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摘要
在讀書筆記中記錄下閱讀的時間和日期,可以幫助自己更好地掌握閱讀進度和計劃。要怎么寫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摘要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摘要,供大家參考。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摘要篇1
周末,我興致勃勃地來到南京圖書館,這里什么書都有,是我閑暇時光最喜歡去的地方。
走進圖書館,我就像一個饑餓的人,撲在如同一塊塊面包似的書上。都是我愛看的書,《丁丁歷險記》、《杜利特醫生》、《笑貓日記》……,簡直眼花繚亂,我想到老師說的話,要看有營養的.書!對,我開始細細地翻閱各種各樣的書。就在這時,一本書脫穎而出,映入了我的眼簾,《城南舊事》!我一向喜歡看有關回憶或略有傷感的書。“舊事”這不正是帶有回憶性的嗎?我從書架上抽出這本書,猜想它是否有關童年,捧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起來。
這本書講述的是關于一個小姑娘林英子6到12歲時發生的故事。住在北京的小姑娘林英子先后遇見了秀貞、妞兒、蘭姨娘等朋友。然而不幸的是,這些好伙伴最終都由于各種原因而與英子分離了。英子的童年時光是和這些好朋友一起渡過的,朋友們的一去不復返,也意味著英子的童年也一去而不復返。我斜靠在書架上,半個小時過去了,一個小時過去了……,我被英子深深地吸引了。英子是一個聰明、勇敢、善良的人。她敢于抗爭,敢于伸張正義,富有同情心,她用她那充滿童真的心靈去幫助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無論那個人的身份、地位。在我心中,英子就是一個完美的女孩。隨著親人朋友的離去,英子也體會到了她做為家中大姐的責任,令我無比欽佩。
《城南舊事》這本書表現了人間的真善美和兒童的天真可貴。這本書中的文字是美好而又平凡的,每個字里行間都散發著溫暖的氣息,把我帶進了二三十年代的老北京。作者沒有用華麗的詞藻,而是用了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老北京的動態素描,盡管黑白,但依舊生動、逼真、深刻。
于是,在溫暖的陽光下,我將它帶回了家。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摘要篇2
城南舊事是文壇名家林海音獨步文壇三十多年的經典作品。自1960年出版以來,不但在臺灣暢銷不衰,在大陸也擁有廣的的讀者群。林海音以她超逸的文字風格,饒具魔力的文筆,通過主人公——英子童稚的眼睛,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一種無法形容的天真,自然而不造作,到盡人事復雜的情感,將英子眼中北京城南的風光恰切的融入字里行間,在展現真實的市民生活之余,還在全書中淡淡的猶豫中彌漫著一股濃濃的詩意,讓人禁不住再三尋思個中深意……
小英子自從跟從父母從臺灣來到北京城南后看到了許許多多的事和人,惠安館的“瘋子”秀貞,鑲金牙的蘭姨娘,英子認為是蹲在草叢里拉屎的“小偷”,慈祥的宋媽,宋媽的兒子小栓子還有妞兒……
英子看到了世間百態:秀貞丟了孩子,后來小英子有幫助她找的了孩子,但不幸的是,秀貞和妞兒對苦命母女壓死在了火車輪下。
性格外向的蘭姨娘成了英子媽的朋友,有了蘭姨娘,媽做家事倒也不寂寞,她跟媽有訴說不盡的心事,奶媽、張媽都喜歡靠攏來聽,英子也“小魚上大串兒”,的在大人堆里,仰頭望著蘭姨娘那張有表情的臉。“我”還知道了自己是媽十六歲生的,媽現在有要給“我”生一個小弟弟。
還有那個為了給自己的弟弟交學費而偷東西的小偷,“我”說他不是壞人,“我”還和他說好要一起看海去,但后來他被抓了,但走時還沖“我”直笑。
“我”家里的那個可憐的宋媽因家中貧困,自己的丈夫把孩子都送了出去,還有一個孩子離開了人世,“我”好可憐宋媽還有那幾個和“我”一般大的孩子,他們真的很不幸……
后來,爸爸因生病而駕鶴西去,“我”的小學也畢業了。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摘要篇3
在失去中成長,在成長中學會珍惜
《城南舊事》這部電影帶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成長就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
從一開始,英子有很多人陪伴過她的童年,或者說有很多人在他的童年里留下過腳印:宋媽、小桂子妞兒、秀貞、蘭姨娘、徳先叔、“我們看海去”的男人,最后是父親。他們都在英子的童年記憶中留下印象。他們的離去讓英子感到過疑惑、不舍,但是,正是這些失去,才讓英子有了更多的美好;讓英子更充實,更成熟,在失去中成長。
從擁有到失去,這也許就是成長的過程吧。
每個人都是這樣成長的,包括我。想想,小學的生活漸漸遠去了,膩膩歪歪的伙伴,也各奔東西了吧。再早些,幼兒園時生活的縣城,幾乎都沒有什么印象了。隱隱約約記得有座小平房,還帶個小院兒,院里有棵小石榴樹,石榴樹下種過絲瓜……
如今那平房恐怕是已經拆了吧……
但失去了的,又何止是絲瓜呢?
