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400字讀后感
傅雷是傅聰人生中的一盞指明燈,他既是一位慈父,又是給傅聰提出建議,給予關懷的良師益友,看完傅雷家書,你認為傅雷家書讀后感怎么寫才優秀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傅雷家書400字讀后感范文,希望你喜歡。
傅雷家書400字讀后感(精選篇1)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作為萬里相隔的親人之間維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而一對父子之間的通信,能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得到如此多的認同,這就是《傅雷家書》不同于普通家信之處。
《傅雷家書》刊錄的是父親傅雷與兒子傅聰之間一九五四至一九六六年間的書信,這本書不僅讓我看到了父親對在外孩子的無盡思念,而且更讓我看到了兩位藝術家之間的心靈對話。
書中的父子,就像兩個朋友一樣,通過書信的方式互相切磋自己對藝術的見解。信中有對過去教子過于嚴格的悔贖,有對兒子進步的表揚和鼓勵,有對音樂和藝術的指導和探討,有對黨和國家建設及運動的看法和意見,有對兒子生活的噓問和關心。
我對書中的一段話,感觸很深:人生的苦難,theme 不過是這幾個,其余variations 而已 。古語說得好,塞翁失馬,未知非福。你比一般的青年人經歷人事早,所以成熟得也早。這一會痛苦經歷,大概又使你靈智的長成進了一步。你對藝術的領會又可深一步。我祝賀你又跟自己斗爭的勇氣。一個又一個的筋斗在溝渠,只要爬得起來,定會逐漸攀上高峰……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就像一首變奏曲。,只有不斷克服這些困難才會超脫自我、不斷蛻變、對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不經歷風雨,怎么能見到彩虹呢?同時也看出了傅雷對兒子的愛,循循的教導和無微不至的關心。
傅雷教子是以嚴厲而著稱,我以為他們父子關系固然是不太好的,而讀了此書之后,想法有了極大的改變。傅聰至海外留學,與父親的聯系自然只能依靠書信,于是父子之情便在一封封家書中表露無疑。他們通過書信一起討論藝術,研究樂曲的內涵,交流對事物的看法,雖然沒有母子通信時那種噓寒問暖,但他們之間的默契卻是其他無論什么都無可代替的。
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怎么與爸爸媽媽變成朋友;也讓我看到了一個真誠、正直的父親,和對兒子的愛。
傅雷家書400字讀后感(精選篇2)
“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無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縱觀全書,我想,也許正是這句話凝結了傅雷對兒子傅聰最含蓄深沉的父愛。《傅雷家書》共收錄了近百封傅雷寫給傅聰的家書,其中有藝術家之間思維碰撞的火花,有對新中國未來的發展展望,有對兒子為人處事行為習慣的培養,所見所聞的分享,也有噓寒問暖枝葉關情的溫情。然而最感動我的,也許就是一個嚴厲的父親不經意間的真情流露。
傅雷教子極嚴,有時近乎不近人情,這一點傅雷在《家書》中也屢屢提到自己對過去“不懂做父親的藝術”時的后悔。盡管傅雷是如此的一個嚴父,在傅聰離開中國留洋學習鋼琴之際,也是戀戀不舍難以割舍。書中有這樣的話“園丁用血淚澆灌出來的花果遲早得送到人間去讓別人享受,可是在離別的關頭怎么免得了割舍不得的情緒呢?“無意中,在傅聰離開之際,我們可以在此一窺傅雷作為父親柔情的一面。又有哪位父親會討厭自己的孩子呢,從來都只是“因愛生恨”為了促使子女前進的鞭策。
《家書》中亦可見得傅雷身為父親事無巨細,無微不至的管教。不管是為人處世的原則,生活學習的安排,行為習慣的規范,演奏時的表情姿勢指法樂理,他都一點一滴地寫在家書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處便是傅雷提醒傅聰:“圍巾必須同大衣一同脫在衣帽間,不穿大衣時也要除去圍巾,手插在上衣袋比插在褲袋里更無禮貌,切忌切忌。”這樣的瑣事也不吝筆墨地寫在家書中!實在是無微不至。對于子女,父母便是如此。總是細細碎碎,總愛嘮嘮叨叨,總是對子女有著各種各樣的不滿意,追根到底,也許就像開頭那段話所說的一樣,父母就像“一面忠實的鏡子”之作用,就是“正其衣冠”,檢查自己的污點。人們往往不愿意直面自己的缺點,而父母的指出讓我們無法逃避,從而還怨恨鏡子太過誠實。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對父母的嘮叨教育總是有所逆反不從。其實他們如是,不過是想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罷了。
讀《傅雷家書》,在傅雷質樸的文字中總能聯想到自己的影子,總是蘊藏了不曾言明的含蓄之愛,細細咀嚼,那份柔情猶在。
傅雷家書400字讀后感(精選篇3)
讀完這本由文藝評論家以及美術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以后,說心里話,覺得,真的是蠻有感觸的。 并不是想去指責我們的父母,只是覺得,真的,傅雷夫婦的教育理念真的很棒,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巨細,無不關懷備至。
