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日記猜燈謎
寫日記可以積累知識,每天學到的在寫日記時又復習了一遍。如何撰寫優秀的元宵日記猜燈謎?這里分享一些元宵日記猜燈謎寫作案例,供大家參考。
元宵日記猜燈謎篇1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圖書館舉行了猜燈謎活動。中午12點,在同學的電話聲中,我出發了。
來到圖書館,只見一排排的燈籠紙高高掛,上面寫著各種各樣的燈謎,有化學、物理、體育、明星、地名……唉,這些我都不懂,只好向成語與猜字方向努力。在我走馬觀花之后,答案源源不斷地寫在了我的本上,有蒙的,有推理的,還有確定后肯定拿穩的。
我來到兌答案處,那里真是人山人海,擠得是水泄不通,我以老鼠的家傳秘方——鉆,順利地到達了正點位置。我雖過來了,但心里卻擔心,對方能否看清我那龍飛鳳舞的狂草寫法。但并沒如我所料,火眼金睛的對號員竟對出了兩個正確,此時的我已經樂得手舞足蹈,獎品比較實用——廚房用的調料盒,嘴巴用的佳潔士。
這邊剛剛要繼續,那里卻催得急,只因媽媽要領我上姥姥家,如不這樣,我還要大戰三百回合。但母命難違,最后只能以知足常樂來安慰自己。好有趣的猜燈謎啊!
元宵日記猜燈謎篇2
我認為我們中國的漢字非常有趣,可以學知識,可以傳信息,還可以猜字謎玩等等。今天老師就讓我們體會到了漢字的有趣。
第一個謎面蹦出來了,我一看,立刻呆住了,這謎語是不是有什么問題啊?“一只小狗四張嘴。”一只小狗怎么會有四張嘴呢?別急,仔細想想,“小狗”就是“犬”,四張嘴等于四張口,這不是“器”嗎?哦!我想到了,我真想到把答案說出來,便焦急地舉起了手來。再看看別的同學,有的以手當筆,在桌上寫畫畫,有的抬頭望天,還有的嘴里嘟嘟囔囔。我舉起了手,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老師叫我回答問題了,我急忙說出答案,怕被別人搶先了似的。哈哈,我猜對了,好多同學在我說完理由后才恍然大悟,嘿嘿!我聰明吧!
還有好多字謎呢?例如:二山在一起,猜出便錯了,就是“擊”字,一口吃掉牛尾巴,就是“告”字,小姑娘就是“妙”字,你猜出答案了嗎?
中國漢字太有趣了,這節課我終于體會到了中國漢字的魅力了,我以后要把中國漢字發揚光大,讓所有中國人為它而驕傲!
元宵日記猜燈謎篇3
今天是農歷正月十五,吳地風俗要過元宵節。現在各種節日實在太多,所以逢節要過,但很多風俗都簡化了。元宵節這一天,一般來說,早晨一碗圓子肯定要吃的。
圓子,別的地方人稱元宵或湯圓,吳地方言叫圓子。用糯米粉搓成小小的圓粒狀,內中不放餡,叫小圓子,煮熟后盛入小碗內,加白糖,一般還要放一些桂花,稱之:桂花白糖小圓子。再考究一些,放入一團酒釀,稱之:桂花白糖酒釀小圓子。如果將糯米粉搓成大一點的圓團狀,內中放餡,就叫大圓子或者湯水圓。以前吳地人過日子考究,吃大圓子也有講究。如蘇州人要吃五色圓子,以糯、粳米粉鑲配,包以由鮮肉、玫瑰豬油、豆沙、芝麻、桂花豬油等5種配制的餡心。現在生活快節奏,吃圓子也是“速食”,都是袋裝的。
元宵節還有一個雷打不動的習俗就是掛燈、賞燈。記得小時候家人帶我去工人文化宮去看燈,再小一點,帶我去市中心玄妙觀看燈,蘇州人叫“扎鬧猛”。
記得小時候最喜歡看走馬燈。這種彩燈外形為宮燈狀,多為六面,頂部有紙制扇葉,一點上蠟燭,就會自己轉動,這時燈各個面上繪制的圖畫也隨之轉動起來,人馬追逐、物換景移,煞是好看。圖像太豐富多彩了,有三國人物,有水滸人物,有西游記人物,有紅樓夢人物。我記得,什么“桃園三結義”啊,什么“黛玉葬花”啊,什么“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啊,等等,都是從“走馬燈”上啟蒙來的。
還有一種兔子燈,孩童手里拖著走的,也很好玩。
元宵日記猜燈謎篇4
元宵節這天,我們班在三樓的會議室組織了一次猜燈謎活動。元宵節的前一天下午,我們就把自己做的燈和禮物拿到學校,讓叔叔們掛了起來。
好不容易過了一個夜晚,終于到了元宵節,下午,我高興的來到了三樓會議室。一進屋,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一個個五顏六色的燈謎掛滿了房間。有灰太狼的燈謎,有用西瓜做的燈謎,還有用卡紙做的龍形的燈 謎,讓人目不暇接。同學們議論紛紛,有的說那條龍是我做的,有的說那個蓮花是我自己做的,還有的說那個燈籠是我的,同學們說個不停,臉上都洋溢著歡快的笑容。
