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學校清明掃墓日記
好的日記不僅僅是記錄生活,還會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反思自己的成長和經歷,從而更好地提升自己。這里提供優秀的組織學校清明掃墓日記,方便大家寫組織學校清明掃墓日記參考。
組織學校清明掃墓日記篇1
今天,4月4日清明節,天空下著蒙蒙細雨。家家戶戶準備著去山上給祖宗掃墓。有的拿著鮮花,有的拿著鏟子,都茫茫碌碌的干活,我的家人帶著我上了山,拔草的拔草,鏟土的鏟土,一下著就把祖宗的墓收拾的干干凈凈了,還獻上了鮮花。
我們拜了幾下,就下山回家了,天空的雨還下著呢,每個人都淋的像落湯雞似的,但是在回家的我們好開心啊。
組織學校清明掃墓日記篇2
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星期天,媽媽帶我去黃河邊植樹。
走在母親河畔,感覺春天來了,東風輕輕的吹拂著大地,小草也鉆出了地面,大雁飛回了北方,柳樹鼓出新芽。我們手中拿著:樹苗、鐵锨、水桶等植樹工具,在歡聲笑語之中一蹦一跳地來到了一片空 地。放眼望去,那個場面真是相當的壯觀。只見人山人海的,都干得熱火朝天,一會兒,我們都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了。不過望著我們辛勤勞動過的樹林,每個人的臉上都浮現出開心的笑容……
書上說,地球正在沙化,沙漠的覆蓋面積正在逐年的增加,所以,植樹是全人類的大事,是造福子孫萬代的偉業。
第二天,我發燒了,星期一一天都昏昏沉沉的,我也像一顆嬌弱的小樹,啥時候才能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啊!
組織學校清明掃墓日記篇3
昨天,是清明時節,爸爸帶著我和媽媽回到姥姥家,給姑爺爺燒紙。
到了姥姥家,我就看見姥爺在那里剪白色的紙條,我很好奇:“姥爺,您在干什么?”姥爺笑了,小聲地告訴我:“保密啦!”姥爺剪好了,把它們掛在釘耙上,我拿著一大把紙錢,爸爸拿著一盒蠟燭、媽媽拿著一個小打火機。
到了姑爺爺的墓前,我們把旁邊的雜草除掉,在給姑爺爺的墓上培上了新土,爸爸把蠟燭小心翼翼地點燃,姥爺把那些白紙掛到姑爺爺墓上的樹枝上,媽媽把打火機點燃,我把紙錢一張一張地放到火里,紙錢燒完了,我們給姑爺爺我們就回家了。
組織學校清明掃墓日記篇4
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墓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日和掃墓的曰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以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在1935年被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遣產名錄。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蕩秋千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我真期待清明節的到來呀!
組織學校清明掃墓日記篇5
又是一年的清明節,我和媽媽到小鎮雒容做清明。
在雒容鎮上的郊外,我們上山去祭拜祖宗。不一會兒就到了祖宗的墳地,我們先鏟除墳地上的雜草,然后點上香和蠟燭,擺上供品就祭拜起來。我一面拜祖宗,一面說:“保佑我們全家人身體健康,我學習進步。”祭拜完后我們就下山回家了。在家里隨便吃過午飯,便向另一座山去祭祖。
這次我們坐爺爺的小汽車去。因為今天是清明節,路上的車子比較多。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車子就停下了,因為前面路太小,車子開不了的。我們只好下車步行。我們走了一段小路就看見一座座大山,我說:“媽媽,我們是不是上那一座最高的山呀!“是"媽媽說。唔,那山那么高,我們什么時候才能爬上去?當看見許多漂亮的小花和綠油油的小草,山上鳥語花香的,我馬上就有了精神,不知不覺我們爬到了山腰找到了祖宗的墳地,還是像上午一樣祭拜祖宗。
清明節,我們可以爬山,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祭拜我們的先人,真好!以后每年我都會和媽媽一起來去做清明!