別的不說,你首先要承認,讀完它,有沒有想去把這本書拿到父母面前,讓他們好好學學的沖動? 不過,話說回來,我覺得呢,書的確是好書,信也寫的淳樸,傅雷夫婦對兒女和祖國的愛也顯而易見,他們也是教育事業的典范。但是,我覺得他們,也是我們普通人父母的放大版。 說實話,在寫這篇讀后感之前,我看了很多網上的有關讀后感資料,覺得,要么就是說現在的教育怎么怎么不如人家,要么,就是人家夫婦怎么怎么偉大,其實,真的沒有這個必要,不要誤會,并沒有一絲貶低的意思,只是想說,如果你讀過這本書,那之后,就更應該把目光放到我們這些平常人家的父母身上。 拿我說,我父母學歷不是很高,也沒有天天祖國啊、社會啊掛在嘴邊,但,他們真的很愛我,他們給我他們能夠做到的最好的教育。我們沒有遠隔重洋,當今社會通訊發達也不需要寫信,不過我相信,我們當中任何的一個人,處于像傅聰那樣的情況,我們任何一個人的父母都會掛念我們,時時刻刻操我們的心。
也許,他們不懂得多么高尚的教育方法,所以,傅雷夫婦是他們需要學習的對象,但是,我相信,不管是他們中任何的一個,愛孩子的心,都是一樣的。 我覺得,我們看這本書不能光是一股腦稱贊傅雷夫婦,或是貶低我們的父母,我們更應該的是通過這本書換一個角度來看待同樣身為父母的我們的爸媽對我們的愛。 我想去承擔你將可能會承擔的一切,卻又害怕承擔的太多,你會忘了怎么去飛翔。
傅雷家書400字讀后感(精選篇4)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是陸游著名的詩句。的確,無論是在戰亂時期還是在和平的年代里,家書都是無比珍貴的。在那薄薄的的信封里,裝著的不僅僅是那一行行用親情凝成的字,更是難以丈量的,比天還高比地更厚的愛。
當你在一萬尺的高空中時,愛的力量能夠感受到你的微笑;當你在一百尺的深海時,愛的力量能夠感受到你的心每一次有規律的跳動。父母不僅僅是父母,他們還是我們的老師,醫生,廚師,工人,顧問……在摔倒時,我們有父母;在肚子餓時,我們有父母;在數學題不會做時,我們有父母;在青春期時,我們有父母……父母的高尚無私,領著我們上前;父母的教導鼓勵,給予我們動力。他們是動力的源泉,惟有這種動力,才給予我們多姿多彩的人生。
每當人感到無奈迷惘的時候,首先想起的當然是最親,最信任的人。而這,莫過于是父母親了。在大森林中。,迷路了,有北極星的引導,樹木的指路,月亮的照明。而父母就是北極星,是樹木,是月亮,在你最無助,最無奈,最失落,最寒冷的時候,給你雪中送炭讓你發泄,送你安慰。無論你身處異國還是異在他鄉,父母的這種安慰,問候都是你心中萌發的種子。平日覺得父母的嘮叨是最厭煩的,可你在這時候是最需要他的。它如同音樂,是超越界限,超越國界的,因為這種嘮叨是有著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無論是英語,俄語,德語,日語……無論它如何地千變萬化,可都不離其中。
就像文中一樣,當兒子消沉苦悶時,父親的勸慰,是一種莫大的幫助,這種勸慰,對于平時的我們來說是最平常不過的語言教育。可對于一個遠在他鄉,面對困難而無從入手的人來說,是最珍貴的教導,是最深刻的體悟。這種指導,領導是百聽不厭的,因為它充滿愛,令你不禁淚流滿面;也因為它語句深奧,令你從生活中探索,品味;更因為它是父母的話語,令你燃起心中的火。
春天的萬物復蘇是因為土壤的呵護,泉水的滋潤,薄霧的籠罩以及陽光的愛撫。遠在他鄉的人們之所以幸福快樂也是因為家里人信中,郵件中,短信中的問候,安慰,幫助,更因為有永遠都傳遞不完,永遠都說不盡的愛。
傅雷家書400字讀后感(精選篇5)
父母是我們身邊最貼近的人們,他們時刻關懷著我們,在身邊教導著我們。同樣是父母,傅雷通過書信的方式溝通。正是這一封封的書信,感動著我們,打動著我們。
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溫厚善良,又端莊賢淑的東方女性。
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于成長為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
讀了《傅雷家書》之后,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巨細,無不關懷備至。為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里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系、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
有人認為書信是最為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為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傅雷自己吧。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于字里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啟迪。
讀了傅雷家書后,我懂得了許多,我更了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了解父母,讓父母更了解孩子。