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元宵節(jié)300字的日記
通過寫日記,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那要怎么寫有關元宵節(jié)300字的日記呢?這里提供一些有關元宵節(jié)300字的日記,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有關元宵節(jié)300字的日記篇1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我和媽媽一起去看花燈。
到了煤河那條街,啊,一個元宵燈展竟然有這么多人!不但人多,天空上的禮花也很多,千姿百態(tài)的禮花和花燈是那么相配,好看極了。花燈有米老鼠形的、大輪船形的、福娃造型的……有一個我十分 喜歡:在一個米老鼠的肩膀上,有五個福娃,福娃上面還有奧運五環(huán)。由此,我想到了奧運會,我希望中國能在北京奧運會上多得幾枚金牌。
這個很美,那個也很美。去年的“千手觀音”留給我深刻的印象。今年,“千手觀音”又再一次上場了。它的手會動,左手一點一點往上動,十分逼真,頭也會動,往左看或者往右看。這個“千手觀音 ”不但逼真、動人,還活靈活現(xiàn)。
那里還有很多美麗的圖案,說也說不盡,讓人難以忘記。
這個元宵佳節(jié)我過得很開心。
有關元宵節(jié)300字的日記篇2
元宵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佳節(jié),也是過年的最后一天,正月十五鬧花燈,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以吃元宵、逛花市、賞花燈、觀禮花、猜燈謎,舞龍舞獅,來寄托對春天最美好的祝福。
我們一家剛吃完團圓飯,爸就說帶我去看花燈,我非常的高興。傍晚,一輪明月已早早的升上了天空。幾顆星星頑皮的向我眨眼睛。銀白色的月兒隨我一起逛花燈。我們一家隨著熱鬧的人群來到花市。我認識的“小魚兒”被爸爸頂在脖子上,她手里拿著熒光棒,頭上帶著紅牛角,穿著紅色的外套。臉上帶著開心的笑容。
有關元宵節(jié)300字的日記篇3
今天元宵節(jié),我去夫子廟看花燈。
荷花燈、獅子燈、兔子燈、蝦子燈,飛機燈、喜羊羊燈、哆啦A夢燈,虎年當然少不了虎燈,六朝古都南京當然也少不了辟邪燈。扎紙的,光電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和諧地交融在一起。
美麗的花燈吸引來了四面八方的客人。寶寶們騎在爸爸的脖子上,“高人一頭”;年輕人手拉著手,從這個燈鋪逛到那個燈鋪,不時地拍照留念;老年人則專注地挑選著自己心儀的花燈。一位中年人一口氣買了好幾盞花燈,拎在手上,快樂地“招搖過市”。四個“老外”左瞧瞧右摸摸,對每一盞花燈都愛不釋手。
節(jié)日的夫子廟,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有關元宵節(jié)300字的日記篇4
由于每天乘坐的公交車要經(jīng)過大雁塔,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為本人的出行帶來了一些麻煩。特別是過節(jié)的時候,真是有些煩。象圣誕節(jié)、國慶節(jié)、五一等大的節(jié)日,坐車就象打仗一樣。
昨天是元宵節(jié),想著能早些回家,可是估計錯誤,到了車站一看全是人,而且嘴里說的好象都是去大雁塔,此時才突然醒悟,元宵節(jié)大雁塔一定是有活動的,最起碼也要放焰火。來一輛去大雁塔的車都是滿的,擠都擠不上去,雖然知道到大雁塔就會下一多半,但是總不能讓車再回來接你吧。足足等了快三十分鐘,才好不容易擠上了一輛車,到了和平門外又開始堵車,等回到家已是一個小時以后了,吃完晚飯一看表,十一點,真是創(chuàng)紀錄了。
當然這種事情經(jīng)得多了,也練就了耐性,特別是等車時,千萬不能著急,自己要對自己說,不要著急,不要著急,一會兒就來了,而且總會等到的。雖然有些自欺其人,但是十分有效。
有關元宵節(jié)300字的日記篇5
“元宵節(jié)”也被成為“上元節(jié)”從唐代起便有了觀燈的習俗,因此又稱為“燈節(jié)”。
這天,天上的圓月是25年來,最圓、最大的圓月。到處人聲鼎沸。人們歡歌笑語看花燈,喜氣洋洋鬧花燈……在電視塔下,我觀看了許多燈,燈兒有的花團錦簇;有的晶瑩剔透;有的栩栩如生。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孔明燈”,一點火兒,孔明燈就自己緩慢的升上天空,和月亮交朋友去了!