組織學校清明掃墓日記篇6
早上,爸爸要我去看看外面的天氣,我打開窗戶,看見天上灰蒙蒙的,還看見天上飄著小雨。我就跟爸爸說:“外面是春雨綿綿的景象。”爸爸說:“今天是清明節,清明節老是下雨,所以詩人做了一首詩。”我問爸爸:“這首詩的名稱叫什么是怎么讀的?”爸爸讀起一首古詩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爸爸說這就是清明的來歷,還有清明節要去掃墓。我心里想我今天終于知道了清明節。
組織學校清明掃墓日記篇7
清明節快到了,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舅爺爺、阿姨一家人,去給姥姥掃墓,順便去踏青游玩。
一路上,我看到小鳥在枝頭唱歌,河水清澈見底,空氣湛藍深遠,鳥語花香,一片春天的景象。
掃完墓后,我們就向目的地出發了,我們今天踏春游玩的地點是金井茶園。一下車,就聞到一陣清香,我們迫不及待的進去了。看到這里風景優美,鳥語花香,我們走啊走啊,看到了好多茶樹,綠油油的。我們摘了一大袋,還拍了照想留住這美好的一天。我們繼續往前走,半路上,看到了一個很大的池塘,水里還有許多鯽魚浮在水面曬太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池邊,看到了粉紅色映山紅,我摘了幾朵來,送給了我的媽媽。我們走啊走啊,轉了個圈,又回到了原地。
在回家的路上,我們經過一片草莓地,順便摘了點草莓,一吃,好甜。我們就開開心心的準備回家了,今天的踏春多么難忘啊!
組織學校清明掃墓日記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是清明時節,天下起了小雨,我和媽媽爸爸,老伯,嬤嬤,哥哥,外婆一起去余姚看外公和太公太婆。爬山坡時我很怕,還摔了一腳,幸虧后面有媽媽在,我就不怕了。到了外公那里,我拜了幾次,媽媽外婆老伯,嬤嬤,哥哥也拜了。拜完后就放鞭炮了,在放時我很怕,媽媽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我。看完外公我們就去看太公太婆了。在太公太婆那,我們點好蠟燭,全都拜了一下。在放鞭炮時,我還吃了果凍,放完時,我果凍也吃好了,一共吃了八個。我們看完太公太婆,就回家了。我下山時又摔倒了。
今天我去看外公、太公、太婆好開心啊!今天我的任務終于完成了。
組織學校清明掃墓日記篇9
清明節前夕,我們學校組織四五年段學生去科山祭掃烈士墓。
步行了許久,前面的同學突然大聲喊著:“快看!是烈士墓!”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哇!烈士墓頂端那閃耀的紅星映進眼簾。“紅星閃閃放光彩……”在我的腦海中響起。
到了革命烈士紀念碑,一根柱子高聳入云,上面寫著“惠安革命烈士墓”,這七個大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碑前有一片綠茵茵的草地,兩排威武蒼翠的松柏上已掛滿了小白花,給烈士墓平添了肅穆。我們整齊肅立碑前,祭掃活動開始了:出旗、唱隊歌、默哀……默哀的那一刻,我把小白花放在胸前,默默地低下了頭,胸前隨風飄揚的紅領巾,我仿佛看見了腥風血雨的艱苦歲月里,一位位烈士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一個個英雄在斷頭臺上英勇就義,為了革命事業,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我的耳邊仿佛響著陣陣槍聲,眼前彌漫著戰斗的硝煙。那硝煙變成了熊熊山火,染紅了半邊天,消防官兵們為了人民,為了國家財產,穿上防護服,戴上防護罩,背上水槍,走進火場。經過一天一夜的緊急救援,27名消防官兵在轉場途中受瞬間風力影響,突遇山火爆燃,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老師常說:“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的確,在這和平年代,犧牲奉獻也始終是軍人職業的主旋律。從烈焰肆虐的大興安嶺火場,到阻擊非典的小湯山醫院,從冰雪阻斷的生命通道,到山崩地裂的強震中心,總有無數強壯有力的臂膀撐起民族的希望。
風輕輕地吹著,柏樹輕輕地晃著,為新時代的楷模奏響生命的贊歌。
組織學校清明掃墓日記篇10
清明節到了,媽媽放假三天,說要帶我去踏青--看油菜花,我歡呼著蹦起來,:“太好了,太好了”。由于疫情不讓出門,我在家憋了好久了,這一刻,我如同飛出籠子的小鳥一樣快樂。我們開車飛馳在孫牛路上,干凈的道路,路兩邊長出嫩葉的柳樹,還有遠處一片一片的粉色桃花海洋,一切景物都讓我覺著好親切。我打開車窗,溫暖的春風吹拂著我的臉頰,天空都是那么藍,我瞇著眼睛使勁吸了一口空氣,“哇”感覺空氣都是那么清新芳香……
油菜花海呈現在了我的眼前。遠遠望去,黃澄澄 、金燦燦的一片。媽媽停下車,我迫不及待的要融入花的海洋中。走近一看,它們一簇一簇的昂著頭傲立在田間,花瓣大部分都張開著,像一只只金黃色的蝴蝶展翅飛翔,不時引來蜜蜂王子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旁邊是一大塊麥田。金色的海洋與碧綠的麥田還有遠處巍峨的青山,與天空暖暖的太陽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我和媽媽被這美麗的景色,還有油菜花特有的香氣給迷住了,我們拍了好多照片,要留住這美好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