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古詩的日記500字
寫日記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自己,從而更好地認知自我,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進而更好地提升自我。關于古詩的日記500字怎么寫才規范?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古詩的日記5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古詩的日記500字篇1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為你駐足,停思。
——題記
聽窗外細雨綿綿,品一盞香茶,手拈一頁已發黃的浸滿墨香的古書。心也隨之蕩漾,生活也因你而精彩。
1、落紅不是無情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耳邊又傳來朗讀聲,枝頭的花啊,隨著秋風的摧殘,如清風一般浸滿了泥土,空氣中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可又有誰知道你心中的痛苦。龔自珍,雖然遠離了官場的黑暗與勾心斗角,可是你心中愛國的赤誠卻迸發了我對祖國的情思。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生活因你而精彩。
2、千里共嬋娟
清風從那邊蕩過來,挑起了朦朧的月色,吹起了你飄揚的發絲,也勾起了你無數的盼望。此時此刻你正無力地倚在木窗前,望著那一輪皎潔無瑕的月亮,不禁嘆息:為什么月亮總是在人分離的時候圓呢?你輾轉在床上,自我消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那一輪明月早已高懸在你心中,如水的月光滌蕩了你心中的塵埃,如紗的月光輕攏在你寒冷的心上,如霧的月光不知何時朦朧了你的雙眼。唉,只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了。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生活因你而精彩。
那如畫一樣的詩詞啊,勾勒出一幅幅仁人志士的壯志豪情;
那如音樂一樣的詩詞啊,叮咚出泉水鳥啼的悅耳悠揚;
那如陽光一樣的詩詞啊,溫暖出友人道別時的溫情。
不知不覺間,我們的生活中也彌漫了詩詞的墨香,那一頁泛黃的古書也會永遠流傳。
不禁感嘆:詩詞,生活因你而精彩。
關于古詩的日記500字篇2
今天看了最美古詩詞的比賽,我有許多的感受,我體會到古詩詞的美,也對文學多了一份崇敬。
節日是以比賽的方式進行的,每個學校的同學一登場,首先都會以說、唱、舞的方式展現一段古詩詞,每當看到小演員穿著古代服裝,站在臺上說唱時,我都不禁連聲叫好。看,那位說《江南荷采蓮》的小選手,他生動的表情加上甜美的聲音真的是讓裁判都嘆為觀止。聽,有人在唱蘇軾的《水調歌頭》,這首詞在經過現人的改變后,唱出來可真是無比的動聽,一旁伴舞的小學生個個動作也十分有趣,突然,“主角”有力的聲音一輛,我們不禁逗眼前一怔,當“主角”說到高潮部分時,我們所有觀眾都不禁為之感動,真是說得太好了。
節目的第二個部分是考驗選手的知識掌握程度,由裁判提問,選手來回答,有很多問題我都沒有聽說過,看來,我還需要繼續拓寬我的知識才行。每當一個個正確的牌子從裁判手里舉出來時,我們這些觀眾真為某些學校的小選手捏一把汗。
我比較感興趣的是一個提示性的問答題,簡單說就是給你三個提示,讓你來答一個問題,有的選手回答問題的過程可謂是跌宕起伏,本來答對的改成錯的,而有的將錯的改成對的,有時真的是讓我們這些觀眾都大吃一驚,心情跌宕起伏。
其實,最后的第一、第二的名次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從這次活動中收獲到了什么。
關于古詩的日記500字篇3
今天,我們舉行了一次古詩朗誦比賽。老師說:“用抽簽的方法來決定背誦的古詩,誰想背就自覺上來背。”
首先由第一組的同學抽簽。李昭延不假思索地走了上去,但抽簽的時候猶豫不決,過了3、4分鐘后,李昭延鼓起勇氣拿了一個。很簡單,這正是我們第六冊學的,李昭延順利地背了出來,臺下傳來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
李昭延的同桌范李磊大方地站了起來,同學們看著他得樣子,也夠心驚膽戰的了,只見范李磊猶豫了一下,拿起一張,原來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范李磊笑嘻嘻地看著大家,怎么也想不出來,老師讓同學們給他提醒一下,大家不約而同的喊道:“日暮蒼山遠”范李磊不忙的背著“孤云獨去閑”惹的大家哈哈大笑,范李磊不知怎的,也笑得合不攏嘴。
下來由我們第二組背誦,我第一個上去,心也咚咚地跳個不停,我又想起我把今年和去年的古詩背的很熟,于是我鼓足勇氣,站了上去,毫不猶豫的拿了一張,原來是《四時田園雜興》我流利地背了出來,得到了大家熱烈的掌聲。還有好多同學都上了臺。。。。。。這次的古詩朗誦會真令我難忘啊!
