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祭祀活動日記
寫日記可以傾吐心聲,當遇到煩心的事情又不好對人訴說,可以寫日記隨意表達自己的想法,釋放心情。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些清明的祭祀活動日記,方便大家學習怎么寫清明的祭祀活動日記。
清明的祭祀活動日記篇1
這次清明節,我們帶了很多東西上山。
我們來到了老爺爺的墓前,先點上三只蠟燭,每人再插上一把香,輪流拜一拜。然后開始燒東西了。首先燒了很多冥錢、金子和銀子,再燒了100元大鈔的人民幣和美元。嘿嘿,從一個黑色的超大的袋子里還拿出了好多億元大鈔,我們還燒了金元寶,我覺得燒它最有趣我用手舉著它燒,等它快燒完了才把它放到地上。
我們還燒了房子、車、船票、飛機票、蘋果牌手機、金幣、電視機、立體音響……我覺得,神是沒有的,而這些東西都是紙做的,做這些東西要砍樹,所以,清明節時應該只用拜一拜就行了。
清明的祭祀活動日記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苯裉焓乔迕鞴潱液桶职謰寢屓ネ馄偶伊恕?/p>
外婆采來艾草,包了許多清明果,有圓形的、有月牙形的非常漂亮。有咸的、有甜的,我償了償可美味了!
我們還準備去掃墓,外婆準備了祭奠物品,我們就出發了。來到墓地爸爸擺上祭品,放置了一束花,燒了一些紙錢。媽媽說:這是為了表達對故去親人的思念和祝福。
清明的祭祀活動日記篇3
今天是清明節,是紀念我們逝去的親人和那些為了人類解放的先烈們!雖然您們已不在我們的身邊,但是您們永遠在我們的心中。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要向您們鞠躬,鞠躬,再鞠躬!
我不由還想到了杜牧寫的一首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也是表達了清明時節人們思念和追悼逝去的親人和革命烈士們的悲痛心情。
我們要珍惜生命,熱愛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清明的祭祀活動日記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苯裉焓乔迕鞴?,是個掃墓的好日子,我跟隨著哥哥、大爸爸、大媽媽和奶奶一起到爺爺的墳墓去掃墓。
出發了,一路上,柳樹姑娘正在河里洗頭發,小河清澈見底,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地叫著,路旁的小花五彩繽紛,我們也有說有笑。不知不覺的,我們來到了掃墓的地方,這里人山人海,都是來掃墓的。我們為爺爺買了一束漂亮的菊花就上山去了。來到山上,因為人太多了,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爺爺的墳墓。奶奶趕緊把菜、蠟燭和紙錢放好,把紙錢用火點燃之后,弟弟卻不見了,原來他跑到遠處去玩了。開始拜了,我在心里默默的說:“爺爺,雖然我從未見過你,但是我還是要謝謝你,給了我一個好爸爸,并且請爺爺保佑弟弟聰明機靈,讓爸爸媽媽身體健康,我學習進步,天天向上。”該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心想:我以后也會像爺爺一應慢慢變老,最后死亡,時間是一去不回的,要珍惜時間,我們現在在應該好好學習,把時間用在思考、學習、運動、閱讀和奉獻,這樣就可以節約時間了。今天掃墓的時間雖然十分短暫,但我還是難以忘懷。
清明的祭祀活動日記篇5
清明節一到,氣溫升高。我去了老家,我還學會了一句農諺: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我和哥哥、伯伯、姨媽、媽媽、姥姥去踏青,一路上看著美景。在小河對面,一片綠油油的麥苗鋪到天邊,陽光下風兒像童話里的仙女,用溫柔的手撫摸著麥苗。
我們來到菜園里,看見各種蔬菜都長出來了。小草從地里鉆出來,綠綠的,滿地都是。
這次的踏青,我看到了美麗的風景,呼吸到了,春天新鮮的空氣。
清明的祭祀活動日記篇6
每年的陽歷4月5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
這天早晨,媽媽煎了一盤團子,我問媽媽:“為什么,今天要吃團子?”媽媽對我說:“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團子的風俗習慣,還是最重要的祭祀日子,還有踏青、插柳、放風箏……”“哦,我知道了?!?/p>
我想清明正是一個美麗希望的開始。
清明的祭祀活動日記篇7
今天是清明時節,我和爸爸媽媽去莫愁湖踏青。
我們騎著摩托車來到莫愁湖,我看見湖邊有青青的柳樹,有綠綠的小草。莫愁湖很大很大,湖面上有小船還有快艇。這里有很多游人,他們有的放風箏,有的劃船,有的散步。我在湖上劃手搖船,我玩得真開心!
