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成長的200字演講稿
有關成長的200字演講稿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有關成長的200字演講稿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有關成長的200字演講稿(精選8篇)】,供你選擇借鑒。
有關成長的200字演講稿篇1
生活總是兩面的。我不能總是看到一面,總是要樂觀一點。給自己一點勇氣,去面對未來的生活,未來沒有什么好畏懼的,我會逆風飛翔,我會開花給你看!
如果你的面前是荊棘滿布,如果你開始踟躕不前,請給自己一點勇氣,勇敢去面對吧!
青春,注定要顛簸。要有眼淚和汗水,要有委屈,要有不甘心和失敗。事實上,這個世界不符合所有人的夢想。
現在的我,不再是原來的我。走一步,看一步,我在想,自己是怎么了,那些自信,那些堅強,那些以前屬于自己的美麗和令人羨慕的東西呢?就這樣,當我長大了,一點一點地,消失了么?
等待的過程,是忐忑不安的。十二年了,才有了這個結果。有些人只喜歡,享受過程,但我在乎的是結果。我知道我的水平和我應該做什么。
然而,理想和現實之間有差距。我也喜歡一些人,想象自己美好的未來,想象自己畢業后的美好,想象自己未來的路,想象,原來和現實并不匹配。
以前聽學長說高三,以為高三,會是怎樣的。其實,高三也是很平凡的一年。我不認為這有什么區別。也許我沒有努力學習。
說好的,要努力,可是,總是一次次的食言。在一次次的悔恨中,在一次次的懺悔中,度過了自己的高三。也告訴自己,等待屬于自己的花朵,可是,我知道,沒有辛勤的汗水澆灌,就不會開花。
現在明白這個道理,不應該太晚。我想抓住那個機會,不想讓自己,不甘心。這一年,我真的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我有我的父母的支持,一群孤單的朋友,還有幾個藍顏知己,這些都夠了,夠我繼續走下去。
生活總是兩面的。我不能總是看到一面,總是要樂觀一點。給自己一點勇氣,去面對未來的生活,未來沒有什么好畏懼的,我會逆風飛翔,我會開花給你看!
謝謝大家!
有關成長的200字演講稿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成長的道路上,每個人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只有經歷過挫折,經歷過失敗,才能一次又一次的長大,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不是多出一個沒有用處,永遠長大不了的白癡。
挫折能使一個人成長,也能使一個人失敗。如果一個人的人生已經安排好,并且成功地完成心愿,那么這個人會驕傲,如果一下遇到了巨大的挫折,那么他也會失敗,因為他沒有經歷過挫折,經受不住打擊,所以他會失敗,即挫折也可以使人失敗。
小部分的挫折能使人前進,使人奮斗,但是過多的挫折也會使人失敗,也有極大的害處。一個人如果不斷的受到挫折,那么這個人會消沉,每天無所事事,導致這個人在社會上無法立足。所以挫折也有它的不足之處。
有一首歌唱道:“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只有經歷過挫折的人才能邁向成功的道路。歷史上就有許多這樣的人,他們都是在挫折中成長,從而走向成功的。
居里夫人在發現鐳的過程中,多次失敗。她在每一次受到挫折時并沒有放棄,而是化失敗為力量,不斷奮斗。在一千多次實驗后她終于成功了。所以挫折有巨大的力量。
所以,當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要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它,要用樂觀和堅強的態度去對待它。只有好好利用人生各種各樣的失敗和挫折,才能使他們成為人生道路上的墊腳石,而不是成為人生道路上的絆腳石。
在成長路上的學習,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要盡可能的利用它,而不是抱怨老天的不公,要找到失敗的原因并且改正。要強化自己的不足,爭取在下一次獲得更大的成功。
成長,學習,生活都是一樣的。沒有一帆風順的大海,也沒有平坦的陸地。在成長中,大海是波濤洶涌的,大地是陡峭崎嶇的。我們應該認真的去面對它們。越過高山,跨過大海,尋找人生的目標。把挫折作為自己不斷前進的動力,我們才能健康成長。
謝謝大家!