關于古詩的日記500字篇4
夏天來了,夏天在火辣辣的太陽里;夏天在人們的扇子里;夏天在香甜的冰淇淋里;夏天的飄香的荷花池里;夏天還在優美的古詩。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夏天的到來,讓我們看不見金黃的迎春花,粉紅的桃花和雪白的梨花,可是我們不必嘆息,你看!那棵高大的綠樹,風一吹,綠葉沙沙作響,仿佛在高興的歡唱,人們坐在大樹下納涼、談天說地,一片陰涼籠罩著他們。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碧綠的樹葉挨挨擠擠,像一個個大圓盤,小魚在中間穿梭。荷花的姿態可真多,有的花瓣才展開兩三片;有的還是花骨朵,飽脹得馬上就要破裂似的。粉紅的荷花散出了淡淡的清香,猶如一個紅衣少女在中間翩翩起舞!
黃梅時節的雨可多了,人人都很煩,但青蛙一直在呱呱叫,仿佛在說:“呱!下雨真快樂!下雨蟲子多!”這真是“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天上的云像一塊黑布,擋住我們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見了,白花花的雨點像珍珠亂蹦亂跳上了船,這真像詩中所寫“黑云遮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關于古詩的日記500字篇5
古詩,古詩,顧名思義,古代詩歌。
古詩最鼎盛的時期在唐朝,所以也叫唐詩。古詩的每一句都是詩人們經過反復琢磨出的,講究“對應”,字字對照,朗朗上口,極具韻味。
雖說古詩具有獨特的韻味,但在大多數人看來,并非如此,看前人的詩,反倒有些枯燥了,但這次的《中國最美古詩詞大賽》卻是令人們對古詩的映像有所改觀。
往年的古詩都是要求“記”,而這次則要求人們會“用”。雖說是比賽,卻也增加了一絲娛樂性,讓古詩不再枯燥,讓人們愿意親近詩文。古詩是華夏民族百年的文化,是一種值得傳承的文化,這次大賽倒是讓人們對古詩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傳承,這是對華夏文化的弘揚,也是對它的記憶,以致使它不會在時光的消逝下丟失。創新而不能忘本是本次大賽的中心。
古詩美,“美”在何處,是它獨有的韻味。“詩歌”是什么,它不是說“詩”和“歌”,而是“詩歌”這是一個整體。在早期,人們創作的詩歌是可以唱出來的,有名的有“漢樂府”,所以早期是也叫“詩歌”,是非常具有音樂美的。詩不像詞,詩的字字照應,而詞卻是段段照應,詩也不似曲,詩雖可唱,卻簡短且有韻味,但曲卻是可唱的詞,自然不同。可以說,詩歌是獨有自己的韻味的,且它的流傳廣、簡單卻又有強烈的感情的獨特性讓它一躍成為人們最喜愛的表達方式。
喜愛詩,是對詩的傳承,更是對華夏文化的傳承。
關于古詩的日記500字篇6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古詩里的春天,除了美,還有絕美!
古詩里的春天,美在大景和小景的交替中。大景是大氣磅礴,動人心魄的。
小景婉約細膩,近鏡頭也能讓我發現古詩中的美。“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我好像看見了碧綠的江水,白色的鳥兒在湛藍的天空中自由飛翔,青青的山和快要燃燒的紅花。“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春色滿園關不住想要出墻的紅杏,也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思想感情。古詩里的大景和小景還有很多呢,讓我們一起多讀古詩,感受在大景和小景中交替的美吧!
古詩中的春天,美在動靜交融之中。“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戲蝶舍不得離去,在那里歡快地跳著舞蹈,嬌鶯在唱著動聽的歌兒。這首詩看似在寫戲蝶和嬌鶯這些動景,其實是在側面烘托美麗的花兒。“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兒童散學歸來早本是靜面的,可下句“忙趁東風放紙鳶”又為上一句增添了美景,真是動靜交融啊!
古詩中的春天,美在無限遐想中。“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時節下著大雨,路上的行人在想些什么呢?這就可以展開我們的無限遐想。這些人們是在想自己的家人?還是在想自己的朋友呢?
