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600字日記
通過寫日記,人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思考自己的行為和情感,從而更好地認識和了解自己。寫好新年600字日記是有技巧的,接下來給大家分享新年600字日記,方便大家學習。
新年600字日記篇1
爺爺說:“大人望插田,小孩盼過年。”20__年春節終于到來了。年前兩天,我與爸爸老媽一起去家潤多超市購買年貨。超市里的生意很紅火,人很多,一個個顧客推著手推車,車里的年貨堆得滿滿的,排成了長龍準備交款。
春節這天,天氣晴朗,人們都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我也不例外,早早起來約好幾個朋友到外面玩。我們一起來到頤美園小區,這里張燈結彩、火樹銀花、美不勝收,好看極了!我們幾個小伙伴爬假山、蕩秋千、做游戲,玩得樂開了花。回到家后只見我家大門的中間貼了一張好大的福字,兩邊一副對聯:春風得意年年好,前程似錦步步高。
下午六點鐘我們全家到外婆家吃年夜團圓飯,外婆的廚藝真好,什么“全家福”、“年年有余(魚)”、“萬紫千紅”……還有我最喜歡吃的蒸蛋,共有十八道菜,好大的一個圓桌都快擺不下了。吃飯前,家家戶戶放鞭炮,鞭炮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爺爺也點燃了一掛萬字鞭,響聲震耳欲聾,好是熱鬧。
八時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現場直播開始了。節目豐富多彩,其中有我們湖南本土笑星大兵的相聲,我最喜愛的節目還是幾位老奶奶與一群小朋友表演的機械動作的皮影式舞蹈。年紀最大的84歲,最小的只有4歲,演得真棒!
年夜飯上我收到長輩們給我的壓歲錢,鼓勵我好好讀書,新年要有新進步。年夜過后,街上的人還很多,我拉爸爸跟我一起去買了一大堆煙花、焰火、彩珠筒、沖天炮,噼嚦叭啦,嘭!開心極了,真想天天過年。
新年600字日記篇2
準備過年的時候,每家每戶的門上都會貼上春聯,或去超市買餃子、湯圓。當然也可以自己和家人一起親手制作餃子。大年三十晚上,我們一家人都在包餃子,唯獨我在看怎樣包餃子。
因為這天是兔年的第一天,餃子也有所不同,開始分工了。奶奶和媽媽要把面搟成一片一片的,然后遞給我和大伯,我倆要負責把餡包進里面,然后要往幾個餃子里放上一個杏仁,這樣才體現出來過年的有趣。你雖然看著簡單,但動起手來可是很難的,可不能小瞧這餃子!我洗好了手,拿起筷子就往面皮里面放餡,大伯嘲笑我說:“你會不會包啊?”“我當然會包。”我自信滿滿地說。我抓起一片面皮托在手里,用筷子弄一下餡,放進面片面,然后
對折一下,哈哈,一個餃子就包好了。可是這餃子太小了,我問了問大伯“為什么我包的餃子那么小?”“因為你的餡太少了。”知道了原因,我又開始包第二個餃子,這次我往面里放了好多餡,再對折一捏。天吶,露餡了,我趕緊拿筷子把餡弄回去,因為這一次又太多餡了。看來,我得先學學樂。大伯教我先要用筷子弄一小勺,然后感覺一下,如果少,就再弄一勺這樣肯定剛好,經過大伯的一番指點后,包出來的餃子真的不露餡了!學好后,我往是個餃子里面各放一個杏仁,誰吃到了,誰就很幸運。
香噴噴的餃子出鍋了,我趕緊拿起筷子去夾一個餃子,真香!可惜沒有杏仁,我老爸真幸運,第一次吃就吃到了。然后,姐姐和媽媽也吃到杏仁,就我還沒吃到,老爸看我還沒有吃到,他就隨便夾到一個餃子,他用筷子一夾,感覺里面有一個杏仁,就趕緊給我吃。我終于吃到杏仁了。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夜晚,它將永遠留在我心里,伴隨著我。
新年600字日記篇3
早晨,睡夢中的我被媽媽叫醒,一束刺眼的陽光立刻射入眼中。我猛地想起今天是一月一日,是二零零八年的第一天。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我連忙從被窩中爬起,決定過一個充實、美好的一天。