沒過多久,猜燈謎活動就開始了。同學們有的三五成群的議論,有的是單槍匹馬的戰斗,還有一大群人在爭論著,誰也不肯讓誰。同學們都想要禮物,所以就爭論起來了。我們班的谷雨欣是第一個猜出燈謎的,看著他 伸手摸到了一個小禮品,我心里羨慕極了。可是我找來找去都沒找到一個我知道的,等我看見一個同學手里拿著一把小票在抽獎區等著抽獎時,我簡直是羨慕嫉妒恨。終于,我絞盡腦汁猜到了我的第一個燈謎,我興奮極了, 再也不用羨慕別人了。后來,我又陸續猜出了幾個燈謎,看著同學們手里都拿著禮品說說笑笑,我也很高興。
不知不覺,燈謎都猜完了,禮品也送完了,老師宣布這次猜燈謎活動結束了,我高興的回到家里拆開了我的禮物。
元宵日記猜燈謎篇5
“猜燈謎了”“猜燈謎了!”我高興的大聲喊著。大約8點我就來到作文班了。一進屋“哎呀”叫我太驚訝的是滿屋子全是人呀,誰也看不清誰。我來到一樓走一圈。“完了!”沒我認識的。我想常家琪、小恐龍沒來嗎?不對,常家琪說來的呀,要是常家琪來了,小恐龍一定緊跟在他身邊的。他倆可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伙伴哪。
于是我想起了2樓,我匆匆忙忙跑上去了。到了2樓:嗬!比樓下人還要多,叫我太不可思議了。我進了第2個燈謎屋,找到了常家琪和小恐龍。原來他們倆在2樓猜燈謎。我先大概的掃了一眼,整個2樓有好多五顏六色的猜燈謎條,都是長方形的。我看了一眼這個,不會,我又看了一眼那個,還是不會。我這聰明的小腦袋能不會嗎?不會才怪了呢。我看常家琪坐在哪猜呢,我從后面看,他寫出一個答案,我就抄一個,整整抄了十五條。然后我繞道來到常家琪和小恐龍的旁邊說:“咱倆去兌獎。”小恐龍排在第一,我斷后,常家琪第三。小恐龍領了兩枝筆,我也領了,常家琪也領了。“才領了兩枝太少了,”小恐龍不甘心地說:“咱倆接著猜。”常家琪說:“好”。那我也得安心的抄了。嘿嘿,我接著偷著笑去吧。
不一會我們又來兌獎來了。這回可跟上回不一樣了,這回一條長龍,我們只好排在排尾了。看著小恐龍和常家琪崔頭喪氣的樣子我忍不住“哈哈”樂。哎呀!都等出汗了。“好沒好?”我生氣的叫著。看發獎那位,還挺不慌不忙的,10分過了……20分過去了……30分過去了……還沒好,只聽一個人說:“快了,馬上。”這才讓我的氣停了下來。“到我了,到我了。”我迫不及待喊著,終于到我了。“不發了!”兌獎人喊道。“啊!不是吧?”我奮力的說:“還什么時候發。”“下節課。”真是“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到了下節課,上課的時候,我迫不及待了,忍不住說:“老師什么時候發?”老師說:“好,好,發。”嗨這盤棋下的真勞累呀!
元宵日記猜燈謎篇6
今天是正月十五,我們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我問媽媽為什么今天稱“元宵節”呢?媽媽告訴我:“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一下子我明白了,原來“元宵節”就是這樣由來的。我們這里的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來慶祝。元宵節過后,也就是說這個年才算真正過完了。
由于今年疫情害得我們都不能出家門,賞花燈、放煙花就泡湯了。今天媽媽買了芝麻湯圓來慶祝元宵節,我都忍不住了,希望快點吃上湯圓。首先,媽媽把水放到鍋里,然后點開煤氣,媽媽一邊做一邊告訴我說:“等水燒開后再把湯圓入鍋。”水開了,我看媽媽把湯圓放入鍋中,一邊攪一邊還不忘告訴我:“等湯圓飄上來,慢慢煮一會兒,等變大了就好了。”煮好了,媽媽把幾個湯圓放到神像前供奉,把剩下的讓我吃,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好燙啊!真的是心急吃不了熱湯圓,媽媽說:“要吹一下才能吃。”我一邊吹一邊吃,吃到嘴里真的是又軟又香,簡直回味無窮。
吃完湯圓,我和媽媽玩猜燈謎,媽媽給我出了一個謎面:上下一條心(打一字),我脫口而出:謎底是“卡”。媽媽說我回答正確,接點媽媽又出了一個謎面:化裝完人顯俏(打一節日名),我冥思苦想了好一會兒都沒猜出來,媽媽提醒我:今天是什么節日?我立馬明白了,趕快回答:謎底是“元宵”,媽媽點了一下頭。后來媽媽又給我出了很多謎面,有猜人名的、地方名的……原來猜燈謎真有意思。
過元宵節真好啊!不僅能吃上我喜歡的湯圓,還能和媽媽一起玩猜燈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