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清明節特色活動日記
在文學、文化和藝術領域,日記被廣泛使用,它是一種重要的寫作形式和表達方式。寫學校清明節特色活動日記有什么要注意的呢?這里給大家帶來學校清明節特色活動日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校清明節特色活動日記篇1
4月5日是清明節,雖然現在還沒有到那 天,但我的思緒已飄到了前一次的清明節,前 一次的祭掃烈士墓。
不知聽誰說起,峙山公園的山上有一塊 革命紀念碑。在四月五日,我爬到頂峰,上面有 一塊空地,我看到了不少人前來,他們手上捧的不是菊花就是百合,放到那塊大大的石碑前。那塊石碑被四季常青的植被簇擁著,在旁邊的是幾棵柏松,那塊石碑上刻著字,正面用紅墨寫著:革命烈士紀念碑,背面是記載著各個烈士名字和光榮事跡。
密密麻麻布滿石碑的表面。走過石碑,就是一個白色的高約5、6米的棒,最上面還有一個一棵閃耀紅光的紅星,在白漆下,格外顯目,我望著這些事物,我不禁想起那些用熱血換來祖國的革命烈士:用胸膛擋住機口的戰士黃繼光;嚴守紀律的邱少云;讓我記憶猶新的是舍身就難的歐陽海:1963年11月19日,在橫山腳下,北上武漢的282列車,載著500多名旅客,飛馳向前,司機精神一振,不遠處,一對解放軍騾馬炮兵,正迎面走來。
列車鳴笛報警,突然,一匹高大馱炮戰馬驚狂地竄上路心。 在這即將車毀人亡的時刻,隊伍中猛然沖出一 位戰士,奮力推開戰馬列車安然離去,旅客安全無損,可是這位戰士卻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那人就是——歐陽海。
歐陽海的光榮事跡讓我敬佩,讓我肅然 起敬,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犧牲小我,造福大家!
學校清明節特色活動日記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在這個節日里有人踏青,有人掃墓,而對于我來說,清明是又酸又甜的。
讓我覺得甜的事情是放風箏、戴柳與蕩秋千。
每到這個節日,我和爸爸媽媽一家三口會來到郊外,把一只五光十色的喜羊羊風箏,在晨光中放飛,我們用雙眼護送到遠方,它帶著我的美好心愿越飛越高,飛向遠方,我心里像喝了蜜一樣甜。
來到小溪邊,媽媽總會從柳樹上折下兩根枝條編成柳條帽戴在她和我的頭上,她告訴我戴柳可以“避鬼”、“明眼”、“免毒”,其實我早就知道戴柳的“用處”是讓自己變美,我大聲說出之后,一家人都甜甜地笑了。
蕩秋千是我最愛的了。秋千上的我像飛人一樣起伏飛翔,只要我用腳用力地蹬地,秋千便又高高蕩起,讓我游弋在這春光之中,如同超人在飛行。這份甜,無法用語言形容。
清明節的酸,就是心酸,每到清明,我會和父母去為奶奶掃墓,那時我的心情有一些沉重。在我出生前奶奶就離開了這個世界,她從沒見過我,我也從來沒有見過她,我多么想她能在我身邊看看我,像別人的奶奶那樣抱抱我,親親我,陪伴我長大,那該多好啊!
《尋夢環游記》里說過,被親人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奶奶一直活在我們心里,她永遠不會被我們遺忘。
又酸又甜的清明節,甜蜜和悲傷都是那么記憶深刻。
學校清明節特色活動日記篇3
今天是4月4日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也是上墳掃墓的日子,國家將清明節納入法定的節日。這天,奶奶準備了許多紙元寶和各種上墳的供品和爺爺上墳去了,家人不讓我去,說我還小。我只好從電腦中來了解清明節了。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多彩的,此節日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原來清明節也是春游的好時節。
學校清明節特色活動日記篇4
今天是清明節,是紀念我們逝去的親人和那些為了人類解放的先烈們!雖然您們已不在我們的身邊,但是您們永遠在我們的心中。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要向您們鞠躬,鞠躬,再鞠躬!
我不由還想到了杜牧寫的一首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也是表達了清明時節人們思念和追悼逝去的親人和革命烈士們的悲痛心情。
我們要珍惜生命,熱愛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學校清明節特色活動日記篇5
今天是清明節。哎!說到清明節,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現在,許多人認為清明節始于節氣。其實不然。傳說戰國時期,有個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推,定這一天為寒食節,也就是清明節的前一天。后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昭告天下寒食節掃墓。清明節與寒食節只隔一天,干脆定在清明節掃墓。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了人們掃墓祭拜祖先的日子。
早上,我們吃完早餐,就出發了。鄉村的景色非常優美。田野里到處是一片金燦燦的油菜花,小山上開滿了紅艷艷的杜鵑花,再加上啾啾鳥聲,淙淙流水,好一幅生機勃勃的明媚春光圖。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我們來到了祖先的墳墓前。爺爺一絲不茍地在墓前清理雜草,不一會兒就打掃干凈。祭拜儀式正式開始了,所有到場的人恭恭敬敬的在墳前站好。爺爺從籃子里端出事先準備好的祭祀物品,有水果、菜肴,還有各種美味的零食放在墳前的石桌上,在三個酒杯里加滿酒。只見爺爺在墳前插上三柱點燃的香,口中念道:“太公、太婆、爺爺、奶奶、清明到了你們走來吃,多吃一點”。話音剛落,便燒起紙錢來,邊燒便口中念念有詞,說完拜了三拜。我也學著爺爺的樣子,合攏十指,口中念念有詞,然后拜了三拜。儀式結束后,大人們在墓前聊聊家常,我們就開始吃零食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默默地想:明年的清明節我一定來上墳,我再來祭拜祖先。
學校清明節特色活動日記篇6
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星期天,媽媽帶我去黃河邊植樹。
走在母親河畔,感覺春天來了,東風輕輕的吹拂著大地,小草也鉆出了地面,大雁飛回了北方,柳樹鼓出新芽。我們手中拿著:樹苗、鐵锨、水桶等植樹工具,在歡聲笑語之中一蹦一跳地來到了一片空 地。放眼望去,那個場面真是相當的壯觀。只見人山人海的,都干得熱火朝天,一會兒,我們都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了。不過望著我們辛勤勞動過的樹林,每個人的臉上都浮現出開心的笑容……
書上說,地球正在沙化,沙漠的覆蓋面積正在逐年的增加,所以,植樹是全人類的大事,是造福子孫萬代的偉業。
第二天,我發燒了,星期一一天都昏昏沉沉的,我也像一顆嬌弱的小樹,啥時候才能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啊!
