說:“保佑我們全家人身體健康,我學習進步。”祭拜完后我們就下山回家了。在家里隨便吃過午飯,便向另一座山去祭祖。
這次我們坐爺爺的小汽車去。因為今天是清明節,路上的車子比較多。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車子就停下了,因為前面路太小,車子開不了的。我們只好下車步行。我們走了一段小路就看見一座座大山,我說:“媽媽,我們是不是上那一座最高的山呀!“是"媽媽說。唔,那山那么高,我們什么時候才能爬上去?當看見許多漂亮的小花和綠油油的小草,山上鳥語花香的,我馬上就有了精神,不知不覺我們爬到了山腰找到了祖宗的墳地,還是像上午一樣祭拜祖宗。
清明節,我們可以爬山,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祭拜我們的先人,真好!以后每年我都會和媽媽一起來去做清明!
清明節掃墓祭祖活動日記篇5
東山烈士陵園坐落在東山的叢林中,斑斑駁駁的墓碑刻上時間的年輪。那一個個剛勁有力的楷體字中流露出革命戰士那沖鋒陷陣的情景和他們那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精神。
我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沖動:那無數個無名戰士用鮮血和青春,創建了我們今天美好而幸福的生活。難道我們不應該永遠牢記心間嗎!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正如墓碑上所說的,革命的精神將永遠銘記于我心中。那一件件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跡如一股股暖流蕩漾在我心中。“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還著。“雖然革命烈士已經犧牲了,但他們的精神深深地嵌入我的心間。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闋。“這句話是多么的有英雄氣概啊!岳飛的故事讓我聯想到了無數的革命先烈:舍身堵槍口的黃繼光,舍小我顧大家的邱少云,舍己為人的張思德。是他們,讓革命變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大地,染紅了五星紅旗!
這次掃墓活動,繼承先烈遺志,建設美好家園,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與責任。讓小小的我看到了大大的家,更讓我堅定了一個信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清明節掃墓祭祖活動日記篇6
昨天,是清明時節,爸爸帶著我和媽媽回到姥姥家,給姑爺爺燒紙。
到了姥姥家,我就看見姥爺在那里剪白色的紙條,我很好奇:“姥爺,您在干什么?”姥爺笑了,小聲地告訴我:“保密啦!”姥爺剪好了,把它們掛在釘耙上,我拿著一大把紙錢,爸爸拿著一盒蠟燭、媽媽拿著一個小打火機。
到了姑爺爺的墓前,我們把旁邊的雜草除掉,在給姑爺爺的墓上培上了新土,爸爸把蠟燭小心翼翼地點燃,姥爺把那些白紙掛到姑爺爺墓上的樹枝上,媽媽把打火機點燃,我把紙錢一張一張地放到火里,紙錢燒完了,我們給姑爺爺我們就回家了。
清明節掃墓祭祖活動日記篇7
清明節那天,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還有哥哥跟我去興慶公園。我們一大早就出發了,這一天天氣陰陰得很,太陽公公躲到云層里偷偷地看著大家,風兒輕輕地吹來,還有點冷呢。
到了興慶公園,我看到到處都是盛開的花朵,有紅色的像紅色的晚霞、黃色的像金色的麥浪、白色的像軟綿綿的被子;我們走啊走,到處看著、欣賞著,公園可真美啊!忽然,我們聽到了一陣陣呼喊的聲音,原來我們走到了游樂園。這有一項讓人害怕的游戲,那就是讓人坐在凳子上,慢慢把大家升到高空上又快速的掉下來。上面坐著的人們:啊呀、媽呀地喊個不停。我和哥哥說:這是不是跳樓游戲啊?太可怕了。等我們長大后估計還是不敢玩。
接著到了一個蹦極的地方,哥哥問我敢玩嗎?我鼓起了勇氣決定要嘗試一下蹦極!我被放在一個蹦床上面,穿上了特制的”安全帶“,剛開始的時候,我蹦得不高,可是在慢慢地,我蹦得越來越高了。在我們蹦的時候,爸爸媽媽給我們拍照。媽媽負責拍我,爸爸負責拍哥哥,我們擺出了各種各樣的造型,我還在跳起來的時候裝做要起飛的超人和鎧甲勇士呢!
接下來我們又到了拓展區,我們興高采烈地沖了進去。我第一個就沖到了第一關的橋上,然后跑了過去,這對我太小兒科了。這時我要過獨木橋,可是哥哥來了,我看著他的表情,好像要阻撓我!我二話不說,直接跳到了橋下的氣床上,跟哥哥打鬧在了一起。順利地過了好幾關,終于到了最難的過網橋了。我看著下邊,不敢走,害怕摔下去。可是在媽媽和哥哥的鼓勵下,我終于走過了這個網橋,攻下了這一關。
今天我和哥哥玩的真開心,真是一次難忘的游樂時間。我和哥哥商量好了,準備下次再來!
清明節掃墓祭祖活動日記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呀!
早上,我早早的起床了,看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妹妹都起床了,爺爺從菜市場買來了魚、雞和排骨,奶奶正在準備東西去掃墓,我和媽媽去買春條。
準備工作做好了。我們早早的吃完早飯,準備去掃墓。我們提著東西走在馬路上,我看見路上的車子來來往往,路上的行人也來來往往。
我們匆匆忙忙地往山上走,終于來到了太婆墳前,爸爸和爺爺清理水溝,奶奶在拔草,我和妹妹在插春條,奶奶拔完草后,從袋子里面拿出蠟燭和香,點燃以后,然后再作揖。接著放鞭炮。我們告別了太婆,又來到了太公這邊。
太公這邊很干凈,我和妹妹直接插春條,奶奶點燃蠟燭,上好香,接著作揖,我作揖時在心里默默地許了一個愿望:愿太公保佑我語文打80分以上,數學打90分以上。接著放鞭炮。我們告別了太公。
我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邊走邊想:有了太公的保佑,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我一定會在學習上取得好的成績。
清明節掃墓祭祖活動日記篇9
這次清明節,我們帶了很多東西上山。
我們來到了老爺爺的墓前,先點上三只蠟燭,每人再插上一把香,輪流拜一拜。然后開始燒東西了。首先燒了很多冥錢、金子和銀子,再燒了100元大鈔的人民幣和美元。嘿嘿,從一個黑色的超大的袋子里還拿出了好多億元大鈔,我們還燒了金元寶,我覺得燒它最有趣我用手舉著它燒,等它快燒完了才把它放到地上。
我們還燒了房子、車、船票、飛機票、蘋果牌手機、金幣、電視機、立體音響……我覺得,神是沒有的,而這些東西都是紙做的,做這些東西要砍樹,所以,清明節時應該只用拜一拜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