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的詩
于謙主張兵貴在精,將貴謀勇,用兵貴在臨機應變,提倡“將士相習”,“管軍者知軍士之強弱,為兵者知將帥之號令”。所創團營之制,對明朝兵制影響很大。后明英宗歸國,于謙認為上皇雖回來了,但國恥未洗雪,正值也先和脫脫不花兩部人馬結怨已深,請求趁機派大軍,自己前往征討他,以報復從前的仇恨,清除邊患。景泰皇帝不準。又有楊俊(楊洪子)曾提議發兵征討瓦剌,于謙不準。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關于于謙的詩,來欣賞一下吧。
于謙的詩精選篇1
朝代:明朝|作者:于謙
金梁迢遞接西城,曉騎騰騰踏月明。素魄隨人如有意,馀光伴影最多情。
塵昏寶鏡輪蹄動,樹墮冰輪鳥雀驚。卻憶彤庭朝謁處,幾番擁笏候雞鳴。
于謙的詩精選篇2
朝代:明朝|作者:于謙
老夫不得寐,無奈更漏長。霜痕月影與雪色,為我庭戶增輝光。
直廬數椽少鄰并,苦空寂寞如僧房。蕭條廚傳無長物,地爐爇火烹茶湯。
初如清波露蟹眼,次若輕車轉羊腸。須臾騰波鼓浪不可遏,展開雀舌浮甘香。
一甌啜罷塵慮凈,頓覺唇吻皆清涼。胸中雖無文字五千卷,新詩亦足追晚唐。
玉川子,貧更狂。書生本無富貴相,得意何必誇膏梁。
于謙的詩精選篇3
朝代:明朝|作者:于謙
仰看星斗屋無椽,小住寰區八百年。兔挾冰輪澄性海,龍銜火炬照心田。
臥云枕上何曾夢,賣藥壺中別有天。門外紅塵走車馬,幾人來此扣玄玄。
于謙的詩精選篇4
朝代:明朝|作者:于謙
遠道疲鞍馬,舟行得暫閒。推篷看風景,祗見太行山。
于謙自從土木之變以后,發誓不和敵人共生存。經常住在值班的地方,不回家。一向有痰癥病,明代宗派太監興安、舒良輪流前往探望。聽說他的衣服、用具過于簡單,下詔令宮中造了賜給他,所賜東西甚至連醋菜都有了。又親自到萬歲山,砍竹取汁賜給他。有人說明代宗太過寵愛于謙,興安等說:“他日夜為國分憂,不問家產,如果他去了,讓朝廷到哪里還能找到這樣的人?”到抄家的時候,家里沒有多余的錢財,只有正屋關鎖得嚴嚴實實。打開來看,只有朱祁鈺賜給的蟒袍、劍器。于謙死的那天,陰云密布,全國的人都認為他是冤枉的。有一個叫朵兒的指揮,本來出自曹吉祥的部下,他把酒潑在于謙死的地方,慟哭。曹吉祥發怒,鞭打他。第二天,他還是照樣潑酒在地表示祭奠。
都督同知陳逵被于謙的忠義感動,收斂了他的尸體。過了一年,于謙的養子于康將其歸葬于杭州西湖南面的三臺山麓。陳逵,是六合人。曾被推舉為有將領之才,是從李時勉門下舉薦的。皇太后開始時不知道于謙的死,聽說以后,嘆息哀悼了幾天。英宗也后悔了。
關于于謙的詩10篇
于謙的詩精選篇5
朝代:明朝|作者:于謙
躡足危機肇子房,將軍不解避鋒铓。成功自合歸真主,守土何須乞假王。
漢祖規模應豁達,蒯生籌策豈忠良。荒墳埋骨山腰路,駐馬令人一嘆傷。
于謙的詩精選篇6
朝代:明朝|作者:于謙
萬玉蕭森繞四檐,坐來惟覺雨纖纖。小窗展卷循環誦,古鼎焚香取次添。
爽籟隨風來凈幾,清陰和月度疏簾。應知此地藏脩者,蚤晚蜚聲不久淹。
于謙的詩精選篇7
朝代:明朝|作者:于謙
同云蔽天風怒號,飛來雪片如鵝毛。須臾群峰失翠色,等閒平地生銀濤。
探梅詩客多清趣,瘦蹇沖寒溪上去。只聞風送暗香來,不識梅花在何處。
于謙的詩精選篇8
朝代:明朝|作者:于謙
明刑弼教佐雍熙,千載嘉謨仰士師。故里凄涼遺舊冢,穹碑剝落倚荒祠。
虞廷法立人無犯,后世民生偽益滋。廟貌幸存神未泯,賡歌猶得想當時。
于謙的詩精選篇9
朝代:明朝|作者:于謙
我生四十馀,已作十年客。百歲能幾何,少壯難再得。
今朝太行南,明日太行北。風雪敝貂裘,塵沙暗金勒。
寒暑互侵凌,凋我好顏色。齒牙漸搖脫,須發日以白。
位重才不充,況此遲暮迫。為上乏勛勞,為下無德澤。
揣分宜退休,非惟慕奇特。蚤賦歸去來,庶免清議責。
于謙的詩精選篇10
朝代:明朝|作者:于謙
群峰盡處是盤陀,小徑紆回亂石多。風約閒云難作雨,渠分流水不成河。
門開野店群雞唱,花發春山百鳥歌。一段好懷無著處,令人對景費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