清明的祭祀活動日記篇8
那天,我和爸爸、媽媽經過兩百多公里的山路,回到鄉下掃墓。
上山的時候,下著毛毛細雨,我懷著悲傷的心情上了山。我們來到過世的人墳前,點燃香火,向他們鞠躬,表示對他們的敬意。經過幾個小時,終于結束了掃墓,我們戀戀不舍地下山啦。這一天,令我終身難忘。
清明節,讓我認識到:我們要紀念先祖,拜祭哺育過我們,愛過我們的人,更要珍惜今天美好的`日子。
清明的祭祀活動日記篇9
昨天是清明節我們一家都去給上墳了。
清明的意思是清淡明智,“清明”是夏歷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清明 在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500多年歷史。 農歷4月5日前后為清明節。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我們首先上的是我爺爺的爺爺和我奶奶的奶奶的墳,其次是爸爸的爺爺和奶奶,最后才是我的爺爺奶奶。我們先在墳前畫一個圓圈,再在圈中將買好的紙衣服。假錢都燒掉,在燒的過程中,還要把預先買好的米餅放在墳上,讓先人品嘗。
離開時,小雨紛飛,正應了杜牧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的祭祀活動日記篇10
我的老家在湖南臨武縣。天剛朦朦亮,我們一家便從縣城往鄉里趕路了。說來也怪,昨天還是陽光燦爛、暖洋洋的日子,今天卻有一場突如其來的春雨夾雜著陣陣涼風,讓人感受到了初春的寒意。我們的車子被籠罩在雨幕中,一路上,人流和車流交織在一起,行進變得十分困難,莫非真應了那句古話:“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彪y道是上天刻意安排了這樣的天氣,讓人們在憂傷肅穆的氛圍中去祭拜祖先,緬懷故去的親人?
我們來到鄉間時,雨少了一些,我們開始步行上山。一路上,爺爺不時地在和似曾相識的路人打著招呼,或許他們正是兒時在一起的玩伴? 而我卻被路旁的景致所吸引:紅磚壁瓦的矮房,搖著尾巴的家狗,水井邊搓著衣服的農婦,這都是我在城里從未見過的景象。還有那蔥郁碧綠的毛竹,鮮艷欲滴的映山紅,整齊劃一的田埂,匯成了一幅生動的農家山水圖。
終于來到了墓地,家人一邊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冥錢、供品和蠟燭,一邊一齊動手,清除墓地四周的雜草,平整墓碑前后的松土。準備停當后,接著,爺爺讓我們一起在墓前三鞠躬,并許下自己的心愿。我想我就祝愿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爸爸媽媽工作順利,而我自己也學有所成吧。 “噼噼啪啪……”爸爸在一旁點燃了鞭炮。在升騰的煙霧和鞭炮聲中,我們結束了今天的掃墓活動。
清明的祭祀活動日記篇11
歸倚在窗前,樓邊的梔子花又開。我看著灰寂的天空,又想起了你的美。
雨水打擊著我的臉龐。我折了一朵花,花香勾人心魂。桌邊的宣紙緩緩鋪開,今生只為你揮毫。許久未去看你了,不知那屋檐上的燕是否歸堂。窗外的雨徐徐大了,沙沙的雨聲獨純一絲韻感。
墨香焚盡在空中,諾大的世界變的只剩下黑與白,十年寒窗為誰熬,又是一年清明雨上,片片花香消散在雨中,宛若紅顏早殤。似乎有種無力的傷感,能牽動每個人心中的絮懷,在午馬斷角哀鳴中,勾勒出一個黑白的殘影。我望著依舊灰黑的天空,陣陣雷鳴無法裂斷你的影子。我翻開那略顯泛黃的照片,腦海中的鐘反方向的`轉,鐘聲滴答的音韻與雨聲宛若一曲悲歌。臉頰還有未干的痕跡,水早已滑過臉龐,穿過空氣。心中有種遺憾的感覺,那許久不見的紅顏。