煙花也開始燃放了,似金秋、有的是腳丫形狀……真是美不勝收。我們觀看了舞龍的、舞獅的、老太太的扭秧歌……笑得我合不攏嘴。
啊!元宵節(jié)的夜晚真美呀!
有關元宵節(jié)300字的日記篇6
我國有許多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像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每個節(jié)日都有自已的習俗,今天,我就講一講元宵節(jié)的習俗。
每年的元宵佳節(jié),人們都會鬧花燈,猜燈謎等等。在我的老家卻有種獨特的習俗——杠臺閣。杠臺閣又名杠火鑊,是祖籍閩南的石塘箬山鎮(zhèn)一帶傳統(tǒng)的漁民慶豐收習俗,流傳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
每臺臺閣都有一則歷史故事,由一些六七歲小朋友來扮演。他們穿著漂亮的戲服,坐在漂亮的臺閣上,漁民們杠起臺閣,游街穿巷。用他們獨特的方式鬧元宵,祈求國泰民安,漁業(yè)大豐收。
每年元宵節(jié)我卻是我都會讓爸爸媽媽帶我去看杠臺閣。我希望,杠臺閣一年比一年精彩,漁民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
有關元宵節(jié)300字的日記篇7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圖書館舉行了猜燈謎活動。中午12點,在同學的電話聲中,我出發(fā)了。
來到圖書館,只見一排排的燈籠紙高高掛,上面寫著各種各樣的燈謎,有化學、物理、體育、明星、地名……唉,這些我都不懂,只好向成語與猜字方向努力。在我走馬觀花之后,答案源源不斷地寫在了我的本上,有蒙的,有推理的,還有確定后肯定拿穩(wěn)的。
我來到兌答案處,那里真是人山人海,擠得是水泄不通,我以老鼠的家傳秘方——鉆,順利地到達了正點位置。我雖過來了,但心里卻擔心,對方能否看清我那龍飛鳳舞的狂草寫法。但并沒如我所料,火眼金睛的對號員竟對出了兩個正確,此時的我已經(jīng)樂得手舞足蹈,獎品比較實用——廚房用的調(diào)料盒,嘴巴用的佳潔士。
這邊剛剛要繼續(xù),那里卻催得急,只因媽媽要領我上姥姥家,如不這樣,我還要大戰(zhàn)三百回合。但母命難違,最后只能以知足常樂來安慰自己。好有趣的猜燈謎啊!
有關元宵節(jié)300字的日記篇8
前天是元宵節(jié),按照中國的傳統(tǒng)習俗,元宵節(jié)要吃湯圓。于是媽媽就買了許多湯圓煮給我們吃。湯圓真好吃呀! 吃完湯圓,大家一起下去玩。天上有好多的煙花啊!地 上有很多人在舞龍,我們看到一派熱鬧的景像。
我突然想,我們吃湯圓,那天上的神仙吃不吃呢?我便問爸爸,爸爸說:“天上沒有神仙,只是傳說罷了”。我往天上看了看,發(fā)現(xiàn)今天的月亮真圓,圓的像個大餅一樣,我饞的口水都出來了。可惜不能吃也吃不到。
元宵、 湯圓、煙花還有月亮,告訴了我許多知識和故事,今年的 元宵節(jié)過完了也代表年過完了,我期代下一次的元宵節(jié)。
有關元宵節(jié)300字的日記篇9
我國傳統(tǒng)文化有很多;有剪紙,生宵,元宵等。我最喜歡的就是元宵節(jié)。
過元宵節(jié)當然少不了吃元宵。元宵又叫湯圓,它的名子還有個故事呢!很久以前人們把湯圓叫元宵。袁世凱知道了覺得很不吉利。“元宵“不就是“袁消“嗎?于是他下令把元宵改做湯圓。從此元宵又名湯圓。元宵的餡有很多。有紅豆的。芝麻的。還有綠豆的……
湯圓煮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夾起一個放在嘴里,媽媽大叫;“小心點,別燙著。“咬上一口餡慢慢地流了出來,粘粘的。甜甜的味道好極了!