上午,媽媽不在家,只能完成課外作業。我埋頭題海,苦苦”鉆研“題目,面對練習冊那一道道推陳出新、刁難我們的題目,我從容不迫,一道道應付過去,大約過了兩個小時,我充滿信心地將練習冊合起來。抓緊時間看起書來,我為女主角那悲慘的命運而欲哭無淚,我為女主角那時來運轉的運氣而暗暗叫好。媽媽回來了,我滿心歡喜的將練習冊遞給媽媽,不一會兒分數出來了。啊!什么,只有九十四分,我怒極生悲,埋怨起自己來:”誰讓你這么粗心的!誰讓你這么粗心的……“
下午,我被媽媽拖到了輕紡城,來選購靴子。剛進賣場,雖然沒開l空調,可一股熱浪卻撲面而來,來到三樓,那可謂是人山人海,一個挨著一個,一不留神,差點跟媽媽走丟。俗話說”貨比三家“走了四五家,要么就是價錢高得驚人,要么就是靴子太小。最后來到一家小店,媽媽是久經商場的老手了,特別能侃價,媽媽瞧見了一雙挺不錯的靴子,上面布滿了淡黃色的小毛毛,還掛著一對小球兒,艷而不俗,俗而不庸。一打聽價錢,乖乖,竟要一百六,媽媽將價壓到了三十,這老板還想多賺些錢,提到了四十五,可媽媽咬緊了這價兒,一分不讓,老板以失敗而告終,將這靴子以三十賣給了我們。
這個元旦就這樣匆匆的過去了,希望下個元旦過得更充實!
新年600字日記篇4
“過年啰!”“過大年啰!”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迎來了“猴”年,處處是一片喜氣洋洋。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貼春聯,爺爺和奶奶在廚房切菜剁肉,家中充滿了節日的歡樂!除夕之夜,我們全家圍坐在一張大圓桌旁。
桌上的菜可豐盛啦,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我們家的“大廚師”媽媽烹調的“糖醋排骨”。它披著金黃色的外衣,讓你看了兩眼冒金光;它散發出沁人心脾的味道,吃了以后讓你聞了以后一定會垂涎三尺;它散發出淡淡的肉香味,吃了以后讓你體會到神清氣爽的感覺,并且你還會吃到一種幸福的滋味,那一定是媽媽的味道。
桌上那瓶鮮橙汁,緊緊地吸引著我的雙眼。我叫爸爸給我倒上一杯,爸爸卻給我出了個“難題”——“鄭琪,明天就是‘猴’年了!請你至少說出五個含有‘猴’字的成語,我就給你倒鮮橙汁。”“好!‘猴年馬月’‘沐猴而冠’‘猿猴取月’……”可是我只說出三個,就只有抓頭皮的份了。我用眼睛看著爺爺、媽媽,媽媽輕聲地說:“‘軒鶴冠猴’”爺爺瞇著眼說還有:“‘殺雞儆猴’。”于是,我就大聲地一口氣又說了兩個,爸爸樂呵呵地點頭說:“不錯,不錯,說出了五個,有獎!”說著給我倒了滿滿的一杯鮮橙汁。
我站起來,高高地舉起杯子:“祝爺爺奶奶健康長壽!再祝爸爸媽媽猴年大吉大利!掙更多的錢!給我買更多的……”我話還說完,長輩們都笑翻了天。
歡呼聲、話語聲、碰杯聲、歡笑聲……聲聲悅耳,聲聲動聽,組成了一曲美妙的交響樂,在除夕的夜空中蕩漾著,許久,許久……
新年600字日記篇5
春節是我國最熱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家家戶戶喜貼春聯,大街小巷張燈結彩,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迎接龍年的到來。
年二十九,爺爺、奶奶、姑姑、叔叔們都相聚在我家。媽媽把一大桌美味可口的飯菜端上了桌子。大家圍著桌子一邊品嘗美食,一邊聊天,談談過去,展望未來。酒杯的碰撞聲,新年的祝福聲,匯成了一支和諧美滿的新年交響曲。
吃過團年飯,長輩們開始給我們發壓歲錢,我收到了好幾千,心理美滋滋的。
晚上,我們在客廳看春節聯歡晚會。今年的春晚演員陣容強大,節目豐富多彩:有小品、相聲、雜技、歌舞……我最喜歡的是優美的舞蹈——龍鳳呈祥,我最驚奇的是劉謙的魔術表演,他把咖啡倒進杯子里,用吸管喝鏡子里的咖啡,我簡直無法想像他是怎么做到的。然而,更驚奇的還在后頭。這時,一只手從堅固的鏡子里伸了出來,我驚得目瞪口呆,怎么可能做到的呢?
