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級日記
對于一些人來說,寫日記是為了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從而更好地提升自己。如何寫出優秀的4年級日記?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4年級日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4年級日記篇1
今天,由于爸爸媽媽上班,媽媽就把我送到新華書店,書店里人頭涌動。一進門,一股熱氣迎面撲來,這種熱鬧的場面,使我一下子沖動起來。書架旁伏滿了人,十分擁擠,要想看得清,就要往里擠。往日“文明”的我也顧不上什么禮讓了,一有空子就鉆。我完全不顧來自后面的擠壓,盡興地挑選書籍。一會兒,我終于選到了我看的書。擠出人群,我發現,一位看著像老師模樣地抱了好多書。我有禮貌的問老師需要幫忙嗎?老師爽快的答應了。老師,您是給學生挑選的書嗎?是呀!你們班有多少學生?老師沒有直接告訴我,反而問我,讓我猜猜看。每人6本則剩下41本,每人8本則差29本,有多少學生?多少本書?這一下,可把我給問住了。我想了想,突然有了點思路,兩次的分法不同,那就導致練習本相差了41+29=70(本),每人分6本變成8本,又相差了8—6=2(本)。哦!忽然,我明白,總差額知道了,又知道了每人的差額,那不就求出總人數了?我很快求出了學生有35人,求出了學生的人數,那書本就更好求了,6×35+41=251(本)我把答案告訴老師,老師說:“你真棒!完全正確!”
其實數學挺有意思的,特別是當你通過努力得到正確答案的時候,心里的那個美呀,真是說不出來的高興!今后我還要在數學的城堡里探索、發現,不斷體會成功帶來的快樂。
4年級日記篇2
“哈哈哈哈……”咦?這是從哪兒出來的笑聲。噢。原來是我們班在舉行挑逗“木頭人”游戲,歡笑聲這么大,一定很有趣,快跟我來瞧一瞧。
這個游戲的規則是:兩人一組,一個人當木頭人,一個人當挑逗人。木頭人上場時要擺一個動作,讓挑逗人來逗他。如果一分鐘之內木頭人笑了,挑逗人就贏了。他們開始游戲前,我們都要說:“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笑,不許動來不許叫。”這句話后游戲才能開始。
游戲開始了,第一輪,老師派出瘦瘦的王孜凡當木頭人,而古靈精怪的王璽祥當挑逗人。他們走向講臺時,我們就說:“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笑, 不許動來不許叫?!痹捯魟偮洌踝畏惨褋淼街v臺前并做了一個豬八戒的造型。他手指張開,大拇指按著太陽血,眼睛翻著白眼,嘴已鼓著。真像一個白眼狼。王璽 祥也出場了,他伸出蘭花指,指著王孜凡說:“楊貴妃參見陛下。”王孜凡聽后哈哈大笑,我們也在旁邊偷笑著。這一輪王璽祥贏了。
第二輪開始了,老師派出劉宇航當木頭人,孫俊熙當挑逗人。我們說完繞口令后,劉宇航出場了,他擺著奧特曼的造型。右手向上舉起,左手放在胸前。孫俊 熙一出場就圍著劉宇航園轉了一圈。有的觀眾對孫俊熙說:“你快想一想辦法呀!”有的觀眾對劉宇航說:“加油!堅持住!”孫俊熙想了想做了一個鬼臉。他咪著 眼睛,舌頭伸得長長的。劉宇航看到了便笑了起來。這一輪挑逗人又贏了。
不一會,下課了,我們依依不舍的結束了這場游戲。真希望以后多在課堂上做這樣的游戲。
4年級日記篇3
今天上午在做第七周數學練習卷,嘿嘿,有趣。
動筆之前我要求外公看好時間,老師規定70分鐘完成,我行不行呀。
計算題我“唰唰唰”做好,概念題有一道我猶豫不決了:數學課本封面約54(),——括號里要填寫合適的單位名稱。填寫“平方厘米”肯定太小了,我立刻填寫了“平方分米”??墒?,書本封面有這么大嗎?外公想想也不對,沒有這么巨大的數學課本哦,怎么辦?我說:“等老師星期一批下來再說吧?!蓖夤霉P在5同4之間畫了一個點,變成了“5。4平方分米”,可我還是說:“等老師星期一批下來再說吧。”
還有一題:一根繩子對折四次,每小段是這根繩子的幾分之幾?我剛去拿好繩子對折了一下,外公就說了:“對折一次是二分之一,兩次是四分之一,三次呢?四次呢?”一下子明白了,我脫口說:“三次是八分之一,四次是十六分之一?!痹儆幸活}:一盒蛋糕還剩6塊,是原來的四分之三,這盒蛋糕原來有多少塊?
