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草的詩(shī)句
有人會(huì)問,燒草坪會(huì)把草燒死吧?其實(shí),燒掉的只是草枯黃的葉莖,長(zhǎng)在土中的地下根是不受影響的。春天來了,草還能照舊生長(zhǎng)。古詩(shī)“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描寫的就是這種現(xiàn)象。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膶懖莸脑?shī)句有哪些,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寫草的詩(shī)句(篇1)
倦客無漿馬無草——宋·賀鑄《將進(jìn)酒·小梅花二首》
鶗鴂昨夜鳴,蕙草色已陳——唐·岑參《暮秋山行》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人日題詩(shī)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xiāng)——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
古苔凝紫貼瑤階,露槿啼紅墮江草——唐·無名氏《秋》
下有碧草洲,上有青橘林——唐·顧況《雜曲歌辭·游子吟》
但荒煙衰草,亂鴉斜日——元·薩都剌《滿江紅·金陵懷古》
柔如萬頃連天草,亂似千尋幣地絲——宋·石象之《詠愁》
相逢草草,爭(zhēng)如休見,重?cái)噭e離心緒——宋·范成大《鵲橋仙·七夕》
身如西瀼渡頭云,愁抵瞿唐關(guān)上草——宋·陸游《木蘭花·立春日作》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yuǎn)道——漢·佚名《飲馬長(zhǎng)城窟行》
故都迷岸草,望長(zhǎng)淮依然繞孤城——宋·葉夢(mèng)得《八聲甘州·壽陽樓八公山作》
草心并柳眼,長(zhǎng)是被恩先——唐·李中《早春》
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唐·李白《妾薄命》
冰融大澤朝陽覺,草綠陳根夜雨知——唐·方干《早春》
云凝止水魚龍蟄,雪點(diǎn)遙峰草木榮——唐·翁洮《冬》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宋·晏幾道《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
換盡天涯芳草色——清·王國(guó)維《蝶戀花·滿地霜華濃似雪》
伏波故道風(fēng)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唐·柳宗元《衡陽與夢(mèng)得分路贈(zèng)別》
當(dāng)年得意如芳草——宋·辛棄疾《虞美人·賦虞美人草》
寫草的詩(shī)句(篇2)
春盡雜芳歇,夏初芳草深。——白居易《首夏南池獨(dú)酌》
兒童不知春,問草何故綠。——袁枚《偶作五絕句》
細(xì)草愁煙,幽花怯露,憑欄總是銷魂處。——晏殊《踏莎行》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jiǎng)⒂礤a《烏衣巷》
國(guó)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色嫩似將藍(lán)汁染,葉齊如把剪刀裁。——徐夤《草》
野花向客開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閑。——?dú)W陽修《再至西都》
長(zhǎng)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李叔同《送別》
勁草不倚于疾風(fēng),零霜?jiǎng)t變;青葵善迎于白日,宇曖斯迷。——王夫之《連珠》
葉舒春夏綠,花吐淺深紅。——李嶠《萱》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jiǎng)⒂礤a《陋室銘》
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墻。——張繼《洛陽作》
嫩綠柔香遠(yuǎn)更濃,春來無處不茸茸。明——楊基《春草》
杜康能散悶,萱草能忘憂。——白居易《酬夢(mèng)得以萱草見贈(zèng)》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陶淵明《桃花源記》
花如解語迎人笑,草不知名隨意生。——李彭《春日懷秦髯》
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余花落處,滿地和煙雨。——林逋《點(diǎn)絳唇》
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城中桃李愁風(fēng)雨,春在溪頭薺菜花。——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蘇軾《蝶戀花》
寫草的詩(shī)句(篇3)
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涼酸楚——宋·汪元量《水龍吟·淮河舟中夜聞宮人琴聲》
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唐·白居易《長(zhǎng)恨歌》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春草青青萬里馀,邊城落日見離居——唐·張旭《春草》
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楊只礙離人目——宋·辛棄疾《滿江紅·敲碎離愁》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唐·李商隱《晚晴》
更草草離筵,匆匆去路,愁滿旌旗——宋·辛棄疾《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宋·蘇軾《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
君到南徐芳草渡——宋·楊炎正《蝶戀花·別范南伯》
草嫩侵沙短,冰輕著雨消——唐·司空?qǐng)D《早春》
草合離宮轉(zhuǎn)夕暉,孤云飄泊復(fù)何依——宋·文天祥《金陵驛二首》
瑤草寒不死,移植滄江濱——唐·李白《送郄昂謫巴中》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zhǎng)——清·曹雪芹《代別離·秋窗風(fēng)雨夕》
寂寞避暑離宮,東風(fēng)輦路,芳草年年發(fā)——元·薩都剌《念奴嬌·登石頭城次東坡韻》
芳草連云日下山——宋·朱敦儒《減字木蘭花·挼花弄扇》
熟杏暖香梨葉老,草梢竹柵鎖池痕——唐·李賀《南園》
隴云晴半雨,邊草夏先秋——唐·賀知章《送人之軍》
若識(shí)二草心,海潮亦可量——唐·李白《古意》
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宋·李清照《點(diǎn)絳唇·閨思》
圭峰霽色新,送此草堂人——唐·賈島《送無可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