當主持人說:“龍年的鐘聲即將敲響”時,四面八方響起了雷鳴般地禮炮聲。我推開窗戶一看,五顏六色的禮花在夜空中綻放,有紅的、白的、黃的、綠的、紫的……有的像一條巨龍騰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子彈直沖云霄,還有的像一個沒有開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看著天空被五彩繽紛的禮花裝扮的絢麗多彩,我開心極了。
多么充實快樂的一天啊!我喜歡過年。
新年600字日記篇6
新年快到了,我很開心!我很喜歡過新年,因為每次過新年的時候,我可以回老家跟我的小伙伴們玩,我們大家都會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一塊兒看戲、買鞭炮、放煙花……
最好玩的事情是燒火堆。在除夕的那天,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很多的小木材和曬干的稻草,在自家庭院里堆成小山一樣高。等到日落黃昏時,大人們將火堆點燃,把火燒得旺旺的,還不時說些什么“歲歲有余”“幸福健康”之類的吉祥祝語。我們小孩也樂在其中,一會兒幫大人們添加柴火,一會兒圍著火堆追逐打鬧,小臉蛋在濃烈的焰火映照下顯得格外紅潤。街坊鄰居們都在悄悄地比著誰家的火燒得更旺些,好像說是火燒得越旺越好。為什么呢?我們小孩不懂,只知道圍著火堆嬉戲。不過,聽外婆說,其實這是我們農村驅蟲趕獸、驅疫打鬼、祈求來年豐收安康的習俗。難怪說火燒得越旺越好。
而春節里最熱鬧的一天,在我們這兒卻是正月初三。這一天大家要給全村的老人拜壽,吃壽宴。無論老人的生日是哪一天,統統都在這一天一起慶祝壽誕。那一天,家家戶戶都很忙,不管有無做壽的家庭都得早早起。沒做壽的家庭要起來準備壽禮和鞭炮,一天之內要去三五家拜壽也是常有的事。做壽的家庭當然是更忙得不可開交。老壽星早早地穿上漂亮的新衣服,端坐在富麗堂皇的大廳上,等待子孫們和親朋好友們來拜壽。在后堂,也是一幅熱火朝天的場面,洗的、切的、炒的……不時傳出一陣陣歡聲笑語。我們小孩也跟著忙碌起來。跑前跑后的忙看戲、忙吃糖餅,忙放鞭炮和煙花,忙著給老壽星拜壽,還忙著收到紅包呢!多有意思呀!
小朋友們,我們過年是不是很有趣呀?!我好想春節早點來到!
新年600字日記篇7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終于盼到了過年,雖然一早醒來就看到了濃濃的霧霾,但我的心情激動而又興奮。
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換上了新的對聯,貼上了新的“福”字,喜氣極了。我們家也不例外,你看,全家動員:爸爸拿著椅子,專心致志地貼著春聯;媽媽正搟著餃子皮,和奶奶一起包餃子;爺爺拿著燈籠,琢磨著掛那兒好。我呢,沒事兒干,一會兒跑去爸爸那兒瞎指揮,一會兒又到奶奶那“指點指點”。
大年夜的晚上是最美好的時光,全家人圍著桌子吃著團圓飯,一起說說笑笑,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愉悅的笑容。
大年夜最開心的,要數看煙花了。在陣陣“嘣砰“聲中,我們開始了觀看煙花。當我看到這絢麗多彩的煙花,便感覺自己置身于仙境一般,滿天的五彩斑斕、火樹銀花。這煙花形態各異、姹紫嫣紅,它們如曇花一現。有的像束束鮮花,綻放在夜空,璀璨奪目;有的仿佛盞盞彩燈,把夜空照得宛如白晝,美不勝收;有的好比朵朵傘花,盛開在空中,婀娜多姿......
可再美的時光總要過去的。煙花光彩奪目,卻又那么的短暫。這不是正如我們的生命一樣,豐富多彩,燦爛無比。
除夕夜,我們一家人圍坐著一起看春晚。那一個個小品、相聲、歌舞表演都令我們嘖嘖贊嘆。時間飛逝,轉眼就到十二點了,在“隆隆”的禮炮聲中,大家一起迎來了新的一年......
