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怎么寫
日記是記錄自己內心世界的一本書,是記錄自己思想的一本書,是對自己一天的總結。這里給大家分享二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怎么寫,方便大家寫二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怎么寫時參考。
二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怎么寫篇1
今天我和爺爺、奶奶、爸爸去老家掃墓。我們先給爺爺的爺爺燒紙,然后給奶奶的的爸爸燒紙,再給奶奶的媽媽燒紙,最后給我的太爺 、太奶燒紙。路上我還看見了許多窯洞,有很整齊的,還有許多凌亂的,爸爸告訴我整齊的是住人的,凌亂的是養牲畜和家禽的。
爸爸帶我走了他上小學的`路。這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很難走的山路,大約有兩公里。路邊的植物大都是刺棗樹,上面有尖尖的刺碰上去很扎手。我們一路小跑大約走了20分鐘,我對爸爸說你小時候可真辛苦呀!我現在上學都是坐車,和爸爸相比幸福的多了,我以后一定要更加好好學習。
二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怎么寫篇2
今天,由于沒時間回老家,我就和媽媽一起去看了荊州的墓地。
一到墓地,我就聽到放鞭炮的聲音。聽說掃墓的過程是這樣的;一、燒香,二、拜祭,三、把紙做的花繞在墓碑上,四、放鞭炮。
我發現了四種墓,一種矮矮的,銀色。另一種高高的,黑色。還有一種更高,也是黑色。最后一種又高又粗,任是黑色。
有的墓碑上有照片,刻的字、鮮花和燒完了的香四種東西。有的墓碑上面只有照片和刻的字,可能他們的家人一時半會趕不回來吧。有的是空墓,也許它還沒有主人呢!!!
明年,我一定要去看望我去世的家人!
二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怎么寫篇3
我國的清明節是家喻戶曉的傳統節日,每到清明節,大家都開始忙碌起來。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兩千五百年歷史了。公歷四月五日前后就是清明節。清明在二十四節氣中是獨樹一幟的。因為在所有的節氣中,既是節日又是節氣的只有清明。
清明節要掃墓,吃清明馃、踏青……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吃清明馃了。每到清明節,爺爺就去山上把青給采回來;然后把它剁成泥;再把它燒制,并在里面加上餡,餡有咸的、有甜的,可美味了;最后用模具把它分割成圓形狀的就完成了。
不僅我們中國有清明節,國外也有好多清明節。他們和我們一樣,都要享受清明節帶給我們的快樂。
二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怎么寫篇4
今天是4月5日清明節,昨天在學校,數學老師為了讓我們玩兒地開心,所以沒有布置作業,當然語文也很好呀!雖然有作業,但老師還是給我們少布置了幾項作業。到托管班的時候,我發現有的班還沒有作業呢!我要告訴你們:我們可是要放三天假的呀!
我想要是每年的清明節都這樣那該多好啊!還有今天早上我去上英語課的時候,發現今天基本上都是在跟我們一起玩游戲,下課的時候發現沒有發作業本,我就問老師:“今天沒有作業嗎?”老師說:“對呀!讓你們好好玩一下。”我聽了這話就興奮極了,真是沒想到英語也沒有作業呀!
二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怎么寫篇5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之一。一般是在公歷的四月五日前后。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
“清明”的得名還源于我國農歷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后。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二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怎么寫篇6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要談清明節,需從一個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寒食節,又稱熱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清明節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互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掃墓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它表達了我們對先人的懷念,同時又是踏青賞春的絕好機會。
二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怎么寫篇7
今天是清明節,正巧是老姥爺(媽媽的爺爺)去世二十周年紀念日。上午一早我就和爸爸、媽媽來到了姥姥家,遠遠的我就看到一個棚子,爸爸告訴我那是“靈棚”,是人們舉行紀奠儀式的地方。我在靈棚前看到許多人分批進行紀奠,每個人都十分悲痛。
在靈棚的周圍還擺放著很多用彩紙糊的東西,有樓房、花園、汽車等,爸爸告訴我那是為了紀念去世的人,建造生活用品。
通過今年的清明節,讓我學到了好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二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怎么寫篇8
清明節到了,我們去給外公掃墓,到了外公的幕我看見媽媽在旁邊用一根木棒畫了一個的大圓圈,我們就在圓圈里面燒紙錢,我們一邊燒著一邊口里說:“外公撿錢吧,外公撿錢吧,最好撿得干干凈凈一分不剩”。
突然我聽見前面“坪”了一聲嚇得一蹦三尺高,我往后一看原來是弟弟在放炮,他放了兩個第一個把第二個給“坪”到了我們正在燒的紙錢上,才會發出“坪”的響聲,燒完了我們就回家了,今天玩得真開心。
二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怎么寫篇9
夜幕降臨,月兒升空。
這是一彎燦爛的明月,像小船似的漂泊在夜空中。一片緩緩流動的白云,頓時掩住了月亮秀麗的面容。此時的月亮為白云的四周鑲上了一圈燦爛動人的光環。一會兒,托著光環的白云從月亮臉上輕盈的拂過,此時,白云那美麗的光環不見了,而且月亮又將它似水的光,潑灑給大地人間。
月亮給黑暗帶來了光明,給大地給人間帶來的希望。不是嗎。
清明節的夜晚,真美!
二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怎么寫篇10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二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怎么寫篇11
清明節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歷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之說,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后來,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