古詩是我國的國粹,中國人作詩,都是帶著身世經歷,生活體驗,融入自己理想的,他們把內心的感動寫了出來,這就是中國古典詩詞的生命和魅力,古詩里的春天更是絕美,美得妙不可言!
關于古詩的日記500字篇7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文化成就極高,而詩詞更是這座文化藝術寶庫中耀眼的明珠。古詩詞中,寫春天的,數不勝數。
“詩仙”李白有一詩曰“東風已綠瀛洲草,紫殿洪樓覺春好。”李白生活在唐朝的“開元盛世”,哪兒的春天自然是美麗的,就連春的到來,那么無聲無息的。在大詩人筆下,又是那么生動活潑,讓人感覺春天就像一壺美酒,初嘗美酒,就被迷醉了。
豪放派詞人代表辛棄疾更熱衷于田園春光。他在《鷓鴣天代人賦》寫道“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這不但表達了他高尚的情操,也為我們描繪出一個活靈活現的鄉村春天。
最讓人睹春思鄉,莫過于丘遲了,他當年一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徹底在精神上征服了造反的陳伯之,他也因此而名垂青史。
鉆進詩詞里,還可以找到很多很多關于春的詩句。真可謂一座姹紫嫣紅的百花園,即便是園里的一株小草,也能使人回味無窮。
然而,現在我們卻只能在它們身上捕捉些春的影子。現在的城市,可還有半點春的影子?見到一株含苞欲放的花朵,便要歡喜一陣子。可還找到“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景象?那些黑煙,垃圾,工業污染對花草的侵占,對春的侵蝕,我們卻只能束手無策。
這些美好的詩詞,本來是來描繪出美好的春景的。如今,卻成為我們尋找春天的途徑。可悲!可嘆!
關于古詩的日記500字篇8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閃爍著金色的光芒。詩詞像一顆種子,讓人長出聰明的大腦;詩詞像一代代母親,哺乳著華夏子孫;詩詞像一副畫卷,看到古代生活的跡象。
古人的智慧成就了現在的科技。古詩詞是中國的漢字文化象征,我們作為炎黃子孫,不僅要傳承下去,還要學習透徹。
我作為其中一員,從幼兒園開始,老師教我們學習《弟子規》、《三字經》、《道德經》等古詩詞,這便開始了我與古詩的生活;到了成為一名少先隊隊員的時候,我們的語文老師不僅注重我們的課本知識掌握得怎么樣,更注重的是我們對古詩詞的掌握程度;到了五年級,我們班的新老師開始對我們進行強化訓練:每天至少背兩到三首古詩詞,有時會學習較難的文言文,比如《桃花源記》、《赤壁賦》。
剛開始覺得古詩詞非常有趣,每天都積極背誦,我總是會因為學習古詩詞而著了迷。
每天早晨,在學校里,何老師身邊總是有一群學生圍繞著,像是她的“光環”。其實,這是主動背誦古詩詞的學生。我也一樣,主動學習,主動找老師背誦,我們已經比其它班的學生提前學習了許多首。現在,我已經掌握了近百首古詩詞。
當今時態,我還作詩一首,希望疫情早日結束。
望疫去
(現代)李林杰
凄風寒雨虐凡靜,
百姓聲援抗疫卿。
喜得朝廷施溫愛,
天上人間百花開。
我認為學習古詩詞是一件快樂的事,更是一件大事。主席在主持會議時,經常會用到古詩詞里的經典語句,我也要繼續努力學習,做好傳統文化的傳承人!