新年600字日記篇8
說起這個春節,我過得特別有一番滋味,其趣事,也是特別多。下面我挑一件給大家講講。
除夕晚,我和哥哥在外婆家守歲,等待著12點的到來,十二點了,我和哥哥立刻拿出煙花來點燃,30發煙花陸續升上天空。正在此時,各家各戶響起了鞭炮聲,整個小巷沸騰起來。
鞭炮聲停止了,我和哥哥準備開財門了。隨著,財門財門快打開,金銀財寶滾進來,滾進不滾出。我們立刻打開了門,門上掉下2個紅包,我和哥哥一人撿了一個,就跑出門外去別家開財門。
我們先去小巷的第一家開財門,隨著口訣聲,門打開了,掉下6個紅包來,我打開紅包,才1元,這家太吝嗇了。
我和哥哥奔向第二家,第二家才剛把門打開,半路就殺出了三個程咬金,搶了這家的全部紅包。我和哥哥不甘心,發誓一定不能讓他們再搶到紅包。
我們奔向第三家,因為按往年的規律,他家給的特別多,所以我使出了終極密計:從芒市買來的癢癢粉。當第三家開門時,我拿癢癢粉灑向他們,他們立刻抓癢。
我和哥哥撿起了那家的紅包(足足有15個)。我告訴他們:拿水洗洗就好了,想跟我們斗,沒門,回家洗洗就睡吧。說罷,他們就狼狽地跑了。這時沒人跟我和哥哥搶了,我們就一家一家的開了財門。
開完了財門,我們回家清點戰果。我開了66.5元,哥哥開了66元,我比他多五毛。清點完了戰果,我們覺得肚子餓了,就去燒烤,直到凌晨3點多才睡覺。
這次開財門太有趣了,我期待下次開財門。
新年600字日記篇9
每一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習俗,在我的家鄉廣西,最熱鬧的時候非春節莫屬了呢!
按廣西的習俗,整個春節最忙的一天就是除夕了。不僅大人們忙里忙外,就連平時最貪玩的孩子們,也沒有閑工夫去買那些好吃的,好玩的東西。那么他們都在干什么呢?高個子的孩子與大人們一起去貼春聯,而矮個子的孩子們則負責涂漿糊。除了貼春聯,孩子們還要把家里進行一次“裝修”,必須將家里的一切打掃得一塵不染,寓意著“除舊迎新”。到了傍晚,每家每戶都忙著做團圓飯,廚房的煙囪里冒著白煙,桌子上擺著豐盛的團圓飯,整個村子飄著陣陣清香。等這一切都忙完了,孩子們把壓箱底的新衣服拿出來穿,然后跑到街上去買鞭炮零食。到了晚上,以往一片漆黑的街道卻徹夜通明,人們心里都默念著到12點鐘的倒計時。新年的鐘聲終于響起,“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也隨著響起,透過燈光的窗戶里,印著人們一張張歡樂的笑臉!這一天晚上,即使很小的孩子都要等到鞭炮聲完全停止才能睡覺,其他人都必須要守歲,而人們卻毫無倦意。
正月初一,街道上也熱鬧非凡。“噼里啪啦”的鞭炮聲與“咚咚”的打鼓聲不絕于耳。兩頭生龍活虎的舞獅在街道上跳躍,舞獅的后面,唱京劇的人手舞足蹈。街道上有一條長長的隊伍,而隊伍的中間,是一尊尊貴的佛像,佛像的兩邊,一人扶著佛像,另一人打著傘遮在佛像頭上。據說不能讓佛像曬到太陽,不然就是對神仙的不尊重……
春節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是春節時的熱鬧依然在我腦海中回蕩。雖然我的家鄉在農村,但春節時的熱鬧氣氛絲毫不比城市差呢。
新年600字日記篇10
春節是一年當中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
一到春節,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男女老少臉上掛著笑容,享受節日的快樂。
過新年要貼“春聯”呢!媽媽特別吩咐我,讓我去找幾對春聯,貼在我家門上。于是,我找到了兩對春聯,我大聲讀道:“金狗賀歲家興旺!”媽媽連忙說出下聯:“玉燕迎春福滿堂。”“呵呵,媽媽真厲害”!還有一幅上面寫著:“五福臨門,上下平安。”媽媽說春聯都是吉祥話,是人們祈求在新得一年里能過上快樂幸福的日子。
我們一家人吃完晚飯,便準時地圍在電視機前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我們津津有味地看著。晚會的節目豐富多彩:相聲、小品讓我們捧腹大笑;唱歌、跳舞讓我們跟著載歌載舞;魔術、雜技讓我們嘖嘖稱贊。晚會進入了高潮,“當當當……”十二點鐘聲敲響了,新的一年來臨了。我暗暗地許下心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的學習成績能更進一層樓。
瞧,外面成了煙花的世界。窗外簡直是火樹銀花,格外絢麗。看那千姿百態的煙花多美呀!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大紅花”,有的像“滿天繁星”,有的像“龍飛鳳舞”……多么像“空中花園”!這些煙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點綴得五光十色。
我喜歡過新年。新年能貼春聯;能看“春節聯歡晚會”能賞煙花……最重要的是能和大家分享快樂。過新年的感覺真好呀!