有關成長的200字演講稿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曾聞見過花朵的清香,看見過月光的空靈。當天從藍變得昏暗時,一切都顯得寡淡,走過的路漫漫,風景不停輪轉,盡頭還很遠。我一路悄然成長。一路徒步在山河風光。
我看著這一路風景,一路成長。時光清淺,有如一條河流從我的指尖靜靜淌過,帶著彼時的稚嫩與青澀一去不復返;歲月如歌,恰似一串音符伴隨者琴鍵的起落,攜著最初的悸動與憧憬經久不息。
一路童稚到純真;一路桃花灼灼,枝葉蓁蓁。
從最初的呱呱墜地到后來生命的延續,我帶著對生活的好奇慢慢摸索著成長的足跡。那會兒走路還總是小心翼翼,縈繞著童稚的氣息前進。長大一點兒了,又帶著純真的幻想,總是趴在窗臺上看著外面的事物。那漫山的一片桃林映入眼簾,和煦的陽光斜透過樹椏。青蔥的枝葉襯托著燦漫的桃花,灼灼其華,芬芳遍野。只一眼,便是萬年。
一路懵懂到憂愁;一路青山隱隱,碧水悠悠。
晨風拂曉,薄薄的煙霧繚繞著整座山,“綠”的身影總是若隱若現。懵懂地賞起這如夢如幻的景色,不懂霧遮住了青山的身姿卻更別具一格。霧散,彼時倒映在水面的青山迎著水波悠悠蕩漾,心中不勉多了幾分惆悵,如今已是深刻地明了:霧走了,還了青山的光彩,卻反而遺失了往時的悠長韻味。這一路風景的成長,初心已不再。昔日的懵懂送來如今的憂愁,驀然回首,早不是當初。
一路年少到青春,一路花開花落,云卷云舒。
秋風蕭瑟,春日里開得絢麗的花朵此時已是有幾分敗落。再是一陣小雨疏落,濃密的花朵都紛紛凋零。有人管這個過程叫青春。其實是不確切的,花朵開放芳香橫溢,引來了無數蜜蜂輕吟,蝴蝶翩舞。它盡情展現自己,毫不保留,它這是足夠狂妄。然而我們的青春不是這樣的,這是年少。青春其實是花落后,天邊的云朵自由飄流,盡管千姿萬態,卻最質樸淡雅。我們都是走過年少的路。踏上了青春的旅途。年少時的風風火火,換來了太多淚水和惶恐;如今青春的沉穩灑脫,換來無盡自信與快樂。都看過花開和云涌,走過才發現,曾一度追求的事物原來并不是執著。
一路今朝到明朝,一路閑庭信步,細水長流。
勿勿已是十幾載,成長的路才走過一小段,中途的風景輪轉。春晨夏夜里,閑暇時獨自漫步在幽冷的庭院,看盡了花兒凋謝,枝葉又茂盛起來。看遍了樹的蕭條枯折到重生,春又復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河流的水依舊在流,太多的事情都沒有盡頭。很難相信,昔日里那個幼小的孩童,在悄然無息間已是“聘聘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原來啊,成長和這些風景一樣美好。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都說四季更迭,時光如水,可誰又曾好好感嘆過成長的歡快,風景的迷人?在如水的時光里走過漫漫成長之路,到達最后的歸途。駐足回首,憶起的只有那斑駁的樹影,別具一格的城樓,以及那一路走過的風景。
該用多少歲月來描繪這條路途的遠近,該用怎樣的口唇敘述這條路的路程?我所期盼的永恒是不是就是此刻的悸動?
一路成長一路風景;一路天涯,一路詩畫。
有關成長的200字演講稿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陽光,是最溫暖的詞,天空中只有一個太陽,但是心靈中卻暗含著無數道給于我力量的陽光,給我無私的關懷,使我快樂的成長。
陽光下,孩子們嬉笑玩鬧著,當睜開緊閉的雙眼第一眼看到和這個世界,就開始了成長,第一聲“媽媽”里包含著太多的關懷和庇護,快樂就是他們的海洋。
陽光下,昔日牙牙學語的孩童已成為祖國的花朵,他們在書海里徜徉,在求學園里認真的學習,少先隊員鏗鏘的誓言敘說著他們的熱血。
陽光下,一只只纖柔的手一只只布滿老繭的手,莊重的將手里的錢塞進募捐箱,捐助的手是他們熾熱的心,盡自己的力量擦去別人頭上的陰霾。
快樂是陽光,痛苦是陰影,陽光下斑駁的樹影是人生交錯的美景,用一顆含笑的心去善待每一顆心,用充滿陽光的雙眼去看待這個世界。
如果說母愛是溫柔的水,那么父愛對我來說,就像是陽光,父親的愛讓我成長,他沒有母親的那么細致入微,他只在我希望得到鼓勵的時候給我一個冷冷的眼神,但是后來,我漸漸懂了這份感情,父愛是不需要驚天動地的去表達,父愛只是默默的投下守望的目光,兒女便一生走不出父親關愛的視線,父之愛,如陽光,深似海,有悲愴輕輕彌散,一個眼神便是一生的期盼,父愛時刻帶給我陽光,愛之真切,卻被無言掩蓋,平凡之中鑄造件事的堡壘,為孩子洞開一方晴空。