開頭我愣住了,后來想想就做出來了,再想想自己的小腦袋還是不夠聰明啊!不過這張卷子是60分鐘之內完成了。
4年級日記篇4
今天,老師和我們玩了一個有趣的游戲——看表演猜成語。
先是方濤同學上臺表演,只見他手大幅度地擺動著,腳不停地在跳動,臉部顯得很開心。我想:大概是“欣喜若狂”吧!嗯,不對,我的腦子在飛快地轉動著,恨不得把腦子掏出來看看。忽然,我“搜索”到一個成語——張牙舞爪,并隨口報出,可惜我猜錯了。老師叫方濤同學公布正確答案,原來是手舞足蹈。確實他的神態和動作是非常相像。我在一個勁地責怪自己,是不是IQ有問題。
過了一會兒,老師讓我們同桌互相表演,只見我的同桌她雙手托著下巴,兩眼朝天花板看,似乎在想什么。于是,我猜是“冥思苦想”,她說不對,我撓撓頭皮,朝天花板看了一會,心想應該是“絞盡腦汁”吧,因此報上了這個答案。誰知她說:“不對,應該是左思右想?!蔽遗牧伺淖约旱哪X袋說:怎么沒想到呢。
現在,該我表演了,我張開大嘴、十根手指彎曲懸在半空。她說:“嗯,是血盆大口?哦,是張牙舞爪?!蔽夷苦饪诖?,從嘴里蹦出幾個字來:你咋的這么厲害呢?我算是服了你。
通過這次活動,我感覺既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又加深了同學之間的友誼,還積累了不少成語。這真是一次有趣的活動,真是一舉三得呀。
4年級日記篇5
今天,我們玩的游戲是“小雞出殼”!
嘿嘿,游戲規則大約是:老師給我們一張報紙、二把剪刀。我們用剪刀把報紙剪一個洞,讓人可以鉆過去,但是那個剪下剩下的邊框不要太細了。因為過一會兒要比賽,比什么呢?就比看哪隊的人先鉆過去這個洞,注意哦!是全部的人哦!一隊一定要有四個人的,這些隊友就你自己去找。
我們開始剪了一個大洞洞,開始我們把報紙拿橫著過,可是,我發現如果這樣,那我們就必須側著過,這樣側著過不僅不方便過,而且,很容易弄斷那個大邊框的。要知道把邊框弄斷了,是會做失敗的結果的。
所以,最后,我們選擇邊框豎著過。
我們又發現,豎著過開始過時,邊框要放很很低,隊友在慢慢過的過程之中那個拿邊框的人要把邊框提高一點。我們那提邊框的人也就是我,最后我讓剛過的人幫我提。
這樣,我們打敗了兩隊。
可是,好景不長,有一隊他們那個提邊框的人把邊框自己往自己身上一套,很快就過了,他們贏了。
唉,真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吶!我咋,沒想這一套呢!