新年600字日記篇11
每年過年都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可以回鄉下和爺爺奶奶一起住上好幾天。鄉下特別熱鬧,家家戶戶都好像特別忙碌,大家忙著打掃衛生,蒸饅頭,蒸年糕,買年貨,貼春聯,掛燈籠,真是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而我們小孩子就一天到晚在外面瘋,因為大人都在忙,顧不得我們了。
最讓我期待的就是和大人們一起蒸饅頭。那天早上,奶奶會起很早,看看裝在大缸里的面有沒有發酵。我想那面肯定很怕冷,因為大缸上面會蓋好多東西,還有厚厚的棉被罩在上面。開始蒸饅頭了,灶臺的大鍋里要燒滿滿一鍋的水,奶奶和其他的一些大人就開始做饅頭,她們從缸里抓一塊面團,拿在手里捏開,像個小燒餅那么大時,就往里面放餡兒,有豆沙的,蘿卜肉絲的,咸菜的,看得我都要咽口水。
做好的饅頭是放在一塊塊正方形的木框里的,奶奶說那叫“籠”,“籠”的最底下還要墊一塊紗布,然后饅頭就一個個整齊的放在紗布上,而裝滿饅頭的“籠”就放在燒滿開水的大鍋上,這些“籠”一個疊在一個上,每一個“籠”里面都裝滿了饅頭,我數了數大概有八個“籠”,真像蓋樓房。
大概要等上將近一個小時,饅頭才能熟。那時,大人們就一個接一個的拿著“籠”,把饅頭倒在竹簾子上,看著熱氣騰騰的,白白胖胖的饅頭,誰都擋不住這誘惑,不管是我們小孩還是大人們,都拿起一個,吹幾口冷氣,然后就大口大口的咬起來,真覺得比任何美味都好吃呀!
告訴你一個小秘密喲,聽大人們說,當大人手里端著“籠”的時候,我們小孩子可不能從“籠”下面鉆過,那樣以后會長“燈籠頭”的,而什么是“燈籠頭”呢,大人們說,就是頭上會出好多好多的汗!我覺得真是太有趣了,還很好笑!
新年600字日記篇12
我非常喜歡過年,因為過年可以放鞭炮、看晚會,這不,又過年了!
