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古詩13首
五月五是端午,粽葉飄香鼻尖傳。片片蘆葦片片情,點點紅豆寄情誼。對于端午節的詩歌,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端午古詩大全13首,以供大家參考!
端午古詩13首(篇1)
《浣溪沙·端午》
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端午古詩13首(篇2)
《端午》(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古詩13首(篇3)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f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端午古詩13首(篇4)
《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宋·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
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葉里黃驪時一弄。猶瞢忪。等閑驚破紗窗夢。
端午古詩13首(篇5)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端午古詩13首(篇6)
《已酉端午》
【元】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端午古詩13首(篇7)
《五絲》
唐·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于姬。
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端午古詩13首(篇8)
《端陽采擷》
【宋】許文通
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
騎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婦把景擷。
端午古詩13首(篇9)
《七律端午》
【現代】老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端午古詩13首(篇10)
《菩薩蠻·端午日詠盆中菊》
清·顧太清
薰風殿閣櫻桃節,碧紗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涼問。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
端午古詩13首(篇11)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端午古詩13首(篇12)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端午古詩13首(篇13)
《五月五日》(宋·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