評:因為特別會思考,所以,整篇文章都智慧。
4年級日記篇6
今天,老師帶領著我們去青少年宮玩,我的心情猶如一朵枯萎的小花重新的開了起來。我們乘了大巴,來到了青少年宮,最有意思的是第二節課的步調一致。
我們分成了四人一小組,我們組的成員有:我、王宇丹、吳佳靜、張佳琪,老師教我們做了一遍動作。
老師說:“兩個組,一副板。”我們兩組走到水泥板的地方進行練習,我們組先開始練了,第一次我們走得不熟練總是走走停停,甚至倒下了,但第二次我們就比上一次進步了……
30分鐘過去了,比賽開始啦!
女生叫家貓隊,男生叫野貓隊。
第一組同時出發了,開始有點慢,可馬上,女生隊超過了一點,男生隊落后了。第一組很快到了終點,我們第二組用最快的速度把板反過來接著前進,起初也不快,后來慢慢快起來了。啦啦隊們既緊張又熱烈地喊著,我的手心也捏了一把漢??偹阌殖藥酌?,把男生隊落在了后頭。當第三組的時候,男生隊已經落后4米了,男生們急了,都躥上躥下的了。在換板的時候,蔣利超盯著女生隊,毫不留情地說:“超線了,超線了?!蓖跤畹は癖孀o人似的馬上上前對上了:“不是的,不是的,沒有超線。”第四組了,朱雪妮她們雖然中間出了點小差,但還好,后來她們的動作馬上就協調了,進入了軌道,像一葉小船似的緩緩前進著,男生隊的嚴建棟像鴨子似的還在“嘎,嘎”大叫,可是有什么用呢,最后還是輸了。
最后一場是總決賽,男生先一組對女生一組,結果又是女生隊勝利了。
通過步調一致我得到了一個啟示:不管在班級中,還是在其它地方,我們都應該團結、步調一致,才能把事情做好。
4年級日記篇7
今天,我們上了一堂有趣而快樂的作文課。
上課了,老師先給我們講了個笑話使得同學們捧腹大笑。這時老師見我們表現還不錯,便微笑著對我們說:“同學們,我們來玩個叫恐怖的竹子的游戲吧。”“恐怖?”老師說完后,我們都是一臉疑惑,什么恐怖的竹子呀?一聽好像很可怕的樣子,要不然那些膽小如鼠的女生怎么會嚇得毛骨悚然呢?
我們很好奇地催老師趕緊講游戲規則。原來,在這個游戲中,八個小朋友將圍成一個圈,每人左手手掌心向下,右手食指頂住旁邊同學的手掌心,然后聽老師講故事,當老師說到竹子兩個字時就一手抓住別人的手,同時自己的手也要逃脫別人的手掌心。天哪,真夠刺激的。
游戲開始了,我真幸運,第一輪就被請上去了,老師還沒講故事之前有些同學都站在哪兒,紋絲不動,像一尊尊塑像,真好玩;而有些同學卻在哪兒,眼珠骨碌碌的轉,時刻準備迎接挑戰。老師開始講故事了,當他說到蘇東坡特別喜歡竹子時,我立刻逃脫了別人的鐵砂掌,同時也伸出自己強勁有力的手把別人的食指給逮住了。當別人用力甩我的手卻又甩不掉時,我開心極了,興奮地想到:“反應慢的可憐蟲你已經成為我的獵物了?!笨墒呛镁安婚L,當老師連續說到竹子時我反應不過來了,急得像個熱鍋上的螞蟻,直跺腳,同學們看著面紅耳赤的我都笑得合不攏嘴。
游戲結束了,老師讓同學們談談在游戲中失敗與成功的經驗。有一位叫心心的同學垂頭喪氣地說“其實,這次失敗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反應慢,二是得意忘形。”是啊,其實做任何事情都必須集中注意力,不能像小貓釣魚那樣三心二意,否則將一事無成。
4年級日記篇8
暑假里,我在公園的乒乓球場認識了一個比我低一年級的小男孩。沒幾天的功夫,我倆就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一天,臨別時,他問我:“暑假作業上我有一道題不會做,明天我拿來,你教教我行嗎?”我一聽,立馬就答應了下來。
第二天,好朋友拿來了作業。這道題:“小馬虎在計算有余數的除法時,把被除數137看成了173,結果商比正確的結果大了4,但余數正好相同。問正確的算式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我認真地想了想后,對他說:“把被除數137看成173是多看了173—137=36,所以要把這36加上。36除以4等于9,所以9就是除數。這樣就可得算式:137÷9=15……2。
