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摘抄讀書筆記
寫讀書筆記是人類在閱讀過程中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和重要方法。怎樣寫狼圖騰摘抄讀書筆記?這里提供狼圖騰摘抄讀書筆記分享,供大家參考。
狼圖騰摘抄讀書筆記篇1
自古以來,狼一直扮演著一個兇惡狡詐的角色,什么狼狽為奸、狼心狗肺,好像只有狼這個字眼才能更好的詮釋“壞”的含義。而《狼圖騰》卻不一樣,它沒有通過人們長期形成的偏見來看待狼,而是描繪了一個獨有魅力,一個雖聰明但不狡猾,一個神奇讓人驚嘆的草原精靈。
在這本書中,主人公陳陣與幾名知青,去了呼倫貝爾大草原,看到了草原人民與狼的搏斗,看到了狼的興衰起伏,由開始的害怕狼,到最后與游牧民族同化,近乎到了崇拜狼的地步。這幾十個緊張離奇的.與狼相關的故事,將我吸引到了一個狼的世界,似乎真的與這些狼共同生存在一起。
他在蒙古的額侖草原,跟隨睿智、崇尚騰格里和狼圖騰的畢利格老人和一些見多識廣的蒙古人,在這個山美水美的地方,漸漸地崇拜上了狼圖騰。窺視狼群狩獵、見識狼群偷襲羊群、挖狼洞、養狼崽、面臨了狼災……當他看見老練的狼王帶領身經百戰的狼群,彈無虛發的狩獲大量的獵物時,當他被狼群的超群智慧所吸引,當他看見狼群陷入一個個艱難的窘境,卻絲毫不膽怯、不退縮,反而齊心協力共同解決困難,他又為狼群非凡的組織能力和智慧而贊嘆。陳陣模模糊糊地看到且領悟到,狼圖騰是一個強大、神秘、極具魅力和吸引力的圖騰。
狼使人類學到了大量的計謀;它堅強現實,不白日做夢,只為目標而奮斗,比起這一點,我們人類遜色了很多。可許多人類不肯正確的面對狼的優點和缺點,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絕不可能絕對,如果只死拽著狼的缺點,瘋狂的消滅狼,恐怕,不久的不久,也將是我們人類的末日了。
狼圖騰摘抄讀書筆記篇2
一卷《狼圖騰》繪盡了美景,寫盡了人情,訴盡了澎湃,譜盡了哀情??吹搅藛?那千里萬里綿延不盡的草場,嘶嘯不止的牛羊,那頑劣可愛、溫暖心間的人與小狼,可你看到了嗎?阿爸眼中流下的淚珠。合上書本,不及回味壯闊的美景,可愛的小狼,一股哀愁便旋繞眼旁,經久不去。最難忘懷的,竟是不起眼的阿爸—一個垂暮的老人。
起初不懂,可當我再次回味的時候,我明白了這個老人的眼淚,明白了他的無奈,明白了他的凄涼。他所痛心的,是源于他的信仰。他始終堅守著“老祖宗的規矩”,看著子孫對草原無盡的索取,他無能為力,唯有老淚縱橫,止不住的嘆息,仍記得他說的話“天神不會收我了,他不會原諒我了,我要向他請罪?!彼p輕的囈語,重重的敲打在我的心上,我不禁捫心自問:“我是否有信仰?我能否視它如生命?”結果,我猶豫了,尋尋覓覓,終于在新的角落里看到了一絲顫微的燈光,我的信仰之燈,你能否照亮我的心房?
“一個沒有信仰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比艘惨粯樱瑳]有信仰,生活便失去了方向。信仰就是目標,信仰就是道德底線,信仰就是我們兜兜轉轉,用生命尋找并為之堅守一輩子的東西。
為什么會有“小悅悅”事件?為什么老人摔倒在地無人敢扶?看到這些新聞的時候,我不禁想問,你們的信仰在哪里?是什么讓你們失去自我?你們心中那盞信仰的燈,熄滅了嗎?可同樣,因為信仰的呼喚,那個“最美的公交司機”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是什么讓巨痛來臨之際,他毅然決然的忍耐、剎車?是信仰!不曾泯滅的信仰!即使“最美的公交司機”離去了,可他的信仰之燈照亮大地,映照了每一個人的臉龐,仿佛是一場接力賽,不能停止,亦不曾停止,最初的本性被喚起,那是信仰的力量。感受到了嗎?這個世界是暖的,它充滿了鳥語花香,漸凍的心被喚起,信仰之光照亮了每一個人的世界!它是愛、是暖、是漆黑大地上的點點星光。
每個人都有信仰,找出它,讓它照亮我們人生前進的方向!
