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學生日記400字
寫日記可以幫助人們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思考自己的優缺點,從而更好地改進自己。寫好清明節學生日記400字是有技巧的,接下來給大家分享清明節學生日記400字,方便大家學習。
清明節學生日記400字篇1
清明節到了,我跟隨爸爸到鄉下去上墳。
坐上公共汽車,我不禁心潮澎湃 。是呀,有一段日子沒去鄉下了,鄉下會變成什么樣字呢?院子里的棗樹是否已冒開了嫩芽?爺爺養的的那只小花貓是否已當了媽媽了?還有屋檐下的那對小燕子夫婦應該千里迢迢的從南方飛回來了吧…``
這時汽車停了,原來已經到站了。我和爸爸匆匆下車,一抬頭便看見了村口那一排熟悉的白楊,這堅毅的白楊,經歷了一個嚴冬的風雪摧殘,竟還是那樣的高大挺拔,英俊瀟灑,真令人欽佩!走進村子,熱情的街坊四鄰忙著打招呼,那股熱情勁兒讓人不忍拒絕。
到大伯家寒暄小坐后,我們就要到先人的墳頭上去上墳。去之前一定要帶上幾個先人愛吃的瓜果點心或買上幾枝它們喜歡的花,送給在天有靈的先人們。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燒上一些紙與冥幣,把對親人的思念和深情在這里述說。完后,我們拔掉墳地上長出的雜草,再培上幾掀土,擦拭刻著先人名號的碑文,忙碌極了。
一切完畢,我們幾個上墳的人要集體鞠躬,表示對先人的尊敬。此時,已到中午,上完墳,我們便又步履匆匆的回到大伯家。
清明節學生日記400字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是清明節,我們照常回老家祭拜爺爺。
陽光明媚,我們把祭品弄好之后,手拿鋤頭、鮮花走著陡峭的山路上了山,找到爺爺的墳墓,我們肅然起敬。開始清理了!我們把周圍的雜草用鋤頭清理掉,在墳上培上新土,插上嫩綠的“清明柳”,把親手采的鮮花放到墳墓周邊,把燒肉和糕餅放好,再把酒杯擺整齊,然后把香燭放好,把爆竹掛好,一切準備完畢。倒上燒酒,我們開始給燒爺爺冥幣,接著,我們手拿著香,把它點燃,排好隊跟去世的爺爺說說話,讓他在天國的那一邊過得快樂、安心。開始放爆竹了,一點火,“啪啪啪……”的爆竹響聲震耳如聾!我們不得不把耳朵捂緊!
不知不覺,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們也得走了,明年的今天再見,我親愛的爺爺!
我們在緬懷祖先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
清明節學生日記400字篇3
今天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我們一大家子人去山上祭拜老祖宗。
今天的風特別大,當我看見奶奶把早已準備好的九龍會、紙錢、鞭炮等放入籃中時,我就對奶奶說:“不能再迷信了,不要燒這種東西,你沒看見村口設了重重”關卡“,讓我們買水果和鮮花祭祖。”“去、去、去,小孩子懂些什么?不要亂說話”奶奶罵了我。
一路上,我看見杜鵑花開滿了山崗,這兒一叢,那兒一簇,大紅色的,紫色的,還有粉紅色的桃花競相開放,在風中搖擺。雖然風景很美,但是我無心欣賞。因為我一直思考著怎樣說服頑固不化的奶奶。
在墓地,當她們要燒東西時,我又極力勸阻,說:“今天風這么大,如果一不小心,會引來一場森林大火,到時就闖大禍了。”可她沒人理會我的話,依然我行我素。忽然,對面那邊濃煙四起,著火了,幸好人多沒闖大禍,總算是有驚無險。我又說了:“我們可以把九龍會放在墳頭,老祖宗就會知道了,祭祖只要有心就行了,目的是求祖宗保佑我們平平安安的,假如我們闖大禍,老祖宗地下有知,也不會安心的。”
今天我好高興啊!我終于說服了奶奶,避免了一場火災的發生,我真希望每年的清明節,大家都能打破傳統,做到文明祭祖。
清明節學生日記400字篇4
東山烈士陵園坐落在東山的叢林中,斑斑駁駁的墓碑刻上時間的年輪。那一個個剛勁有力的楷體字中流露出革命戰士那沖鋒陷陣的情景和他們那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精神。
我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沖動:那無數個無名戰士用鮮血和青春,創建了我們今天美好而幸福的生活。難道我們不應該永遠牢記心間嗎!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正如墓碑上所說的,革命的精神將永遠銘記于我心中。那一件件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跡如一股股暖流蕩漾在我心中。“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還著。“雖然革命烈士已經犧牲了,但他們的精神深深地嵌入我的心間。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闋。“這句話是多么的有英雄氣概啊!岳飛的故事讓我聯想到了無數的革命先烈:舍身堵槍口的黃繼光,舍小我顧大家的邱少云,舍己為人的張思德。是他們,讓革命變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大地,染紅了五星紅旗!