我怕他不明白,就接著告訴他,利用余數的性質,被除數=除數×商+余數,被除數由137變成173,余數不變,商增大了4,可以求出除數=被除數增大值÷商增大值,這樣就是
(173—137)÷4
=36÷4
=9
所以,所求的除式為:137÷9=15…2
當我給他這樣講完后,他滿意地點點了頭。還對我說:“我聽懂了,你真聰明,以后向你學習?!?/p>
聽完這些,我心里也很高興,不是因為他夸了我,而是因為我幫助別人,以后我還要幫助更多的'人。
4年級日記篇9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閑著沒事,媽媽就給我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2的倍數有什么特點嗎?”我一聽,一下子就回答了出來:他們都是雙數?!澳撬鼈冇惺裁刺攸c呢?”媽媽又問?!八鼈兊膫€位上都是0、2、4、6、8。”媽媽說:“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數懂得特點嗎?”這下可把我難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數,發現他們的個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這個規律告訴了媽媽。可媽媽隨口說了一個數,就x了我的發現。媽媽讓我繼續觀察,可我左看右看還是找不出來。媽媽就給我一個提醒:你看看這些數的最后兩位。我根據媽媽給我的提示,右這些數觀察了一番,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4的倍數的特點是:一個數的最后兩位是4的倍數,這個數就是4的倍數。然后,我找了一些數來試了試,例如:437,37除以4=9……1,照規律來說437就不是4的倍數,我隨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這個特點。我又找了一個數1024,24除以4=6,找規律1024就是4的倍數我又用除法驗證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數。我高興地把這個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就是我的發現,同學們不妨也去試一試。
4年級日記篇10
每天,都是媽媽買菜付賬。今天買菜的時候,我對媽媽說:“媽媽,我們已經學會使用錢了。今天就讓我驗證一下我的學習成果吧!”媽媽微笑著點點頭。
我看到媽媽在買西紅柿的地方停下了腳步,知道她要買西紅柿了。我小聲地對媽媽說:“媽媽,西紅柿買多少斤?”媽媽也小聲地我說:“兩斤吧!”我想了想,腦子飛快地思考著:2斤=1000克。于是,我對賣菜的阿姨說:“這西紅柿一斤多少錢?”賣菜的阿姨說:“兩塊五,你買多少斤?”我回答她:“兩斤?!闭f的時候,我心里想:2.50+2.50=5(元)。我從媽媽那里拿了五元錢,交給了阿姨。
媽媽又帶著我來到了賣雞翅的地方,知道她要買雞翅了。我又不解地問媽媽:“媽媽,買多少斤雞翅?”
媽媽說:“買兩個雞翅,一個雞翅三塊五?!蔽倚睦锵?.50+3.50=7(元)。媽媽遞給了我十元錢,我想了想,知道賣雞翅的叔叔要找給我三塊錢。我把錢一邊給叔叔,一邊說:“買兩個雞翅。”叔叔干脆地說:“好嘞!”過過了一會兒,叔叔果然給我找了三塊錢。
在回家的路上,我很想知道今天一共花了多少錢。于是,我的小腦袋又飛快地轉了起來:從學校到我家旁邊的菜市場一個人用掉了三塊,那么3.00+3.00=6(元)。買西紅柿花掉了五元。買雞翅花掉了七元錢。5.00+7.00=12.00(元)。買菜一共花掉了十二元錢。6.00+12.00=18(元)。今天一共花掉了十八塊錢。
把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真是太有趣啦!