信仰如燈,青燈不滅,永耀我心。
狼圖騰摘抄讀書筆記篇3
這個故事催人淚下,講述了人與狼之間的友情。在一個遼闊無垠的大草原上,草原狼的獨立、卓越、強悍、超長的智慧才能、不屈不撓的高貴靈魂、無堅不摧的團隊意識、親情和友情、和草原萬物的關系……無不給人心靈強烈的震撼和感動。人們罵狠心的人狼心狗肺,罵大聲喧嘩的人鬼哭狼嚎,嚇唬小孩的說“狼來了!”。我以前也罵過狼,但現在,我還是這樣嗎?不,不是的。我是滿懷著深深懺悔之情來贊美小狼的。
蒙古額侖草原的老人曾經說過:“狼是騰格里(天)派下來保護草原的。狼沒了,草原也保不住了。狼沒了,蒙古人的靈魂就上不了天了?!碧珜α?,在我看來狼是草原的精靈,也是草原清道夫,它使吃草的黃羊控制數量,維護青草;吃人的尸體,是草原整潔,也是那人魂歸騰格里。
狼是神,但也有自己的種群,而第一次來草原的北京知青卻毀了一匹未來狼王。在陳陣這個北京知青剛來草原的第二年,對狼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卻萌發了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想法——養一匹小狼崽,并為他養老送終。但當他冒險鉆狼洞后得到了一匹小狼崽時,卻遭到村民們的強烈反對,陳陣拼死保護小狼崽卻無濟于事,最后,還是竭力號召消滅草原狼的包順貴,以摸清敵人特點為理由,說服了草原上最有名望的老人去說服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這匹沒媽的小狼一系列的行為讓陳陣越發覺得這匹小狼是未來狼王,所有撲擊噬咬能力都無師自通,而且十分厲害。小狼對他的主人一點都沒有養育之恩的報答。不知過了多久,小狼長大了,陳陣帶它去散步時讓小狼味道了母親的氣味,小狼正在準備留下它的氣味時,被陳陣硬拉走了,它十分惱怒,對準了陳陣的小腿就咬了過去,把陳陣的小腿要了四個窟窿。有時小狼還有點信任陳陣,但只在吃飽喝足后,其他時候經常翻臉不認人。不知為什么,最終,騰格里還是把小狼帶走了……
草原老人還說過:“狼可殺可拜但不可養?!碧珜α耍愱囯m然很愛小狼,但無論怎樣也比不上親生母親的愛,在不知不覺中,用鐵鏈拴住了它的一生,拴住了它的自由……
狼圖騰摘抄讀書筆記篇4
曾經有人向我推薦過《狼圖騰》這本書,這本書使我感觸頗深,精彩的情節,令人反思的行為使我把這本書看了一遍又一遍。一本好書是經得起人反復翻閱的,所以在今年暑假里我又再次拿起了這本書并寫下了這篇讀后感。
《狼圖騰》這本書的主角陳陣是一個到蒙古插隊的北京知青,他被蒙古那神秘的風俗文化所吸引,被蒙古那神秘的狼所吸引。
狼是一種自由的象征,他們是草原民族的獸祖,宗師,戰神與楷模,蒙古的游牧民族對狼有著深深的崇拜。書中當畢利格老人得知陳陣養了一匹狼之后生氣地對陳陣說:“狼是送蒙古人的靈魂上騰格里的神靈……”這里就體現了蒙古人對狼的至尊崇拜,他們認為狼是不可馴服的,若是將狼馴化了就是將狼的自由剝離了,就是將狼的靈魂囚禁了,是要受到騰格里的懲罰的。這也體現了他們對自由的重視。
雖然文中陳陣馴養了小狼,但書中結尾里小狼還是回歸了自由,哪怕是死了?!帮L聲呼嘯、白毛狂飛,小狼像一條金色的飛龍,騰云駕霧,載風載雪,快樂飛翔,飛向騰格里,飛向天狼星,飛向自由的太空宇宙,飛向千萬年來所有戰死的蒙古草原狼的靈魂之地……”這里就是對自由的描寫,對自由狼的描寫,“飛”字寫出了小狼生前從真正未擁有過的自由。自由是人活著的精神支柱,狼是自由的,所以蒙古人崇拜它們,尊敬它們。
