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冬季的詩句
冬天像可愛的小孩子,用他那天真的心去帶給他人歡樂帶給別人幸福。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冬季的詩句,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形容冬季的詩句(篇1)
飄飄地亂舞瓊瑤,水面上流將去了。——趙顯宏《晝夜樂·冬》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崔道融《梅花》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張九齡《感遇·江南有丹橘》
萬國奔騰,兩宮幽陷,此恨何時雪。——黃中輔《念奴嬌·炎精中否》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
今年對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周邦彥《花犯·小石梅花》
冷艷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兒雪。——張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牢系鹿兒防獵客,滿添茶鼎候吟僧。——杜荀鶴《春日山中對雪有作》
那堪旅館經殘臘,只把空書寄故鄉。——王建《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闌干風冷雪漫漫,惆悵無人把釣竿。——姜夔《釣雪亭》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齊己《早梅》
燕塞雪,片片大如拳。——華清淑《望江南·燕塞雪》
嘆花與人凋謝,依依歲華晚。——周密《獻仙音·吊雪香亭梅》
漠漠黃云,濕透木棉裘。——蔣捷《梅花引·荊溪阻雪》
重唱梅邊新度曲,催發寒梢凍蕊。——吳文英《金縷歌·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楊炯《從軍行》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陸游《卜算子·詠梅》
荏苒一枝春,恨東風人似天遠。——王沂孫《法曲獻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
形容冬季的詩句(篇2)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杜甫《小至》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白居易《賣炭翁》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鄭燮《山中雪后》
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李益《從軍北征》
可有梅花寄一枝?雪來翠羽飛。——吳錫麒《長相思·以書寄西泠諸友即題其后》
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李白《王昭君二首》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其一》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蘇軾《浣溪沙·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安石《梅花/梅》
夜寒不近流蘇,只憐他后庭梅瘦。——毛滂《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毛澤東《沁園春·雪》
朔風吹散三更雪,倩魂猶戀桃花月。——納蘭性德《菩薩蠻·朔風吹散三更雪》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杜甫《閣夜》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二首》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高駢《對雪》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陳毅《青松》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祖詠《終南望余雪》
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杜甫《歲暮》
形容冬季的詩句(篇3)
一晌憑欄人不見,鮫綃掩淚思量遍。——馮延巳《鵲踏枝·梅落繁枝千萬片》
記玉關踏雪事清游,寒氣脆貂裘。——張炎《八聲甘州·記玉關踏雪事清游》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崔涂《除夜有懷》
其余七匹亦殊絕,迥若寒空動煙雪。——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
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謝道蘊《詠雪聯句》
寂寥抱冬心,裁羅又褧褧。夜久頻挑燈,霜寒剪刀冷。——崔國輔《子夜冬歌》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的《問劉十九》
梅落繁枝千萬片,猶自多情,學雪隨風轉。——馮延巳《鵲踏枝·梅落繁枝千萬片》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納蘭性德《臨江仙·寒柳》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顏。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浮灰。——杜甫《小至》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高駢《對雪》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杜甫《閣夜》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
燕臺一去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祖詠《望薊門》
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干?——杜牧《初冬夜飲》
遠投人宿趁房遲,僮仆傷寒馬亦饑。為客悠悠十月盡,莊頭栽竹已過時。——王建《初冬旅游》
豹皮茵下百余錢,劉墮閑沽盡醉眠。酒病校來無一事,鶴亡松老似經年。——皮日休《初冬偶作》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