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清明節主題活動日記
日記是記錄自己內心世界的一本書,是記錄自己思想的一本書,是對自己一天的總結。寫小學生清明節主題活動日記有什么要注意的呢?這里給大家帶來小學生清明節主題活動日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清明節主題活動日記篇1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500多年歷史。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且清明影響相對更大更廣。
由于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公歷4月5日前后為清明節,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沒過清明”的農諺。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即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小學生清明節主題活動日記篇2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去給姥姥掃墓了。
到了姥爺家,我們把疊好的紙錢放在桌上。來的人有大姨,二姨,三姨和四姨,人都到齊了,我們一起去了姥姥的墓地。在路上有很多來來往往的車。
到了上墳的地方,大姨在姥姥的墳前畫了一個大圈,然后把我們所帶的東西一個一個燒給了姥姥,希望姥姥在九泉之下能夠安息。
燒完了,我們回家吃飯了,我想清明節是對故人的想念,懷念,今天我真正明白清明節的意思了。
小學生清明節主題活動日記篇3
今天,是一個非常隆重的日子——清明節。我、爸爸和媽媽要回家做清明。
清明節的意思是祭拜祖先,清明節的由來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這個傳說。
我們大約坐了一個小時的車子才到老家,到了老家我和爸爸就先去買了些紙錢、香和鞭炮。先開始要用火把幾張紙燒著,火苗非常的小,后來被風一刮就變得越來越大。紙錢燒完了,然后就把香點著插在祖先的墳前,最后把鞭炮點著,就可以在祖先的的墳前鞠三躬就可以了。
清明節有意思吧!
小學生清明節主題活動日記篇4
夜幕降臨,月兒升空。
這是一彎燦爛的明月,像小船似的漂泊在夜空中。一片緩緩流動的白云,頓時掩住了月亮秀麗的面容。此時的月亮為白云的四周鑲上了一圈燦爛動人的光環。一會兒,托著光環的白云從月亮臉上輕盈的拂過,此時,白云那美麗的光環不見了,而且月亮又將它似水的光,潑灑給大地人間。
月亮給黑暗帶來了光明,給大地給人間帶來的希望。不是嗎。
清明節的夜晚,真美!
小學生清明節主題活動日記篇5
數不盡的繡針從遼闊而蔚藍的天空樓下落下,在平靜的鏡面上激起一連串的漣漪,沾濕了垂柳的衣袖,滴在我的額頭,滴在宏村的土地上。
宏村是柔的。荷塘邊的垂柳一棵棵都青翠欲滴,仿佛風一吹,青色就會被吹到塘里去了,和身后的群山虛實掩映,構成一幅山水畫;在宏村,水占它靈魂的一半。村子并不大,一個荷塘便易如反掌地將宏村緊緊地抱在她的懷里,而宏村就是那掌上明珠。水柔造就了宏村給人帶來的清涼。
宏村是多彩的。淺紅和淡白的蓮帶給我們樸素的凄美,一身青裝的垂柳帶給我們青春的活力,褐色的群山帶給我們宏偉的氣勢,濃厚的釉彩所裝飾的屋檐帶給我們來自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繽紛的模樣帶給世人絕美的回憶。
我看見有寫生之人在描繪宏村的池塘,宏村的墻,宏村的房,宏村的群山。心想是這些人將宏村帶向世界,讓世間各人了解宏村的美麗。仔細想一想,宏村靠的不僅是這番美麗的容顏,單憑這些根本不夠吸引現代世人的目光。現在村里人都追求旅游業的發展,盡自己的努力讓村子過得更好,讓家人過的更好,讓自己過的更好。也許就是這份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暢想,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努力,感動了世人。
時間不早了,我也該走了。
踏著清明雨,我輕輕的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小學生清明節主題活動日記篇6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節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節前后,種瓜種豆”。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節”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節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節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節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節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節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小學生清明節主題活動日記篇7
在春天里一年一次的清明節到了。因為是春天小草綠了、杏花開了,我和媽媽決定去“踏青”。
我和媽媽一起向生態園走去,到了生態園之后,春天的美景深深的吸引了我們,我們一邊漫步一邊欣賞著春意盎然的生態園。