文明,是一個社會安定發展的基礎,是人重要品質之一。在《狼圖騰》中有出現獵殺天鵝的劇情,寫的是當時從內蒙古農區來的30個民工在新草場扎下根后在那里獵殺天鵝、掏天鵝蛋的事“牧民們疑惑和氣憤的看著民工,他們不明白為什么這些穿漢人衣服的蒙古人也對草原神鳥這么殘忍,竟敢殺吃能飛上騰格里大鳥?!睏羁艘查L嘆“我過去認為中國的農耕文明總是被西方列強侵略和欺負,可沒想到農耕文明毀壞游牧文明,同樣殘酷猙獰?!痹谖铱磥?,這不僅是兩個文明之間的毀壞,更是人們文明意識本身的損壞。從這里也可以看出當時的法律是多么的不全面。而生活在這個和以前相比法制已相對完善的現代社會的我們已是很幸福了。
看著文章里那些對獵殺天鵝,破壞草原的描寫,看著文章尾聲談及的新到草原的漢人們殺草原狗吃狗肉還有那被步槍獵殺的半大的老鷹,我的內心就忍不泛起一種深深的悲傷,我的眼睛就忍不住酸澀起來:將來還會有美麗的天鵝湖嗎?將來的草原還會有“風吹草低見牛羊”嗎?文章里寫到過畢利格老人唱過的一首歌:
百靈唱了,春天來了。
獺子叫了,蘭花開了。
灰鶴唱了,雨就來了。
小狼嗥了,月亮升了。
……
而陳陣聽了這首歌后,心里所想的卻不如歌詞里描繪的這么美好:以后草原上的孩子們還能聽懂這首歌嗎?到了那時,他們也許會問:什么是百靈,什么是獺子?灰鶴?野狼?大雁?什么是蘭花?菊花?
這就是一種悲哀,一個民族的悲哀,一個國家的悲哀。人們的文明行為的衰退與文明意識的弱化必將使一個國家走向落后。所以現在的我們就應更注重文明意識的培養,一起用自己的行動構建起一個欣欣向榮的法制社會。
狼圖騰摘抄讀書筆記篇5
狼,一說到這種動物,大部分人都會毛骨悚然。我也一樣,但這在我讀過一本書后改變了。它像內蒙古草原上的一聲悠揚的狼嚎,打入我的心里。
我一讀這本書,像穿越到了遼闊的內蒙古草原,騎著馬在原野上奔馳一樣。白天有藍天白云做伴,晚上有黑夜繁星點綴。仿佛遠方的狼嚎也因這景色倍加嘹亮了似的。在夢中,我揮舞著套馬桿,唱著蒙古民歌,騎著駿馬。在綠海中,一只只白色的綿羊,遠看是云,近看是蒲公英,仿佛一吹就會隨風遠飛。在夜晚,一只只大地的幽靈在山頭,在高坡,在綠海中,訴說著夜的寂寞和哀愁,多么美啊,就像他們的高歌,嘹亮,綿長,把我帶入了狼的世界。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對狼的印象還停留在孩提階段那動畫片所宣揚的“聰明的羊”,和“愚蠢的狼”中呢。
狼,它們在我眼中,聰明,勇猛,打破了“灰太狼”,“東坡與狼”。。。。。。那些愚蠢,邪惡的形象。它們的團隊精神,令我嘆為觀止,能為了生存,咬斷一條腿,會打突襲戰,包圍戰,夜戰,迂回,聲東擊西。。。。。。讓我一度想到:它們還是狼嗎,還是這就是狼?這些都不是狼的最強處,那是“忍”這不是一昧的忍,這是藏起自己的獠牙,在陰暗的地方積蓄能量,等時機成熟時再爆發,多偉大的精神。這不是說說,而是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的。