好像所有的一切,都會在某一天消失,消失的無影無蹤,哪怕一點蹤跡,一點點,你也會找不到。但是其中的內涵,伴隨著我們成長,在成長中留下磨滅不了的痕跡。人生可貴,成長伴隨著人生,就這樣,我們從成長中學會了珍惜。
珍惜吧,如林海音說的一樣,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摘要篇4
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城南舊事》,我很高興,也很期待里面寫了什么。
翻開那漆黑而又帶有一點神秘的封面,我的“讀書之旅”開始了。
我每看完一章故事,都感到有那么一點兒惋惜。因為,每一次一章故事告一段落后,故事里面英子(林海音小時候的乳名)的各位親戚或者是朋友,都以種種理由離開英子,一直到最后一章——爸爸的花兒落了,英子幾乎所有的親人,都像影子一樣消失后,她的童年也消失了。
整本《城南舊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英子在惠安館遇見并且和那個被大家稱為“瘋女人”——秀貞相處的那段時光。一開始,我還是擔心“瘋女人”秀貞對英子作出身危險的事情,但驚人的是英子卻和秀貞友好的&39;相處了,這也足以向大家表現出她童年時的善良和天真。直到有一天后,秀貞突然對聽故事的英子談起了小桂子(秀貞的女兒,也就是書里講的小妞兒),并常常談起她,秀貞還和英子說,小桂子有一條青疤。
有一天,小妞兒對英子說她不是爸爸媽媽親生的,并且轉過身來,英子卻在她脖子上找到了一條青疤,英子趕忙把她領到秀貞那里,她們母女倆當晚就坐火車走了,英子也暈了十天。這里也能體現出英子對她的所有朋友的離去都懷有思念之情。
第二段:我們看海去,這句話使井邊一位小偷對我說過的一句話。就這是這么簡簡單單的五個字的背后,卻一直襯托著英子兒時到現在的夢想。小偷也告訴她會帶他去看海。可當時一群人一直在追捕他,這是英子沒見著它既幾會她就被抓去被人笑話,這也使英子一直沒能出去見見世面。但是英子的那種友好的精神卻值得讓我們學習。
還有最后一段:爸爸的花兒落了,題目取得很悲傷連同與結果,我只是不明白為什么英子在最后得知爸爸去世后為什么顯得那么冷靜?爸爸的花兒落了,石榴也落了……爸爸精心培養出來得花幾乎全落了,但是爸爸養育出來的英子卻沒有倒下去。爸爸的死,成了英子不再是小孩子的證據,也同樣證明了英子十三歲不用親朋好友照顧的依據。這也能教導我們十三歲能獨立的能力。
《城南舊事》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它講述的是她小時候童年是在北京城南的故事。雖然故事主人公有時候顯得弱不禁風、微不足道,但是她卻教會了我很多知識、本領和心態,這本書的確讓我受益匪淺,我要好好珍藏著!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摘要篇5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奪目光輝;一本好水,可以凈化一個人的心靈。在我內心深處有一本書,它像一滴清水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陽,它就是城南舊事。
這本書不算太厚,它里面有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爸爸的花落了和駱駝隊這幾個小故事。書中的主人公是英子,英子和家人從別的地方搬家搬到北京,在胡同里住著,周圍很熱鬧,在這里英子也認識了許多朋友,比如惠安館里的瘋子秀貞,被爸爸逼著唱戲的妞兒,還有一臉老實像,厚嘴唇的偷東西的小伙子,以及漂亮的蘭姨娘等等。他們都是英子成長中的重要人物,通過生活中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讓英子明白了許多道理。
在大家心里,瘋子和小偷都是讓人不恥的。但是在英子的眼中,秀貞是不瘋的,她是一直在尋找小桂子的母親,而厲害的英子竟然找到了小桂子,妞兒就是小桂子,英子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她們,這么做是難能可貴。更重要的是那時的英子,還只是個小孩子,一個這么弱小的孩子竟懂得什么是愛,她用純真和愛心善待著“瘋子”,用她微薄的力量幫助這個苦命的人。英子后來又發現了為了供弟弟讀書而不得不去偷東西的小偷朋友,英子知道他內心的痛苦和無奈。故事最后雖然都是以悲劇收場,但悲劇的背后是默默的愛與濃濃的暖。但讓我想起了一句話“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好好地活著更不容易。
后來,她的爸爸生病了。故事用“爸爸的花兒落了”象征爸爸的去世,寄托了對爸爸深深的思念之情。讓人欣慰的是故事中的英子真的長大了。故事結局雖傷感,但讓我們明白雖然生活中會遇到很多挫折與不幸,但是我們要勇敢接受事實和面對今后的生活。人生不如意十之---,或長或短的人生旅程,誰都有可能遇到困難和逆境,都有可能情緒低落,但是,再悲觀失望,我們也不要放棄希望。
和英子比起來,我要幸福的多了。不過我也要向英子學習,我也是家里最大的孩子,我現在也長大了,也會照顧弟弟了,我以后要更懂事,也要學著照顧爸爸媽媽,承擔起家里的責任!(劉清瑤)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摘要篇6
成長,是骨骼間的碰撞,春日樹上長出了嫩芽,燕子們在空中自由飛翔,人們在歡笑中逐漸長大。思念,是秋天深處釀造的小酒,大雁對北方的思念,落葉對大樹的思念,花朵對春天的思念,人世間的靈魂對生命的思念……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成長、思念……
英子,《城南舊事》的主人公。秀珍、妞兒、厚嘴唇的年輕人、蘭姨娘、宋媽、爸爸,一個一個遠離她,她失望,但也一步步見證著她的成長。他們都離去后,英子極其思念他們,就如那國學書上那篇《我們一起去看海》,英子思念著厚嘴唇年輕,期待著與他一起去看海。英子是重情的!