風,吹亂了我的發角,卷起第上的灰燼,樓下的花已敗盡,事事遷變,依舊緬懷當初的誓言。
清明的祭祀活動日記篇12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蘇,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每年的清明節這一天,爸爸就開車帶我和媽媽去下司掃墓。
我們去掃墓要經過一個鐵橋,一走上去就搖來搖去,過橋后還要走一段山路才到墳上,祭完祖,就去奶奶家玩,奶奶家有一條小狗,名叫妞妞。它長著一身雪白的毛,又黑又圓的大眼睛,又黑又長的胡須,紅紅的鼻子,看上去可愛極了。我喜歡和小白玩。
這就是我過的清明節。
清明的祭祀活動日記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幾天,天氣時晴時陰,還會下起小雨來,時小時大,因為清明節到了,剛好是在這個周末的星期六。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我的心既激動,又沉重,因為星期天我們要回老家去上墳。
到了星期天,我們一家人一大早趕去老家。在路上,東山已經見到了,這時的山,有些凄涼,灰蒙蒙的一片,路邊的田地里沒有農作物,只有一些干枯的枝葉,有些是一片亂土,有些很有規律,一溝一溝的,可以看出,已灑了種子,農民叔叔正等待種子發芽呢!
轉眼間就到了二大爹家門口,準備了一下,便急匆匆地上了墳山,山上的樹,沒有一點綠色,只有干枯的樹枝,有些樹上有了一些嫩綠色,不是太多,只有一絲絲,大地上沒了草,顯得格外凄慘,我不禁想:“清明節到了,連大自然都不敢調皮了,一切都像是死了一樣,多么安靜,連春姐姐來了都都不敢大聲張揚,多么莊重,清明,清明,好清靜啊!”
到了墳山,我便收起了想象,二大爹突然問:“雞呢?”我們這里要現殺雞,把雞血淋在山神上,這么一個重要的角色可少不了呀!我說了一句:“雞沒帶來,放在家里了。”大家才急急忙忙地打電話給姑爹,叫姑爹把雞送來,過了一會兒,姑爹來了,大家才開始自己做自己的事,爸爸和二大爹殺雞,把雞清理干凈;媽媽去燒水;姑媽去放冥幣、金子、銀子、草紙等東西,我和小坤放草紙、香。
大家開始完成自己的任務了,我細細看,這山上的墳參差不齊地排列著,有的墳高大而嶄新,有的墳連石碑石碑上的字都看不清了,這便是風的杰作,有的墳成為了一片亂石,仔細看還能看清它的摸樣,我懷著尊敬又莊重的心情認認真真地把一張張草紙放在墳前,把一根根香插在了石縫中,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任務,很快他們的雞也煮熟了,奶奶把雞放在一個碗里,用筷子把雞頭立起來,用碗,把飯盛了進去,倒了一杯茶一杯酒,裝在一個大鐵盤里,要給逝去的親人們“吃”,我們到了一個墳前,作為主持的奶奶,說了幾句話,點燃了草紙,把各種東西拿去燒,燒完了奶奶就把酒、茶倒進火堆里,接著按輩分算,輩分大的人就先磕頭,磕三下,拜三拜,這樣輪著下去。我們拜完了所有墳,放了鞭炮,便回家了。
這一個周末讓我過得十分有意義,因為讓我緬懷了一下已故的親人,并且讓我去了一趟農村,讓我欣賞了清明時期的鄉村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