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清明節的活動主題活動日記
日記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備忘,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以及讀書心得體會等即使記錄下來,可以隨時查閱。怎么寫出優秀的小學清明節的活動主題活動日記?這里給大家分享小學清明節的活動主題活動日記,方便大家學習。
小學清明節的活動主題活動日記篇1
每年的清明節,我都會和爸爸,媽媽還有奶奶一起包清明果。清明果是我們家鄉人過清明節必吃的食物。
清明果的皮很特別,是綠色的。那為什么是綠色的呢?因為是用綠色的艾草汁和在面粉里做成的。清明果有很多種味道的,有紅糖餡兒的,白糖餡兒的,還有肉餡的。
我不僅喜歡吃清明果,也會做清明果。首先把面皮放在手心里,再放點餡兒在面皮上,最后在把面皮捏起來。我會包兔子,還會包小狗的呢!這樣就成了綠色的兔子和綠色的小狗了,哈哈,可真特別!我喜歡吃清明果,也喜歡家鄉的清明節。
小學清明節的活動主題活動日記篇2
在春秋時期有個晉文公 他的一個臣子在他落難時,割自己的肉來給他解饑,后來在文公成為春秋5霸的時候卻隱居山林,不要封賞。文公尋他的時候放火燒山,他寧死也不出來,后來在他死去的樹上,發現他留下的一首詩,主要是勸文公廉政的。最后一句是這樣的:“清明復清明”。故此,把那天定為清明節,全國都吃冷食。不得生火。
小學清明節的活動主題活動日記篇3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于我國農歷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節。
小學清明節的活動主題活動日記篇4
每年的4月初就是清明節,我們都要上墳和吃寒食。為什么呢?我給大家講個故事。
傳說重耳沒有當國軍的時候,有很多人在追殺他,他帶了一位忠臣名字叫介子推,他們逃來逃去。有一天他們跑到了一個荒野里,重耳突然昏了過去,介子推連忙把把扶起來,重耳慢慢地睜開眼睛,他說:“我好餓。”于是介子推去給他找吃的,介子推沒有找到吃的,突然他想到辦法了,他拿出刀子……
重耳醒來之后看見介子推遞給他一塊肉,重耳一見肉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來,重耳問:“肉從哪兒弄的”?他說:“是從我腿上砍的”。后來,重耳當上了國軍,卻沒有給介子推封官,介子推傷心地走了,最后重耳放火燒山找到了介子推,可他已經死了。在他身旁有一首小詩是讓他愛護老百姓等等。人們為了紀念介子推,就把每年的4月5號改為清明節,而每當這個節日人們都會去上墳。
小學清明節的活動主題活動日記篇5
今天,是一個非常隆重的日子——清明節。我、爸爸和媽媽要回家做清明。
清明節的意思是祭拜祖先,清明節的由來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這個傳說。
我們大約坐了一個小時的車子才到老家,到了老家我和爸爸就先去買了些紙錢、香和鞭炮。先開始要用火把幾張紙燒著,火苗非常的小,后來被風一刮就變得越來越大。紙錢燒完了,然后就把香點著插在祖先的墳前,最后把鞭炮點著,就可以在祖先的的墳前鞠三躬就可以了。
清明節有意思吧!
小學清明節的活動主題活動日記篇6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由于清明節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清明的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掃墓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慢慢地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從此,清明節踏青掃墓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小學清明節的活動主題活動日記篇7
今天,是一個陽光明媚、春風和煦的日子,這個清明節可沒有“雨紛紛”啊!呵呵,出發啦!
爸爸開車帶我和媽媽來到盼望已久的爺爺家,我想:今天天氣這么好,何不來一次登山踏青的活動呢?于是,我拉上哥哥往村東面的小山上走去,我們一邊走一邊欣賞風景,看——田野里開滿了金燦 燦的不知名的小花,散發出淡淡的香氣。那美麗的白蝴蝶正在春風中翩翩起舞呢!道路兩邊的大樹上時不時有喜鵲、山雞們的嬉戲聲,他們自由自在地飛翔在湛藍的、廣闊的天空中,不禁讓人感到無比 羨慕。
在登山的過程中,我們還遇到了大叔一行人,他們也來踏青了。我們大家有說有笑地來到了山頂。山上有許多天神廟,還有許多磐石。站在石頭上,觀賞山下的美景:哇!真讓人無比贊嘆——我們的 村莊成一個等邊三角形。最美的要數田野的景色了:那綠油油的是麥苗、金燦燦的便是圍墻邊茂盛的連翹了,真是美不勝收!
玩累了,我們便相約下山。在下山的路上,我們還發現了許多沒有見過的東西,如:那4米長的石板橋像獨木橋一樣橫放在小河上,據說它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了,好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默默地 為大家無私奉獻著;我們還意外地發現了一塊草莓地,我們一起挖出幾顆,打算栽到花盆里,不知是否能嘗到新鮮的草莓呢?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已夜幕降臨,我們只好跟爺爺說再見了,我們戀戀 不舍地回到了家里。
登上讓我有了意外的發現,真是一個有趣的清明節!