4年級日記篇11
在一個明媚的周末,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商場買東西。
“啊!商場可真大啊!”我不禁地贊嘆道。我先來到玩具店,這里的洋娃娃長得可真是小巧玲瓏,非常的可愛。突然,我發現一些非常奇怪的形狀,我就像籬弦的箭一樣飛奔過去,那里可真是琳瑯滿目,多種形態各異的形狀浮現在我的眼前。這時,爸爸邊指著圖形邊問我:“這是什么圖形啊?”我急說:“是長方體!”爸爸又問:“那你知道長方體的計算公式嗎?”我皺起眉頭,想了不知多少時間,可還是一竅不通。
這時,一個干脆而又高亮的聲音回響在我的耳邊,原來是媽媽。媽媽溫柔的說:“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很簡單,只要用長×寬×高,不信你就舉個列子試試,你看,如果用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b、h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上面的公式可以寫成:v=abh。”媽媽的話音剛落下,我便恍然大悟地說:“哦,我明白了,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和圓柱形的體積公式是一樣的,都是用長×寬×高的?!薄拔业膶氊惻畠航K于明白了做題目一定要自己思考,還要仔細的做題?!闭f著,媽媽不禁流出了感動的淚水。
在這一天中的'購物,使我明白了許多的道理。
4年級日記篇12
一天下午,老師和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游戲。
事先老師讓我們每人準備一小段繩子,再拿出一本書。我們都按老師的要求做好了準備。游戲開始前,老師講了游戲的規則:雙手分別捏住繩子的兩頭,手不離開繩子,打一個結,把書提起來。老師話音剛落,我們就紛紛試著做起來。我先把書放在繩子上,然后兩手捏住繩子的兩頭,在書上纏來纏去,可是一提繩子,書就掉下來了,沒有打成結。這下可把我難住了,我想:這可怎么辦呀!我用了許多方法,可都沒有成功。我想看看別人是怎么做的,只見他們也和我一樣,一會兒書掉了出來,一會兒繩子拴在了自己的手上,一個個都愁眉緊鎖。還有的同學小聲嘀咕:“這個要求太高了,根本是不可能的事?!?/p>
這時,老師笑瞇瞇地說:“我們學過一篇文章《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大家還記得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大聲說起來:“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當你發現走這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話,就要走另一條路試試?!崩蠋熡终f:“當你發現用常規方法做不到時,可以用逆向思維試試?!蔽衣犃死蠋煹脑挘孟裼悬c明白了,但又試了別的方法,還是以失敗告終,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眉頭擰成了疙瘩。老師又提示說:“雙手捏住繩子不能松開打不成結,想想先把胳膊打一個結能行嗎?”我靈機一動,高興起來,按照老師說的,先把繩子放在桌子上,又把書放在繩子上,然后把胳膊像麻花一樣挽在胸前,在下面的一只手捏住繩子的一端,彎下腰使另一只手捏住繩子的另一端,最后雙手慢慢地松開,繩子就自然地在書上打了一個結,把書提起來了。“噢!我終于成功了?!蔽腋吲d地歡呼起來。同學們也按我的做法成功地把書提了起來,都高興地歡呼起來。
從這個小游戲中我明白了,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條,就像俗話說的那樣:不能一條道跑到黑。今后無論做什么事,當發現用一種方法不能成功的話,就要再用另一種方法或換一種思路試試,這樣成功的機會就多一些。
4年級日記篇13
今天,數學第二單元獨立練習卷發下來了。我一看分數蒙了,測試之前自認為已將本單元的內容全部掌握,早上出門把易錯題也重新整理了,信心十足,肯定能拿高分。沒想到考砸了,居然扣了14分。對于本次練習重新做了下分析,深刻反省。
判斷題:4公頃<400000平方米。()針對不同單位比大小的時候,應該要換算成同一單位,然后大的則大。400000平方米=40公頃,4公頃<40公頃,所以這道判斷題毫無疑問是正確的。但是我卻做錯了。