在一次羽毛球賽中,我對陣阿v,他很強,在前期我被他壓著打,再猛烈的攻勢下,我很快敗下一局,但我發現了他的弱點:太用力了。我抓住他這個弱點,在第二局死死守住,他攻我防,他左我左,他右我右,看起來我輸定了,實際上我倒是沒落下他一分,最后,在舞蹈般的交手下,我以一分的優勢險勝,到了第三局,如我所料:他沒力了。我在心中暗自一笑,拿出了我的全力,而小v像一把折斷了劍的勇士一樣,即使無所畏懼,但在更加兇猛的攻勢下,漸漸的敗下陣來,最后我這個誰都不看好的人反而取勝,在他們看來,這全是運氣使然,可他們不知道,我身后站著蒙古草原最神圣的使者——狼。
我在生活中,要更多的發揚這種狼的精神,弘揚這把精神利劍,讓他帶領著中國人民向著東方的巨人這一目標奮勇的前進,成為能真正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強者。
狼圖騰在每個人的心里永生,我品讀了一本經典,更要把狼圖騰這一被掩埋起來的傳統文化給傳承下去,把它發揚光大。
狼,在我心中永生。
狼圖騰摘抄讀書筆記篇6
小時候我們讀過很多關于“大灰狼”的故事,就如作者所述幾乎都是貪婪、殘忍抑或蠢笨,而狐貍卻總是機智狡猾又可愛。其實只有真正與狼打斗過的草原人才懂狼、了解狼,大自然在沒有比狼進化的更高級更完美的野生動物了,它們團結、有耐心、組織嚴謹、分工明確,狼是大自然界最有家庭觀念的動物,而母狼也是最有母愛的動物,她為救出身陷囹圄的小狼,會不惜犧牲自己也要把孩子搶回;而狼王或公狼在逃離時一定會把最隱蔽、最好躲避捕殺的逃生之路留給母狼和小狼。但草原是無比殘酷的,它對草原上所有生命的生存能力的要求太苛刻,稍稍遲鈍笨拙一點就被無情淘汰,這也使得狼群面對傷、殘者,如若影響它們的速度,必然會給它一個痛快的了斷,而狼也不會因為被同類所殺而留下仇恨反而帶有一點感激,因為它們寧可戰死也不病老終死,這樣的了斷也算是戰場上的英雄。
自看《狼圖騰》后對狼就充滿了敬意,因為是狼讓進化為人類,讓馬更精良,讓草原可以維持一種平衡,而那些大型的猛獸如:老虎、獅子,不被歌頌,是因為它們單打獨斗,而沒有真正促進其他動物的進化。然后當人類崛起后,工農業代替了牧業后,作者筆下的大草原已不復存在,什么驚心動魄的狼馬大戰,什么的蒙古包,什么的馬背上的民族,什么的天鵝都完全葬送在人類的手里。草原荒漠化,戰馬成為旅游工具或照相的陪襯物,獵狗都被捕食,天鵝也不捕殺,所有的美景我們只能通作者的文字來想象。
狼圖騰摘抄讀書筆記篇7
很久以前就聽說過這本書了,《狼圖騰》——一聽名字就是本關于狼的書,或許帶有那么幾分嗜血,恐怖。因為,在讀這本書之前,我跟很多人有著同樣的想法,對狼的感覺就是無比嗜血、貪婪、狡猾、兇殘,讓人反感、厭惡、畏懼??v觀歷史,從來沒有人稱贊過狼,可是與狼有關的貶義的詞語卻有很多:狼心狗肺,白眼狼,狼狽為奸、色狼、狼子野心等等。然而《狼圖騰》能夠顛覆每一個原有的對狼的觀念。
看了這本書,有點顛覆狼在我心中的形象,以前對于狼的理解,也可以說是誤區,一直以為狼就是很兇惡、狡猾,可能是受小時候書本“狼來了”這篇文章的影響,還有就是受到“獨狼”這個詞的影響,在當今的社會,尤其是在體壇,如果說一個人很獨,只是自己一個人單干,我們經常會形容這個人是“獨狼”,所以會對狼造成誤解。不過話說回來,到現在還未真正與現實中狼見過面,有也只是在電視、電影中看過,有機會一定要好好見識下這充滿智慧、而且團結的活性動物。通過“狼圖騰”,對于狼這種動物,不對應該說充滿智慧的動物,不由自主的產生敬佩之意,應該可以這么說,獨自的一頭狼它們其實并不強大,可怕的是一群狼,一群團結的狼。