英子也是堅強的:離別秀珍、妞兒時哭泣不休導致生病數天,讓家人擔心無比;看到厚嘴唇年輕人被捉后,很慚愧,眼淚兒一直在打轉,卻硬是忍住不讓眼淚流;聽到媽媽的提議,她第一次有了自我主見,進行了反駁;爸爸的花兒落了,她不僅沒哭,去過醫院后,還鎮定地照顧起了弟弟妹妹。雖然一次次的長大中,她不哭、不心酸了,越來越像一個局外人平靜地陳述一件事情,可我越讀越想哭,直到那句“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原本熱血沸騰的心早已化成熱淚在眼眶里打滾了。
美好的經歷,可能會有個悲慘的結局,一路上不會一帆風順,也會留下忐忑。你思念過誰?老師、同學、爸爸媽媽,還是那棵大樹?
一個寒假過去了,我十分思念同學們,一見到那些昔日的好友,一把抱住,心中充滿了滿足。一個寒假不見,就如隔三秋啦!
思念,英子對親人的思念;思念,我們對同學的思念;思念,對陪伴我們大半輩子的生物的思念。思念,讓我們在感恩中成長......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摘要篇7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兒時以至青年生活的一段美麗的回憶。在林海音的筆下,那是一卷舊電影,多彩的,可愛的。
林海音在這本書中紀念了逝去的童年,而我從中品到的卻是滿滿的甜蜜。她的童年是美好的,無憂的,當然也少不了苦惱的主旋律。她要為了溫飽煩惱,也要因為父親過早離世而不得已挑起重擔。客觀地看她的童年無疑是不幸的,然而文中的一件件瑣事串在一起就像老北京的糖葫蘆,泛著一絲甜味兒,換言之也許她并沒有覺得這些不幸是痛苦的,她還是那么快樂。
她生活在那貧苦的年代,要為了一切煩惱著,但她卻能品出生活的甜。而我們呢,用一句老話來說吧,還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呢。
我們坐在書聲瑯瑯的課堂中,抱怨著痛苦的生活,枯燥的學習,世間的不公。浪費著生活,卻可笑的抱怨著這,抱怨著那,難道不曾想過多年后我們回首往事,也許會哭著后悔,為什么自己把生命浪費得如此淋漓盡致。
但是若是我珍惜著,快樂地活著也許在我老了,動不了了,像林海音一樣的回首往事,也會發現生活沒有想像的那么好,卻也沒有想象的那么糟。我還是我,只是不一樣的精彩,不一樣的快樂罷了。
書是知識的源泉,記憶的沉淀。是老人的回憶,是每個人心頭的故事。快樂是自己尋找的,在生活里我們總會有些許憂傷,但我們或許可以像個孩子那樣,一笑而過。每天過得天真爛漫,又何必埋怨?
書在影中翻動,思索,仰望,享受,沉淀。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摘要篇8
平時有點貪玩、在學校成績不錯的她,爸爸對她的一個小小的心愿,她能完成嗎?她爸爸又會怎樣?