這時一股杏花的花香迎面而來,它把我引到了杏花樹下,我抬頭一看,微風中恰巧一朵杏花飄落到了我鼻子上面,幾棵樹上開滿了花朵,樹下面的地上,有無數朵杏花,這里成了花的海洋,我把地上的杏花拾起拿在手上一揚,杏花像一只只白色的蝴蝶飛落下來。
一陣春風,又把我吹到了剛吐芽的低灌木叢中,那灌木叢被園丁修剪成各式各樣,有的像小寶塔、有的像長方體,千姿百態。
我又抬頭向遠處望去,天空中飛滿了形態各異的風箏,有的像降落傘;有的像蝴蝶;有的像鳳凰。我當然不想落后了,急忙拿出我的老鷹風箏放了起來,老鷹風箏順利的飛上了蔚藍的天空,越飛越高、越飛越遠。
我的風箏是飛的的,他們都用羨慕的眼光看著我和我的風箏。忽然風小了他們的風箏都掉了下來,我的風箏還在高空中飛翔,我愜意的享受著這驕傲的感覺。
這是我生來最快樂的一次踏青。
小學生清明節主題活動日記篇8
每當4月4日清明節的時候,我們一家子就人和親戚一起去拜山。
在一路上我看到人們有的拿“金銀衣紙”,有的拿生果,有的拿著燒豬,香……等等這些東西拿到山上拜祭祖先。我爺爺的墳墓就在我家附近的游泳池對面,不用說很快就會到。平時不是清明節的時候山上都是靜悄悄的,到啦清明節的時候山上就熱鬧起來啦。
來到山上我們先把墳墓整理好打掃干凈,把祭品放好然后我們一家人和親戚每個人拿著三支香向墳墓拜啦幾拜。我許啦一個愿望,我希望爺爺在天之靈保佑我考試語文,數學,英語三科都考一百分。
接下來就把那些“金銀衣紙”人部燒啦,最后放花鞭炮啦,那鞭炮的響聲把我嚇啦一跳。
在回家的路上我很想念去世的爺爺,希望爺爺在另一個世界里過得更加好。
小學生清明節主題活動日記篇9
今天,我和奶奶、媽媽、妹妹一起去姑姑家包清明果。
在媽媽的幫助下,我學會了包清明果。接下來,我來教你做清明果,先把清明果團搓成圓圓的形狀,就像一個小皮球一樣,再把它捏成鳥窩狀,往里面放一些好吃的菜,然后把皮合到一起,用力捏緊,最后用兩個手指頭一按就大功告成了。清明果煮熟后,聞起來真香。吃一口,實在太美味了。
小學生清明節主題活動日記篇10
今天,我和爸爸、姑姑、伯伯一起去給奶奶掃墓,在回老家的路上,我望著窗外的風景,路兩邊是隨風飄舞的柳枝,還有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梨花,黃色的油菜花,到處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氣息!真的太美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下車的時候天空還飄著小雨,我們下車后,踏著泥膩的小路,終于到了我奶奶的墓前,爸爸和姑姑給奶奶燒了好多金元寶、衣服、錢之類的東西,燒的時候,姑姑還一直念叨著“媽媽,我們來看你了,給你送錢了,”燒過后我們還在奶奶的墓前拜了拜。拜完之后,我們就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小學生清明節主題活動日記篇11
4月4日,是我國一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節還要吃雞蛋的,每年清明節,奶奶都要煮雞蛋,而且每人兩個雞蛋,據說一個雞蛋代表一個眼睛,吃啦兩個雞蛋兩個眼睛就不得病。呵呵,這也就是忽悠人的吧,但是不想吃,奶奶說必須吃,哎,只好吃啦吧。
小學生清明節主題活動日記篇12
昨天是清明節,我們六年級全體同學去薛剛山掃墓。我先坐著車來到了山腳下,過了一會兒。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拾階而上。
到了紀念碑前。活動開始,第一項出旗。我們向烈士敬禮。接下來主持人開始講話。然后少先隊員代表講話。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聽了先烈們的英雄事跡。輪到我,我朗誦了獻詞,抒發了對先烈的思念和敬仰之情。接下來,少先隊員敬獻花圈,伴隨著哀樂,我們向烈士默哀三分鐘。最后,輔導員老師講話。
活動結束了,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小學生清明節主題活動日記篇13
今天,是一個陽光明媚、春風和煦的日子,這個清明節可沒有“雨紛紛”啊!呵呵,出發啦!
爸爸開車帶我和媽媽來到盼望已久的爺爺家,我想:今天天氣這么好,何不來一次登山踏青的活動呢?于是,我拉上哥哥往村東面的小山上走去,我們一邊走一邊欣賞風景,看——田野里開滿了金燦 燦的不知名的小花,散發出淡淡的香氣。那美麗的白蝴蝶正在春風中翩翩起舞呢!道路兩邊的大樹上時不時有喜鵲、山雞們的嬉戲聲,他們自由自在地飛翔在湛藍的、廣闊的天空中,不禁讓人感到無比 羨慕。
在登山的過程中,我們還遇到了大叔一行人,他們也來踏青了。我們大家有說有笑地來到了山頂。山上有許多天神廟,還有許多磐石。站在石頭上,觀賞山下的美景:哇!真讓人無比贊嘆——我們的 村莊成一個等邊三角形。最美的要數田野的景色了:那綠油油的是麥苗、金燦燦的便是圍墻邊茂盛的連翹了,真是美不勝收!
玩累了,我們便相約下山。在下山的路上,我們還發現了許多沒有見過的東西,如:那4米長的石板橋像獨木橋一樣橫放在小河上,據說它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了,好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默默地 為大家無私奉獻著;我們還意外地發現了一塊草莓地,我們一起挖出幾顆,打算栽到花盆里,不知是否能嘗到新鮮的草莓呢?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已夜幕降臨,我們只好跟爺爺說再見了,我們戀戀 不舍地回到了家里。
登上讓我有了意外的發現,真是一個有趣的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