一頭成年的狼未必是一頭成年的牛、馬的對手,但為什么每次都是一群狼追著一群牛馬羊跑,甚至牛馬羊的數量遠遠超過狼的數量,這很明顯的說明一群團結的狼的可怕性,團結的力量會讓你變得很強大,會讓再強的對手都會產生恐懼。假如只顧慌忙四處逃竄的牛馬羊群團結起來,結果未必是這樣,可能在書本記載的歷史就不會說狼是可怕的動物。從來不單獨行動,見機行事,這樣形容狼一點都不為過,抓住機遇,觀察情形,俗話說的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對于狼群的形容,除了團結合作、見機行事還有一點就是分工明確,行動前對于各自的分工非常明確,怎么布置戰術,怎么圍捕羊群,而且有長遠的想法,不只顧眼前的,這一些都是我們需要學習的,雖然說我們人類是高等動物。
《狼圖騰》告訴我們,團隊的力量是非常巨大,會讓你變得很強大,會讓對手、敵人畏懼,我們要做狼一樣的人。
狼圖騰摘抄讀書筆記篇8
最近一段時間,我讀了一本長篇紀實體小說,它的名字叫《狼圖騰》。本書有十幾個狼的故事組成的。那些草原狼隨時會從書中呼嘯而出: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突襲的戰術;狼對氣象的利用;狼群中為了保護孩子不惜犧牲自己的母愛;狼與大草原的關系;小狼艱難的成長過程等。這本書真正揭示了人性與狼性,是一本令人讀完之后有所感悟的書。
原來的時候,我只認為狼是狡猾,狠毒,殘暴的動物,不通人性的,在我心中狼的地位是低下的,不如獅子和老虎兇猛,不如豹子跑得快,同樣是食肉動物,卻只能偷羊,馬吃,他們的存在似乎就是襯托虎豹之類的大型猛獸的。然而,讀完《狼圖騰》這本書之后,我對狼的認識有了新的看法。狼群的每一次進攻都堪稱經典。它們不打無準備之仗,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實踐孫子兵法,“多算勝,少算不勝”。在狼與人的爭斗中,這種智慧也隨處可見。為了不使狼群暴露,獨處而被人發現的狼,往往逃向與狼群相反的方向。犧牲自己,保全群體,這絕非聰明,而是智慧。
狼從來都不畏懼死亡,他們為自己的孩子復仇時,決心消滅人的馬群。它們為了沖垮馬群,不惜犧牲自己去撕爛馬的肚皮,與馬同歸于盡,并將馬群趕向大泡子,也就是大泥潭。這次打圍狼群算好了時間,算好了天氣,無論老的,弱的,壯的還是母狼,全員出動,勢不可擋。這次狼的突襲,夾雜著風災,雪災等自然災害,真是百年一遇!狼群為了復仇殺紅了眼,見騎在馬上的巴圖指揮著馬群,竟開始攻擊巴圖騎著的馬!幸好巴圖拿出了他的打狼神器——打狼棒。這根打狼棒是巴圖的祖宗傳下來的,上面有許多黑色的污穢,這是祖先們打狼留下的狼的血跡。巴圖找準時機,“砰”的一聲,巴圖將一只狼的狼牙打掉了,狼牙是狼的致命要害,因為狼牙是狼身上最重要的東西,如果沒有了那四顆鋒利的狼牙,就會慢慢的痛苦而死,餓死。但是還是沒有躲過狼群那可怕的自殺性攻擊,馬群全都被趕到了大泡子里。
狼群本不會殺馬,都是由于從內陸來的人們不懂草原的規矩,亂掏狼窩,導致母狼沒有了孩子才會迫不得已的叫上公狼,發起了這次大的攻擊。
在我看來,狼的品行不是用“兇惡”“殘忍”兩詞來表達,而是用聰明、智慧、尊嚴和頑強來描繪狼的一生。那些精靈一般的狼群隨時從書中呼嘯而出:狼的每一次偵查、布陣、伏擊、奇襲的高超戰術;狼對氣象地理巧妙利用;狼視死如歸、不屈不撓的精神和狼群中的友愛與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