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籍的詩詞作品
張籍(約767年—約830年),唐朝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張籍的詩詞作品,來欣賞一下吧。
張籍的詩詞作品(精選篇1)
朝代:唐朝|作者:張籍
隴頭路斷人不行,胡騎夜入涼州城。漢兵處處格斗死,
一朝盡沒隴西地。驅我邊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國養子孫,今著氈裘學胡語。誰能更使李輕車,
收取涼州入漢家。
張籍的詩詞作品(精選篇2)
朝代:唐朝|作者:張籍
瘴水蠻中入洞流,人家多住竹棚頭。
一山海上無城郭,唯見松牌記象州。
張籍的詩詞作品(精選篇3)
朝代:唐朝|作者:張籍
章華宮中九月時,桂花半落紅橘垂。江頭騎火照輦道,
君王夜從云夢歸。霓旌鳳蓋到雙闕,臺上重重歌吹發。
千門萬戶開相當,燭籠左右列成行。下輦更衣入洞房,
洞房侍女盡焚香。玉階羅幕微有霜,齊言此夕樂未央。
玉酒湛湛盈華觴,絲竹次第鳴中堂。巴姬起舞向君王,
回身垂手結明珰。愿君千年萬年壽,朝出射麋夜飲酒。
張籍的詩詞作品(精選篇4)
朝代:唐朝|作者:張籍
水上山沉沉,征途復繞林。途荒人行少,馬跡猶可尋。
雪中獨立樹,海口失侶禽。離憂如長線,千里縈我心。
張籍的詩詞作品(精選篇5)
朝代:唐朝|作者:張籍
江亭寒日晚,弦管有離聲。從此一筵別,獨為千里行。
遲遲戀恩德,役役限公程。回首吟新句,霜云滿楚城。
張籍的詩詞作品(精選篇6)
朝代:唐朝|作者:張籍
開州午日車前子,作藥人皆道有神。
慚愧使君憐病眼,三千馀里寄閑人。
張籍的詩詞作品(精選篇7)
朝代:唐朝|作者:張籍
洛陽北門北邙道,喪車轔轔入秋草。車前齊唱薤露歌,
高墳新起白峨峨。朝朝暮暮人送葬,洛陽城中人更多。
千金立碑高百尺,終作誰家柱下石。山頭松柏半無主,
地下白骨多于土。寒食家家送紙錢,烏鳶作窠銜上樹。
人居朝市未解愁,請君暫向北邙游。
張籍(約766年 — 約830年),唐代中后期詩人。貞元初,與王建同在魏州學詩,后回和州。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至和州,訪張籍。貞元十四年,張籍北游,經孟郊介紹,在汴州認識韓愈。韓愈為汴州進士考官,薦張籍,貞元十五年在長安進士及第。元和元年(806年)調補太常寺太祝,與白居易相識,互相切磋,對各自的創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張籍為太祝10年,因患目疾,幾乎失明,明人稱為“窮瞎張太祝”。元和十一年,轉國子監助教,目疾初愈。15年后,遷秘書郎。長慶元年(821年),受韓愈薦為國子博士,遷水部員外郎,又遷主客郎中。大和二年(828年),遷國子司業。[1]《吳中先賢譜》 蘇 文 編繪南唐末年張洎收集張籍詩400多首,錢公輔名為《木鐸集》12卷。南宋末年湯中以家藏元豐八年寫本為主,兼以各本校定,編為《張司業集》8卷,附錄1卷,魏峻刊刻于平江。今傳宋蜀刻本唐人集中的《張文昌文集》 4卷,共收詩317首。明嘉靖萬歷間刻本《唐張司業詩集》8卷,共收詩450多首,《四部叢刊》曾據以影印。
張籍的詩詞作品(精選篇8)
朝代:唐朝|作者:張籍
能將直道歷榮班,事著元和實錄間。三表自陳辭北闕,
一家相送入南山。買來侍女教人嫁,賜得朝衣在篋閑。
宅近青山高靜處,時歸林下暫開關。
張籍的詩詞作品(精選篇9)
朝代:唐朝|作者:張籍
湘水無潮秋水闊,湘中月落行人發。送人發,送人歸,
白蘋茫茫鷓鴣飛。
張籍的詩詞作品(精選篇10)
朝代:唐朝|作者:張籍
觀里初晴竹樹涼,閑行共到最高房。
昨來官罷無生計,欲就師求斷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