文章的主人公只有一個,那就是英子。英子有許多朋友,如:妞兒。還有搬到新家的朋友,如:方德成、劉平。還有宋媽、蘭姨娘、一位大叔、秀貞、德先叔。并且蘭姨娘和德先叔挺合得來,他們兩個還是年輕人呢。這些人都算是她的“大朋友”吧。而英子為什么要搬到新家,也得從頭說起……
有一天,正在下著雨。英子正在發燒,可她不躺在床上,而且起來,因為她待在床上總是睡不著。而英子卻悄悄地把妞兒帶到秀貞的家里,妞兒卻不知道英子要帶她去哪里。秀貞被大家認為是個瘋子,可英子不這么認為,而且不怕她。秀貞瘋是因為她有個女兒,小名叫小桂子,而妞兒也就是小桂子!秀貞很多年來一直在找小桂子,就是沒找到。秀貞看到了妞兒,趕快收拾行李,帶妞兒回老家。但妞兒有點害怕,也不說話。就這樣,秀貞帶妞兒走了。而英子因為發燒,也下著雨,暈倒了。剛好,被她的媽媽發現了,送進了醫院。英子快要升一年級了,她的爸爸媽媽為了讓她有更好的學習環境,而且她在那里也沒有別的朋友,所以就搬了新家。
英子上了一年級,并且讀完了下學期。在結業典禮上,英子的爸爸也來看了。臺上站著一個六年級畢業的大哥哥,他的成績是全年級第一,正在演講。每年只有六年級畢業生,并且要考到全年級第一,才能上臺演講。而英子的爸爸也希望英子長大上了六年級,畢業了也能上臺演講。果然,五年后的英子考了全年級第一,能上臺演講了。而她的爸爸也病倒了,英子也把小學畢業文憑放進了她爸爸的抽屜里。
英子,當你考了全年級第一,上臺演講,演講得非常好,受到大家的熱烈鼓掌,你肯定很開心。當你知道你爸爸剛好在那天生病了,躺在床上,沒能來看你的演講,你肯定很傷心。我能感受到你的難過,因為我親身體驗過。今年某一天,我爸爸的鼻竇炎發作了。于是爸爸就決定去醫院動手術,把鼻子里的一條骨頭切掉。手術后,我來看望爸爸。爸爸鼻子里流了好多血,必須要用棉花和紙巾塞住鼻孔,就連鼻孔都被塞大了。我看了,頓時想哭。爸爸病倒,等于就是家里的頂梁柱倒了。那時候,我都哭了,也是非常地痛苦。
這可能是給她爸爸的最后一份禮物,但愿英子的爸爸一切平安,也能看到她的畢業證書。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摘要篇9
我看完了林海音著作的《城南舊事》,《城南舊事》里人物有:英子(林海音的小名)、駱駝隊的領隊、惠安館的瘋子——秀貞、爸爸、媽媽、宋媽、英子的好朋友——妞兒、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斜著嘴笑的蘭姨娘……
這些人都陪過書中的小主人公——英子在一起,在看第一章的時候,作者介紹了駱駝,它們的神態、細嚼慢咽的動作,個個都描寫得活靈活現,讓人似乎身臨其境;第二章講了好幾個人,宋媽、妞兒和瘋子——秀貞,在惠安館里,開始作者還以為秀貞是和她玩“過家家”,后來英子把她那塊很漂亮的表送給了秀貞;英子記得,秀貞跟她說過,小桂子(就是秀貞的孩子)脖子后頭正中間有一塊青色的胎記,而妞兒的脖子后邊正中間也有一塊胎記,于是,英子帶著妞兒去找秀貞,秀貞立馬帶著妞兒趕火車去了;因為那天下著傾盆大雨,英子發高燒,昏迷了十天。
第三章的題目很有趣,是:“我們看海去。”這是一個小偷兒跟英子說的,雖然我不喜歡偷東西的小偷,但是不知為什么,似乎是林海音的語言打動了我,我覺得這個小偷很好玩,很可憐,看到他被人家抓到的時候,好像一只老鷹在欺負一只小雞,而且還要聽著周圍人的罵聲。第四章題目就很明顯了,題目是:“蘭姨娘。”這章里講的是德先叔和蘭姨娘,德先叔是一個大學生,因為那時候要槍斃大學生,于是躲到了英子家里來;后來蘭姨娘也來了,雇她的人家不要她了;后來,蘭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
第五章的題目也很新穎,是:“驢打滾兒。”剛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還以為林海音要寫驢怎樣打滾兒的。結果不是;內容主要是,宋媽的小栓子死了,小丫頭子不見了,宋媽很傷心,宋媽和英子在找小丫頭子歇息的時候,看見有人買一種叫:“驢打滾兒”的吃的,那是把黃米面煮熟了,里面包黑糖,再在綠豆粉里滾一滾,很香;找不到小丫頭子了,宋媽就騎著驢走了。
最后一章,題目讓覺得有些傷感:“爸爸的花兒落了。”沒錯,英子的爸爸去世了,爸爸的石榴掉了,花兒也落了。
《城南舊事》一本很好的書,悲悲喜喜,快快樂樂,都在這本書里展現了,從喜到悲,這本書讓我們體驗到了生活中的悲歡離合,是一本你看完了放不下、還要看一遍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