學校清明節特色活動日記篇7
今天,姥姥姥爺和舅爺去給我太奶掃墓,昨天晚上姥姥為此準備了好多東西,有紙錢,貢品,
還有為太奶準備的別墅,麻將,金元寶......。多的數不勝數,我也幫忙準備。
今天早上,我們出發了,現在科技發達去掃墓很方便,不像以前得走好長時間,累的上氣不接下氣。
啊!清明節是紀念祖先,紀念烈士的節日,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在這個節日里我呼吁大家紀念祖先,烈士,為他們掃墓吧!
學校清明節特色活動日記篇8
那天,我和爸爸、媽媽經過兩百多公里的山路,回到鄉下掃墓。
上山的時候,下著毛毛細雨,我懷著悲傷的心情上了山。我們來到過世的人墳前,點燃香火,向他們鞠躬,表示對他們的敬意。經過幾個小時,終于結束了掃墓,我們戀戀不舍地下山啦。這一天,令我終身難忘。
清明節,讓我認識到:我們要紀念先祖,拜祭哺育過我們,愛過我們的人,更要珍惜今天美好的`日子。
學校清明節特色活動日記篇9
清明節,春光明媚,陽光燦爛,爺爺奶奶帶著我去鄉下給老太上墳。
鄉下好美呀!我們看見了綠綠的小草,金黃金黃的油菜花和嫩嫩的秧苗。不一會兒,我們來到墓前,放置一束花,燒上一些紙錢,再放鞭炮。
我問爺爺為什么這么做?爺爺說:“這是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幸福快樂地生活著。”
今天,我終于知道了什么叫掃墓了。
學校清明節特色活動日記篇10
今天,我的朋友們都不知去向。后來才知道他們去了“祭祖”和“拜山”。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今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很遺憾,因為路途遙遠,我沒能回家鄉到爺爺的墳前親身拜祭他,但我會同樣心懷虔誠地獻上我的哀思。親愛的爺爺,您在那邊還好嗎?但愿天國里沒有痛苦,沒有折磨。
至今,我仍很清晰地記得前年的那一幕。我爸爸接到一個電話,說爺爺病重入院,我們都目瞪口呆,因為印象中爺爺身體硬朗,非常健康,每天都是早出晚歸,辛苦勞作,從未聽他說起有什么不舒服。爸爸到了老家后,馬上把爺爺轉移到汕頭的醫院,那里的醫生責怪道:“他的病情十分嚴重,顯然早就得了這種病,為什么不早點送來,現在得立刻送到廣州的大醫院。”爸爸像一匹受驚的野馬,帶著爺爺狂奔而去。可最后,廣州的醫生也回天乏術,爺爺帶著許多未了的心愿,帶著一生的辛勞,帶著本應很長的生命之路,離我們而去了。爸爸后悔不迭,總在自責爺爺生前沒有照料好他,以致他未能盡享晚年,就奔赴天國。爸爸常說:“死后縱是萬般好,不如生前一點孝”。所以他現在常常帶著我回去看望體弱多病的奶奶,畢竟我們已經失去一個親人了。
我想清明節的意義不僅在于追思逝者,更在于善待生者。我們要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珍惜與家人、朋友共同相處的每一分,每一秒。
學校清明節特色活動日記篇11
伴隨著時間老人的腳步,終于來到了清明節。今天,我準備去叔叔家,看看出生不久的小妹妹。
來到汽車站,那里已是人山人海了。過了很久,我們一家人才擠到了售票處。可是已經無票可求了,只剩下了一張兒童票。“這下可怎么辦啊?”我著急的說。:“沒事,你先坐車去叔叔家吧,不是還剩一張兒童票嗎?”爸爸說。媽媽說:“嗯,是啊,我打電話給你叔叔,叫他在汽車站接你,等明天有了票,我們再去。”
坐在這么豪華的大巴車上,我心里有著說不出的喜悅,盼著快一點到叔叔家。大巴車的司機叔叔終于發動了車,開始行駛了。不知不覺,大巴車已駛入青銀高速。忽然,我發現前方一片樹林起火了,還不時發出樹枝被燒斷的“吱吱”聲。我猜想:肯定是人們上墳時,不小心把樹木點著了。
我心想:清明節上墳時,為什么非得燒紙呢?不能買一束鮮花獻給去世的長輩和祖先嗎?我們可以用鮮花的方法來表達我們對長輩的思念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