關于古詩的日記500字篇9
一天晚上,我正在興致勃勃地看電視,突然,一個黑洞出現在我的眼前,我被它給吸進去了。當我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處在一個無邊無際的草地上。
呀!我已經穿越到了古代,太棒了!正在我高興的時候,忽然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掉過頭來,發現一個與自己一樣大的孩子。他問我要不要陪他一起去放風箏,我聽完后爽快地答應了。我拿著風箏,那個小男孩拿著風箏線,準備完畢,我們便開始跑了,跑了幾十米時,我使勁地把風箏往上扔,呀,我們的風箏飛了起來,越飛越高!這時,我不由自主地想到“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句詩。
接著,我又來到小河邊,這里簡直就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河水清澈見底,都能看見河里的魚和蝦,小草綠油油的就像一張綠色的地毯,小花五顏六色。過了幾分鐘后,我看見一個比我小的孩子正在采蓮花上的蓮子。我對他說想和他一起采蓮子,他馬上答應。于是,我來采蓮子,他則駕駛著小船,我越采越多,都能把整個小船給弄滿了。這時我不禁吟起一首古詩:“小娃撐小船,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古詩中的兒童真幸運,生活真豐富多彩,我真想一直穿越下去,與古詩中的兒童自由玩耍。
關于古詩的日記500字篇10
今天下午的詩歌朗誦會,那可是一個好啊!我們班幾乎全都配上了音樂,而且還格外好聽,每個人都帶了感情,而且還抽獎呢。
我用了張隆澤的音樂,因為當時讀得太聚精會神了,我沒有聽清楚音樂,但當張隆澤讀的時候,我便聽清楚了,那聲音好聽極了,讓我沉浸在音樂的旋律之中,我相信,我讀的時候,肯定也很美妙。
我相信,我們班的同學上去讀的時候都很緊張,只有少數不緊張,我就是上去很緊張,總害怕出錯的那一部分,我還沒上去讀的時候,很是興奮,當一聽到我的名字的時候,我的心就怦怦跳起來了,但我還是裝出一副不緊張的樣子,而且裝出很自然的心態,確保不被人發現我是裝的。我上去讀了,讀得還算不錯,只是讀錯了一個字,但我想,也沒什么事的。
我們唱完后還有獎品要抽,我同位比我上的早,他抽了一個天藍色的小兔子,好可愛,我心里想:如果我也能有一個這么可愛的小兔子就好了!于是,我很盼望我能趕快上去。的確,我很快就上去了,表演完節目之后我就開始抽,那一刻,我心里緊張和興奮到了極限,我在紙箱里摸索了幾下,然后把手一提,就抽了一個,但是,不是一個很瘦的,是一個很胖的,我希望和別人換一下,可是,沒人和我換,太悲慘了。
我們班同學表演的節目有很多,像春江花月夜、水調歌頭、冬、明日歌、元旦等,每個人都表演得很好,我表演的是紙船——寄母親的詞,是冰心最著名的詞了,我自我感學不錯。
這一天我永遠不會忘記,特別是這一天的快樂和幽默。
關于古詩的日記500字篇11
在我咿咿呀呀學說話的時候,媽媽就開始教我背誦《游子吟》這首詩。雖然我不明白也不理解這首詩是什么意思,但是我卻背誦的很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慢慢的我長大了,上了小學,也開始明白了《游子吟》這首詩的意思,這是一首有關母愛的頌歌。表現了母親對孩子的那份偉大的愛。
媽媽很小的時候就離開家鄉自己在外求學,后來畢業后留在了北京工作。媽媽想念姥姥,姥姥想念媽媽,那份濃濃的愛,深刻的影響著我。
記得在我4歲左右的時候,我得了手足口病,不吃不喝,還吐,聽說當時的手足口病很嚴重,可把媽媽嚇壞了,趕緊把我送到了醫院,醫生給我輸液的時候,媽媽給姥姥打了電話。我看見媽媽還哭了。
第二天,姥姥從山東老家來了,姥姥擔心媽媽,更心疼我。媽媽細心的照顧我輸液,媽媽當時很憔悴,媽媽還會把頭輕輕的依靠在姥姥的肩膀上,但是媽媽的手卻緊緊的握著我的小手,姥姥用手不停的摸著媽媽的頭發。半個月后,我的病好了,媽媽則病了,姥姥又一邊照顧著媽媽,一邊照顧著我。
現在回想起來,我突然明白了,也明白了媽媽為什么喜歡《游子吟》這首詩,為什么一直教給我背誦這首詩。母愛,真的偉大,真的無私。我長大后,一定要“報得三春暉”。
關于古詩的日記500字篇12
喜歡愛國詩的豪放和悲壯,田園詩的“安祥”和哲理詩那短小精悍。愿陪伴陸游“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安詳和幽靜,自己身臨其境,仿佛看見了遠處村莊上的裊裊炊煙;“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相信,在那個冬夜里陸游對他的晚輩的警示以及對后世的深遠影響,還有他對國家的忠心和他的一腔報國之志;“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你那不屈的意志值得后人尊敬。
年中,六月二十七日,西湖岸邊。“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當時,雖然下起大雨,也無法阻擋蘇軾對西湖的眷戀,“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體現了無論晴天還是雨天,西湖的景色依然美麗,自己還是對西湖戀戀不舍。無論如何,不論他身在何地,自己都可以自娛自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雖然他此時有對家人和家鄉的思念,但是他不會因為官場上的競爭失利而放棄生活,這是一種精神上的樂趣,不得不讓我敬佩。
有豪邁如“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是何等的豪邁和氣度;有清麗婉轉如“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豪邁中又有對家人和家鄉的思念;“我寄愁心與明月,隨軍直到夜郎西”這句話寄托了自己對友人的思念,讓我看到了豪邁時詩人的景象,也有離別時的情愁,這里,我看到了一個多情的人。
