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古詩十首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古代的時候,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清明節古詩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清明節古詩十首,以供大家參考!
清明節古詩十首【篇1】
清明日憶諸弟
【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清明節古詩十首【篇2】
清明
【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
清明節古詩十首【篇3】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清明節古詩十首【篇4】
清明
杜牧〔唐代〕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詢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處的村莊。
注釋
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后。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宮中以當天為秋千節,坤寧宮及各后宮都安置秋千,嬪妃做秋千之戲。
紛紛:形容多。
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斷魂:神情凄迷,煩悶不樂。這兩句是說,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
借問:請問。
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此詩影響,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清明節古詩十首【篇5】
長安清明
【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清明節古詩十首【篇6】
清明即事
孟浩然〔唐代〕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譯文
京都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人們的心里自然就起了憂愁思念。
馬車聲在路上繁雜地響著,東城郊外微風拂柳一片蔥翠一片。
落花飛舞芳草齊齊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成雙成對的蝴蝶嬉戲不已。
獨坐空堂回憶往昔,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注釋
此詩除《全唐詩》外,諸本皆不載,似非孟浩然所作。
帝里:京都。
茗:茶。按,飲茶之風,似始盛于中唐以后,盛唐時尚不多見。
清明節古詩十首【篇7】
《清明日曲江懷友》
(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于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清明節古詩十首【篇8】
清明
黃庭堅〔宋代〕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譯文
清明時節,桃紅李白,含笑盛開。田野上那些長滿雜草的墳墓令人感到凄涼。
春雷滾滾,驚醒了冬眠中的龍蛇百蟲;春雨充沛,滋潤郊野曠原,使草木變得青綠柔美。
古有齊人出入墳墓間乞討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而被大火燒死。
不管是賢者還是平庸之輩,千年之后又有誰知道呢?最后留在世間的只不過是滿目亂蓬的野草而已。
注釋
桃李笑:用擬人手法形容盛開的桃、李花。
蟄(zhé):動物冬眠。
“人乞”句:《孟子》中有一則寓言。說齊國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掃墓者乞討祭祀后留下的酒飯。回家后卻向妻妾夸耀是別人請自己吃飯。這是一個貪鄙愚蠢的形象。
“士甘”句:用春秋時介子推寧愿被燒死也不愿再出仕的典故。
蓬蒿(hāo):雜草。丘,指墳墓。
清明節古詩十首【篇9】
《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唐)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
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清明節古詩十首【篇10】
清明
王禹偁〔宋代〕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譯文
無花無酒的度過清明節,那蕭索的興致猶如居于山野廟宇的和尚一樣。
昨天從鄰家討來新燃的火種,破曉時就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
注釋
興味:興趣、趣味。
蕭然:清凈冷落。
新火:唐宋習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節再起火,稱為“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