元宵節(jié)可少不了觀花燈。吃完元宵,我和老爸來到天一廣場。這里的花燈可真多啊!有“奔跑“的老虎。“吃草“的兔子。還有在“游動“的魚兒。真是五花八門!都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爸爸給我買了一個兔子花燈。只要一按按紐。兔兒便會唱起歡樂的歌。我連忙拿起我的兔子燈加入鬧花燈的行列。
有關元宵節(jié)300字的日記篇10
剛剛送走喜氣洋洋的春節(jié),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又如期而至。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有著吃湯圓,掛紅燈的傳統(tǒng)習俗。這時,家家戶戶都要游街和觀燈。
元宵節(jié),城市里的所有高樓大廈都掛起彩燈,廣場也掛起了木偶燈。這個節(jié)日里,無論是樹上,地上,門前,還是樓頂上,都是五彩繽紛;就連小轎車和玻璃上,也不肯放過。
夜幕降臨,大街小巷更是熱鬧非凡,所有大公司都放起了禮花,“咚——”“咚——”,這種聲音震耳欲聾。禮花的形態(tài)更是好看:有的像熊熊烈火燃燒在空中,有的像朵朵百合花綻放在空中,還有的像只只蝴蝶漫天飛舞……
元宵節(jié)是團圓的象征,是美好的象征,是花好月兒圓的象征,我喜歡過元宵節(jié)!
有關元宵節(jié)300字的日記篇11
昨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我和媽媽聽說市民廣場有燈展和猜字謎,四點多就吃了飯,趕到市民廣場一睹為快。
夜幕降臨了,花燈閃耀,偌大的公園一時成了燈的海洋,只見蛟龍出海燈昂首九霄,鳳穿牡丹燈雍容華貴,無骨燈簡潔明朗,走馬燈色彩斑斕……人們紛紛在漂亮的花燈前合影留念,將這美好的記憶永久的保留下來。
快猜快猜,大家在欣賞這花燈的同時也琢磨著燈謎,四處張掛的燈謎在微風中搖曳,大家情緒高昂,“寒山寺上一棵竹”,還沒等工作人員掛好,一個人就脫口而出是等字,答對了,工作人員給了他一個獎卡去領獎。我看見了一張字謎是“一萬多一撇”,我才思敏捷是“厲”字,我連忙讓媽媽把字條拿下來另一個人也想拿,幸好媽媽搶先一步,拿到了手而且答案真確,我到領獎處領到了一只小牛,我今年一定牛氣沖天。
之后,我還放了孔明燈,廣場上空飄著數(shù)百盞的孔明燈,像懸掛在天空中的星星,編織成一張張美麗的畫卷,與人們頭上的牛角燈交相輝映,真是好看。
有關元宵節(jié)300字的日記篇12
今天是元宵節(jié),媽媽給我買了許多元宵,有黑芝麻的。有五仁的。有豆沙的等等。
晚上,媽媽給我煮了元宵吃,元宵圓圓的,像個小雪球,別看它小,味道可好了。
吃完元宵后,我從網(wǎng)上查找了關于元宵節(jié)的介紹,它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正月是農(nóng)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
在我國古代,每年到元宵節(jié)的日子,人們都合家團圓。猜燈謎。耍龍燈,來慶祝這美好的日子。
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元宵節(jié)呀!
有關元宵節(jié)300字的日記篇13
元宵節(jié)的晚上,家家戶戶吃元宵、放鞭炮、慶團圓,真熱鬧呀!炮像一顆顆小子彈一樣飛向天空,接著出來了無數(shù)小禮花。
在小雪院子的外面,小麗和小飛在放炮,小麗急忙把耳朵捂住了,小飛一手捂住一只耳朵,一手點炮。旁邊的小明和小紅在打燈籠。
小紅看見了前面的小飛和小麗在放炮,小紅攔住了小明,小紅對小明說:“小麗和小飛在放炮,我們過一會再走吧”。于是小紅和小明停下了,一會炮響了,響的聲音很大。放完炮以后,小紅和小明走了。
院子里面開放著美麗的梅花,院子的門口掛著紅彤彤的大燈籠,還貼著春聯(lián)。啊,元宵夜多么熱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