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600字日記
日記通常以第一人稱的方式進行記錄,作者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感受和經歷等。中秋600字日記怎么才能寫好?這里分享一些中秋600字日記,方便大家學習。
中秋600字日記篇1
吃完晚飯就打開窗簾,準備好好賞一次月。
拉開窗簾,我才發現:今晚出來的小星星很少,只有一顆孤零零的在上面,陪伴著月亮。我猜想,一定是月亮姐姐和小星星們在玩捉迷藏。但是,小星星都很聰明,躲到了像墨汁一樣的烏云后面。因此月亮姐姐就找不到他們,只有一個調皮的小星星說話聲音太大了,所以才被抓了出來。
再看看月亮,今晚果然很圓很圓,在黑布一樣的天空中發出自己的光芒。“咦,月亮上面怎么有幾個身影在動?”我仔細看了看月亮,奇怪地想,但是,我馬上又明白了:“一定是第六屆書香班級乘著月光來到了月亮上,和嫦娥、玉兔以及吳剛在吃月餅呢!”他們多開心啊,談笑風生,第六屆書香班級還說了不少校訊通的新鮮事呢!
我不禁想起了這幾句詩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突然,嫦娥臉色一沉。我猜,她一定是想起后羿了吧。她肯定后悔當年偷吃了所有的不死藥,結果落得現在只能每夜思念著他,卻不能與他相見。紅塵滾滾,世事蒼蒼,這就是一念之差。
吳剛和第六屆書香班級連忙勸嫦娥,讓她不要再傷心了。吳剛還拿出一些柴火來,在月亮上點燃了一堆明亮的篝火。但是,他從哪里得到的柴火呢?可能是蒼天被他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給打動了,所以讓他砍倒了廣寒宮門口那棵大桂樹吧。我正想得入迷,突然,只聽媽媽大喊道:“豪豪,快去睡覺,你已經看了半個小時了!”
母命不能不從,我只好上床睡覺,但心里還一直惦記著月亮。月亮啊月亮……
中秋600字日記篇2
今天是中秋節,一早爸爸就開車去水產市場買螃蟹。今天的水產市場人異常多,都是來買螃蟹、魚蝦的。因為吃螃蟹是中秋節的習俗。我和爸爸挑選了十二只母蟹,又買了一些活蝦,就前往奶奶家吃團圓飯。
晚上,我們一大家人圍坐在飯桌前,一起吃團圓飯,爺爺還放了一盤音樂CD,房間充滿了優美的音樂聲,添加了許多節日氣氛。奶奶端出一盤月餅,大家每人都吃了一塊,這叫“咬月”。
接下來,便擺出了豐富的大餐。首先是一大盤黃橙橙的清蒸螃蟹,爸爸還陪了醋汁,里面放上切的碎碎的姜末。接著,又來了一盤泛著紅光的大蝦,看著就讓人垂延欲滴。還有紅燒魚,鹵雞頭,拌海蟄絲,炒魷魚……吃飯前,大家都舉起酒杯,互相祝節日快樂。吃飯時,爺爺給我們出了幾個小謎語。其中一個是中秋的月亮,打一句宋詞。我首先想到我們學過的宋詞,一下想到蘇軾寫的《水調歌頭》的最后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每想到還真的猜對了。爺爺又出了一個字謎叫“地殼”,打一字,這次我猜錯了,應該是“坡”字,意思是地的皮,真有意思。最后,爺爺出了一個謎語,“泰戈爾”打一世界名著,這次我是一點也才不出,謎底是《戰爭與和平》,爺爺解釋說:“泰”諧音“太”指和平,“戈”是古代的一種戰斗兵器,指戰爭。
夜深了,今天的月亮特別圓,我們全家人坐在陽臺上賞月,真是美好的中秋夜。
中秋600字日記篇3
中秋節到了,早在前幾天,街邊就擺起了數不勝數的賣月餅的小攤,各種月餅禮盒中一個個包裝精致的月餅,真是琳瑯滿目,街上的人也都提著大包小包的月餅,預備著過中秋。可以說,中秋節早已在許多天前就開始了。
中秋節的第一大事就是與家人一起賞月了。晚上,吃完月餅,我和爸爸、媽媽、姐姐來到了公園,這里的天空沒有受到樓房的束縛,顯得更加廣闊,高遠,月亮也變得更大、更圓、更亮。天氣非常好,一開始,空中還有幾朵零零散散的云,但不一會兒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為月亮讓出了一片展示的舞臺。中秋的月亮格外地亮,它那皎潔的月光,柔柔地灑在大地上,在月光的照耀下,萬物好像披上了銀裝,閃閃發亮。月亮就像一潭清泉,清澈、明亮,又猶如一只玉盤,盛載著人們對家鄉的思念,對親人的眷戀。從古至今,人們總是將各種感情寄托在月亮之上,月亮也成為了詩人們吟誦的重要題材。“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小時不識月,呼做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以及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都是我們熟讀成誦的千古名篇,里面都出現了“月”,這說明了月亮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月亮是純潔的,又代表團圓,那白色的月光有時也會使人感到凄涼,月亮表達著人們的多種情感,也是人們向往的地方,中國自古就有嫦娥奔月的傳說,月亮在人們心中仍然帶著一絲神秘的色彩。