小學清明節的活動主題活動日記篇8
數不盡的繡針從遼闊而蔚藍的天空樓下落下,在平靜的鏡面上激起一連串的漣漪,沾濕了垂柳的衣袖,滴在我的額頭,滴在宏村的土地上。
宏村是柔的。荷塘邊的垂柳一棵棵都青翠欲滴,仿佛風一吹,青色就會被吹到塘里去了,和身后的群山虛實掩映,構成一幅山水畫;在宏村,水占它靈魂的一半。村子并不大,一個荷塘便易如反掌地將宏村緊緊地抱在她的懷里,而宏村就是那掌上明珠。水柔造就了宏村給人帶來的清涼。
宏村是多彩的。淺紅和淡白的蓮帶給我們樸素的凄美,一身青裝的垂柳帶給我們青春的活力,褐色的群山帶給我們宏偉的氣勢,濃厚的釉彩所裝飾的屋檐帶給我們來自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繽紛的模樣帶給世人絕美的回憶。
我看見有寫生之人在描繪宏村的池塘,宏村的墻,宏村的房,宏村的群山。心想是這些人將宏村帶向世界,讓世間各人了解宏村的美麗。仔細想一想,宏村靠的不僅是這番美麗的容顏,單憑這些根本不夠吸引現代世人的目光?,F在村里人都追求旅游業的發展,盡自己的努力讓村子過得更好,讓家人過的更好,讓自己過的更好。也許就是這份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暢想,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努力,感動了世人。
時間不早了,我也該走了。
踏著清明雨,我輕輕的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小學清明節的活動主題活動日記篇9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快到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不禁讓我們想起了長埋在地下的英烈們。
有一首歌唱得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然而,沒有那些為了人民英勇犧牲的烈士們,又怎會有今天的新中國呢?
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敵人千方百計想使他供出同志,可劉胡蘭昂首挺胸,義正言辭的說:“辦不到!”敵人惱羞成怒,命令把機槍對準群眾,要把他們都殺了,劉胡蘭斬釘截鐵地說:“不許傷害群眾!”然后從容不迫地走向鍘刀,英勇就義。
董存瑞擔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順利完成了規定任務。卻突然遭到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的封鎖。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毅然抱起炸藥包,沖了過去,前進時左腿負傷。由于橋型暗堡距離地面超過身高,無法放置。危急關頭,他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炸毀,他用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一跳前進的道路。
一心為民,英勇就義的烈士還有很多很多,他們用殷紅的熱血,換來了新中國的成立,是他們鑄就了我們偉大的祖國現在的繁榮昌盛,沒有他們,就不可能有新中國現在的輝煌!
我們一定會記住你們的,我們一定會繼承你們的遺愿,繼續將新中國發揚光大的!你們安息吧!
小學清明節的活動主題活動日記篇10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唐朝之后,寒食節逐漸式微,于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云:"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宋朝詩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詩中描寫道:"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貍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 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后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鏟除雜草,放上供品,于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托對先人的懷念。
小學清明節的活動主題活動日記篇11
今天,我和奶奶、媽媽、妹妹一起去姑姑家包清明果。
在媽媽的幫助下,我學會了包清明果。接下來,我來教你做清明果,先把清明果團搓成圓圓的形狀,就像一個小皮球一樣,再把它捏成鳥窩狀,往里面放一些好吃的菜,然后把皮合到一起,用力捏緊,最后用兩個手指頭一按就大功告成了。清明果煮熟后,聞起來真香。吃一口,實在太美味了。
小學清明節的活動主題活動日記篇12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小學清明節的活動主題活動日記篇13
今天是清明節,正巧是老姥爺(媽媽的爺爺)去世二十周年紀念日。上午一早我就和爸爸、媽媽來到了姥姥家,遠遠的我就看到一個棚子,爸爸告訴我那是“靈棚”,是人們舉行紀奠儀式的地方。我在靈棚前看到許多人分批進行紀奠,每個人都十分悲痛。
在靈棚的周圍還擺放著很多用彩紙糊的東西,有樓房、花園、汽車等,爸爸告訴我那是為了紀念去世的人,建造生活用品。
通過今年的清明節,讓我學到了好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小學清明節的活動主題活動日記篇14
我國的清明節是家喻戶曉的傳統節日,每到清明節,大家都開始忙碌起來。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兩千五百年歷史了。公歷四月五日前后就是清明節。清明在二十四節氣中是獨樹一幟的。因為在所有的節氣中,既是節日又是節氣的只有清明。
清明節要掃墓,吃清明馃、踏青……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吃清明馃了。每到清明節,爺爺就去山上把青給采回來;然后把它剁成泥;再把它燒制,并在里面加上餡,餡有咸的、有甜的,可美味了;最后用模具把它分割成圓形狀的就完成了。
不僅我們中國有清明節,國外也有好多清明節。他們和我們一樣,都要享受清明節帶給我們的快樂。
小學清明節的活動主題活動日記篇15
清明小長假到了,母親說帶我去燕子磯玩玩,一路上百花齊放,爭奇斗艷,樹木也都發芽了。我們中途看見情侶園里的景色不錯,于是就想進去逛了逛。
一進門就看見一片花海,由于剛下過雨,所以空氣格外清新,就像進入了一個天然的氧吧。我們沿著路往前走老遠就看見前面教堂的門口有一片五顏六色的花,走進一看原來是郁金香,聽母親說郁金香是荷蘭的國花,象征著美麗,莊嚴,華貴。我們繼續向前走,當我們來到“牡丹島”時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我們迎著香氣向前尋找,只見大朵大朵的牡丹花正競相開放著,怪不得人們用“國色天香”來形容牡丹的美麗。在情侶園轉了一圈后,該去燕子磯了。
經過幾分鐘的車程后,終于到了我們的目的地——燕子磯。剛下車一看,這里的人還真不少,大家有的在放風箏,有的在健身,有的在拍照——我沿著江邊忘前走,總會看見幾個人在打水漂,感覺很有意思也找了幾塊石頭玩了起來,雖然石頭在水面上跳的次數不多但是我玩的很開心,就這樣不知不覺時間就不早了,我們要回去了。
玩了一天雖然累,但卻非常開心,春天真是一個美麗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