我終于明白,我一直是在炙熱的父愛與溫柔的母愛下成長,有溫暖暈染我生命的每個季節,抬頭陽光依舊明晰,感受溫暖相傳。
人生路上風云變幻,沉浮不定,有坎坷的山路,有陰晦的沼澤,也有美麗的彩虹,我愛陽光,我愛生活,我要努力的在這一片溫暖的天空下成長,我要在這一片眼光下長大,我要成長,我要長大,我要在陽光下成長。
有關成長的200字演講稿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時光路過森林,留下圈圈年輪,歲月經過河流,留下滄海桑田。隨著光陰的流逝,我們學會了獨立,我們懂得了成長。
成長并非僅僅是身高,體重的增長,而且包含內心的成熟,在漸諳世事的年齡,我的成長經歷變得越來越豐富,成長道路也越來越坎坷。在成長過程中,有格外印象深刻的事被深深烙印在心里,久久回味。
從小學到初中,我習慣了在家無憂無慮,在學校與同學嬉戲玩鬧的生活,雖然到了懂事的年齡,但不免還是有些孩子幼稚的行徑。可到了高中,我清楚的記得剛開學第一天時的心情-緊張,茫然,不知所措。還記得與父母告別時的情景,是那么的依依不舍,縱有千般無奈,我也開始了我的高中生活。
有人說過,時間是最能磨練人的。不錯,開學一個月了,我由最初的惶恐與難以適應變得漸漸不再想念家人,開始融入了班級這個大家庭,暫新的住宿生活帶給我更多新奇的體驗,身在班長這個職位上,我逐漸成為了一個有擔當的男子漢,責任心也越發的強烈,有了擔當。我成長了,我在想著我心目中參天的模樣在向前走。
高中是一個轉折點,是在初中的懵懂之后向大學的成熟的過渡。在這樣的青澀年華里,我遇見了誠摯的友誼,對朋友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并非初中時單純地哥們義氣;我懂得了珍貴的親情,不再心煩他們的絮語,反而倍感親切。能夠改變這么多,是分開的時間久了呢?還是我真正長大了呢?我想高一這一個月的成長經歷給了我答案。
俗話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以前犯過的錯誤,在今后生活中會留心注意。同樣地,在成長過程中,自己錯過的機會,以后一定會把握,如今長大了,懂得了父母的艱辛,明白了父母的大愛,他們把自己的大半人生都送給了我們,我們除了多陪伴之外,還有什么回報他們的呢?
在歲月的磨練下,我知道了親情的珍貴,友情的寶貴,懂得了道理,學會了成長!
有關成長的200字演講稿篇6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走在成長的路上,縱使周遭風景變化莫測,我也不會迷茫,因為我清晰地知道,你是我身邊最溫暖的依靠。
你總說有個我這樣的妹妹真好,但你不知道,我以有你這樣的姐姐而感到幸福。
那一年,我6歲,你9歲。正是可以隨意哭,隨意笑,任意而為的年紀。我們在一個小學念書,放了假就一定會待在一起。你總能調動我體內極少數的活躍因子,然后帶著我去瘋,去鬧,去歡笑。
后來,我9歲,你12歲。你上初中了,我們不能再待在一個學校,也不能再像過去那樣肆無忌憚。我害怕我們的關系會因此而疏遠。可當你每次擠出時間回來看我,我們一起聊天然后笑得天翻地覆的時候,我就明白了,一切都不曾變過,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我們就是姐妹。
現在,我15歲,你18歲。我們都已長大,不再年少無知,但對于彼此的意義卻并未改變。那天中午我們一起吃飯,我能想象到你面臨高考的煎熬,也能感受到你在我面前的強顏歡笑。可是真的很抱歉,我沒能幫你分擔,哪怕一點也好。
聊到未來的大學生活——我們從小就有的話題,竟不似從前那樣輕快了。終于你開了口:“本來我們兩個現在能待在一起的時間就少,要是我以后出去讀大學了,不就更沒時間陪你了嗎?”剎那間,我們都啞口無言,仿佛時光靜止,直到你眼角的第一滴淚水滑落,然后心里所有的不安都在那一瞬間爆發了吧,我的眼淚竟然也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在我的記憶中,這是你第一次向我表露你的壓力——一直以來,都是你替我開導。我才知道,你的學習生活也一樣的辛苦,可我卻不曾在意過。
那天,我們聊了好久好久,我不知道這樣的機會以后還能有多少。你告訴我,每個人都要學會成長,再多的無奈與不安都要學會忍受,但你會做我最堅強的后盾,伴我度過成長中的每一次挑戰。
成長的味道或許真的過于復雜,可有你在身邊,我就能有勇氣去面對——我是真的幸運!