在中秋之夜,我漸漸沉醉在這溫和、明亮的月光之中了。我的心也追隨著月光飛到了天空,這里是月亮的家鄉。
中秋600字日記篇4
俗話說的好: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到中秋節,人們便紛紛想起家鄉,想念親人。我們一家四口連工人們一起吃月餅,賞月,真是其樂融融。
那天晚上,忙完了生意,爸爸和小杜叔叔一早就搬了個大圓桌,放在院子里。為了中秋節,爸爸今天買了好多月餅和水果,把它們擺好在桌上,我和弟弟早就忍不住了,就偷偷的拿了兩塊嘗嘗。
小羽姐姐,小祁阿姨,小杜叔叔,小黎叔叔,李奶奶和張奶奶,爸媽和我還有弟弟,我數了數共有十個人,老爸拿了幾瓶飲料和啤酒,讓大家一起高興高興。突然小羽姐姐說:“我的月餅呢?”我和弟弟聽了,捂著嘴偷笑,我卻一本正經地說:“可能是月亮也饞了,把你的那塊月餅偷吃了吧。”大家聽了,無不哈哈大笑。
我讓老爸倒了些可樂,向阿姨叔叔們一個個干杯,祝福他們節日快樂。我還學大人們的樣子,裝成成熟的樣子說:“我以可樂代酒,先干為敬了!……”大家聽了無不哈哈大笑。爸爸高興地說:“既然大家都這么高興,不如吟詩吧,但要有‘月’字。”我聽了,高興的直拍手,便開了個頭:“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杜叔叔不甘示弱,說我吟得太簡單了,便吟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小羽姐姐也來勁了,接了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老爸借著醉意也說了句:“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這時小祁阿姨想起了老家的父母,不由吟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媽媽聽了接了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只有張奶奶和李奶奶沒念過書,合唱了一首《映山紅》。
歌聲,歡笑聲,舉杯聲,匯成了一曲歡快的歌,跳舞,賞月,吟詩,構筑了一幅絢麗的圖畫。
我們大家一起舉杯邀明月,沉浸在中秋之夜的歡樂氣氛中。
中秋600字日記篇5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最早初始于宋朝。在這個合家團圓的日子里,人們通常會賞月、吃月餅,以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夜,靜寂得會讓人屏住呼吸來享受這份寧靜。仰頭一看,云霧稀少,顯得這月兒更加碩大、明亮,讓人看了耳目一新。不一會兒,月亮嬌羞地藏身于面紗之后,真是讓人心急。也許是不想讓我們久等了吧,月兒移出了云層,大放異彩,更是讓我們贊嘆不已。眾所周知,月是歷代詩家詞人吟誦的千古氣象,可在這中秋夜里,更是淋漓盡致地展現出曼妙的美。
飯后,我們一家四口坐在陽臺上,人手一塊月餅。仔細一看,我手中的正是我垂涎已久的芙蓉月餅。我迫不及待地撕開包裝袋,小心地捧出月餅。月餅外形呈圓形,周邊是一些的半圓角。餅中心是兩個字——芙蓉。弟弟探過頭來:“可以吃了嗎?”我點點頭又搖搖頭。弟弟不解其意地看著我。爸爸摸了摸弟弟的頭道“既然都是吃月餅,讓我來給你們講個故事吧。”媽媽笑著點頭“好啊!”“我要講的是《嫦娥奔月》,相傳……”爸爸娓娓道來。雖然這個故事我早已爛熟于心,但在這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再聽一次也無妨。于是我就開始品嘗月餅了。外殼酥松軟脆,有淡淡的花香,口里滿是余香。接著,我又咬了中間的餡,水晶似的餡滿是芙蓉花的味兒,爽滑清涼,甜而不膩,讓我倍感舒心。再看看天上的月亮,仿佛也被爸爸的故事所迷住,大大方方地脫離了云層。一展它的嬌顏。嘗月餅、聽故事、賞月亮真是中秋過節必不可少的三部曲啊!
中秋之夜,合家團圓,上乘佳節!