這次掃墓活動,繼承先烈遺志,建設美好家園,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與責任。讓小小的我看到了大大的家,更讓我堅定了一個信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清明節學生日記400字篇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時節,奶奶一個星期前就說要帶我去祭祖,我天盼地盼終于盼來了。前年,是爺爺帶我去祭祖的,所以,這次是奶奶帶我去。在通往祭祖的路上,奶奶顯得格外嚴肅,平時那個幽默風趣的奶奶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淡藍色的小野花,純金色的油菜花,碧綠色的的小草兒,神氣十足的竹子``````給這幅通向祭祖的這幅“圖畫’’點綴上了一種別具風味的感覺,令人只可以表達出一種嚴肅的表情。
過了幾分鐘,我和奶奶到達了目的地,祭祖正式開始了。奶奶讓我先去把曾祖父的靈位兩旁點上蠟燭,奶奶說了,我去點可以表達我對曾祖父的尊敬。然后,奶奶把鮮花放在曾祖父靈位前,我和奶奶在靈位前磕頭,然后再說幾句保佑我們全家的話.之后,奶奶還把一些瞑幣在靈位前給燒了。然后,我們再在靈位前磕了幾個頭還用手把周圍的垃圾撿掉,并再去祭拜一下,再在墳頭插上三根點燃的香。這次祭祖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在回去的途中,奶奶還給我講了許多曾生前的事。回家后,我還對媽媽說了我們怎么祭祖,和我曾祖父的事,下次祭祖,我一定要帶媽媽一起去。
清明節學生日記400字篇6
伴隨著時間老人的腳步,終于來到了清明節。今天,我準備去叔叔家,看看出生不久的小妹妹。
來到汽車站,那里已是人山人海了。過了很久,我們一家人才擠到了售票處。可是已經無票可求了,只剩下了一張兒童票。“這下可怎么辦啊?”我著急的說。:“沒事,你先坐車去叔叔家吧,不是還剩一張兒童票嗎?”爸爸說。媽媽說:“嗯,是啊,我打電話給你叔叔,叫他在汽車站接你,等明天有了票,我們再去。”
坐在這么豪華的大巴車上,我心里有著說不出的喜悅,盼著快一點到叔叔家。大巴車的司機叔叔終于發動了車,開始行駛了。不知不覺,大巴車已駛入青銀高速。忽然,我發現前方一片樹林起火了,還不時發出樹枝被燒斷的“吱吱”聲。我猜想:肯定是人們上墳時,不小心把樹木點著了。
我心想:清明節上墳時,為什么非得燒紙呢?不能買一束鮮花獻給去世的長輩和祖先嗎?我們可以用鮮花的方法來表達我們對長輩的思念之情啊!
清明節學生日記400字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當我想起唐大詩人杜牧的這首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
大概到了8點左右,我與媽媽爺爺從家中出發了。在路上,我不斷回想著以前的事,似乎我從來沒有見到奶奶那慈祥和藹的模樣,腦海里也沒有任何跟奶奶有關的事跡。她長什么樣子?待我好嗎……一連串的問題一下子涌到我的大腦。我問媽媽:“媽媽,我見過奶奶嗎?待我好嗎?”媽媽無奈的說:“實話說吧,她對你可好啦,你犯錯了,她一直袒護你……”
經過幾十分鐘的汽車顛簸,我們終于來到了奶奶的墳前。我們清理掉墓前的雜草,疏通邊上的排水溝,放上供品,點好香、蠟燭,把折好的紙錢燒成灰燼給親人拜祭,以此寄托對死去親人的一份思念。我們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后,叔叔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我默默的在墳墓前許愿“希望奶奶能保佑我讀書聰明,學習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
在煙霧彌漫的山野中,我們踏著泥濘的小路往回走。路上扶老攜幼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群,或一兩個姍姍獨行,不愧是我們中華發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么的有意義。
清明節學生日記400字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是清明節,在我們關中農村,不管外出打工的人,外出經商的人,還是在家務農的人,都在這一天停止了工作,不約而同從四面八方趕回了家,干什么是呢?上墳呀,燒一些紙錢呀、獻一些新鮮的果品啊,祭奠親人的亡靈!
這天早上,我和爸爸吃了早飯,急急忙忙往奶奶的墳地里趕。
不過,今天我和爸爸去的時候,帶了兩棵青翠的柏樹、幾束鮮花、一塑料桶水和栽種的工具。一到奶奶的墳前,我們就開始栽柏樹,然后給奶奶獻上鮮花,以寄托我們的哀思。
回來的路上,一陣細雨撲面而來,真爽啊!今年我們沒有像往年那樣燒紙錢、紙制祭品,而改為種樹獻花,既環保綠色,又懷念親人,我為自己的創意而驕傲。
啊!今年清明節,你最令人難忘!