志南和尚曾經說:落花有意染衣袖,癡語無人誰與聽。有了你的陪伴,我成長的味道總是很甜。
有關成長的200字演講稿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雨果說過:“人生是花,而愛是花蜜。”花蜜總是在甜蜜,幸福中釀造的,人生也是如此。我的童年時光就是在充滿愛意,彌漫幸福的世界里度過的。那是我生命中最耀眼的,如寶石般的記憶。
這些記憶都埋藏在了家鄉的老榕樹下,他們是那么令人懷念,現在我就將這些如詩如畫般的幸福挖掘出來。
小時候,家鄉奇山異水,森林動物,無奇不有。特別是位于森林之中的那棵榕樹,他是所有樹木中最高大,最挺拔的。他是森林的首領,是我們家鄉的驕傲。聽村里的長輩說,這棵樹已是飽經風霜,樹旁邊的亭子也是很久以前建造的。每天家鄉的老人小孩都會跑來這邊嬉戲玩耍,乘涼聊天。我和外公便乘暮色將近,人去樓空時,背著二胡,來到亭子里……
夕陽斜著余暉,閃耀著橘紅色的光芒;藍天映著碧水,透著靜謐祥和的氣息。每到這時,外公總會解開二胡,奏起悠遠的曲子,我便安靜地聽著、品味著其中的韻味。林中的鳥兒聽見這樂曲也會展開翅膀,在天空中翱翔,但那姿態卻不是平日里的激情四溢,而是如落葉般沉靜飄蕩的姿態。這與音樂交相輝映,形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畫卷。我的心也似乎隨著二胡聲一起飛上云霄,與日交談,與月嬉戲,與星眨眼,與云飄蕩……
夕陽漸漸回歸地平線以下,樂音也戛然而止。我猛然醒來,仿佛游歷了祖國的千山萬水,也似與文人墨客一同吟詩作對,更如臨仙境一般的舒暢。我不禁拍手叫好,外公也咧開嘴笑了。頓時他的笑聲透過了我的全身,向森林深處遠處。笑聲響徹了天空,響徹了森林,更響徹了我的心靈。外公輕輕地把二胡放在藤椅上,抱著我走到了亭外。他伸出手指了指北邊那顆最亮的星星,清晰地說道:“那顆是北極星,每當你迷路,他就是你指路的明燈……”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突然一陣蟈蟈的歌唱聲打破了夜的寧靜,仿佛在贊嘆外公的博學多才。外公把我帶回了亭內,細聲細語地問道:“冷不冷啊?”說著拿了一件衣服給我披上。外公又小心翼翼地拿起了二胡,彈奏起了一首歡快活潑的曲子,伴著動物的鳴叫,奏成了一曲優美的交響曲!
夜已到了更慘漏盡的時刻,可皎潔的月光依然彌漫整個大地。天上的浮云到處飄蕩,星星依稀可辨。伴著悠揚的二胡聲,我漸漸睡著了,醒來后來才知道是外公抱著我走了很久的山路,把我送回了家。當我知道的那一刻,我感到心底無比甜蜜,這就是幸福吧!
幸福是人生的糖果,幸福是快樂的升華,幸福是我童年的花蜜。我的幸福來自家鄉,我的幸福來自外公,我的幸福來自愛。
有關成長的200字演講稿篇8
幸福是一杯濃烈的酒,幸福是一杯芬芳的茶,幸福是兩情相許,心心相印。追求理想的人,幸福是實現理想。幸福之于莘莘學子,就是考上名牌大學;幸福之于科學家就是科研成果之問世;幸福之于農民就是多打糧食。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又似乎都在經歷不幸。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即使擁有更多的物質與金錢,并不能保證因此獲得更多的幸福。近幾年,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詞“幸福指數”。經濟在快速增長,幸福也跟著在增長嗎?