中秋600字日記篇6
中秋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高興地回奶奶家,太陽剛下山,我們就邊吃月餅邊散步,來到了小溪邊準備賞月。
細細的溪水,流著小草和野花的香味,灰白色的鵝卵石布滿河床。一會兒,天黑下來了,我們圍坐在草地上,吃著月餅唱著歌,期盼月亮快快出來,我正做著游戲,突然發現月亮已經爬上了樹梢,我們激動地歡呼起來。初升的月亮像一個大大的紅月餅,真想咬一口;我躺在石頭上,看月亮是怎樣上升的,只見它離樹梢越來越遠,升得越來越高,也越來越明亮,像透明的一樣;夜空明凈,沒有一絲云彩,真是“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哪。
月亮把月光灑向大地,大地變成了一片月光鍍亮的銀毯。溪邊的洼地里都住著一個月亮,草地上,我聽到蟋蟀歌舞團的美妙歌聲,它們也在過中秋節吧?我用清涼的溪水洗臉,頓覺神清氣爽,輕輕地攪動溪水,攪碎了水中的月亮,它們好像變成了碎銀子,水面銀光閃閃,十分好看。我聽著奶奶講“嫦娥奔月”的故事,說的是有一天嫦娥被壞人逼迫下吃了藥,飛上天空,在月亮上停了下來,不能和家人團聚了。“不能和家人團圓,好可憐哪!”我希望大家都是團團圓圓的,不像嫦娥那樣寂寞孤單,那該多好呀!
夜更深了,我們踏著皎潔的月光回家。今夜的月亮真圓,希望每天的月亮都像今夜一樣明亮。
中秋600字日記篇7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已成為我國固定盛行的傳統節日。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今天晚上,享受了一頓團圓盛宴之后,我便獨自一人坐在陽臺上,準備一睹中秋明月的嬌姿。七點半,圓月冉冉上升,哇,中秋的月亮好圓啊!圓得像一個大月餅;中秋的月亮好亮啊!照得大地亮堂堂;中秋的月亮好大啊!似乎近在眼前。面對靜謐的夜,聽著蟋蟀的“獨唱”,望著空中一輪皓月,我不禁想起了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希望天下人都能團團圓圓,開開心心地過中秋節。
中秋節,當然要吃月餅,這時爸爸捧著一盒大月餅上來了,里面只有一個夾心層大月餅。媽媽把月餅分成五份,她一份,我、爸爸、奶奶、爺爺各一份,象征一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相親相愛。我們一邊吃月餅,一邊在月下談笑風生。
看著皎潔的明月,我趴在爸爸腿上,聽爺爺講關于中秋節的神話故事,像“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這些故事,歷經漫長的歲月,一代又一代流傳下來,是我國古代傳說的結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典型神話。
中秋節的夜晚是美麗的,中秋節的夜晚是溫馨的,中秋節的夜晚是幸福的。
中秋佳節,常說是團圓日。團圓代表和美、和諧,希望全社會促進和諧,共建和諧社會,共創美好明天。
中秋600字日記篇8
盼望已久的中秋節來到了。爸爸、媽媽和我吃過晚飯,來到陽臺上賞月。
有道是:“月到中秋分外明。”這個中秋的夜晚,月亮顯得特別圓,特別亮,既像一顆超級巨大的夜明珠,又像一個溫潤明亮的白玉盤,美麗極了。銀白色的月光照在葡萄架上,好像給葡萄架穿了一件白色的外衣;照在大地上,仿佛給大地披上了一層薄薄的細紗。
看到眼前的美景,我不禁想起了杜甫的《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不由得思念著寄宿在學校的姐姐。往年中秋賞月都是我們一家四口在一起的,今年卻唯獨少了她一人。我想,姐姐此時也一定看到了這皎潔的明月,懷念一家人在一起賞月的情景吧!