清明節學生日記400字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當我想起唐大詩人杜牧的這首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
經過幾十分鐘的汽車顛簸,我們終于來到了莒溪太太的墳前。我們清理掉墓前的雜草,疏通邊上的排水溝,放上供品,點好香、蠟燭,把折好的紙錢燒成灰燼給親人拜祭,以此寄托對死去親人的一份思念。我們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后,叔叔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我默默的在墳墓前許愿“希望太太能保佑我讀書聰明,學習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
在煙霧彌漫的山野中,我們踏著泥濘的小路往回走。路上扶老攜幼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群,或一兩個姍姍獨行,不愧是我們中華發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么的有意義。
清明節學生日記400字篇10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天陰沉沉的,風不停的刮,那天氣讓我們心情十分沉重。我、爸爸、媽媽去給外公外婆掃墓。
我們來到山腳下,一起把要用的東西提上了山。山路很爛,一路上,耳邊不時傳來小鳥發出的聲音,那聲音就像一首哀曲,我們的心情更加沉重了,我們來到外公外婆的墳前,爸爸把墳上的雜草除去,媽媽拿起蠟燭點著,把蠟燭點燃后,媽媽又把蠟燭插在墳前,爸爸又把外公外婆生前最愛吃的東西,一一擺在了墳前,擺完后,我們就開始祭拜了。
我在外公外婆墳前,心里喃喃自語:“外公、外婆,我今天來看你們了,請你們保佑我身體健康;保佑我學習成績越來越好。”就在我祭拜的時候,天空好像飄起了小雨,那小雨似乎是云姐姐悲傷的淚花。我們心都酸酸的 。
下山了,我望著外公外婆的墳,耳邊響起了一首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學生日記400字篇11
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其中一個,又叫“寒食”節,有掃墓和吃艾餃的習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年的清明節陰雨綿綿,似乎又多了一絲肅穆的氣氛。這天,我們全家帶著祭品上山掃墓。山腳下,前來掃墓的車輛排成長龍,挨挨擠擠,行進速度緩慢,還有交警臨時指揮。
我們先來到奶奶的墓前,拿出祭品放在墓碑前方,虔誠地寄托對奶奶的哀思。突然,“嘭?啪!嘭?啪!”的鞭炮聲傳入耳畔。我循聲望去,原來是有一些人不顧“文明掃墓,禁燃鞭炮”的倡議,在墓前擅自燃放鞭炮。盡管今天陰雨綿綿,但燃放香燭和鞭炮的火災隱患仍不容小覷。
我陷入了沉思中……
忽然,想起老師在課上說過的“網上掃墓”。對啊,老師曾提起過“網上掃墓”既可以緩解交通壓力,倡導綠色文明祭祀,同時也可以方便網友清明期間足不出戶祭掃先人,可謂“一舉三得”。
當天,我就和爸爸約定明年的清明節我們就在網上祭奠奶奶。今后,我們也會動員身邊的人響應這個綠色的號召,加入到網上掃墓的行列中來。
清明節學生日記400字篇12
清明節那一天,天空下著蒙蒙細雨,我和爸爸、媽媽、姑姑、堂哥一起回老家給爺爺掃墓。路上,我們看見一叢叢紫色的野花鋪滿田野。媽媽說:“這真是一座天然的花園!”快到老家了,我忽然想起了杜牧寫的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踏著泥濘的山路,我們來到了爺爺的墓地。我急著沖上前,沒想到腳下一滑,摔了一跤,滿身都是泥。姑姑笑著說:“你呀,正好給爺爺拜上一拜。”我們開始祭掃。爸爸把一張張紙用小石子壓在墓碑上,接著清理雜草。我和媽媽、堂哥去撿干樹枝,然后把撿來的干樹枝分成兩堆,放上紙錢。姑姑忙著把一道道貢品擺上。一切準備就緒,姑姑點燃了紙錢,又點了幾支香,分給我們。我們先拜天地,再拜土地公公,最后給爺爺鞠躬。拜完了,姑姑還站在爺爺的墓前,嘴里念念有詞。最后,爸爸點燃了一串鞭炮,紅色的碎紙屑漫天飛舞,好像仙女散花。
掃完墓,我們收拾好貢品,等紙錢完全燒成灰燼,才離開了爺爺的墓地。
清明節學生日記400字篇13
清明,在遙遠的周代已經流行。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歷代的詩人詞家都有關于清明盛況的描寫,自古以來人們在清明節留下了很多習俗。清明掃墓,追祀祖先,由來已久,相沿成習。掃墓,又叫墓祭、祭掃、上墳。清明掃墓是因為驚蟄、春分已過,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墳瑩,有沒有狐兔穿穴打洞,會不會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到墳上一方面清除雜草,整修樹枝,給墳上添幾锨土;另一方面準備一些祭品,燒幾張紙錢,給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個簡單的祭掃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古代二月,三月三有踏青之俗。“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肝聞吹笙”、“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記述的就是唐人踏青盛景。古代每逢這一天,人們聚親約友,扶老攜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然后圍坐野宴,抵暮而歸。
清明前后還流傳著很多傳統的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拔河、蕩秋千、放風箏、打馬球、斗雞等活動。清明節的習俗豐富多彩,歷代的記載十分浩繁。詩人懷清明之作更是爭艷奪彩,不可勝記。從這些意義上講,清明既是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