長期以來,人們總希望能夠找到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關于什么是幸福的問題,從古到今,人們一直爭論不休。
我想:做為一介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最大之幸福莫過于桃李滿天下,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備,素質高,能力強的頂尖人才。
教師的幸福也稱教育幸福。
教師的幸福有其自身的特點:精神性、關系性、集體性、無限性。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與“父母俱存、兄弟無故”的天倫之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德性生活之樂相并列,而稱之謂“三樂”,明顯含有對教育勞動的精神審美意蘊。教師只有擺脫了職業感的束縛,不把教當成謀生的手段,而是出乎自己的需要,像孟子那樣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為樂,那么他才能在教的活動中自由地、有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達到‘孔顏樂處’的境界。”
一教師的幸福能力及其培養實際上就是教師幸福的實現問題。
幸福不是物質欲望得到滿足的自然性、即時性的快感。幸福是人之為人意義實現所給予主體的精神性愉悅。
幸福能力需要培養另外一個理由是大量幸福病態的存在。
日本社會學家千右保曾經在一些國家作對比調查,問題為:如果有足夠的錢供你一生享樂而無須工作,那么你是去享樂還是去工作?1987年千右保說“根據大約二十年以前的調查,基本上沒有人回答靠玩過日子。美國的比率為2—3%,日本竟不到1%。然而近年來,‘玩派’驟然增多”。“根據1983年世界青年意識調查對11個國家提問的結果,‘玩派’比率最高的是瑞士,占39.8%;日本為19.8%,美國為21.8%”。“到了1987年,日本的玩派占到26.9%,四年時間增加了7.1個百分點”。至于中國,千右保寫道:“令人難以掩飾驚訝的是中國的數字。玩派著著實實接近半數,占49.8%,創世界最高記錄”。
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幸福等同于俗福。俗人很難體會真正的幸福。
二幸福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具有良好的精神品位和德性。但是創造幸福的能力卻不僅取決于精神品位和德性,它還要求創造或實現幸福的其他條件,幸福能力就是主體實現目的和自由所需的主觀條件。
首先,教師應當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包括本體性知識、背景性知識和條件性知識三類。本體性知識是指教師所教科目的學科專業知識。背景性知識實際上是教師應有的綜合性的文化涵養。條件性知識是指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包括對教學過程規律性的認識,對教育對象的了解等等。教師的知識不僅是“心理學化”了的學科知識,而且必須是“文化化”、“生活化”的知識。沒有對學生及其學習機制的切實了解,沒有民族和世界文化的整體支撐,不能將學術語言生活化,一個教師即便能夠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他也是一個枯燥乏味、沒有成效的教師。這樣的教師“學生聽其課味同嚼蠟,躲其課不以為害,評其課嗤之以鼻”。失敗的教師當然是不能收獲教育幸福的。
其次,教師必須具有高超的教育能力。這里的教育能力是教育勞動的實踐能力。韓進之教授認為包括教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教育觀察能力,注意分配能力,思維的系統性、邏輯性和創造性、教育想象能力和教育機智。林崇德教授概括為“教師的自我監控能力”,包括對教育活動的計劃安排,對這一活動的監察、評價、反饋,以及對教育過程的調節和校正能力。林崇德教授還認為,“優秀教師=教育過程+反思”。我們知道,教育活動的特點是一種心心相印的主體際性的交流活動。教育過程中充滿變數。因此教育不僅是一個嚴謹的知識授受過程,也是一個充滿靈活性、創造性的藝術過程。沒有包括自我監控能力在內的實際工作能力的教師就不會收獲教育的成功,更不會體驗教育幸福。
最后,教師還應當具有審美的素養。幸福能力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一種對主體自由的審美能力。幸福感就是一種生活的美感。因此缺乏美感的人也一定缺乏幸福感。要收獲教育幸福,教師既要有較高的精神境界,創造性的教育能力,還應當具有對教育活動過程以及教、學雙方的審美能力。這一審美能力既是樂教、樂學的中介環節,也是激發進一步創造性的重要因素。教師應當自覺掌握教育的審美評價尺度,學會以審美的心態看教育、看學生、看自己。審美是發現幸福、創造幸福的重要法寶。這一點,正是作者本人近年來不斷呼吁建立教育活動第三標準的重要原因。
幸福需要靠似乎與幸福無關的能力去獲得,這是一個悖論。但是這正是幸福和幸福能力的辯證法。教師的幸福實現與否取決于作為教育主體的教師在多大程度上成為一個真正大寫和全面發展的人。
其實一個人想要生活得更好,只要獲得幾種能力就行,教師也不例外:一是自然能力,二是技術能力,三是知識能力,四是與社會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五是人的生理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