想到這里,我咕噥了一句:“姐姐在的話多好!”媽媽聽見了,問我:“你覺得賞月重要,還是學習重要?”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學習重要!”媽媽說:“對呀!你長大了也會面臨這樣的選擇。姐姐現在不能和我們在一起,說明她長大了。”爸爸笑了,吟了一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我遲疑了一下,對了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看來,今晚姐姐不能和我們在一起賞月也是很正常的事。
于是,我們繼續開開心心地賞月。而我透過月亮仿佛看到了姐姐正在埋首伏案,勤奮學習的情景。
中秋600字日記篇9
9月19日是農歷的8月15,是中秋節,也是媽媽的生日。前幾天媽媽告訴我,9月19日是她的生日,她訂了一個蛋糕,我聽了,可高興了。盼望那一天快快到來。盼星星,盼月亮,我終于盼來了9月19日。今天,爸爸說,中午去拿蛋糕。終于,熬過了一個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去莫卡鄉村蛋糕店拿了一個蛋糕——“天使之吻”。雖然拿了蛋糕,但是蛋糕還是要在晚上18:20分才能吃。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但是我感覺每一秒就是一分鐘,每一分鐘就是一小時。我還覺得美好的時間總是非常的短暫,而無聊的時間總是漫長的。我等了好久,才等到16:46分。我還總是嘮叨媽媽:“媽媽,蛋糕可以從冰箱里拿出來,進入我的肚子了嗎?”媽媽的回答總是:“NO,不行或是不可以。
我終于挨了一個下午,晚上,我等的肚子都好餓呀!但我想空著肚子吃蛋糕呀,但我真得好餓好餓呀。可最后我還是吃了晚飯,但我只吃了半碗。吃過了晚飯,我們去散步,回來我迫不及待得準備吃蛋糕了。我們先把蠟燭點好,插進蛋糕里,我們給媽媽唱生日歌,然后媽媽許愿,吹蠟燭,拍照片,我們開始吃蛋糕了,我和妹妹吃著吃著就上“胡子”了。“天使之吻”的樣子可真好看呀,外面有一片片羽毛,可真像一位善良的天使在碧藍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飛翔,好美呀!“天使之吻”的上面的邊上還有幾朵“花”,仿佛天使戴上了芬芳的花環,在空中翩翩起舞,“天使之吻”的上面的中央還有一些美味的水果:如櫻桃,黃桃, 獼猴桃。“天使之吻”的中間一層還藏著一塊一塊的水果,有菠籮,藍莓。 我們都吃得非常開心。
不知不覺的我發現,我們早已變成了“豬八戒“了。
中秋600字日記篇10
中秋節始于唐代,賞月、女子拜月頗為流行。到了宋代,中秋節日愈盛行,漸漸有了團圓之意,人們焚香拜月說心愿,祈求月神保平安,還增添了“玩月”的活動。明清兩代,中秋節更加盛行,以“送月餅”為流行,稱之“走月”,更有猜燈謎、吃月餅、燃燈、玩兔兒爺和祭月等活動。
如今,又將迎來一個中秋節。
夜幕還沒拉下來,我們就趴在窗臺上仰望天空,等著月亮的出現。晚霞褪盡,夜幕降臨,月亮終于升起來了。開始,它還躲在云層中不愿露面。終于,在人們的企盼中,它撕開了面前的云霧,漸漸露出頭來,穿過一層層薄薄的云霧,漸漸升高,停留在對面山頂的最高處,向大家招手問好。
我一邊欣賞那皎潔的月亮,一邊聽著大人們講著有關中秋節的神話故事: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玉兔搗藥……。這些神話故事中,我最喜歡“吳剛伐桂”:傳說一位西河人姓吳名剛,本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讓他居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中伐株五百丈高的桂樹,并說,如果他砍倒桂樹,就可獲得仙術。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的創傷就馬上愈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愿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而他仍不斷地砍下去。大人們總說,月亮上那黑影就是吳剛在伐桂呢……
中秋,合家歡聚的日子;中秋,全家團圓的日子,就像天上那輪皎潔的明月一樣,團團圓圓……
中秋600字日記篇11
當夜幕悄悄降臨的時候,我們全家人一起來到屋外,欣賞那八月十五的月亮。我一邊吟唱著蘇東坡的《水調船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看!那帶著一圈圈金環的月亮終于升起來了!它,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的穿過一縷縷輕紗似的白云,向上升著。突然,就在那一剎那間,月亮的顏色變淺了、變白了。它傲然地,高高地升起來。它園得那么討人喜歡,那么有趣,就像一個大大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啊!皎潔的月亮,你引起我多少豐富的想象!嫦娥,偷吃仙藥,從此只能住在寂寞冷清的廣寒宮里;吳剛,被罰永遠砍那不斷的桂花樹;小玉兔,在廣寒宮里為嫦娥搗藥。
我多想和嫦娥姐姐做伴,和她聊天,多想去慰問受苦的吳剛,多想去逗逗那可愛的玉兔,和他它一起盡情地玩耍。
可是,你又那么地遙遠,我真想借大雁的翅膀,在這個歡樂的時刻,飛向你的懷抱,可大雁也飛不了那么高;我想用彩虹架起一座橋,去探望你,可當彩虹出現的時候,你卻不知身在何方。
媽媽告訴我: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人們稱為“中秋”。砸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個季節,每個季節又被分為孟、仲、季三部分,所以中秋也叫“仲秋”……
我望著空中的月亮,嘴里吃著香甜的鳳梨味月餅,聽著媽媽給我講關于中秋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