過年我最開心的莫過于放鞭炮了。大年晚上,我和爸爸拿著鞭炮,來到樓下。鞭炮有各式各樣的,有噴火花的,有煙花,還有1000響的鞭炮。我們先放噴火花的,我用打火機點著引線,當我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火花就噴出來了,嚇得我趕緊把手縮回來。心想,真是太險了,幸虧我戴著手套,不然,我的手就燙傷了!接著我們放了煙花。這一回,我吃一塹,長一智,我一點燃引線,立刻往回跑。只聽見身后“嘭”的一聲,煙花飛入了空中。我轉身一看,情不自禁地“啊”了一聲。那一個個煙花有的正向我眨眼睛;有的像柳樹,那一個個火花像流星一樣瀟灑地劃過天空,那婀娜的姿態使我駐足癡望;有的像一個彩色的大圓餅,讓我垂涎三尺。接著,1000響的鞭炮也“噼哩啪啦”地叫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似孩子們的歡笑聲,似酒杯的碰撞聲,又似大人們的寒喧聲。
看晚會也是過大年興的事。我最喜歡小品和相聲節目。每當有小品或相聲節目,我都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演員們幽默的語言,滑稽的動作和神態,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常常使我們笑得前仰后合。我們一家一邊吃著瓜子,一邊談論著晚會的節目,好不快樂。11點多了,我仍然期待著更精彩的節目,但是我太困了,只好先睡了。可是躺在床上卻興奮得久久不能入睡。
我喜歡過年,我希望明年的這一天還會這么開心、熱鬧。
新年600字日記篇13
新年的第一天,陽光明媚,雖然天氣有點冷,但是馬路上、商店里,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爸爸媽媽帶著我和表弟一起到上海動物園去玩。我表弟比我小四歲,他什么都喜歡模仿我。
我們進了動物園以后,一路上看了好多的動物,有蛇、蜥蜴、天鵝、孔雀、大象、獅子等等。在每一個動物的籠子旁邊總有一群人圍著,他們拿手里的零食去喂給動物吃,我們也很加入這個隊伍,搶著把包里的零食拿出來喂給動物們吃。
我們一邊玩,一邊走,突然,我看到了路邊有一頭長頸鹿的標本,旁邊豎著一塊牌子,是它的生平介紹。原來,這頭長頸鹿叫海濱,原本也是動物園里一頭很活潑的動物,但是就是因為它吃了游客們喂食的東西,結果死掉了。后來在它的胃里面居然解剖出來很多像塑料袋一樣不能食用的東西。我看了以后,心里悶悶的。
我們又來到了猴子山,表弟又拿出了餅干準備喂給猴子們吃,我趕緊攔住他:“不可以!”表弟奇怪地看著我,“為什么啊?”我指著籠子上掛著的“禁止喂食”的指示牌對表弟說:“這里寫著的。”然后我又給他講了海濱的故事,告訴他我們要做一個文明的小游客,這樣才會有更多的動物可以看呀!表弟非常崇拜地看著我:“表哥你懂得真多,你真棒!”爸爸媽媽笑呵呵地說我長大了,是一個懂事的小哥哥了。
在動物園的這一天里,我過得好開心啊!
新年600字日記篇14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里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便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后,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家、須帶禮物。進門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后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暄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后,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忱。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于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里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體、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大年初一習俗拜年是不是已經幫到你了呢?希望2021年的你得到更多的祝福!
新年600字日記篇15
今年的春節是在農村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度過的。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還正在睡夢中,朦朧中聽到爺爺奶奶起床了,這時才5點多,到處都是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我也立馬起了床,這時爸爸、媽媽、伯伯、娘娘也來了。我們一起放完了鞭炮就開始了 一個重要的項目,那就是——吃錢餃子,在滿滿的一鍋餃子里,只有一個餃子里包了枚硬幣,要是誰吃到了,就表示他今年里一定有好運氣。
吃餃子嘍!奶奶吆喝著端來了熱氣騰騰的幾碗餃子,讓我挑一碗,我看了又看,有多的也有少的,我到底選哪一碗呢?我想:去年是奶奶吃中的,而奶奶吃的是我們都挑選過后剩下的最后一碗,所 以,我要吸取去年的教訓,也要最后一個挑,我等大家都挑完了,我立即端起最后一碗狼吞虎咽地把餃子吃了個精光,可連錢的影子也沒看見,我看了看媽媽的碗,每個餃子都是鼓鼓的,好像錢就在他 們幾個中間,我說:”媽媽,您一定吃不下來吧,我來幫你吃幾個吧!“不由分說我把媽媽的也吃完了,但還是沒有吃到,我徹底失望了,這時,爺爺說:”我不能吃肉,你幫我吃了吧!“我知道爺爺 是想讓我吃出錢餃子,這時也顧不了那么多了,于是我把爺爺的那碗也吃了,居然也沒有!可我的肚子卻早已經成了一個”大西瓜“了。
這時大伯興奮地說:”我吃到了!我吃到了!“我連忙問:”你吃到錢了?“,”我吃到餃子了!“說完大伯哈哈大笑,我正惱怒中聽到奶奶輕輕的”啊“了一聲,從嘴里拿出了一個金燦燦的硬幣 。——啊!不是吧,去年就是奶奶吃到的,今年還是奶奶吃到了!我們一大家人在歡聲笑語中迎來了新的一年。
過年真有趣啊!也因為鄉下的年味最濃最喜慶,明年我還要回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