解決問題(一):修一條長25千米,寬40米的高速公路,這條高速公路占地多少公頃?合多少平方千米?因為長和寬的單位不一樣,所以在計算之前得把單位換算成一樣的。25千米=25000米,再直接用長x寬直接算面積。25000x40=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1平方千米。但是我第一步換算單位的時候就錯了,導致這道題目全部錯誤。
(二):一個蔬菜種植基地長是600米,寬是300米,現在其中劃出一塊邊長200米的正方形土地種植青菜。(1)青菜種植面積多少平方米?200x200=40000平方米,我在計算時200x200=20000平方米,乘錯了。(2)其余種植面積是多少公頃?600x300-40000=140000平方米=14公頃。因為我在前面的面積就算錯了,導致后面的也錯了。
我發現數學不像語文,英語一樣,錯了一個單詞或者詞語后,只是影響的是這個單詞或者詞語,最多就是這個句子。但是數學的話,哪怕是錯一個符號,也將影響著整道題目,甚至還會牽扯到和這個題目有關聯的題。
4年級日記篇14
今天是星期六,天藍得像一張藍紙,幾朵輕柔的白云飄在空中,雪白雪白的,像棉絮一般,隨風緩緩浮游著。我哼著歌兒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我感覺好像我的腳碰到了什么東西,低頭一看,啊,原來是3本嶄新的錯題更正本,打開一看,3本錯題更正本上分別寫著“小數加法”、“小數減法”,還有“奧數”。
可我再往后翻一頁,哎呀,3本錯題本,雖然都只寫了一頁,可上面的錯題全部都找錯“家”了,我先打開“奧數”這一本,可是上面卻寫著兩道小數減法的題目的更正,分別是56-38.6=17.4,還有48.88-20.08=28.8,于是,我便把它擦去,寫到“小數減法”的本子上,同時,我還看了看它的上面寫的是什么,可上面只有一道小數加法的運算,是23.65+11.33=34.98,沒辦法,我只好把它也擦去,放回了“小數加法”里,做完了這些,我還把“小數加法”上的那道○-□=20,○=□+□+□+□+□,○=25,□=5的奧數題目放回到“奧數”中后,我才站起來。
這是,我看到一位同學在急急忙忙地找什么,于是走過去問他,“同學,你是在找這些本子嗎!”他回答說“對呀!”我又說“我把這些本子還給你,你下次一定要幫錯題找對家啊。”那位同學有點不好意思地答應了。
今天,我親身體驗這次給錯題找一個溫暖的家的活動,我深切體會到了數學的樂趣,我應該不驕傲,更努力地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數學本領,才能夠學以致用,解決身邊的問題。
4年級日記篇15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業,媽媽見了,便走過來,對我說:“紫妮,跟你玩個游戲吧!”“好呀!”我爽快地答應了。
媽媽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一根可以轉動的指針。紙板被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著1—24個數?!皨寢專螒蛞巹t是什么?你快說呀!”我心急地說。“游戲規則很簡單,就是:指針轉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假如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假如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眿寢屝χf。
我見游戲規則這么簡單,就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贏不了媽媽,媽媽笑了起來?!盀槭裁纯偸菃螖的?”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說:“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絞盡腦汁地想,終于讓我想起了老師曾經講過的一個公式:奇數+偶數=奇數。這下子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針轉到單數格,那么加下一個數就必然是偶數;假如指針轉到雙數格,那么加下一個數就是奇數,所以,無論指針轉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奇數。媽媽就是利用這個規律獲勝的。
在數學的世界里,有著許多奇妙的規律,只要我們學好數學、善用數學,它,就是無處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