感謝你們寫下的詩,讓中華文化更加燦爛,你們的人格教會了我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感謝你們,照亮我們前行的光芒。
關于古詩的日記500字篇13
自古以來,離愁便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寵兒,關于離愁的詩更是數不勝數,離鄉之情,別友之情溢滿了文化史。
身處異地,唐代大詩人李白在《靜夜思》中寫到“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色凄涼,作者獨自一人身處異鄉,望著那輪皎潔的明月,思鄉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想起自己在故鄉的一切,不禁感到無盡的酸楚,只能對月空吟,留下這千古傳頌的名句。
背景離鄉,李月也曾吟誦到“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把自己對家鄉的依戀轉化為家鄉水對自己的萬里送別,構思何其巧妙,感情何甚強烈,鋪案寫下這傳頌千古的名句。
與多年好友相別,王勃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吟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與好友相交多年,而今日一別,卻不知何時才能夠再會,自然心生不舍,但詩人卻以樂觀的態度,拋開惜別之情,絲毫不會哭哭啼啼作兒女態,揮豪寫下這千古流傳的送別佳句。
而面對離別,王維卻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真情吐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山陽關無故人。”以敘述的口吻,傳情的動作表達真摯的惜別之情,青青河畔,折柳相送,輕吟寫下這流傳千古的佳句。
喜歡讀古詩,體味古詩中的離情別緒,我仿佛經歷了一次旅游,沉醉共中,甚至讓我不想醒來。
關于古詩的日記500字篇14
古典詩詞,化作一只彩蝶,在我身邊飛舞;古典詩詞,變成一朵小花,在我桌前飄香;古典詩詞,更如一簾幽夢,讓我沉醉其中……
古典詩詞,如幽夢,夾雜著濃郁的花香,向我襲來。這里有“任是無情也動人”的牡丹,這里有“莫怨東風當自嗟”的芙蓉,這里有“絲垂翠縷,葩吐丹砂”的海棠,這里有“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梅花……白花的嬌媚,在古典詩詞中體現的淋漓盡致:“花謝花非花滿天”花雨紛飛,馨香的空氣中夾著黛玉的絲絲哀傷;“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花無語,陪著人一起傷感;“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落紅一地,與憑窗眺望的人一樣凄苦……在古典詩詞中,我感受到了花的美麗,花的高貴,花的凄婉……
古典詩詞如幽夢,攜著皎皎月輝,向我走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的月是豁達的,他知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他用開闊的胸襟,容納了他的月亮,發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若說蘇軾的月亮是一輪圓圓的滿月,大氣,那么柳永的月亮就是一彎細細的娥眉月,嬌美。在“暮藹沉沉”時,詞人朦朧的身影出現在江邊,他“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然后,詞人發出了“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感慨。一彎殘缺的細月靜懸空中,散出了孤獨凄冷的光。
關于古詩的日記500字篇15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乘東風放紙鴛。”咦,我們學軍小學的讀書節不是已經快結束了嗎,為什么大家還在那兒朗誦古詩呢?對啦,雖然讀書節已經結束了,可同學們都已離不開這一們名叫“古詩”的好朋友了,只要一有空,就會細細品讀它。這不,元旦就要來臨了,我們班要錄制我們的最后壓軸節目----《村居》啦!
初讀這首詩時,我們好像或模模糊糊懂得這一層意思,以至于讀得沒有感情,唱得不夠活潑,死氣沉沉的。直到進一步了解了意思,才領教到這位清朝作家高鼎的作詩水平有多高,短短的幾行字,就讓我們眼前出現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在草長鶯飛的二月,柳枝冒出了新芽,小朋友們正乘著東風放著風箏呢!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令人既緊張又興奮的一天----我們要錄制《村居》啦!當攝相機面對我們時,我們的心跳在嗓子眼,當優美的伴奏音樂響起時,我們就微笑著邊跟著節拍邊搖著頭,我們配合地如此默契,幾乎沒有一絲差錯。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如今的結果是我們學軍人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也讓同學們體會到了古詩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