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偓的詩詞_韓偓的詩歌
韓偓(842~923) 中國唐代詩人。字致堯,一作致光,小名冬郎,號玉山樵人。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附近)人。10歲即席賦詩。龍紀元年(889)始登進士第,一度出佐河中節度使幕府,回朝后拜左拾遺,遷左諫議大夫。后因忤觸權臣朱溫,貶濮州司馬,于是棄官南下,這期間,唐王朝曾兩次詔命還朝復職,皆不應。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韓偓的詩詞,來欣賞一下吧。
韓偓的詩詞_韓偓的詩歌【篇1】
朝代:唐朝|作者:韓偓
雁行斜拂雨村樓,簾下三重幕一鉤。
倚柱不知身半濕,黃昏獨自未回頭。
韓偓的詩詞_韓偓的詩歌【篇2】
朝代:唐朝|作者:韓偓
輕風滴礫動簾鉤,宿酒猶酣懶卸頭。但覺夜深花有露,
不知人靜月當樓。何郎燭暗誰能詠,韓壽香焦亦任偷。
敲折玉釵歌轉咽,一聲聲作兩眉愁。
韓偓的詩詞_韓偓的詩歌【篇3】
朝代:唐朝|作者:韓偓
秋寒灑背入簾霜,鳳脛燈清照洞房。蜀紙麝煤沾筆興,
越甌犀液發茶香。風飄亂點更籌轉,拍送繁弦曲破長。
散客出門斜月在,兩眉愁思問橫塘。
韓偓的詩詞_韓偓的詩歌【篇4】
朝代:唐朝|作者:韓偓
晚日催弦管,春風入綺羅。杏花如有意,偏落舞衫多。
韓偓的詩詞_韓偓的詩歌【篇5】
朝代:唐朝|作者:韓偓
樓臺掩映入春寒,絲竹錚鏦向夜闌。席上弟兄皆杞梓,
花前賓客盡鴛鸞。孫弘莫惜頻開閤,韓信終期別筑壇。
削玉風姿官水土,黑頭公自古來難。
韓偓的詩詞_韓偓的詩歌【篇6】
朝代:唐朝|作者:韓偓
世亂他鄉見落梅,野塘晴暖獨裴回。船沖水鳥飛還住,
袖拂楊花去卻來。季重舊游多喪逝,子山新賦極悲哀。
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
韓偓的詩詞_韓偓的詩歌【篇7】
朝代:唐朝|作者:韓偓
豈獨鴟夷解歸去,五湖漁艇且餔糟。(聞再除戎曹,
依前充職)
韓偓的詩詞_韓偓的詩歌【篇8】
朝代:唐朝|作者:韓偓
天長水遠網羅稀,保得重重翠碧衣。
挾彈小兒多害物,勸君莫近市朝飛。
韓偓的詩詞_韓偓的詩歌【篇9】
朝代:唐朝|作者:韓偓
風雨蕭蕭,石頭城下木蘭橈。煙月迢迢,金陵渡口去來潮。
自古風流皆暗銷,才魂妖魂誰與招?彩箋麗句今已矣,
羅襪金蓮何寂寥。
韓偓的詩詞_韓偓的詩歌【篇10】
朝代:唐朝|作者:韓偓
茶煙睡覺心無事,一卷黃庭在手中。
欹枕卷簾江萬里,舟人不語滿帆風。
韓偓詩中,最有價值的是感時詩篇。它們幾乎是以編年史的方式再現了唐王朝由衰而亡的圖景。作者喜歡用近體尤其是七律的形式寫時事,紀事與述懷相結合,用典工切,有沉郁頓挫的風味,善于將感慨蒼涼的意境寓于清麗芊綿的詞章,悲而能婉,柔中帶剛。他的作品多寫上層政治變亂,觸及民生疾苦者較少。而藝術上缺乏杜甫沉雄闊大的筆力和李商隱精深微妙的構思,有時不免流于平淺纖弱。 韓偓的寫景抒情詩構思新巧,筆觸細膩。而最大的特色,還在于從景物畫面中融入身世之感,即景抒情,渾涵無跡。七律《惜花》寫得悲咽沉痛,被人視作暗寓亡國之恨。一些寫景小詩如《醉著》、《野塘》,以白描手法勾摹物象,構圖明晰,設色疏淡,宛如一幅幅飽含詩意的水墨畫卷。至于反映農村亂敗景象的《自沙縣抵尤溪縣,值泉州軍過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絕》,寓時事于寫景之中,更有畫筆與史筆相結合之妙。 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六十五韓偓紀事:“偓小字冬郎,義山云:嘗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句有老成之風。因有詩云:‘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偓,字致堯,今曰致光,誤矣。” (韓偓作《香奩集》寫男女之情,風格纖巧。對此歷來評價不一。今有明汲古閣刻本《韓內翰別集》1卷,附補遺1卷。另《香奩集》有元刊3卷本和汲古閣1卷本傳世。) “和魯公凝有艷詞一編,名《香奩集》。凝后貴,乃嫁其名為韓偓,今世傳韓偓《香奩集》,乃凝所為也。凝生平著述,分為《演綸》《游藝》《孝悌》《疑獄》《香奩》《籯金》六集,自為《游藝集序》云:“余有《香奩》《籯金》二集,不行于世。”凝在政府,避議論,諱其名又欲后人知,故于《游藝集序》實之,此凝之意也。余在秀州,其曾孫和惇家藏諸書,皆魯公舊物,末有印記,甚完。” 據沈括《夢溪筆談》——《香奩集》應為和凝所著。
韓偓的詩詞10篇_韓偓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